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對話”精準解讀文本

2023-09-03 07:54石金軍余紅云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情深慈母對話

石金軍 余紅云

文本解讀是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對文本進行的全面分析,文本挖掘是教師依據文本內容對文本進行的深入理解,文本的解讀與挖掘相輔相成。只有對文本進行全面解讀和深入挖掘,才能精準確定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等,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設計合理、自然的教學環節,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簡言之,文本的解讀與挖掘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師備課的必要步驟。我們應該如何全面解讀文本內容、深入挖掘文本內蘊呢?

解讀教材、挖掘文本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一般地,教師解讀一篇具體的文本時,要從課程標準、單元導語、文前導語、課文、注釋、插圖、課后練習、鏈接等角度入手。筆者以《慈母情深》的解讀為例,談談具體做法。

一、與課程標準“對話”,確定學習任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任務群”的概念,要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及單元文本定位,把每個單元歸屬到相應的任務群,并這樣概括第三學段的學習目標:“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可以簡單描述印象中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并且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闭n程標準還在“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中提出第三學段的學習內容:“觀察、思考日常生活,閱讀記人敘事的優秀文本,學習通過口頭表達、書面敘寫,與他人交流身邊令人感動、難忘的人和事?!?/p>

《慈母情深》是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單元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習作要求是“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這些都緊扣第三學段的學習目標,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內容相吻合?;诖?,筆者把該單元的學習任務歸屬于發展型任務群中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旨在指導學生通過聽、讀、看、說等方式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依據具體的交際情境,有效地傳遞信息,從而達到順暢、明確、清晰的交際目的。該任務群凸顯了語文學科的實用性功能?!洞饶盖樯睢分v述了母親在家境極端貧困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給“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體現了母親無私的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愛和感激。其中的母子對話較多,很好地體現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從“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角度看,教學《慈母情深》,教師必須將教學重點放在場景、細節和母子對話上,如母親工作的廠房環境,“我”尋找母親、向母親要錢和母親塞錢的幾個畫面等,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母子深情。如此,學生才能與文本產生共鳴,體會母愛的偉大無私。另外,教師應根據“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要求,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愛、感受愛、表達愛,以強化閱讀的實用功能。

二、與單元導語“對話”,凸顯核心目標

大單元教學就是圍繞大任務、大情境、大活動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從具體的單元教學來看,大單元教學可以這樣理解:以單元總體教學任務為基礎,將單元內的文本教學目標與單元總體目標有機結合,圍繞大單元主題(大概念)設計具體文本的教學任務。

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舐犢情深”,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這既是對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抓住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進一步提升,也是對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第四單元“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承接。單元內的幾篇課文都是通過對故事中的場景及細節的描述,寫出了偉大的父母之愛。單元語文要素分別從“讀”和“寫”兩個方面作出要求:一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二是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這是對本冊第四單元“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拓展和提升,也是在“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體現了能力訓練的層次性。所以,教學《慈母情深》時,教師應首先讓學生進行整體感知,引導學生聯系多個場景、細節體會“慈母情深”,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判斷哪些是細節描寫、哪些是場景描寫。

另外,筆者結合本單元任務群及語文要素,確定了本課的核心素養目標:①默讀課文,圈畫出文中描寫的場景、細節,體會“慈母情深”;②品讀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③捕捉愛的鏡頭,嘗試運用學到的方法寫一寫自己“鼻子一酸”的感受。

三、與課后習題“對話”,明確教學重點

從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特點看,很多課文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編制課后的練習題,教師在確定或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時,應高度重視練習題。

《慈母情深》課后有3道習題:第1題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場景、細節的描寫中感受“慈母情深”,第2題要求學生體會反復的修辭手法,第3題讓學生寫一寫自己類似“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前兩道題可以看作本課的教學重點,第3道題是一道拓展型作業,要求學生學以致用,是教學的難點。

要解決教學重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剖析、品悟教材中的重點語段。如描寫母親工作場景的“全景鏡頭”反復出現了4次“七八十”,表現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文中“我的母親”以后置的方式反復出現3次,這樣的表達,強調了在惡劣環境中辛苦勞作的母親形象,而且這一組連續的“慢鏡頭”將母親的疲憊、兒子的心酸和痛苦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文中反復連用的4個“立刻”構成一組“快鏡頭”,寫出了母親在惡劣環境下快節奏的工作。正是“慢鏡頭”和“快鏡頭”的組合,讓“慈母情深”落到了實處。教學時,教師應將課后習題有機嵌入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從教學反饋情況看,筆者的教學目標基本能順利達成。

四、與文本內容“對話”,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與文本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進行類比,便于學生理解文本?!洞饶盖樯睢肥琴澝滥笎鄣奈恼?,現實生活中,母愛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教師應捕捉與《慈母情深》相近的生活實例或影視片段,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本內容。

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改編成電視劇后,好評如潮。劇中也有一眾婦女在悶熱、潮濕、嘈雜的惡劣工作環境中工作的情景,一些場景、細節與《慈母情深》完全契合,教師可以截取這些片段,讓學生對照課文,理解母親工作的艱辛。另外,當今的學生生活條件優越,對母愛的理解還停留在口頭或紙面上,教師要創設相應的情境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發現和感受日常生活小事中蘊含的慈母之愛,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作者的感情。

大單元教學主張“聯結生活、活動探究、實踐感悟”?;诖?,筆者教學《慈母情深》時,創設了“恰值五月母親節,我拍電影來感恩”的大任務。以“梳理愛的場景——捕捉愛的鏡頭——解說愛的畫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解讀文本,品悟母愛的無私。如在“捕捉愛的鏡頭”時,筆者引導學生聚焦“快鏡頭”——母親忙碌地工作,要求學生接龍朗讀四個“立刻”,讀出母親爭分奪秒掙錢的緊迫感。在“解說愛的畫面”時,筆者讓學生回憶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選取生活中讓自己“鼻子一酸”的一個鏡頭,嘗試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描寫細節。從教學反饋情況看,教學效果很好。

(作者單位:石金軍,孝感市孝昌縣教學研究室;余紅云,孝感市孝昌縣花園鎮農莊小學)

猜你喜歡
情深慈母對話
慈母心
濃濃慈母愛,暖暖寸草心
我的情深你若懂
『慈母手中線』——我們可能沒讀懂的一句詩
峽谷情深
從來緣淺,奈何情深
情深一刻 戀戀一生
慈母盼歸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