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在食管癌放療合并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應用

2023-09-05 11:20張艷艷馬庭煒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因性營養狀況醫護

張艷艷 ,馬庭煒

(安陽市腫瘤醫院、河南科技大學附屬安陽市腫瘤醫院、河南省食管癌精準防治醫學重點實驗室,河南 安陽 455000)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主要誘因包括遺傳、不良飲食、生活習慣等,其發病率與病死率均居于高位[1]。進行性吞咽困難以及胸骨部位持續性疼痛為食管癌患者典型癥狀,目前,對于處于中晚期階段的患者,進行同步性放化療為其首要治療方式。但放化療帶來的毒性反應和疾病本身的原因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損傷,不利于化療的進展,導致患者出現營養吸收障礙,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2]。因此,必須重視對此類患者的營養管理。醫護協同管理法是通過醫護雙方共同提出護理措施并通過媒介互相配合,旨在協助患者積極恢復機體功能[3]。研究顯示,醫護協同管理法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干預已在腦卒中、胃癌等疾病領域中廣泛應用,并取得明顯干預效果[4]。循證營養護理是基于相關文獻理論,并根據患者具體身體情況提出的營養干預手段,滿足患者營養需求[5]。但目前兩者聯合干預食管癌放療患者相關報道較少,故本研究將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在食管癌放療合并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相關應用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隨機雙色球分組方法,將兩組患者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各30例。(1)納入標準:①年齡20~70歲;②經超聲內鏡以及病理標本檢驗后確診為食管癌[6];③均同意接受化療患者;④卡式功能評分(KPS)>70分[7];⑤對本次研究的目的及要求患者均知曉同意。(2)排除標準:①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且出現糖尿病病變患者;②各重要器官代謝功能異常。③有內分泌代謝紊亂以及血液系統病變患者;④精神異常且無法正常交流患者;⑤存在食管出血以及食管瘺患者;⑥對本次研究要求無法依從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入院時,醫護人員主動對患者進行疾病等相關知識的宣教普及,內容包括:疾病治療方案,心理護理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等。飲食護理:多補充牛奶、雞蛋等蛋白質,出現食管哽噎癥狀時,應給予流質飲食,緩解對食管的刺激,且化療造成消化系統損害,宜食用健胃的飲食,化療期間,要求患者大量飲水,以緩解化療藥對消化道的刺激,并利于毒素排出。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1)準備階段:由腫瘤科主任1名、護士長1名、3名資深主管護師、心理咨詢師與營養師各1名成立專業干預小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食管癌營養狀況文獻,制定以醫護協同管理為基礎的食管癌相關干預方案,初稿得出后請科主任、營養師審核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最后確定最終護理干預方案。(2)具體干預:①初期實施:醫生與護士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護士執行醫生下達的醫囑,出現條理不清,表意不明問題時,直接與醫生進行溝通,并確認醫囑無誤。請營養師對患者身體營養狀況做出詳細測評,并提出個體營養護理計劃,護士將此計劃收錄病例,并與營養師保持聯系,將患者日常飲食情況及時匯報,以便營養師動態調整患者營養計劃。醫囑執行完畢后,護士對于患者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并將家屬以及患者疑慮以微信方式及時傳達給醫生,以便患者需求得到及時解決。②營養計劃:對于化療期間副反應影響較大,且接受腸內營養但營養不足的患者,進行腸外谷氨酰胺補充,若因自身可進食但營養不足患者可給予腸外ω-3脂肪酸。對于無食欲患者,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為期1~3周,增加晚期食管癌患者食欲,但需注意試用期間有無出現感染、肌肉萎縮等副作用。通過對患者進行激勵,增強疾病恢復自信心,使患者進食次數增多,通過食物補充改善營養不良情況。對于進食正?;颊?可使用流質飲食,鼓勵少食多餐,盡量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纖維含量,飲食以蔬菜、水果和全谷類為主,避免酒精攝入,建議病人多吃蛋白質豐富、營養充足的食品,如:牛奶、雞蛋、深海魚類等食物。③健康教育:護士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視頻投放或語音播報關于食管癌化療注意事項以及護理方法。在營養方案計劃內保持患者健康體重以及生活方式。告知患者定期進行適度、輕量體力活動,患者告知護士運動效果,護士及時向醫生進行反饋。干預時間為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護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評表(ESCA)[8],該表包括4個維度,分別是: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一共43項,采取0~4分計分法,該表總分記為172分。計分越高說明患者自護能力越好。

1.3.2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患者營養狀況。分別于干預前、后測定患者營養狀況指標,體質量指數(BMI)根據體質量計算公式進行評價,于患者空腹情況下進行血標本留取,共3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桂林優利特,型號:URIT-8260),測定白蛋白(ALB)、總蛋白(TP)水平以及前白蛋白(PAB)。

1.3.3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9]進行評估以及抑郁癥篩查量表(PHQ-9)[10]評估心理狀況。該表5~10分為輕度焦慮,10~15分為中度焦慮,≥15分為重度焦慮,總分21分;PHQ-9評分表5~10分為輕度抑郁,10~20分為中度抑郁,≥20分為重度抑郁總分為27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越嚴重。

1.3.4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癌因性疲乏。分別于干預前第1天,干預后最后1天,采用Piper疲乏修訂量表(PFS-R)[11]進行評分。有行為、情感、軀體、認知四個維度,總共22個條目,輕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總分220分,評分越高表示癌因性疲乏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統計學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護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自護能力評分均上升,與觀察組相比,對照組自護能力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護能力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患者營養狀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營養狀況BMI、ALB、TP、PAB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營養狀況均上升,觀察組中BMI、ALB、TP、PAB水平高于對照組營養狀況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患者營養狀況比較

2.4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心理狀態比較

干預前,兩組GAD-7、PHQ-9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GAD-7、PHQ-9評分均下降,觀察組GAD-7、PHQ-9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心理狀態比較分)

2.5 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預前后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的各項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行為、情感、軀體、認知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預前后對比分)

3 討論

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是放化療,雖療效顯著,但同時伴隨著極大毒副作用,放化療期間患者常出現口腔黏膜潰瘍以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而患者由于食欲減退以及身體不適,易導致營養不良,影響其治療。隨著醫療技術和護理水平的發展,人們逐漸重視食管癌病人營養狀況和營養攝入。全面掌握患者飲食情況,并科學安排膳食結構調整,采取適當營養護理措施,防止因營養不良而造成治療中斷,以確保放療的正常進行。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自護能力、營養狀況中各指標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提示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對食管癌放療患者有提高自護能力,改善營養狀況的優勢。這與劉曉燕學者以及余嘉文學者研究結論相似[12,13]。分析原因為:科室成立專業干預小組,依據文獻對患者實施干預計劃。并以醫護合作共同為患者恢復做出努力。護士向病人詳細宣教食管癌發生病理表現以及化療期間不良反應、并告知患者如何應對,介紹不良生活行為對于疾病會造成嚴重后果,提高患者對化療護理的意識。同時醫生根據患者每日病房記錄,并與護士及時溝通,動態調整護理干預計劃,另外營養師兼顧化療全過程為患者提出營養護理,部分患者存在進食障礙,可進行胃腸外營養輸入,保證患者日常營養需求;部分食欲不佳患者可使用藥物刺激,增加患者食欲。因此,干預后患者自護能力、營養狀況均得到改善。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況以及癌因性疲乏分數比對照組低(P<0.05),提示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可降低癌因性疲乏,且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況。這與朱富祖學者以及王士祺學者研究結論相似[14,15]。分析原因為:醫護協同管理下,雙方合作對于患者病情有清晰了解,護士及時反饋患者病情,并將患者疑慮以微信方式及時傳達給醫生,以便患者需求得到及時解決。護士每日進行宣教,患者了解病情發展以及應對機制,促使患者以積極正確心態面對后期治療。另外,醫生告知患者可定期進行適度、輕量體力活動,增強血液循環從而消除機體疲憊感,并使患者身心愉悅。因此患者心理狀況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食管癌放療患者采用醫護協同管理法聯合循證營養護理可有效提高自護能力,并改善營養狀況,同時可使患者心理狀況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到改善。

猜你喜歡
因性營養狀況醫護
林雁健脾益腎針刺法治療結直腸癌術后癌因性疲乏臨證經驗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工銀醫護無界卡一份對醫護者的關懷
睡前音樂療法對乳腺癌放療患者睡眠質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九句因理論的形式語義學
2015-2016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與營養狀況
“醫護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習慣性便秘的蒙醫護理
中老年高血壓病的預防及蒙醫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