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參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路徑

2023-08-31 18:16姜春萌呂金華
職業 2023年13期
關鍵詞:從業人員終身教育高職院校

姜春萌?呂金華

摘 要:當今,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為適應市場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對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社會從業人員必須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拓寬擇業范圍。本文首先分析了技術革新和新形勢對各行業發展的影響,繼而列舉高職院校參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基礎條件,最后從高職院校辦學的特點和優勢出發,從教育銜接作用、貼合行業需求、整合教學資源、提供靈活教學形式等方面分析高職院校面向社會從業人員參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可實踐路徑,以期為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終身教育 從業人員 高職院校

課 題:本文系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研究課題“終身學習體系構建下高職院校對社會從業人員終身教育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ZJGB2022013)的研究成果。

“終身教育”概念最早在196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提出?!敖K身教育”概念一經提出,便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和重視,當前已經成為很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和國民教育體系的構建依據。

終身教育,是指人在一生各個階段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亦是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統一綜合,即各階段、各方面的教育活動。在縱向維度,終身教育包括從嬰兒到老年各個發展階段所受到的教育;在橫向維度,終身教育涵蓋從家庭、學校、社會各個領域受到的教育。終身教育意在每一個人需要時,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滿足廣大社會成員在人生各個階段的學習需求。

近年來,國家對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予以高度重視?!吨袊逃F代化2035》所列的主要發展目標中,“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排在首位?!都涌焱七M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強調加快構建終身學習制度體系,引導職業院校廣泛面向企業職工、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退役軍人等開展培訓?!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也提出,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

一、經濟技術發展對社會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和對行業發展的影響

在新發展格局下,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變革給不同行業和產業帶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和持續,也在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等方面對我國就業形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社會從業人員對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我、拓寬擇業范圍呈現出迫切的需求。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競爭格局正在加速演化。美國等發達國家在技術創新基礎上推行“再工業化”戰略,對我國高科技公司進行打壓,迫使我國轉向自主可控的技術發展模式和自主技術創新。這種變革在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使各行業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研發等挑戰,對我國的就業規模、就業結構、就業形式產生了影響。

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革命的沖擊下,傳統的、重復性的崗位正逐漸被取代。新技術的發展和引入對現有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業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擴充自身知識儲備、提升自身職業素養,才能使行業企業實現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技術的引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通過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完成技術開發—商業化應用的創新過程。

可見,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對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技能提出新的要求,而從業人員自身也有提升自我和拓寬擇業范圍的迫切需求。

二、高職院校參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基礎條件

基于上述分析,社會從業人員需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學習與接受教育,以適應行業產業發展的新要求。而終身教育就是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憑借自身的辦學特點和優勢,成為社會從業人員實現終身學習這一目標的重要渠道。

(一)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崗位技術要求為主線

職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技能、提高能力,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

在辦學定位上,職業教育將社會需求作為辦學定位基準點,開設的1 300多個專業基本覆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

在專業結構上,依據產業發展要求靈活調整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對接,特別是與當地支柱產業相適應。

在課程體系上,與社會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共同建立課程體系,并根據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調整。

在師資力量上,“雙證書”培養目標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更加明確了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進一步確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高職院校的這些特點和優勢,能夠充分滿足社會從業人員通過終身學習以適應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對人才的新要求。

(二)辦學方式靈活,教學形式多樣

高職院校在“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銜接體系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此外,多樣靈活的辦學方式和教學方式也是高職院校參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一大優勢。

高職院校能夠面向社會從業人員提供正規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長期教育和短期教育、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等。同時,能夠結合自身特點和專業特色,提供“少而精”的教育服務;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面向基層一線從業人員,提供“知識更新、技術提升”的教育服務。除靈活的辦學方式外,還可以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習需求,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服務。

靈活的辦學方式和多樣的教學形式,讓社會從業人員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自主選擇接受教育的形式,提高自身能力和職業技能。

三、高職院校面向社會從業人員提供終身教育服務的實踐路徑

(一)發揮銜接作用,助力從業人員自我提升

在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轉型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必要條件。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高考制度引領下,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建設等多方面融入“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發揮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搭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促進教育的普及化和終身化。

通過學分制的實踐和改革,落實學分銀行管理模式,切實實現對不同形式學習成果和學分的記錄、存儲、認定,幫助社會從業人員打破學習的時空限制、年齡限制、專業限制,將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在從業人員需要的時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其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從業人員通過終身學習提升自我的訴求,實現終身教育的全民性和公平性。

(二)貼合市場需求,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在面向社會從業人員提供教育服務時,高職院校要深入行業企業,聚焦熱門和高新技術行業,調研最實際的學習需求,充分發揮自身“雙師型”教師隊伍資源優勢,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尤其是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院校,更應該憑借在行業內部的積淀和優勢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品牌課程,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

同時,高職院校應該履行服務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職能。在與地方企業,特別是支柱產業開展合作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技術革新對從業人員的期待和要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既滿足從業人員深入和拓展學習專業知識的需求,也滿足從業人員對業務能力提升的需求,如禮儀公關、外語培訓、管理知識等。利用企業優勢資源,根據行業前沿技術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重點,鼓勵企業導師、行業專家參與教學,做到教育的供給方和需求方相適配。

(三)整合教學資源,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同類院校的溝通和合作,在品牌或優勢專業上強強聯合,在薄弱專業或環節中相互補充。不僅要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融通,也要探索師資力量的共享機制,實現課程、師資、設備的不斷優化和高效利用,形成“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格局,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教學資源體系,更好地滿足社會從業人員對于典型和主導專業知識及技能更新和提升的需求。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發揮實踐技能培養優勢,在面向社會從業人員提供教育服務時,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實訓基地,加強學員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參培學員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為滿足社會從業人員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高職院校需要提供靈活的教學形式。除傳統的線下教學外,還可以采用基于釘釘、騰訊課堂等平臺的線上教學,如開設慕課、學堂在線等網絡課程。

這樣既能夠為從業人員的學習提供便利的條件和渠道,也能實現對學員接受教育全過程的數據統計,進而保證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和追蹤,確保教學質量。

四、小結

追求終身學習和教育是每個人的權利,所有社會成員都有權利平等地享受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和自主學習機會。

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發揮自身辦學特色,以地方產業需求為目標、以崗位技術要求為主線,在教育體系中發揮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開展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有針對性地向從業人員提供教育服務,并憑借靈活的辦學方式、多樣的教學形式,滿足社會從業人員提高個人職業素養、拓寬擇業范圍的實際需求,參與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

參考文獻:

[1]賈小鵬.高校在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中的定位與功能[J].中國高等教育,2020(18).

[2]楊嶺.職業教育融入終身教育體系的路徑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0(4).

[3]李杰,邢世凱.終身教育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與優化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22(1).

(作者單位: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從業人員終身教育高職院校
終身教育學院(老年大學)
慕課讓終身教育變為一種現實
淺談如何提高工程資料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
國外終身教育模式借鑒
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之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