?

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構建“三講三聯動”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23-08-29 11:14任雪浩劉欣宋瑞璇劉晶
職業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關鍵詞:思政課

任雪浩 劉欣 宋瑞璇 劉晶

摘要: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賴于職教師資隊伍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是為國家培養職教師資優秀人才的搖籃。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職教思政課更是承擔著培養高素質職教師資的重要使命。結合當前思政課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差距、職教思政特色不足、思政話語勢微等現狀,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凝練形成“三講三聯動”思政課教學模式,以期為深化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三講三聯動;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3)08-0011-0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盵1]辦好職業教育的核心在于職教教師的高素質,關鍵在于思政課培養高素質職教師資的高水平。因此,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就要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新模式。作為我國首所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積極探索出“三講三聯動”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引領高層次職教師資培養之路,以期為深化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創新提供重要思考。

一、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構建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院校使命:職業教育“穩”與“進”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先后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等多個文件紛紛聚焦“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強調要加強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建設。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比較獨特,以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為己任,既承擔高等教育重任,又兼具職業教育特色,同時還肩負著師范教育的使命。在培養重點上更側重于對學生動手能力、實操能力的培養,強調應用型和職業技能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在教學方式上更注重實訓為主、產學結合。因此,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思政課要充分結合職業教育的應用技術性、師范教育的教書育人性及高等教育的科研學術性等多重特性,充分發揮育人功能,適應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式,創新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思政課新模式。

(二)課程目標:思政課“舊”和“新”的動能轉換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已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伴隨著全媒體信息傳播的迅速發展,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更趨隱蔽、紛繁和錯綜。大學生面對多元社會思潮中的負能量沖擊,極易迷失價值認知以致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另一方面,“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的現實問題存在,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選擇容易發生偏差。思政課作為鑄魂育人的主渠道,必須緊緊抓住時代呼喚,回應立德樹人的使命要求,進行創新性延伸和拓展。倘若思政課照抄照搬、僵化講授,缺乏針對性、時代性和吸引力,那就無法讓學生喜聞樂見、啟智潤心。因此,著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改進舊方法,探索新模式,不斷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十分必要。

(三)學生需求:大學生“獲”與“得”的目標導向

教育部出臺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等文件明確指出將“學生獲得感”作為評價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核心標準。當代大學生經受著學業、工作、生活等多重壓力,他們的發展需求和期待變得更加多元,必須增強思政課的敏銳性,善于發現學生顯見的和潛在的需求和期待,這是獲得感得以生成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礎上,還應增強思政課的精準性。當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培養對象主要集中在高中生源的四年制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源學生。普遍來看,本科生與專升本學生相比,基礎理論基礎強,但實踐探索能力弱,因此兩類生源對思政課理論和實踐的需求層次有所差異。思政課必須有效彌合差異性,依據學生需求施加知識供給,變原來“整齊劃一”為“精準教育”。此外,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育人場域豐富,不僅限在教室課堂中,實訓基地、實習崗位、技能競賽、技術交流等都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域。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應以學生對思政課的需求和期待為基礎,以提高思政課獲得感為目標,抓好多樣且有特色的育人場域資源,深化教學理念創新。

二、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建設的現實困境

目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整體上呈現出欣欣向榮景象,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特色不鮮明、思政語言轉化水平低、大中小學思政課各自為政、學生認同感不強等多方現實困境仍制約鑄魂育人使命發揮,亟待進一步破除和紓解。

(一)思政課特色不鮮明,與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教育的適應性不足

目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方式與普通高校雷同程度很高,與職業性、師范性、學術性等相統一的院校特色相比,思政課職教特色明顯不足。在教材利用上,部分思政課教師存有視教材為唯一素材的教學傾向。這種傾向沒有根據學校特色“量體裁衣”,而是僵化地奉行“凡是課本上存在的統統都講,凡是課本上沒有的一概不講”的思想,片面地充當教材“復讀機”,對于國家統編教材中未直接涉及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金牌精神、企業精神等職業精神相關內容融入思政課堂不夠深入和充分。在教學內容上,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內容開發乏力。思政課授課內容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研融合程度不深,疏離學生的生活世界、職業發展訴求,整體來看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并不高。在教學形式上,沿襲了傳統應試教育,主要還是按照教師講知識、學生背知識、期末考知識的刻板方式。雖然每門課程都規定了理論講授和實踐環節兩部分,但理論講授學時和分數占比遠遠高于實踐環節,這也導致了學生在實踐環節時常常會出現敷衍展示的現象。最后課程結課時,學生得到分數,實際收獲程度不清晰,教師卻可以完成規定工作量。從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使命來看,這是一種缺乏與職業教育實踐結合、效果欠佳的思政課,某種程度上丟掉了思政課最重要的“講道理”的本質。

(二)思政課話語勢微,存在“失語”“失色”“失生”現象

當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授課學生的年齡結構重點集中在“00后”群體。他們思維很活躍、獨立意識較強、思想較開放,對政治硬、思想高、理論深、歷史厚、案例新、情感強、表達好的思政“金課”具有較高要求。然而在實際課堂中,思政教師的語言冷巴巴,沒有溫度的情況頻頻出現,教學無法達成與學生理念認同、價值契合、思想共鳴、靈魂交融的目標,“搖動”“推動”“喚醒”學生的實際效能顯然也無從實現。這凸顯了思政課話語勢微,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失語”“失色”“失生”的困境。

1.“失語”

思政課的理論色彩較濃、思想性較強,極易導致課堂曲高和寡、生機不足、活力不夠,產生“熱乎乎的認同”理想與“干巴巴的說教”現實之間的鴻溝。而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思政課目前普遍未真正形成教研共同體,教學和科研長期分離現象突出,教研學術研究不深入,思政教研話語影響力弱,思政語言轉化力低,這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興趣性和認同感。

2.“失色”

雖然現在全國都在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但大中小學思政課邊界不明、重點不清、特質不顯的問題存在已久,不是短期內就能根本扭轉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大學生在中學思政課中所學內容,從框架內容來看,確實與大學思政課有較大相似性,這便導致一些學生認為和以前中學時期學的差不多,與心目中大學應有的更高水平思政課有較大差距;還有的學生認為,以前都學過了,現在再學純屬浪費時間,意義不大;還有的學生潛意識里排斥思政課,覺得思政課教師講著高大上,其實與現實相差甚遠,只要能應付考試過關就行。由此可見,大中小學思政課的“各管一段”“交叉重復”等現實困境,影響著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更高層次育人目標的真正實現。

3.“失生”

當前,思政課存在著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不能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認同感。思政課的目標是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與學生的心理感受強弱息息相關。目前衡量學生心理滿足度主要通過“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等指標反映出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單向灌輸大量存在,思政課成了“我講你聽”的獨白式的教學活動,于是教學評價的指標中,與抬頭率和點頭率相比,更加注重到課率。但是人到了并不能代表學生心到了和認同了。學生即使按時出現在課堂中,也根本產生不了真正的心理滿足。課堂教學在認知初始環節沒契合學生需要,就難以在更深層次的情感和行為產生認同,教學效果自然不佳,思政課立德樹人使命也不能很好實現。

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構建思政課職教模式的路徑探索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作為全國培養職教師資的標桿院校,結合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辦學特色,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按照“覆蓋廣、融入深、特色足、銜接好、實效強”的總體建設思路,探索形成以課上激活師生教學雙主體精講、課下職教專家活講、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文化常講的“三講”為基本思路,以理論主課堂和實踐大課堂聯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學校與大中小學一體化聯動的“三聯動”為基本機制的“三講三聯動”思政課教學模式。

(一)以“三講法”創新打造思政大課堂

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模式,逐步形成以激發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活力為關鍵,以“理念激活、形式靈活、內容鮮活、資源盤活”為核心的教學創優創新思路,煥發思政課的蓬勃生命力。

1.課上激活師生教學雙主體精講,思政課“動”起來

(1)講清道理。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但要堅決避免蒼白的、無力的道理論證。講道理要以講邏輯為立足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把握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遵循,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用清晰的邏輯演繹推出真理,用真理的強大力量感召學生,通過有邏輯地講道理不斷提高思政課的質量和效果。

(2)選好故事。對職業教育與職教師資培養有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有針對性地選擇符合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學生成長成才的案例,選取行業企業文化、優秀校友等鮮活生動的教育資源,結合學生專業及就業前景講述學生身邊的故事,通過案例精講與理論闡述提升學生對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金牌精神的關注度。比如學校思政課上大量運用了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96屆校友陳云海;“敬業奉獻”天津好人、學校援建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教師江絳;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機械工程學院1993屆校友李建國等與學校息息相關的大國工匠故事,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努力成長為“上得了講臺,下得了車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3)優化語言。掌握“大眾話語”“生活話語”“網絡話語”,特別以學生更為熟悉與親切的、帶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思政語言開展教學,增強親和力和說服力。抓住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落地天津的重要契機,成功申請設立“天津市學校思政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中心”,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養內容和訓練模式上首開先河,牢牢抓住語言表達這一思政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和核心形式,聚焦破解思政課語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問題,將培養培訓、宣傳宣講、教研實踐、展示展演4項基本職能作為立足點,創新采用“大師傳道+名師授業+導師解惑+同行研討+教師展演+學生示范”六位一體訓練模式。目前已經舉辦了兩期特訓營,給天津市參訓的思政課教師搭建了化語言劣勢為教育優勢的訓練平臺。

(4)善用網絡。緊跟時代腳步,發揮學校辦學資源,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數字科技、VR體驗、網絡直播等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思政課教學,建設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特色的網上思政課程資源庫和課程思政案例庫,線上線下聯動育人,積極打造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網絡思政名師工作室。一方面,主動“聯網”,將原有的校、市級一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線下優質資源進行新媒體技術有效融合、加工整合,建成規范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線上資源庫,借助學校正在打造的網絡思政工作名師等平臺進行推廣,增強資源庫運用的實用性、廣泛性。還主動探索更多的一流課程,注重數據庫的擴容與更新,促進與各級各類教育的聯通合作。學校采取3D立體呈現等專業技術為思想政治教育賦能,制作完成《學好四史 ?砥礪前行》“四史”教育系列動畫宣傳片和《百年風華》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動畫,有效推動思政課引領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發展,逐步構建種類齊全、內容翔實、素材鮮活、教法特色、課堂典型的網絡思政教育數據庫和大型門戶網站。另一方面,積極“融網”,大力整合現有媒體資源,借助以學校官網為“中央廚房”,以微信視頻號等18個融媒體平臺為對外窗口的“兩微一網十八端”北斗融媒傳播矩陣,優化思政課素材和內容供給。通過虛擬仿真教學等重構教學空間,打造智慧網絡課堂。

2.課下職教專家活講,思政課“火”起來

作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的有機延伸,充分發揮院校特色,邀請校內校外勞模代表、“大國工匠”、專家學者、競賽教練、金牌選手、優秀校友走進思政通識課,走上思政大講堂。通過“手拉手”上課、“肩并肩”備課、“面對面”聽課、“心連心”研課,以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等形式,發揮自身研究專長,分享個人成長成才經歷。用榜樣的力量深化學生對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金牌精神的理解;用榜樣的故事激發他們對知識學習、技能培養、就業方向的真正意愿和濃厚興趣,增強主動找苦吃,苦練教師育人本領的自覺性;用榜樣的品格教育引導學生堅持正確擇業觀和勞動觀,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深刻理解并自覺踐行各行各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學校緊緊抓住勞動教育實踐周契機,以“五育并舉、五育融合、育人才”為主題,充分發揮金牌選手、大國工匠和工匠之師等特有人才資源,重點開展大國工匠講座、勞動教育融合課程說課、特色勞動教育實踐展示、學生科技作品制作與展示等活動,努力為培養時代需要的“雙師型”卓越工匠之師提供重要方案。

3.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文化常講,思政課“活”起來

營造具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潤效果。充分利用校史館、實訓中心、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研究中心、炎培園、行知園、班墨園、廉潔文化園等資源優勢,組織進行參觀調研、現場教學、實地講解等活動,在學生中傳播工匠精神、金牌精神、勞模精神,促進思政課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構建“三步三鏈”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文化育人新模式。走好價值認知之步, 夯實“感知鏈”,“全景式”展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校史價值;走好價值體驗之步,培育“情感鏈”,“沉浸式”感悟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文化情懷;走好價值擔當之步,淬煉“行動鏈”,“實戰式”實踐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文化價值。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課教師走出教研室,以黃炎培先生的生平、名言、家訓、書法等為教案,以炎培園為課堂,開展生動的沉浸式集體教學備課。思政課教師還會帶領學生走進行知園中,開展“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采訪實錄、集體誦讀、情景劇展演等實踐課堂,引導學生細細體悟陶行知“知行合一”“愛滿天下”等精神。班墨園建設的“班墨亭”“魯班鎖雕塑小品”“魯班傳說浮雕”“魯班雕像”“墨子雕像”等陳列設施,都將成就思政知識和工匠精神的完美結合,成為開展思政實踐課的重要場所和有用素材。

(二)以“三聯動”構建協同育人大格局

1.理論主課堂和實踐大課堂聯動,實現實踐育人

(1)加強實踐教學創新,根據學生的專業特色與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設計實踐教學,以實踐課堂建設為重點,凸顯課程職業特色。將實踐教學劃分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翻轉課堂、網絡課堂與成就課堂,以促進實踐教學實效與學生參與興趣。學校集陶行知思想、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發展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一體打造的“行知園—校史展—天津市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工作室”線路獲批天津市首批大中小學實踐育人一體化精品線路。

(2)凝練打造“753”實踐教學模式。即實現七維形式、五步教學、三個結合的有效聯動。七維形式指拓展主題觀影、主題征文比賽、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微視頻制作、主題展演、紅歌比賽、志愿服務等實踐教學七種形式;五步教學指將實踐教學的全過程分為教師集中面授、學生實踐體驗、網絡跟進指導、學生自我總結、全面考核展示五步;三結合指做到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三結合。通過“七維五步三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改變陳舊呆板且缺乏特色的舊實踐模式,讓思政實踐課堂真正內化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學生成長為職教教師的重要途徑。

2.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實現融合育人

在職教師資培養和課程思政發展的雙輪驅動下,我國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聯動提出明確要求。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在“課程與教學”部分專門提出把師德教育、工匠精神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2]。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將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中央文件的出臺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推動思政課程和非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據。學校始終秉承“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將思政理論與專業實踐教學鏈接,堅持為全國職業院校培養既具有高標準教師資格、又具備高水平技能技術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1)構建“三師聚力主體圈”。增強各主體的思政育人意識和能力,形成以思政課教師為引領,專業課教師為核心,通識課教師為重點的“三師聚力主體圈”,形成協同效應,最大限度發揮育人功能。學校專門建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推動三類教學主體之間廣泛開展理論研究、能力培訓、交流研討,為學校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了重要渠道。

(2)構建“三元融合課程群”。打破思政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課程壁壘。一方面,加強思政課與專業課、實踐課的有效鏈接。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在實踐展示環節、平時作業等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主動尋找思政課程和專業課、實踐課的融合點。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之際,教師給學生布置了“結合專業知識,以‘我心目中的毛澤東為主題,制作創意作品”的作業,不同專業的學生面對同一題目作出不同回答。應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利用激光打印、3D打印等技術制作毛澤東同志的頭像,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設計編程圖文來緬懷毛澤東同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制作了紀念毛澤東歌曲的音樂播放器。這種方式體現了學生和教師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中的雙向奔赴,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性,而且還可以給思政課教師帶來新啟發。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科專業差異性,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遵循提煉思政元素、精選思政素材、有機融入課堂的課程思政路徑,學校組織首批勞動教育專業新生在炎培園、行知園等開展沉浸式勞動實踐,利用勞動教育綜合情景體驗系統進行虛實結合的勞動認知與體驗,強化學生勞動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培育學生的勞動素養。

3.學校與大中小學一體化聯動,實現協同育人

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思政課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以往學段已形成的知識體系與大學階段知識體系的有機銜接問題,助力學生實現知識體系的搭建。

(1)課程目標有效銜接?!蛾P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做到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3]”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勢必會造成學生認知基礎的差異性。學校思政課教師面對不同的生源組合班級,基于不同的學情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現路徑,破解復雜生源下教學目標高質量實現的難題,將高中生源的班級教學目標細化為“強化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將高職高專生源學生班級教學目標細化為“強化思想基礎—提升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將兩類學生的混合班級教學目標細化為“喚起情感共鳴—強化政治認同—增強使命擔當”,基于“以生為本”的宗旨來實現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延展和深化、銜接。

(2)教學內容融會貫通。職業技術師范院校遵循學生認知規律設計課程內容,實現融合、銜接、貫通。思政課教師通過充分摸底學?,F在高中生源高中階段常識性知識掌握不扎實,職業學院生源高中階段常識性學習缺乏的不同學源知識基礎,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與整合,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的生源采取多樣化的“內容補充—知識強化—體系完善”授課模式,通過作業、互動、實踐、考查等環節,檢驗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不同學習過程中的銜接效果,助力學生循序漸進高質量地學習知識與提升素養。

(3)研修平臺一體化完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充分發揮自身的特色優勢,完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縱向跨學段和橫向跨學科一體化培訓研修平臺,利用培訓班、集體備課、教學演示、協同創新中心、研討會、共建共享資源庫等一體化研修平臺,積極探索與普通高中、中等職業院校、高等職業院校與應用型大學之間的資源共享與平臺互通,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形成聚合效應。通過“名師帶領”的模式,邀請市級知名專家舉辦高水平講座,提升集體備課的水平與高度。通過“品牌引領”推進集體備課協同效果,充分發揮天津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學校思政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中心等科研教學平臺作用,增強思政課教師授課的準度、高度、深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2]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于印發《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特殊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通知[Z].2018.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Z].2019-08-14.

(責任編輯:崔英?。?/p>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 of "Three Lectures and Three Linkag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ies: Tak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REN Xue-hao, LIU Xin, SONG Rui-xuan, LIU J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vocational teachers for the country. As the key cours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the expected goals, and the de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weak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a teaching mod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alled "three lectures and three linkag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ies; three lectures and three linka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猜你喜歡
思政課
新媒體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發展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論新媒體條件下高校思政課的愛國主義教育創新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