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

2023-09-03 14:14王馨悅
客聯 2023年5期
關鍵詞:孝文化路徑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王馨悅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孝道、禮儀、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方面。孝道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和孝順。孝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生智慧,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將孝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出二者相結合的路徑,使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激勵高校大學生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

關鍵詞: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一、孝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一)孝文化的內涵

孝文化的基本內涵主要可概括為十二個字:“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p>

1、敬親。中國傳統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對父母首先要“敬”和“愛”,沒有敬和愛,就淡不上孝??鬃釉唬骸敖裰⒄?,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也就是說,對待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供養,關鍵在于要有對父母的愛,而且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沒有這種愛,不僅談不上對父母孝敬,而且和飼養犬馬沒有什么兩樣。同時,孔子認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難的就是時刻保持這種“愛”,即心情愉悅地對待父母。

2、奉養。中國傳統孝道的物質基礎就是要從物質上供養父母,即贍養父母,“生則養”,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綱領。儒家提倡在物質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讓老年人吃。這一點非常重要,孝道強調老年父母在物質生活上的優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體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國傳統孝道把“侍疾”作為重要內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時診治,精心照料,多給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懷。

4、立身?!缎⒔洝吩疲骸鞍采硇械?,揚名于世,孝之終也”。這就是說,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業。兒女事業上有了成就,父母就會感到高興,感到光榮,感到自豪。因此,終日無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

5、諫諍?!缎⒔洝分G諍章指出:“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也就是說,在父母有不義的時候,不僅不能順從,而應諫諍父母,使其改正不義,這樣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義。

6、善終?!缎⒔洝分赋觯骸靶⒆又掠H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喪禮時要盡各種禮儀。

(二)孝文化的意義

將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道德、智力和身心素質,引導他們成為有社會責任感、文化素養高、道德品質優的新一代公民,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繁榮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1.將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學生的道德品格。

一個人的品德精神素養在傳統孝文化中是最基本的,現代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要不斷提高自身價值來適應社會發展。因為在傳統的孝文化教育過程中,高校在對大學生灌輸自身應具備贍養父母的基本義務意識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正確地樹立成才觀。因為只有能夠懂得孝敬父母,對家庭這個小家具有責任意識,才有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會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中??偠灾?,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傳,尤其是傳統孝文化更是傳統理論思想的基石。所以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傳統孝文化的教育,這對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其完善大學生的道德品格也起著深遠的意義。

2.將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與素養。

孝文化的核心在于關愛和奉獻,這與現代社會對于公民責任和社會關懷的要求相契合。通過培養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問題,增強公民素養,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社會公益等,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孝文化中的奉獻精神強調個人的付出與他人的利益,與現代社會的公共利益觀念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傳承孝文化,幫助學生認識到個人行為和選擇對社會的影響,促使他們更加注重社會公共利益,追求有益于整體社會的行為。孝文化強調家庭和社會的關系,可以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社會事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等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從而成為有貢獻的社會成員。

2.將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價值觀。通過在高校教育中弘揚孝文化,有助于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傳承孝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為深刻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學生在感受到孝文化的美好與深刻之后,更容易認同自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而在面對日益多元的文化沖擊時,保持自己文化認同的堅定性。

二、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將傳統孝文化引入到高校課堂,采用多樣化教育方式。

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例如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文化節等,以多種方式向學生傳達孝文化的內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在線課程、移動應用等,將孝文化知識傳播至更廣泛的學生群體。例如可以組織孝文化專題講座和工作坊,邀請專家學者、家庭教育專家等就孝文化的核心理念、傳承和應用等進行深入講解和討論。通過生動的講解和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對孝文化的興趣和思考,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其內涵。

(二)將傳統孝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校園文化有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教育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孝文化的核心理念,從而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例如在校園內定期舉辦孝道主題的活動,如孝道講座、演講比賽、藝術表演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孝文化,同時培養他們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可在圖書館、教學樓等地方設置孝文化角落,展示與孝道有關的書籍、圖片、資料等。這樣的角落可以成為學生了解和學習孝文化的地方,鼓勵他們主動獲取相關知識。

(三)重視傳統孝文化的情感體驗與實踐體驗。

在將中國傳統的孝文化創新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實踐體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感受和踐行孝文化的價值。

安排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社會公益、關愛老年人等活動,將孝文化的精神貫徹到實際行動中。通過實際體驗,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孝文化的價值。例如學生可以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幫助,例如購物、送餐、修理等。這種實踐體驗可以讓學生將孝道擴展到更廣泛的社會范圍,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另外,需要鼓勵學生記錄自己在實踐中的感受和體驗,寫下情感日志或反思。通過書寫,學生可以更深刻地思考孝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從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猜你喜歡
孝文化路徑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近30年來宋代“孝文化”研究綜述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旅游紀念品的設計與開發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