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蛋白攝入量對乳肉兼用哺乳犢牛日增重的影響*

2023-09-02 01:44黃宗昌龔飛飛
新疆農墾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食料奶量哺乳期

羅 東,黃宗昌,潘 浩,龔飛飛

(新疆天康飼料有限公司,新疆 五家渠 831300)

近些年,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在養殖方面已然成為世界大國,但養殖業的技術水平跟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肉?;蚰膛?,其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品種的選育、犢?;蚝髠渑5呐嘤?、營養體系的建立、科學管理的技術能力以及市場環境因素等等[1]。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養殖成本急劇增加,解決飼養經濟效益問題,加強科學管理已勢在必行。對于肉牛養殖而言,在公牛犢飼喂成長的過程中,母牛不產生經濟效益[2]。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乳肉兼用牛增加經濟效益是一個很好地選擇,母牛產犢后可以擠奶,淘汰時可以肉用,公牛犢可以進行育肥[3]。

乳肉兼用犢牛在自然哺乳下,需要吃6個月的母乳,人工哺乳也需3個月,且哺乳期消耗鮮奶占母牛泌乳期產量的18%~25%[4]。在現代養殖生產中,犢牛時期的培育水平對后續生產性能的開發至關重要[5]。如果參照荷斯坦牛的斷奶方法,使犢牛在出生后2個月左右進行斷奶,將大大縮短哺乳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后備牛培育的重要性,幼齡反芻動物的營養需要成為新的研究熱點[6]。犢牛從出生到斷奶,除了飼喂牛奶以外,還需提供開食料用于滿足自身生長發育和營養的需求。不同能量與蛋白水平的攝入,對犢牛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同[5]。

前人對于乳肉兼用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選育和飼養技術方面[7-9],關于營養水平對乳肉兼用犢牛的影響研究較少。在荷斯坦犢牛的培育中,不同蛋白水平對犢牛生長性能的影響已多有報道。Blome[10]等認為犢牛日增重隨日糧蛋白水平增加而上升,Donnelly和Hutton利用乳蛋白代乳品飼喂犢牛也獲得了類似結果[11]。Brosh[12]等研究表明,飼喂高蛋白日糧的犢牛,其日增重相比于低蛋白日糧的犢牛更高,這是由于提高了日糧中蛋白利用率的結果[13]。馬麗娜[14]等報道,在飼養犢牛時,提高可代謝蛋白質水平可以降低犢牛出現呼吸道系統疾病的概率,蛋白質缺乏會造成犢牛生產性能降低,使犢牛更易感染疾病。因此,提升犢牛營養物質的攝入水平,是提高犢牛生長發育和免疫能力的關鍵因素[15]。研究中對哺乳期犢牛的牛奶飼喂量往往不一致。吳志強[16]在探討不同喂奶量對哺乳期犢牛胃腸道發育的研究中報道,飼喂6 L/d處理的平均日增重可達637 g,3 L/d的處理為582 g,說明高奶量飼喂顯著增加了犢牛的日增重(P <0.05)。宋健[17]等研究表明,通過對犢牛飼喂6 L/d經巴氏殺菌的鮮奶,可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保障犢牛健康。Khan[18]等在探討干草和鮮奶飼喂量對犢牛瘤胃發育的影響試驗中,對犢牛日齡在3~35 d的牛奶飼喂量達8 L/d。本試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增加牛奶的飼喂量和提高開食料的蛋白水平,以探討在不同蛋白的攝入量下,犢牛增重的差異性,為犢牛時期高水平的培育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于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石河子一四三團天康肉牛養殖示范基地開展。對乳肉兼用犢牛飼養至70日齡斷奶,探究不同蛋白水平開食料與攝入不同奶量組合型下的平均日增重變化。選取體重在35~45 kg之間的健康犢牛51頭,全部單欄飼養,試驗期間全程按照荷斯坦母犢牛的飼養模式進行。設置3個試驗組,即S1、S2和S3,每組試驗犢牛各17頭。S1組使用天康開食料689YT-1自由采食+飼喂方案1(表1),S2組使用天康開食料689YT-2自由采食+飼喂方案1(表1),S3組使用天康開食料689YT-2自由采食+飼喂方案2(表2)。飼喂時間70 d,第71 天早晨稱重。689YT-1 與689YT-2的營養指標如表3所示,由新疆天康飼料有限公司生產。每日保持犢牛自由飲水與犢牛顆粒料的自由采食,犢牛整個哺乳期不飼喂粗飼料。

表1 S1組牛奶飼養模式

表2 S2組牛奶飼養模式

表3 試驗飼料的主要營養指標 %

1.2 試驗方法

犢牛每天09:00和21:00各投料1次,觀察采食行為。對試驗料進行早晚稱重,記錄精補料采食量;牛奶嚴格按照表1與表2中的飼喂方式進行飼喂,飼喂至70日齡斷奶稱重,記錄犢牛日增重。試驗數據利用Excel 進行數據統計,應用SPSS 統計軟件和LSD 與Dencan方法進行方差分析,數據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1.3 試驗動物管理

保持開食料的自由采食與自由飲水。每次在犢牛上欄之前,對犢牛欄進行消毒并晾干(冬季6 h以上,夏季2 h以上),有犢牛離開犢牛欄后,馬上再次進行消毒。夏季6月每周對犢牛圈進行滅蠅。每天觀察試驗犢牛采食和健康情況,發現有發病現象后,及時記錄發病日期、持續時間、治療方案、康復情況等,若治療3 d未見好轉,或者發病總天數大于3 d的犢牛,剔除試驗組。

2 試驗結果

2.1 不同牛奶攝入量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的影響

如表4所示,當牛奶飼喂量從全期的549 kg增加到736 kg時,采食相同蛋白水平顆粒料的S2與S3組,犢牛顆粒料采食量由平均36.1 kg下降至平均8.9 kg,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但在采食相同奶量的S1與S2組間,開食料蛋白的提升對采食量影響不大。

表4 不同牛奶攝入量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的影響 kg

2.2 不同蛋白攝入量對犢牛增重的影響

因為疾病等原因,S1組最終剩余試驗犢牛14頭,S2剩余試驗犢牛14頭,S3剩余試驗犢牛15頭。每頭犢牛全期蛋白攝入量上,S3組26.26 kg高于S2組的25.63 kg,高于S1組的24.80 kg。平均出生重數據顯示,S1組為40.30 kg,S2組為41.50 kg,S3組為39.20 kg。但在平均斷奶重上,S1組為87.00 kg,S2組為91.60 kg,S3組為98.30 kg,較S2高出6.70 kg,較S1高出11.30 kg。平均總增重顯示,S1組為46.70 kg,S2組為50.10 kg,S3組為59 kg,S3組比S2組高出8.90 kg,比S1組高出12.30 kg。平均日增重數據顯示,S3組全群70 d的平均日增重極顯著高于S1和S2組(圖1)。

圖1 不同蛋白攝入量對犢牛增重的影響

3 討論

本試驗的不同之處在于使用成熟的荷斯坦奶牛飼養管理方案,直接進行乳肉兼用牛的飼養試驗,以期探究出更高乳肉兼用犢牛的平均日增重方案。本試驗在設計上采用S1組(低奶量+低蛋白開食料)、S2組(低奶量+高蛋白開食料)、S3組(高奶量+高蛋白開食料)之間的不同蛋白攝入量的差異,驗證其所帶來乳肉兼用牛的不同日增重差異情況。犢牛在哺乳期通過攝入牛奶或采食開食料為自身機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提供營養,杜超[19]等表示,牛奶的攝入和開食料的采食在犢牛哺乳期呈互補的關系。如果牛奶的飼喂量是恒定的,則隨著犢牛的生長發育,開食料的采食會逐漸增加[20]。在準備斷奶前,通過減少牛奶的飼喂量,可增加開食料的攝入,并在斷奶后,犢牛所需的營養將全部來自犢牛料[20]。本試驗中,當S3組增加牛奶的飼喂量時,犢牛顆粒料的采食明顯下降,這可能與兩者之間的互補關系有關。Maynard和Norris[21]提出,為了犢牛早期斷奶,提高開食料的采食量,可通過限制犢牛的喂奶量來實現。本研究結果顯示,為了獲得更高的犢牛斷奶重及平均日增重,需要通過飼喂更多的牛奶來實現。因此S3組不但在總蛋白的攝入量上高于S2組和S1組,在總增重與平均日增重上也均高于S1組和S2組。除去奶量增加因素外,在奶牛飼喂量相同的情況下,提高犢牛開食料的蛋白水平,確實可以提高犢牛的平均日增重(表5),如S2組的開食料蛋白提升,帶來的總蛋白攝入量增加,從而提高犢牛平均日增重。Baldwin 等[22]在研究中也表明,牛奶飼喂量與固體飼料的采食量呈此消彼長的關系。不同的喂奶量決定了不同的精料采食量。吳志強[16]在研究不同喂奶量對犢牛生長發育的試驗中表明,低奶量飼喂犢牛顯著增加了干物質采食量(DMI)。這一點與我們的研究結果一致。

表5 不同蛋白攝入量對犢牛增重的影響

許多牧場為了實現早期斷奶計劃,降低牛奶的飼喂成本,通過限制牛奶的飼喂量,來增加開食料的采食[22],而這卻忽略了犢牛更快的發育將對后期產奶帶來更大的效益。Bach和Ahedo[23]指出,犢牛斷奶前平均體重每增加100 g,成年后產奶量將提高180 L[24]。因此提高犢牛日增重可帶來更加長遠的收益。如果成年乳肉兼用牛的產量可以提高,就能提高犢牛的牛奶攝入量,從而帶來更高增重以及更為健康的犢牛。本試驗中,通過提高開食料蛋白或提高牛奶飼喂量均能提高犢牛日增重。

4 結論

犢牛在相同的飼養環境下,牛奶飼喂736 kg,開食料蛋白20.5%的S3組比S1組和S2組具有更高的日增重。

猜你喜歡
食料奶量哺乳期
不同開食料對早勝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
哺乳期乳腺炎必須用抗生素嗎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氣
寶寶飽不飽,衡量有四招
撫觸護理對新生兒排便、奶量及高膽紅素血癥的影響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不同類型開食料對犢牛生長發育和瘤胃發酵的影響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氣
哺乳期乳房一個大,一個小怎么辦
蝙蝠蛾幼蟲食料初步篩選及其取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