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基地實訓培養模式研究

2023-08-29 01:21范興兵
大學 2023年7期
關鍵詞:冷鏈供應鏈基地

范興兵

(萬博科技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供應鏈物流行業發展迅速,業務量和經濟體量不斷增加,尤其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供應鏈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目前,供應鏈物流行業發展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多是因缺少合格的實操人才、管理團隊缺乏管理意識、管理制度混亂、缺少復合型管理人才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為供應鏈物流行業發展提供完善的平臺,以科學的培養模式,提高供應鏈物流人才實訓質量,注重實操人才強基戰略,重視實訓基地的平臺建設,保證培訓模式滿足地區供應鏈物流行業的發展需求。

一、供應鏈物流管理人才實訓基地建設現狀

(一)建設目的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城鄉冷鏈物流設施補短板決策部署,構建國家層面的骨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冷鏈物流規?;?、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支持生鮮農產品產業化發展,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安徽省在合肥建設冷鏈物流基地,強化合肥冷鏈節點功能。

(二)建設規模

合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總占地面積2292.88畝,其中東部主片區中核心功能中心占地1136畝,冷鏈云倉中心75.32畝,骨干冷鏈智能運鏈中心241.26畝,骨干冷鏈城配中心56畝;西部輔助片區總占地784.3畝,建設內容包括進口生鮮交易中心、保稅倉、綜合交易中心、加工配送、冷鏈物流中心等[1]。

(三)建設規劃

整體打造形成“一核四區”的功能布局。其中,“一核”是以周谷堆大興國際物流園為基礎的核心功能中心,“四區”分別是圍繞核心功能區配套建設的冷鏈云倉區、冷鏈智能運鏈中心、冷鏈城配中心以及西部輔助片區的冷鏈基地口岸中心區。

干冷鏈物流基地將重點圍繞4個功能定位來打造,即:引領安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核心集散地、長三角地區冷鏈物流資源配置中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網絡中的核心節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分工合作的發展新引擎[2]。

(四)建設意義

合肥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建設規劃明確指出了依托合肥市的高校資源,培養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打造樞紐經濟,強化并完善冷鏈物流這種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二、供應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基地實訓培養模式

(一)理論水平與基礎管理能力提升

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實操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于供應鏈物流行業的觀察意識,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供應鏈物流人才實訓基地建立的目的、供應鏈物流相關產業發展形勢、供應鏈物流相關工作流程、供應鏈物流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等充分講解,使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建立起關于供應鏈物流行業的思想體系,判斷何種學習和實操形式更適合未來行業技能發展,能夠自主判斷需要重點強化和存在技術改進空間,也為供應鏈物流實際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思想基礎,更為未來統籌管理工作積累實操和理論經驗。

高職學生的實訓目的是通過實訓培養模式提升自身能力,首先總結理論與實踐的差別、聯系、特殊情況,形成學生自身對供應鏈物流工作流程和體系的理論體系。其次是培養其統籌意識,以學員自主理論體系為基礎,完成理論教學課程,在思想意識上得到一定提升。最后,通過實訓的方式,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并通過實踐進行總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進而對理論的理解更深入,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結合度,理論體系在實踐的輔助下有了質的飛躍,學生對實操工作流程初步掌握,技能基礎牢靠,基礎理論扎實,為今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也為今后理論和實踐經驗的進一步提升鋪平道路。

(二)人才培養符合地區產業發展需求

培養供應鏈物流人才時,切忌照本宣科和理論教條,在學生培養工作開展前,應當對區域市場充分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指導基地建設和制定培訓大綱。學生的實訓培養應當緊密結合區域行業發展形勢,必要時,基地的實訓科目可以利用其他成熟企業平臺,從實戰出發提升學員實操能力,培養學員管理統籌意識。區域的相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高校等單位,應當積極聯合共同舉辦行業技能、行業管理能力、行業企業規劃等競賽,篩選出優秀的供應鏈物流人才,教學實踐成果和實訓培養新思路可以借此機會得到檢驗。

供應鏈物流全過程產業綜合性人才培養應當成為示范型基地內的重點工作。學校、企業和基地合作平臺應當重視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實訓培養工作應打破局限性、單一性、簡易性的限制,適當延長時間。雙方應當共同制定六個月的綜合型人才實操培養計劃,學校、企業和基地共同監督計劃的執行情況。對學員的考核也應更加全面,考核標準和權重更傾向于基地方面的評價。

(三)培養模式與新技術緊密結合

在實訓培養過程中,應當充分應用“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不應僅停留在學員技術應用和操作層面,還要注重信息化平臺建設、硬件控制管理系統、軟件合理優化等方面。并且,將新型技術應用和講解列入考核指標體系,對于學員主要考核其應用和優化能力,對于教職人員主要考核其開發和理論研究能力[3]。

(四)培養團隊吸取優秀經驗

建立企業與基地合作平臺,推進和落實工作應由具有供應鏈物流行業實操經驗豐富的教職人員擔任。同時,在合作初期確定培養目標,雙方引起足夠的思想重視。在企業與基地合作過程中,不應僅以學員的專業能力和實操能力等作為主要考核指標,還應注重管理思維和管理能力的培養。供應鏈物流管理人員的實訓培養工作,目的是使學員能夠在實訓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升思考層次,進而強化管理能力。因此,在企業與基地合作過程中,對于資源不足、脫離實際、考核缺失等問題應及時發現并解決,不斷完善學校教學和企業培養的良性互動機制,真正達到對學生實操能力和管理意識培養的預期目標。

區域相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基地、高校、企業等單位開展交流會議,對區域形勢和行業發展情況做深入交流,共同探尋適合區域發展的供應鏈物流發展模式,重點討論學生的培養目標。另外,區域行業主管部門應當積極聯系其他區域優勢資源和成熟平臺,搭建溝通渠道,建立互動互聯機制,為本區域供應鏈行業發展尋找新的動力,為行業內高職學校培養交流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作為國家級首批17個冷鏈節點之一,合肥市應當充分利用地區冷鏈節點較多,區域戰略位置重要的優勢,當地高職學校應當積極參與各類交流活動,基地也應當先立足于本地區建立交流互補資源網絡,平臺成熟后再形成17個冷鏈節點的聯網互動平臺,進而促進冷鏈物流行業職業人才培養的發展[4]。

(五)科學制定培養團隊考核指標和培養人才考核指標

基地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培養團隊考核指標和學生考核指標??己酥笜瞬粦斢苫鬲氉源_定,而應當由基地牽頭,企業、學校等單位參與,共同討論考核指標合理性,并根據各方意見確定考核指標的權重。實訓培養過程中,應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學生的建議,并根據建議合理優化考核指標。培養團隊應當遵循教學質量、實訓效果、科研意識三位一體的原則,教職人員的考核指標優化也應圍繞此原則展開[5]。

(六)實訓培養過程控制及后評價工作

1.實訓培養過程調查問卷

在實訓培養過程中,應當合理設置調查問卷,用實際調查數據的方式收集學生對于課程的建議,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學方式,有助于課程后評價階段的相關數據分析。

對實訓培養學生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第一次在期中考核,第二次在結業考核。兩次調查問卷結果應當合理量化,主要作為過程控制和后評價優化的重要依據。在實訓培養過程中,主要對問題進行評定,并在發放調查問卷時對學生講明調查目的,鼓勵學生認真填寫,保證調查問卷真實性。教師應當根據調查結果,自行編制教學優化方案和前期工作總結,相關專業教學負責人應當組織開展專題會,各教學小組在會上進行前期工作總結,并討論優化方案,通過后立即執行。在結業考核完成后,相關專業教學主管負責人和實訓基地領導,應當組織參與教學后評價工作,對兩次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將每個調查問題的變化情況作為教師考核的指標之一。同時,應當根據調查問卷內容,整理出學生提出的建議,涉及基地硬件設施改造的建議應當首先討論,其次進行教師的考核工作,必要時可舉辦和參與基地、區域、行業、部委四個層級的教學實訓能力競賽,選拔優秀的教學能手,并借此機會提升教師教育能力水平,對課件質量、教學形式、硬件質量等全面提升,激發教師教學多樣性、實訓創新性、思想能動性[6]。

2.實訓培養后評價階段數據分析

實訓培養完成后,根據實訓培養過程中的調查問卷進行篩選分析,數據量化分析,利用正態分布統計原理,確定合理誤差范圍內概率最大位置的權重系數,最終得出優化后學生成績考核權重系數表[7](見表1)。

優化教師考核指標,綜合授課形式改進、授課質量、內容可接受程度、課件質量、理論與實際結合效果,對量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優化后教師考核權重系數表(見表2)[8]。

表2 教師考核權重系數表

根據以上優化后權重系數可以發現:學生對獲得理論知識和實訓機會的積極性很強,并沒有因生源和外界環境影響而喪失對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更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和實訓效果,課堂互動效果對學生了解教學內容幫助很大;課件、實訓參與、課堂互動等是學生獲得專業知識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多感官刺激和多元化強化的教學形式應當重視,不斷發掘教學新方式,使學生理解內容的途徑更多更高效;學生同樣注重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局限于教學內容本身,對延伸內容和科研內容感興趣,學校在選擇教師、建立教學小組時應當考慮教師的綜合素質,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不應當各司其職,應選擇理論水平和科研水平良好、具備雙重能力的教師,有外部企業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也應當被吸納進高校,既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夠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9]。

(七)使用專業教材

縱觀當前市場上的各類物流教材,內容大部分都是重復性的。如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構成要素、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設計、物流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設計等,基本都是在各種物流教科書中反復出現的,而且所占的比例大。所以,要防止實訓基地課程內容的重復性,關鍵還是要看教材的選擇。對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組織相關學科的骨干力量,編撰合適的教材;在選材上,應加強與各專業教師的溝通,盡量避免出現重復性內容;在制定專業課程大綱的過程中,各專業教師之間也應充分的溝通,以減少課程內容的重復[10]。

三、結語

供應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壯大是必然趨勢,其體量會不斷擴大。因此,需要注重行業高職學生實操能力和管理意識的培養,在基地實訓過程中要做好培訓前、培訓中和培訓后的工作和管理。培訓前相關部門需考慮各方面因素,盡可能保證實訓基地的建設質量,并根據行業實際情況及地區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和大綱。培訓中,應當建立監督機制,保證學生在培訓過程中的培訓質量,并收集建議、及時完善。培訓后需要對培訓人員和學生均進行考核,考核指標需科學制定并落實培訓目標,必要時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意見,將信息匯總量化,通過數據擬合分析的方式,得到科學的對比分析結果,分析結果用以優化培訓方案及考核指標,進而做好培訓后評價工作。

猜你喜歡
冷鏈供應鏈基地
要不要做冷鏈物流?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我的基地我的連
冷鏈物流用復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勁達電裝聯手開發冷鏈物流市場
首個“南菜北運”冷鏈果蔬專列開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