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點

2023-08-29 11:49鄭茜文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信息傳遞新媒體語境播音主持

鄭茜文

摘要:本文從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員的語言藝術特征入手,運用文獻資料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對播音主持人員在新媒介環境下所面對的網絡技術的挑戰進行了分析,從有效、優質的信息傳遞和播音主持的穩步發展兩個角度出發,從口語化、個性化等方面論述了播音主持人員的語言藝術特點,以期為播音主持在新時代背景下進行適當調整,以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發展提供參考。本文重點對新媒介環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特征進行了逐一的剖析,尚未涉及到的領域還有待于以后進一步的探索和充實。

關鍵詞:新媒體語境;播音主持;信息傳遞;語言藝術;特點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與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媒體的生態環境也隨之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在新媒介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員應根據時代、媒介環境的變遷,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技能,以使受眾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節目的內容,達到有效傳播的目的。同時,通過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能,可以使播音主持人員在受眾中獲得更多的認同,從而推動廣播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

主持人員面臨沖擊與挑戰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與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介蓬勃興起,融合時代也隨之加速。與以前不同的是,人們的信息獲取途徑從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轉變為通過手機APP等新媒體傳播途徑來獲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廣播電視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挑戰,其語言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也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面對新媒介的多樣性,人們對信息的內容和傳播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

“普及性”降低了網絡直播的門檻

在新時代,信息傳播的門檻大大降低,人們可以利用新媒介進行信息采集、生產和傳播,打破了過去播音主持人員“話語”的壟斷。另外,近年來,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網紅主播”,降低了網絡直播的門檻,其多元化的傳播模式使得廣播電視臺面臨了新的挑戰。

向“圈層”的“趨勢”轉變

無論是直播平臺還是主播,都要在前期做好全面的計劃,充分發揮媒介的優勢。在新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傳媒模式下,“圈層”是互聯網社區的文化基礎。以贏利為基礎的社區文化是社會性的,通過新媒介技術的運用,使其在傳播理念上發生了轉變,并逐步走向社會化。

主體結構的多樣性

縱觀《王牌對王牌》《初入職場的我們》《天賜的聲音第三季》等人氣很高的綜藝節目,其主持人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個性化等特色,因此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這樣的綜藝節目通常都是由節目制作人和欄目組來做,他們會把節目串起來,從而掌控整個節目的錄制過程。這種新的復播形式突破了專業主持人的局限,削弱了專業主持人員的主導地位,使得其創作的主體結構更加多元化。

面對著新媒體傳播平臺的沖擊,播音主持人員使用的傳統語言風格和表達內容的傳達模式需要不斷地進行優化與革新。同時,要在播音主持專業訓練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綜合能力,使自己和受眾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 主持的地位和價值

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效率

近幾年,隨著新媒介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媒介中多樣化、趣味性、可讀性的內容很快就吸引了受眾的眼球,而傳統的廣播主持人員語言藝術水平與受眾的接受能力出現了脫節和斷裂,難以與受眾形成有效的語境、情感共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傳播的不良效果,影響了傳播媒介的傳播效率。通過新媒介環境的優化和提高,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將會對媒介內容的高效、優質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融合時代的穩步發展

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來臨,傳統媒體正受到極大的影響,對傳統播音主持人員提出了挑戰。隨著互聯網媒介的飛速發展,傳統媒介正處于被媒介市場所淘汰的邊緣。在這個融合媒介條件日趨復雜的今天,播音主持人員要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就需要從新時期創新語境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拉近與大眾的距離,樹立與大眾的良好關系,提高播音主持人員與受眾的黏性,使其更好地適應新的傳媒環境和時代趨勢。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

主持人員的語言藝術特征

口語化的逐步過渡

在新媒體時代到來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媒介與大眾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網絡媒體平臺迅速崛起,相比于傳統媒體,自媒體的制作門檻和參與門檻都比較低;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手機上錄一段短片,就能形成一段視頻,發布后就可能引起廣泛的討論。在此媒介環境的長期作用下,受眾的閱讀能力逐漸下降,信息獲得的深度不足,反而對碎片化、多感官的信息內容表現出強烈的閱讀興趣,也就缺乏對信息的深刻理解和感情的渴求。這些表層的信息內容一般都是短時間的,聲音、視頻、文字同時存在,受新媒體的影響,大眾往往會選擇這種信息內容。而傳統的播音主持人員在新媒介時代的背景下,其語言藝術風格、語言形態無法被大眾更多關注。因此,播音主持人員要適應當今社會的復雜形勢,適應新媒介的沖擊,改變傳統的語言表達方式,推動語言形式符合時代要求,讓大眾更愿意接收與獲取。

逐漸走向個性化的語言

過去,播音行業更多的是對員工語言藝術、語言形式等進行規范制約與管理,盡量使播音主持人員的個人特征同化甚至隱匿,以保證節目的嚴謹和連貫性。這就造成了節目內容的高度同質化,使受眾逐漸感到審美疲勞。由于新媒介時代,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高度同質化的主持方式、語言藝術逐漸脫離了新的媒介環境,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信息需求,這就給目前的傳媒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員的個性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F在,主流傳媒逐步摒棄過去單一的培訓模式,有利于播音主持人員的個性和語言風格的培養,極大地豐富了播音節目的媒介環境,改變了傳統節目主持人員的單一風格,更能迎合廣大受眾的個性化要求。

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員的語言藝術與表達方式的個性化發展與播音主持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個性化主持方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主持人員既要充分把握節目的內容,又要有自己的觀點,還必須要有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技能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主持語言中的同異性

節目播出時,播音主持人員與受眾之間總是有距離感。受眾可以通過廣播收聽收看節目,但播音主持人員在節目播出時不能讓受眾產生親切的感覺,就不能長久地抓住受眾的眼球。在新媒介環境下,主持人員必須保證語言的親和力,在運用語言時,要始終保持平靜的心態,運用親切的語言,可以使主持人員的語言更具感染力,更貼近受眾的生活,讓受眾在收聽收看時有親切感的切身體會,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節目的內容。作為播音主持人員,這種親和力是非常容易將自己的情緒融入到節目中,也可以通過身體和情緒來傳播。

廣播節目的聲優選擇

近年來,配音產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專業的配音人員可以為紀錄片和動畫配音,從而在原有的美術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音質,讓受眾更深刻地體會到動畫與紀錄片的深度魅力。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今天,受眾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節目主持的語言和藝術表現方式也應逐步走向多樣化。在某些欄目中,已經開始采用主播配音的形式,業內有人認為,這樣可以讓主播回歸角色,但也有專家認為,必須要用最真實的聲音來做節目。

提高播音主持人員在新媒體 環境中的藝術表現

標準的語言,保留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在新媒體環境中,主持人要加強語言的藝術性,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須具備一定的主持技能,語言要規范,要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而在激烈的工作競爭中,播音主持人員要在工作中取得突出的地位,必須在自己身上尋找突破和創新。運用語言的藝術和感染力來吸引受眾,使受眾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因為播音主持人員的工作范圍不同,語言的運用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娛樂型的主持人,用嚴肅的語言,就會和新聞的內容格格不入,而用幽默的語言來表達,既能吸引受眾的眼球,又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對時政新聞的播音員,應當運用嚴肅的話語,以一種公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正確引導輿論。

寓情于景,善于抒發感情

播音主持人員在播報新聞或解說比賽時,應當滿懷激情,將自己的豐富感情投入到節目中,使其與之相配,并提高節目語言的藝術性,激發受眾的熱情。就當前而言,一些播音主持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只是形式上的報道,并沒有真正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造成了受眾對其失去興趣,節目的效果也就一般。在新媒體環境中,播音主持人員要在語言藝術方面取得突破,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準,必須學會將情緒融入其中,利用語言來營造氣氛,使受眾進入到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在足球比賽中,播音員要對足球有一定的了解,把真實的信息傳達給受眾,同時也要充滿熱情,調動現場氣氛,保證受眾有繼續看下去的欲望。在主持情緒類節目時,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受眾著想,并用生活化的語言來概括,使受眾感到新聞與生活現實緊密相連。在播報時事政治新聞時,要做到情緒上的引導,要善于引導輿論,對報道內容作出客觀的評判,同時,要從受眾的角度來理解??傊?,無論什么類型、風格的播音主持人,都要把自己的感情利用語言表達出來,只有如此,才能提高魅力,贏得廣大受眾的認同與喜愛。

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語言魅力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人都被吸引到了播音主持領域,這個發展趨勢為播音主持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一些問題與挑戰。目前,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興起,自媒體人層出不窮,創意新穎、有趣,吸引了大批的粉絲。這對于一個職業的播音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在新媒介環境中,播音主持人員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展現出專業的主持語言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提高語言的感染力,激發受眾的熱情。比如,主持人可以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利用抖音、快手等一些時代性短視頻,通過講故事、講新聞等方式來獲得受眾的關注,逐漸地增加受眾,通過自我宣傳、包裝,讓受眾更加了解自己的節目,進而將自己的激情和話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中,引起受眾的強烈反響,提高收視率。此外,媒體融合時代,播音主持人員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傳播平臺,與現場的受眾互動和交流,聽取受眾的意見和建議,將節目打造成一棵“常青樹”。

深入分析,把握語言的精華與特點

與其他媒體產業不同,廣播電視節目在語言運用方面的需求更為復雜。播音主持人員要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對播音主持的知識結合起來,從深層的角度去解讀和分析播音主持的特點和魅力,再將自身的認識融入到播音語言中,使得播音語言在職業化的同時,也不會失去個性。此外,播音主持應從其語言表達的核心要義入手,既要在語言上進行創新,同時也要做到語言的規范,不能因迎合受眾而忽略其合理性和規范性。同時,要使播音主持具備一定的語言風格和特定的操作技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達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讓語言的藝術為作品增添光彩。

強化播音主持的專業技能訓練

無論從事何種行業,學以致用,永遠要與時俱進,在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術與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使自身在發展中更好地與時代接軌。在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員要想在新媒介環境中得到更大的發展,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善于學習新的東西,特別是在語言藝術上。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員應積極參與各類專業訓練,如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語言藝術等,通過語言展現自身的優秀水準,形成獨特的節目風格,不斷地吸引受眾。

播音主持人員的語言技能直接影響節目的工作質量。在當今傳媒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員的口語化、個性化、時尚化等特點,使其順應了新媒介的發展,并使其具有多樣化的語言和文化,有利于廣播產業的平穩、可持續發展??梢?,播音主持人員必須掌握自己的專業特長,并在特定的受眾范圍內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盧迪迪.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規范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9.

[2]魯景超.傳媒變局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影響和要求[J].現代傳播,2019,38(4):149-152.

[3]范自陽.當代傳媒文化視域下播音主持言語傳播與非言語傳播關系研究[J].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0(1):173-184.

[4]張洋.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發展及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9.

猜你喜歡
信息傳遞新媒體語境播音主持
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攝影傳播特征
新媒體語境下里約奧運會的報道及媒介價值取向
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存在的問題及防范對策
新媒體語境下新聞攝像傳播的特征研究
多維傳播語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與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媒體語境下國產電視劇的發展趨勢探討
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溝通技巧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