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心肺復蘇

2023-09-06 06:13鐘高亮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關鍵詞:室顫心搏脈搏

鐘高亮

所謂心肺復蘇,指的是當患者出現呼吸暫停、心跳驟停、意識喪失時,要給予迅速且有效的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目的在于幫助患者創建有效的呼吸循環,保護大腦,最終完全恢復意識及大腦智力。在此,本文將深入介紹心肺復蘇的相關知識。

開展心肺復蘇的意義

一個人最重要的生命體征為心跳及呼吸,如果心跳呼吸停止,代表這個人可能瀕臨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瀕死狀態下,機體臟器可能存在微弱的功能,此時的組織細胞代謝還沒有全部停止,臨床將該時間段稱作“臨床死亡期”。當一個人度過臨床死亡期后,臟器功能會完全消失,體內細胞開始破裂溶解,相關代謝功能完全廢止,進入到“生物學死亡階段”。相關文獻表明,臨床死亡階段是可逆的。只要能夠有效控制致傷因素,確保重要器官未受損,及時開展行之有效的搶救干預,就有可能讓患者生還。而心肺復蘇技術就是一類針對心跳及呼吸停止的患者所開展的搶救措施。施救者通過人工呼吸的方式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經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心跳,促使患者恢復自主心跳以及呼吸功能。但是,當前很多人并不了解心肺復蘇,更談不上在黃金時間段內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所以,了解心肺復蘇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意義重大。

心肺復蘇的方法

評估現場環境,判斷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施救者在確認現場安全的情況下,輕輕拍打患者兩側肩膀,大聲呼叫“你到底怎么了”“還好嗎,醒一醒”,檢查是否存在心跳和呼吸。如果患者此刻呼吸不正?;蛞呀洓]有呼吸,需馬上開啟應急反應系統?,F階段的基礎生命支持程序已經簡化,已將“看、聽及感覺”刪除,因為落實這些步驟非常消耗時間,也不甚合理?;诖?,最新版的心肺復蘇指南強調,對呼喊后沒有反應,且呼吸不正?;蛘咄耆珱]有呼吸的成年人,需要馬上開啟急救反應系統,同時開展胸外心臟按壓。

檢查脈搏

對于非專業急救者,最新指南不再強調檢查脈搏,只要發現患者沒有反應,無自主呼吸,就可依照心搏驟停的標準進行處理。醫護人員通常要求使用一只手的食指與中指觸摸患者頸動脈,感覺是否存在搏動。值得注意的是,檢查脈搏的時長一般需要控制在10 s內。倘若10 s后仍無法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脈搏,則需要馬上開展胸外按壓。

開啟緊急醫療服務(EMS),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1)當施救者抵達現場后,發現患者已無呼吸,呼喊無反應,需要馬上開啟EMS系統,即撥打急救電話。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使用AED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

(2)如果同時有多位施救者在現場,那么其中一位施救者需要按照既定步驟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另一位施救者則要開啟EMS系統,撥打急救電話,有條件時使用AED。

(3)在救助溺水者或窒息性心搏驟?;颊哌^程中,施救人員首先要開展共計5個周期的心肺復蘇,之后撥打急救電話等待專業救援。

(4)胸外按壓。具體方式:保證患者仰臥在平坦的地面上,施救者可應用腳凳或者跪式等體位,把一只手的掌根放于患者胸骨位置中下方1/3交界處,另一只手的掌根要放在第一只手上方。需要注意的是,此刻手指不能接觸患者的胸壁。在按壓過程中,施救者的兩個手肘一定要伸直,90°朝下使勁按壓,按壓深度控制為5~6 cm,成年人的按壓頻率控制為100~124次/min。每次按壓完成后,都要等待胸壁完全恢復。放松時間和按壓時間應各占一半。在放松過程中,施救者的手掌根部不得離開胸壁,以防止按壓點發生位移。如果搶救對象是小兒,施救人員需要使用雙手或者單手在患兒乳頭連線水平按壓其胸骨。如果被救對象是嬰兒,則要利用2個手指緊貼乳頭連線下方水平按壓其胸骨。盡可能降低因通氣而中斷的胸外按壓,對于尚未創建人工氣道的成年人,建議將按壓/通氣比例設定為30:2。對于小兒及嬰幼兒,開展雙人心肺復蘇過程中,可以利用15:2的比例進行。如果為多人施救,那么每相隔2 min或5個周期心肺復蘇就要更換按壓人員;施救人員需要在5 s內完成轉換,原因在于開始進行按壓1~2 min后,操作人員的按壓品質會呈現出下降的勢態,影響搶救效果。

(5)開放氣道。最新CRP與ECC指南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即在通氣前就要對患者開展胸外按壓,以產生足夠的血流。在對患者開展整個心肺復蘇工作的過程中,都盡可能減少延遲時間,避免胸外按壓中斷。施救者需要調整患者頭部位置,方便開展口對口呼吸。施救人員需要利用30:2的按壓通氣比例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能夠有效減少首次按壓延遲時間。當前有兩類方式能夠實現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即下頜法和仰頭抬頦法。第一種方式只能在懷疑患者有頸部或頭部損傷時使用,可減少脊椎與頸部移動。施救者在對傷員開展急救過程中,需要遵循下述步驟完成仰頭抬頦:施救者將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額,使用手掌進行推動,保證患者的頭部處于后仰狀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患者頦骨附近位置的下頜下部后,提起下頜,上抬患者的頦骨。在開放氣道過程中,施救者要使用手指挖出患者口內的嘔吐物以及異物,佩戴假牙,也要提前取出。

(6)人工呼吸。在對患者開展人工呼吸前,施救者正常吸氣即可,不需要深吸氣。應當持續吹氣1 s以上,確保有充足的氣體進入到患者體內,同時能夠令胸廓起伏。如果施救者對患者開展首次人工呼吸沒有讓胸廓實現起伏,可以再次利用仰頭抬頦法開放患者的氣道,并實施通氣。需提醒,過度通氣對于患者有害,要盡量避免。

(7)AED除顫。室顫為成年人心跳驟停最早出現且容易治療的心律。對于室顫患者,如果施救人員能夠在其意識喪失5 min內開展心肺復蘇和除顫,那么其存活率將大大提高。針對院外心搏驟停的患者或監護心率的住院患者,第一時間除顫為治療短期室顫的最好方式。

心肺復蘇的成功標準

(1)患者面色口唇變化。當復蘇有效時,患者的面色會由紫紺轉為紅潤;如果轉為灰白色,說明心肺復蘇無效。

(2)頸動脈發生搏動。如果心肺復蘇有效,那么施救者每按壓一次患者胸廓,就能夠觸摸到一次頸動脈搏動;倘若停止按壓,搏動也會隨即消失,此時需要繼續對患者實施胸外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后仍舊存在脈搏,代表患者的心搏已經完全恢復。

此外,如果心肺復蘇有效,患者的瞳孔會從大變小,擁有自主呼吸以及對光反射有反應,有的還可出現四肢抽動和眼球活動的情況。

猜你喜歡
室顫心搏脈搏
心電形態學特征與心率變異性指標預測室顫能力的比較
特發性室顫射頻消融后的心電圖改變
用心感受狗狗的脈搏
《今日評說》評今日浙江 說時代脈搏
不同導聯J波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顫動的預測價值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值對預測心搏驟?;颊邚吞K的意義探討
基于51系列單片機的穿戴式脈搏儀的設計
突然倒地怎么辦?
近紅外可穿戴設備中脈搏波的呼吸率檢測
心搏驟?;颊卟煌姆螐吞K程序的預后及病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