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藝術教育的標桿

2023-09-06 05:04周京新
中國書法 2023年5期
關鍵詞:畫里筆墨中國畫

周京新

呂鳳子先生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座標桿。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呂鳳子先生領銜籌建全國三大畫院之一的江蘇省國畫院,確立了『出人才、出作品、出理論』的建院宗旨,載入當代中國繪畫發展史冊的『新金陵畫派』由此起步。在中國畫、書法、篆刻創作以及中國繪畫理論研究等方面,呂鳳子先生都是有突出貢獻的大家。他學養深厚,嘔心立言,畫格書法,風骨奇崛,在當代畫壇上獨樹一幟。在藝術教育方面,呂鳳子先生的貢獻更是了不起的。他治學甚篤,為人師表,卓識遠見,博愛無私,曾經傾力籌資辦學,培養了許多人才,最終將校產全部無償捐獻給了國家。他崇高而純凈的人格藝品光耀藝壇,垂范后世。

『鳳鳴高岡——呂鳳子藝術·教育·人生專題展』分為『遠水長流潔復清』『生無盡兮愛無涯』『正則正如秋月華』三個部分,首次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呂鳳子先生藝術、教育、人生的突出貢獻與大家風范。展覽集納展品兩百余件,許多都是首次對外展出,其中包括呂鳳子先生的中國畫、書法、手稿、文獻、印章、正則繡及其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和藏品;與呂鳳子先生有密切關系的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張大千等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的作品;呂鳳子先生弟子作品及『正則繡』傳承人的正則繡作品等。展品種類豐富且極為珍貴,如曾獲得一九三一年世界博覽會一等獎作品《廬山云》,一九四二年第三次全國美展唯一一等獎作品《四阿羅漢》,以及在現代中國畫創作理法研究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理論經典之一、江蘇省國畫院暨『新金陵畫派』創作研究奠基之作的《中國畫法研究》手稿等。在這個十分難得的展覽中,我們可以通過各類展品,從不同角度窺見呂鳳子先生的藝術風度、教育風范和人生風采,領略其沉凈奇逸的書畫風骨、執著忘我的育人師德和高潔淡泊的人生境界。不過我預想,來觀展的人盡管相關知識程度與興趣愛好傾向都不盡相同,但也許都會在走進展廳之后,不約而同地從心底里冒出一個很應景的問題:呂鳳子先生的畫好在哪兒呢?我在這里拋磚引玉,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欣賞繪畫這件事兒從來就是見仁見智的。無論看誰的作品,每一位欣賞者都可以依據自己的認識、興趣與好惡去作判斷,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由此我還相信,任何一位『讀者』一旦從畫里看到了類似『哈姆雷特』那樣能夠觸動自己的東西,就都會期望自己的好惡判斷是對的,自己眼中的『哈姆雷特』是原版的,這時候『看熱鬧』升級到了『看門道』,欣賞繪畫就變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中國畫里有許許多多的『門道』,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門道』叫『仿生』。中國畫的『氣韻』『骨法』『神形』『筆墨』等精神的、技術的東西,幾乎都出自這個『門道』。簡言之,中國畫是模仿自然世界所形成的藝術,大自然的生息規律、萬物形態都是中國畫的老師,中國畫里所有的虛實、揚抑、剛柔、巧拙、繁簡、藏露、蒼潤、濃淡等講究都是『師造化』而來。然而,中國畫畢竟是一個丹青的完整世界,與自然世界之間總是刻意保持著明確的距離,中國畫的『仿生』法則一貫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從來不屑于那種描摹型的『像』,且往往會用一個在形象還原度上有很大余地的『似』字,來定位畫里畫外的造型關系。所以,要看懂中國畫的『門道』,必須學會去觀察、聯系、比較、辨析丹青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異同,欣賞呂鳳子先生的畫尤其需要感知到這一點。

呂鳳子先生是一位全能型畫家,修養十分深厚。他的畫沒有什么題材或工寫之類的界限,人物、山水、花鳥、工筆、寫意,以及書法、篆刻、理論樣樣都融會精通。畫中的筆情墨趣都是自覺、自在、自信、自由地揮灑開來,在每一筆、每一幅畫里完完整整、真真切切、徹徹底底地讓自己的『心源』縱情流淌開來,讓胸中的『造化』自然萌動生發。在他的畫里,『技術』與『精神』是融合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割。能做到這些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了不起的。從這次的專題展我們可以看到,呂鳳子先生的畫從古今人物、花鳥、山水到書法、題跋,雖然題材內容不一,卻處處彰顯著一種呂鳳子先生獨有的畫格意趣,或蕭瑟而蒼勁,或奇崛而質樸,或稚拙而靈動,或雅逸而豁然。

呂鳳子先生什么都能畫,而且畫得很肆意、很從容、很堅定,他的筆墨神形已然通透一體,所向無礙,畫通了眼底春秋,畫通了胸中古今,畫通了心間造化。

呂鳳子先生的畫風個性鮮明,一眼就能辨認得出。

無論畫什么,構圖、造型、筆墨、設色總是古拙簡潔的。畫里與構圖有關的東西,總是刻意地少少許,往往僅以一前一后、一近一遠、一主一輔作最扼要的搭配,意到即止,從不繁雜拖沓;畫里與造型有關的東西,總是刻意地做減法,往往是花半枝、樹半截、山半坡、人半身,多是點到而已,從不冗贅拘泥;畫里與筆墨有關的東西,總是刻意地求簡潔,往往三兩筆寫出此間扼要勢態,隨即抽身移行他處,從不糾纏戀戰。好似秋風過后,掠去了世間的繽紛雜陳,在我們面前展露了一扇扇半開半掩的窗口,一組組刪繁就簡的縮影,一幕幕欲言又止的故事。如此『惜墨如金』的畫法十分簡潔明了,一氣呵成,最能直抒胸臆。然而,這樣的畫法也是最難的,因為畫里能夠借力的東西,就這么簡簡單單幾樣,或一一處于暴露狀,或個個都是限量版,發揮長處實在不易,藏匿短處卻是很難,修補疏漏錯敗的回旋余地也極為有限,必須修成『胸有成竹』的心境和『筆無妄下』的功夫,才能有此底氣。呂鳳子先生畫里的造型重趣輕形,結構極為寬松,其外表樸拙,內質醇厚,自由隨性而不失基本理法。他的造型能力顯然屬于『夠用』的那一類,卻在其高潔人格與深厚修養的加持下,煥發出不羈于結構理法的超然神韻。他擅長畫人物,筆運形神趣味獨特,畫羅漢則奇形異相,畫農夫則質樸滄桑,畫仕女則恬靜素雅,畫孩童則乖巧天真。他畫樹石山云,線條蒼勁凝厲,筆墨自由暢然,筆筆都似書法寫就,處處皆顯情真意切,傳統文人畫冷逸傲然的風骨法度,被呂鳳子先生演繹成了樸實、悠然、純凈、仁愛的人間煙火。我總覺得,呂鳳子先生的畫格是在秋霜冬雪里修煉成的,它們生得臨風傲骨,像蒼松、古柏、虬藤一般,甘愿處于寂寞清冷『不勝寒』之『高處』,在從容淡定、自在超然的同時,表現得很接地氣,很有溫度,總是懷抱著一副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

呂鳳子先生的畫多為闊筆寫線,形憨意樸,趣味奇逸。他的用筆頗為隨性,不事修飾雕琢,一派散淡逸氣,看似『不修邊幅』,卻是斬釘截鐵,彰顯了與眾不同的神韻形格。呂鳳子先生的筆墨語言傾向于粗略簡拙的寫意格調,與那些精勾細描、三礬九染的工細畫法相比,難免顯得有些『粗糙』,所以在許多人看來似乎不夠『美』,甚至是有點兒『丑』的。然而,從更為開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審美生態失衡的表現。

當人們只熱衷于在光鮮亮麗的花坡柳岸之間尋覓『美』感,『美』就會不由分說地被固化定格,久而久之,趨同的審美趣味會習慣性地被限定在一個比較狹窄的范圍里,形成具有強烈排他性、單一化、封閉式的審美趨向,偶爾遇到荒野禿丘、殘花敗草、斷崖枯藤之類的『惡劣』景象,人們就會眼里討厭,心里嫌『丑』,不想多瞧了。其實『美』與『丑』從來都是相對的,有時會分家,有時會合伙,有時還會互換位置。

在我看來,呂鳳子先生筆下的『丑』,其實代表著一種被邊緣的『美』,一種被嫌棄很久的小眾之『美』。呂鳳子先生偏愛它,矢志不渝,寧愿堅守自己認定的孤寂蒼涼之『美』,也不屑于用漂亮討喜的脂粉來裝扮修飾自己,堅定地用自己那些看上去很不合群的筆墨,真誠、質樸、從容而獨特地道出了秋的蕭瑟之『美』,冬的清冷之『美』。雖然呂鳳子先生看似蕭瑟清冷的筆墨,與那些花坡柳岸的距離遠了一些,反差大了一些,親和力少了一些,卻是中國畫語言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美』。傳統中國畫經典向來崇尚境界高遠、蘊含醇厚、取法獨特的高品格,卻從來都不會忽略荒野禿丘、殘花敗草、斷崖枯藤中所呈現的『美』,老衰枯朽與奇崛野逸之類多有入畫者,若『骷髏皴』『斧劈皴』『枯柴描』『釘頭鼠尾描』等經典技法,傳承有序,至今依然廣為借鑒?;ㄆ铝杜c蕭瑟清冷各有其『美』,傳統中國畫的生態鏈中容它們同在,才豐富而完整?!禾斓卮竺馈恢汉竦隆豢梢猿休d萬物造化,只要心懷『大美』,『美』就無處不在,愛『美』之心也因此而寬厚開闊了。呂鳳子先生偏愛小眾的蕭瑟清冷,何其幸哉!因為有了呂鳳子先生,傳統中國畫中十分值得珍惜的奇崛野逸經典基因,多了一脈純凈的傳承血緣,讓我們能夠從一個比較近的距離,領略傳統中國畫水墨寫意經典多元的自然信念、不竭的寫意精神與寬厚的大愛情懷。

本文為『鳳鳴高岡——呂鳳子藝術·教育·人生』專題特展序言,題目為本刊編者所擬

猜你喜歡
畫里筆墨中國畫
畫里江山
依山數流云——寫在春天的畫里
中國畫
筆墨童年
他的畫里藏著“永葆青春”的秘訣
中國畫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遠方》中國畫
童心童畫
《歲有長又長》(中國畫)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