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顫

  • 房顫和室顫
    石少波房顫和室顫雖然差別只有一個字,但卻有截然不同臨床特征。二者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均可引起嚴重的后果,甚至可以直接導致死亡。這里說的房和室,分別指心房和心室,故而房顫和室顫就是心房、心室顫動。下面將從臨床概況、危害和急救治療等方面對兩者進行介紹。房顫為一種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不協調的心房電活動和無效的心房收縮。2021年完成的全國房顫流行病調查顯示,我國房顫患病率為1.6%,估計有2000萬房顫患者,較之2004年的流調結果,我國房顫人數增加了

    家庭醫學 2023年4期2023-03-10

  • 胺碘酮對左心室肥厚患者體外循環下主動脈開放后心室顫動發生率的影響
    臟跳動前會發生心室顫動(簡稱室顫)。據文獻報道,升主動脈開放后出現室顫的發生率為10%~80%[1]。心內電除顫是處理這類室顫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反復除顫和長時間的室顫會增加心肌損傷并降低患者的預后[2]。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心肌細胞體積增大,相應的冠脈血管并未隨之增多,更易出現心肌供需氧失衡和心內膜下心肌缺血,使得心肌組織對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降低[3]。左室肥厚患者,術中心肌保護的效果往往不佳,主動脈開放后室顫的發生率明顯增加,且肥厚心肌組織心內除顫所需能量和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12期2022-12-17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血運重建術中發生室顫的危險因素研究
    發生風險,其中以室顫較為常見,據相關研究證實,血運重運術中發生室顫的患者病死風險要高出未發生患者20%~30%,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3]。因此,尋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血運重運術中發生室顫的危險因素,對預防和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降低其病死風險至關重要。本研究著重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血運重建術中發生室顫的危險因素。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急診血運重建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根據急診血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2年13期2022-11-19

  • 19 年間瀕死10 次,她如何“起死回生”
    0 次危及生命的室顫。在現場沒有醫護救援的情況下,每次她都“起死回生”。接診醫生說:“都說貓有9 條命,截至目前,這位患者有10 條命?!毙呐K是“人體的發動機”。一旦亂跳或停跳,可能會致命。但有這樣一個人,她在19 年間發生了10 次危及生命的室顫。在沒有醫護救援的情況下,每次她都“起死回生”。家族患上易猝死的疾病2003 年7 月,44 歲 的M女士在美國塔夫茨醫療中心被診斷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CM)。HCM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心肌病,其基本特征是

    新傳奇 2022年35期2022-09-20

  • 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PCI手術中使用抽吸導管抽吸血栓合并電風暴搶救護理
    心肌壞死[1]。室顫指心臟的電信號出現異常,心肌處于一種類似抽筋的亂跳狀態,不能進行正常的收縮和舒張。電風暴(ES)指在24h內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反復≥2次,多伴有血流動力血障礙,需要立即電復律或電除顫等治療干預的危重性癥侯群。電風暴是最危險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機制,臨床表現為突然起病、急劇惡化、死亡率高;反復發作性暈厥伴交感神經興奮增高是本病特征;暈厥時常伴有意識喪失、胸部壓榨疼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嘴唇發紺、面色蒼白、四肢抽搐,

    健康之家 2022年7期2022-05-30

  • 冠脈支架置入術后交感風暴1 例
    圖2)并隨即出現室顫,立即心肺復蘇、電除顫后患者恢復竇性心律, 但心電監測示仍有頻發室早,2min 后患者再次發生室顫, 再次給出相應處理,患者先后于術后第2 天15∶52、15∶54、15∶55,第3天2∶53、2∶57、3∶36 發生室顫, 予心臟胸外按壓,予以非同步雙向200J 電除顫、靜注咪達唑侖鎮靜、靜注胺碘酮等處理,但室顫仍反復發作。 遂予以床旁植入臨時起搏器, 心電監測示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于術后第3 d 至術后第8 d 行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其

    江西醫藥 2022年2期2022-05-16

  • 什么情況下需裝心臟起搏器
    致持續性的室速或室顫的患者:如心源性猝死復蘇后室顫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可以安裝埋藏式體內除顫器,可在發作室速或室顫時,觸發程序性電刺激或電擊,終止室速或室顫,挽救生命,這是預防發生猝死的最后屏障。4.心臟跳動無力的患者:有相當多的嚴重心力衰竭患者,其死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心力衰竭發作,而是室速或室顫。當心力衰竭嚴重到一定程度時,需安裝體內除顫器,避免猝死的發生。此外,還有一部分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心臟電傳導阻滯,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心力衰竭加重。這部分患

    保健與生活 2022年5期2022-03-15

  • 什么情況下需裝心臟起搏器
    致持續性的室速或室顫的患者:如心源性猝死復蘇后室顫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可以安裝埋藏式體內除顫器,可在發作室速或室顫時,觸發程序性電刺激或電擊,終止室速或室顫,挽救生命,這是預防發生猝死的最后屏障。4.心臟跳動無力的患者:有相當多的嚴重心力衰竭患者,其死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心力衰竭發作,而是室速或室顫。當心力衰竭嚴重到一定程度時,需安裝體內除顫器,避免猝死的發生。此外,還有一部分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心臟電傳導阻滯,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心力衰竭加重。這部分患

    保健與生活 2022年5期2022-03-15

  • 室顫動的現代醫學及其中醫藥研究進展*
    源性猝死,是由心室顫動(以下簡稱室顫)引起的。每年全美將近40萬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盡管現代醫學從藥物(利多卡因、鹽酸胺碘酮、維拉帕米等)應用、非藥物治療(電除顫、ICD起搏器、射頻消融等)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但到目前為止,室顫所導致的心源性猝死,仍未呈顯著下降趨勢[1-2]。研究表明,心肌細胞膜離子通道紊亂與心肌組織傳導障礙,導致螺旋波的產生與破碎,是室顫的重要發病機制[3]。本文針對室顫發病機制、治療方法,以及中醫藥對室顫的研究現狀進

    廣東醫學 2021年12期2022-01-05

  • 胺碘酮對STEMI合并持續性室顫患者心率變異性及預后的影響
    點[2]。持續性室顫也是臨床較為嚴重的一種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的心室肌肉持續顫動,從而降低收縮功能,從而減少心室供血量,具有致命性的特點[3]。有研究表示,STEMI常伴有持續性室顫,是導致STEMI死亡的重要因素[4]。因此,臨床對于STEMI合并持續性室顫患者需及時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既往對于STEMI合并持續性室顫,一般使用利多卡因治療,臨床效果不佳。有報道表示,可將胺碘酮用于STEMI合并持續性室顫患者的治療中,臨床療效顯著,對促進患者心功能及心率變

    海南醫學 2021年2期2021-02-05

  • 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復發作房顫-室速-室顫1例
    正常值討論室速、室顫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不少見,但該患者住院期間的監測記錄顯示,在竇性心律時未見室性早搏、短陣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表現,每于發作房顫時就容易誘發室速繼而發生室顫。該患者表現符合近年來提出的新觀點,即房顫誘發了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研究認為,房顫患者在短-長-短周期時可高發室速[1]。該患者發作室顫時心電監護記錄符合這一特點(圖2),提示房顫與室速、室顫明顯相關。近年來,隨著長程心電監護及ICD應用的普及,對房顫危害的認識又有新突破。ICD不僅能記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12-25

  • 探討急性心梗并發室顫的搶救護理方法
    危急的心律失常是室顫,其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此病發病急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而且恢復過程相當緩慢,不但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組織器官,還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1]。因此,良好的護理措施在搶救急性心?;颊咧酗@得尤其重要,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本文對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梗并發室顫患者進行有效的搶救和護理,現對具體情況進行闡述和分析。1 臨床資料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急性心梗并發室顫患者45例進行分析研究,在患者入院時,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2020-12-25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成功救治的護理體會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定范圍內的心肌壞死[1]。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心律失常,其中室顫是最危險、病死率最高的。早期快速、正確的診斷,積極有效的治療,預后較好?!娟P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室顫;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45-01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心血管患病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31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發生室顫的搶救及護理措施
    介入治療術中發生室顫的搶救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在本院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的400例患者作為本次的實驗對象,其中有28例患者出現了室顫,標本的納入時間范圍從2016年01月到2019年01月,按照隨機抽取的方式將28例患者分為參照組(14例)與研究組(14例),前組患者予以常規手術護理,后組予以綜合手術護理,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心率的恢復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參照組患者心率的恢復時間顯著長于研究組(P【關鍵詞】皮冠狀動脈介入;室顫;并發癥;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3期2020-07-23

  • 心電形態學特征與心率變異性指標預測室顫能力的比較
    75%~80%由室顫引起[2],已經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健康,所以及時有效地預防室顫發生成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我國應急醫療救護極少在前往室顫現場的途中提供心肺復蘇指令。前期的研究指出從呼叫到救護車到達室顫現場的平均單程間隔為16 min(4~43 min)[3]。此外,交通擁堵、高層建筑、無電梯公寓和可調度醫療資源等因素直接決定了從接到急救電話到對患者第一次除顫的時間。而除顫每延遲1 min,成功率將下降7%~10%[4]。因此,除利用公共應急醫療服務挽救室顫

    中國醫療設備 2020年4期2020-06-09

  • 20例心室顫動患者心電圖分析
    惡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室顫發作時,因心室肌各部位電活動紊亂無規律,心臟不能有效的收縮,失去了泵血功能,動脈血壓驟降至零,甚至出現阿斯綜合征導致死亡。通過研究患者心電圖改變的情況,能夠及時預防患者出現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并且針對出現該疾病的患者及早干預,使得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進一步降低?,F將我院近4年來發生心室顫動的20 例患者心電圖分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文回顧分析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住院期間出現心室顫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5期2019-12-08

  • 一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臟術后應用胰島素聯合CRRT調整血鉀的模型構建及應用
    情況?!娟P鍵詞】室顫;CRRT;糖尿病;血糖;甘舒霖;血鉀【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19-011 病例介紹患者男,53歲,患者于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突發心前區悶痛,范圍約拳頭大小,呈壓榨樣,向背部放射,休息半小時后可緩解,伴瀕死感,遂至當地醫院就診,具體不詳。2018年10月12日入住我院等待手術,入院時生命體征:T:36.1℃,P:83次/分,R:20次/分,Bp:133/93mmH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10-21

  •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應用
    :β受體阻滯劑;室顫;心律失常引言心律失常是一種高發疾病,該病主要是由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等相關疾病病變導致的心臟節律發生紊亂,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心功能受到嚴重損傷,從而引發心率衰竭和心肌梗死疾病的發生,因此給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加強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療研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確?;颊呱踩年P鍵。為此,本次研究對心律失?;颊卟捎昧甩率荏w阻滯劑進行治療,并將其與臨床常規治療方案進行了效果對比,詳情如下

    錦繡·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特發性室顫射頻消融后的心電圖改變
    理原因就是特發性室顫,常突然發生,沒有足夠的救治時間。特發性室顫傳統采用藥物治療,但治療療效有限,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多采用射頻消融的方法進行特發性室顫的治療[2],解決了植入埋藏式自動除顫器(ICD)設備昂貴、決本質問題等優點,更好的從電生理方面治療室性非器質性病變?,F對部分經射頻消融治療特發性室顫的患者進行術后心電圖的分析和隨訪分析,取得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11例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南大學淮河醫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19年5期2019-02-12

  • STEMI行急診PCI術中發生室顫的多因素探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診PCI術中發生室顫的多因素探討。方法:選取我院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120例,均實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治療,根據患者是否發生室顫分為兩組,將發生室顫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沒有發生室顫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對照組的BNP小于實驗組,差別較大(P【關鍵詞】STEMI;PCI術;室顫;多因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心肌的血供不足,出現缺血缺氧性梗死的疾病[1]。使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效果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01-22

  • 心房顫動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
    常(室速/室撲/室顫)38例(0.58%)。1.2 方法:本組2940例房顫中有完整的病歷記錄,連續的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記錄共742例。本組對742例房顫患者行回顧性研究。1.3 臨床表現:本組742例房顫伴其他的心律失常156例。其中伴緩慢性心律失常(病竇綜合征,Ⅱ°及Ⅲ°房室傳導阻滯)58例(占37%);伴快速性心律失常98例(占63%),包括房顫患者伴房撲,伴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伴惡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撲及室顫)。1.3.1 房顫與房撲互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5期2019-01-09

  •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急救護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數量不斷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數都伴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一般發生在患者發病的一到兩天內,室顫是心律失常中最為急迫的一種。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發病非???,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搶救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這種病不僅病死率高而且恢復較為緩慢,會給患者的身體組織器官帶來嚴重的損害,不僅如此,還會引起患者嚴重的心理壓力[1]。細致的護理能夠對搶救急性心梗并發室顫患者起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29期2019-01-08

  • 利多卡因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療效觀察
    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室顫動(室顫)極易引發心臟性猝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引起了臨床的充分關注和廣泛重視[1]。為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進行更好的治療,從而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55例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比較了常規治療與常規治療基礎上利多卡因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療效,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

    中國醫藥科學 2018年21期2018-12-26

  •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急救與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方法:對30 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的急救措施與護理要點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9例搶救成功轉入病房,9例搶救成功后轉上級醫院治療,2例搶救無效死亡。結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早期正確判斷室顫發生或先兆事件,及時有效處理以及發現并解除再次引起室顫的危險因素是急救成功的關鍵。急診科護士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熟練的專業知識、正確的急救技能,掌握心電圖基礎知識,能正確識別各類心律失常尤其是惡性心律失常,及早發現并及時正確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6期2018-11-05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并發室顫的護理經驗總結
    介入治療術中并發室顫的護理效果。方法:對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療的300例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和總結,其中有5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生室顫,對其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并給予一定的護理措施,術前準備、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颊咭坏┏霈F室速、室顫,護理人員要立即對患者進行電擊除顫、心外按壓、高流量氧氣吸入等,有效維持患者呼吸順暢,水電解質平衡。結果:其中有5例發生室顫,對4例患者使用200-360J 心臟電除顫后,患者竇性心律恢復正常,剩下1 例患者沒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2018-10-30

  • 急性心梗并發室顫的急救與護理
    率也越來越高。心室顫動是AMI的致命并發癥之一,但只要能及時發現積極救治,密切關注病情的發展變化,提前預判室顫發生前的先兆癥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發生室顫的不利因素,這是保證急救成功的關鍵措施。急診科護理人員要具備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專業知識、急救技能等。護理人員要掌握心電圖的相關知識,能判斷各類心律失常,特別是惡性心律失常要及早發現并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娟P鍵詞】急診;心肌梗死,室顫;急救護理措施【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年14期2018-09-12

  • 不同導聯J波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顫動的預測價值
    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顫動(室顫)是導致ASTEMI 死亡的主要原因。ASTEMI 伴有心電圖J波者,其惡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顫)的發生風險顯著升高[1-3],提示J波對ASTEMI 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預測價值。心電圖J波也成為現今心電學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4]。本文中的“J波”是指冠狀動脈(冠脈)阻塞或功能性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時,J波新出現或原本就有的J波振幅增大或時限延長[5-7]。它屬于心肌缺血伴發的一種急性期的心電圖改變。目前,有關不同導聯J波對AS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8年4期2018-09-05

  • 1例重度低鉀血癥致反復室顫重癥患者的護理體會
    血癥致長時間反復室顫的重癥患者搶救與護理,重點介紹了及時盡早除顫、中心靜脈快速安全補鉀、病情觀察、以及保持呼吸道通暢等治療及護理,體會到對重度低鉀血癥頻發室顫重癥患者護理時,護士應盡早實施有效的護理治療措施,配合搶救,提升危重癥患者的護理質量?!娟P鍵詞】 低鉀血癥;室顫;重癥護理Key words: Hypokalemi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Intensive care【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8年4期2018-06-04

  •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室顫搶救成功1例
    象,之后快速轉為室顫。及時發現后迅速進行搶救,送ICU繼續對癥治療。術后第11天順利出院?!娟P鍵詞】腹腔鏡;心率變異性;心率減速力;R-on-T現象;室顫【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4..02A case study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laparoscopicradical gastric cancerLIU Zhen,RUAN Lin(Gu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24期2018-02-06

  • 室顫動藥物與電學治療評價
    速、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室顫)。而室顫是其中最為兇險的一種心律失常。室顫是指心室發生無序的激動,致使心室規律有序的激動和舒縮功能消失,導致功能性的心臟停搏,若不及時轉復可致死。2017年AHA/ACC/HRS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及心臟性猝死的預防指南中描述室顫的心電圖表現為快速的、粗大的、極其不規整的顫動波,頻率通常>300次/min。鑒于室顫的危險性,早期識別室顫的危險人群并給予預防及相關治療顯得尤為重要。1 室顫的流行病學1.1 心室顫動及急性冠脈綜合征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8年3期2018-02-01

  • 急性心梗并發室顫的急救與護理
    發生后通常伴有心室顫動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會導致心梗后猝死?;颊咝墓2l室顫要及時進行復蘇,這是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措施[1]。因此急診時醫護人員要對室顫的發生要有預判。1 研究背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數量不斷增長,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漲。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快、致死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根據相關報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種心律失常,主要發生在患者發病的24~48 h。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發病人數較多,特別是患者伴隨室顫發生,需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8年14期2018-01-13

  • Brugada綜合征的心外膜基質消融:從基礎到臨床?
    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簡稱室速/室顫)的發作,且存在相關并發癥,如不恰當的電擊和裝置感染??岫∈洽馎類抗心律失常藥物,長期服用副作用較大,在Brugada綜合征中的應用仍存在爭議[4-6]。射頻導管消融術(RFCA)做為另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一直在積極的探索之中。起初,Ha?ssaguerre等[7]試圖對導致室顫反復發作的室性早搏(簡稱室早)進行RFCA,然而實踐中發現Brugada綜合征患者很少發生室早,很難在術中進行有效的標測[7-8]。近年來,消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年5期2018-01-12

  • 救命神器:AED
    得先說一說什么是室顫。室顫,是室性纖維顫動的簡稱,指心室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使得心臟喪失了排血功能,心音、脈搏和血壓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斷了,室顫是導致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后,80%以上在3—5分鐘內最常見的心電圖節律表現是室顫,而搶救室顫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臟電擊除顫。除顫越早,成功率越高,如能在1分鐘內完成除顫,成功率可達到90%,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則下降10%??梢?,能及時完成除顫是救命的關鍵

    婦女之友 2017年8期2017-10-24

  • 不同導電介質用于急診PCI并發心室顫動電除顫療效分析
    急診PCI并發心室顫動電除顫療效分析朱雪清1,何芳1,袁勝1,車向陽1,趙艷偉1目的 探討兩種導電介質在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并發心室顫動(室顫)患者中電除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電除顫的整體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協和醫院心臟導管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PCI術中發生室顫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漿形電極板上涂導電糊為導電介質的方法進行電除顫,觀察組用生理鹽水浸泡紗布直接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7年8期2017-09-12

  • 矽肺伴甲亢患者肺移植術中及術后反復室顫:附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術中及術后并發心室顫動(室顫)的報道很少。在國外文獻中,通過檢索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Pubmed數據庫,未見相關報道;國內文獻中,2013年無錫市人民醫院肺移植中心報道了3例肺移植患者在術后早期因室顫而死亡[3],目前尚無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的肺移植患者的報道資料?,F報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例矽肺并甲亢的患者在肺移植術中及術后反復室顫并成功救治的病例,并復習相關文獻,探討其高危因素,以期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提高手術成功率。1 資料與方法1.

    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 2017年5期2017-09-10

  • 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發生室顫的臨床護理對策探討
    介入治療術中發生室顫的臨床護理對策探討柯霞1肖麗塔2目的對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生心室顫動(室顫)的護理干預進行探討。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且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同時還出現室顫的1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研究患者的護理干預進行回憶,歸納和分析出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結果在研究的15例患者中,9例為左主單支血管狹窄,6例為右冠狀動脈狹窄,在及時實行搶救和相關護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率狀態均恢復穩定,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年11期2017-01-20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顫的搶救與護理
    ,各種心律失常中室顫是致命的并發癥之一?!娟P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室顫;搶救;護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循環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1]。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加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日趨增多,并趨于年輕化,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發生各種心律失常,其中心室顫動是AMI的致命并發癥之一,但只要能及時發現,積極搶救,患者是可以救治的[2]。我科2013年7月成功救治1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2015-07-09

  • 室顫患者搶救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張春燕室顫患者搶救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張春燕目的 對室顫患者搶救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在此依據下, 制定出對室顫患者有效、快速的搶救方案及護理對策。方法 對60例室顫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觀察, 按照其人工復蘇時間、有無前驅癥狀及發生心臟驟停等情況進行分組, 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25例)。分析每一例室顫患者搶救中的救護過程, 根據患者的特點進行搶救, 并總結出其搶救中的影響因素。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5期2015-05-08

  • 早期復極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發生機制。圖2 室顫患者出現下壁或側壁導聯J點呈頓挫或切跡型抬高2 發病機制2.1 細胞和離子基礎ERS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1991年Antzelevitch等[14]第一次理論上推測J波的形成電位,觀察三層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和跨室壁心電圖的相關性結果,發現:① 心電圖的J波和外膜心肌復極1位相的“切跡”同步出現;將灌流液溫度降低29℃時,外膜層切跡更加突出,心電圖的J波也明顯增大;證明心電圖J波和外膜切跡之間呈對應關系,表明外膜層與中、內層心肌細胞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5年1期2015-05-08

  • STEMI直接PCI患者發生室顫的原因分析
    接PCI患者發生室顫的原因分析吳龍梅 田新利 張健 王世宏 石宇杰 李俊峽目的 觀察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經皮冠脈介入術(PCI)發生室顫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0月直接PCI的STEMI患者325例,分為發生室顫(VF)和無室顫兩組,分析發生室顫的相關因素。結果325例STEMI患者在PCI術中發生室顫24例,24例患者出現室顫時均需要電除顫復律,其中9例患者應用了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利多卡因)。兩組患者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4年4期2014-07-11

  • 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電風暴
    律失常電風暴是指室顫或并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速在24 h內反復發作,≥20次或≥4次/h,且需電除顫或電復律終止者。上述定義與ICD植入后電風暴的的概念不同,后者指電風暴發作≥2次/24 h。絕大多數ACS后電風暴發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EMI患者,常見于左前降支或右冠動脈近端閉塞后,或發生在血運重建后一段時間,且多數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室速大多為多形性,少數為單形性的,且大多數不伴QT間期明顯延長,如電風暴獲得有效控制,大部分患者可長期存活。?2

    實用老年醫學 2014年12期2014-04-04

  • “四步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顫動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4250)致死性室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主要致死原因。據臨床統計,心肌梗死發生后75%~95%的患者可發生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為多見,且致死率高[1]。室顫發生急促,60%患者發生在心梗后1 h內,室顫發生后搶救時間窗短暫,對搶救措施要求高。本文通過回顧鎮平縣人民醫院“四步法”應用以來的臨床救治效果,尋找適合無急診PCI條件的基層醫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顫的工作流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選擇鎮平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于2013年6月至201

    河南醫學研究 2014年10期2014-04-01

  • 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次室顫電除顫搶救成功報告分析
    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間隔竇性心率[2]等急性并發癥,延遲治療或治療不當均有致死的潛在危險。通過對該院收入的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方法總結出,在具備一定條件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多次室顫應盡快進行電除顫治療,是恢復血流動力學的有力措施[3],可有效避免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例1:患者男性,57歲,患有高血壓約6年,既往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史,有吸煙史,因突發胸痛于2011年4月2日入院,入院前舌下含服硝酸異山梨酯片,

    中國衛生產業 2013年14期2013-08-15

  • 室顫心臟驟停模型的研究與改進
    義。 電刺激誘發室顫致心臟驟停是國內外常用的一種動物模型制做方法,各模型中對于不同物種的誘顫能量、誘顫時間及心臟驟停時間長短尚沒有統一標準,為此,本研究以犬為實驗動物,建立了一種穩定的室顫心臟驟停模型。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動物成年、健康犬30 只,體質量(15±2)kg,雌雄不限,由南昌大學動物科學部提供,實驗前48 h 飼養于動物房中,溫度18~25 ℃,濕度40%~60%。 術前禁食12 h,自由飲水。1.2 儀器設備M8001A 飛利浦有創心電

    實用臨床醫學 2013年8期2013-06-12

  • 1例重度低鉀血癥致反復室顫急救護理
    重度低鉀血癥; 室顫; 急救護理2012年8月1日,本科收治1例因低鉀血癥致長時間反復室顫患者,經快速安全補鉀、積極心肺復蘇、精心護理取得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1 病例介紹患者,女,40歲,因厭食、惡心、嘔吐20 d,于2011年8月1日11∶00入院,既往身體健康,入院查體神志清,呼吸平穩,心率67次/分,律齊,腹軟,腸鳴音減弱,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急查血生化示血清鉀2.5 mmol/L,心電圖示:竇性心律、 u波明顯。入院給予補鉀、補液、維持水電解質

    中國醫學創新 2013年3期2013-03-27

  • 20例室顫的急救與護理要點
    麻樸20例室顫的急救與護理要點麻樸目的 總結20例室顫的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所誘發的室顫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結果 20例患者經過及時心臟按壓、電復律、藥物等急救措施及護理, 2例放棄治療自動出院、3例死亡, 15例復蘇成功。結論 對突然發生室顫的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搶救和護理, 可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死亡率。室顫;急救;護理體會室顫占心臟性猝死原因的90%左右, 是最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

    中國實用醫藥 2013年27期2013-02-01

  • 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驟停19例急救分析
    有心電圖為證(心室顫動,心臟停搏、無脈性的電活動)。1.3 急救措施在醫院內發生心跳驟停共7例,其中6例患者馬上去枕平臥,放松衣領及皮帶,即刻心電監護或者直接使用除顫電極的把手進行監護,室顫確診后馬上電擊除顫,可以根據情況使用200、300、360 J的能量除顫,如果一次失敗可以用360 J的能量重復除顫。6例患者中3例患者邊心肺復蘇(CPR)邊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后進行電除顫,2例患者沒有通過暢通氣道、心肺復蘇、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按壓等步驟,而是直接進行電

    中國醫藥導報 2012年1期2012-09-17

  • 置入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發生電風暴1例
    過速(室速)或心室顫動(室顫)。1 病例資料患者男性,何某,76歲,因反復暈厥發作入院。既往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長期吸煙史。動態心電圖示:1.竇性心動過緩2.頻發房性早搏:部分伴室內差異性傳導及蟬聯現象;部分成對:部分房早三聯律。3.陣發性心房顫動。4.頻發多源室性早搏;部分成對,部分室早二聯律、三聯律及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短陣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Myerbury VIE級;5.完全性右束支阻滯;6.II度II型房室阻滯;7.缺血性ST-T改變;心臟彩

    中國實用醫藥 2012年17期2012-08-15

  • 成功搶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顫1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顫1例分析李永泉(廣東省番禺市橋醫院,番禺 511400)心肌梗死;心室顫動;醫案1 案例患者徐某,男,56歲。因胸痛3小時于2010年9月17日步行來診。門診查心電圖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擬行溶栓治療收住院。查體:心率12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壓172/128mmHg,神清,表情自如,雙肺無啰音,心律齊,無雜音。腹軟,無壓痛。入院診斷為:①急性心肌梗死(廣泛前壁),②高血壓病,③極高危組。入科后即予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道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年7期2012-01-28

  • 應用心電圖QT離散度的測量預測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室速與室顫
    化,預測其室速與室顫的發生,并探討其變化與室速室顫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發生的關系,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急性心肌梗塞組50例,均為2005~2008年住院確診的患者,除去有電解質紊亂,傳導阻滯,房撲與房顫,服用影響心肌復極藥物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齡 (61.3±8.7)歲;對照組50例均無器質性心臟病,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 (60.2±6.1)歲,急性心肌梗塞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上比較無顯著差異。1.2 方法 對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年17期2011-08-15

  • 心室電風暴19例回顧性分析
    小時自發的室速/室顫≥2次,并需要緊急治療的臨床癥候群[1]。本文對19例電風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早期識別電風暴的臨床特征及心電圖(ECG)特點?,F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搶救治療電風暴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29~76歲,平均(42.5±3.9)歲。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13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糖尿病合并心衰1例,顱腦外傷1例,長Q-T間期綜合征2例。1.2 治療與轉歸 本組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1年2期2011-08-15

  • 以心室電風暴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報道
    h內自發的室速、室顫大于或等于2次,并需要緊急治療的臨床癥候群[2],主要見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非器質性心臟病、醫源性(如置入ICD術后)及遺傳性心律失常。其來勢兇險,瞬息多變,猶如風暴。即便安裝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CD)與藥物治療,VES患者2年死亡率仍高達24%~30%。既往研究報道,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治療VES有報道[3],但艾司洛爾報道較少。本文報道了靜脈注射艾司洛爾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交感風暴的持續性發作,獲得了良好效果。1 病例資料1.1

    重慶醫學 2011年19期2011-04-01

  • 胺碘酮與利多卡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顫的比較分析
    失常,特別是并發室顫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癥之一,是導致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1]。多年來,利多卡因一直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AMI合并心室顫動(室顫)。但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很多研究者認識到利多卡因具有并發癥多、無口服制劑及病死率高的缺點[2]。近年來,臨床醫生開始使用胺碘酮治療室性心動過速、房顫及室性早搏等嚴重心律失常,并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對胺碘酮在AMI并發室顫的文獻報道較少,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采用胺碘酮治療AMI并發室顫患者

    中國醫藥導報 2011年19期2011-02-21

  •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發交感風暴臨床分析
    趙 紅室顫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致命性心律失常。24 h內室速和/或室顫發作2次或2次以上稱為交感風暴,死亡率極高。我科曾搶救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交感風暴患者,均獲救成功?,F報道如下。1 資 料病例[1],患者,男,75歲,因“發作性胸痛 2年,加重 3 h入院”。2006年曾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置入藥物洗脫支架2枚,院外規律服藥,病情平穩。2008年 12月 10日上午11:00左右因勞累出現胸痛劇烈,持續發作,14:00來診,心電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年8期2011-02-21

  • 成功搶救重度低鉀血癥致昏迷及心律失常 1例
    鉀血癥所致昏迷及室顫患者在早期正規救治的基礎上,采用超常規、高濃度補鉀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臨床資料患女,79歲,發現昏迷 30min被送入我院,病史不詳。查體:血壓 130/85mmHg,神志不清,雙側瞳孔縮小直徑 1.5mm,對光反射減弱,心、肺、腹無顯著變化,左側肢體病理反射陽性,隨機血糖 6.5mmol/L,心電圖偶發室早。入院后首先給予診斷性治療(氟馬西尼 0.3mg靜推無效)排除鎮靜劑類藥物中毒。 1h后患者呼吸減弱,心電監護示室顫,

    陜西醫學雜志 2010年4期2010-04-14

  • 頸叢阻滯后室顫一例搶救體會
    王艷云 張燦心室顫動(室顫)是心搏驟?;颊叩闹饕碾妶D表現,正確及時消除室顫關系到心肺復蘇(CPR)成敗的關鍵,必須爭分奪秒,采取果斷措施,其中除顫至關重要。筆者在2008年對1例患者在手術室內發生室顫后1min內進行除顫,同時配合其他心肺復蘇措施,搶救成功,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患者,男性,27歲,體重65kg,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合并心臟病(甲心病),心電圖示房顫,在頸叢阻滯后發生室顫。1.2 方法 患者行頸叢阻滯后,觀察

    當代醫學 2010年25期2010-04-05

  • 心肌梗死伴交感風暴1例分析
    車載心電監護儀示室顫,經電除顫轉復為竇律,意識恢復。入院體檢:體溫35℃,呼吸23/min,脈搏微弱、摸不清,血壓 90/60 mmHg(1 mmHg=0.133 kPa),意識清楚,表情痛苦,兩肺底可聞及濕性啰音,未聞及干性啰音,心音低鈍,律不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部(-),雙下肢無水腫。輔助檢查:9:52途中心電圖示Ⅱ、Ⅲ、aVF ST段向上抬高約0.4 mV,I、aVL ST段下移0.4 mV,當時未行溶栓治療,11:30入院心電圖示Ⅱ、Ⅲ、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年12期2010-02-11

  • β受體阻滯劑在惡性心律失常搶救中的療效觀察
    法 23例室速、室顫(AF)病例均為中山市東鳳醫院和廣州珠江醫院急診內科2004年11月~2007年6月就診患者,一組在規范的搶救基礎上靜脈注射應用倍他樂克5~15mg和電擊除顫。結果 5例予靜注倍他樂克5mg加除顫1次即成功復律并維持竇律;10例靜注倍他樂克10mg加除顫2次成功復律并維持竇律;2例靜注倍他樂克15mg加除顫3次成功復律并維持竇律;6例死亡??傆行蕿?3.9%,顯效21.7%,無效26.1%。結論 β受體阻滯劑在惡性心律失常中的臨床效果

    中國現代醫生 2009年13期2009-06-03

  • 不同能量雙相方波體外除顫的實驗研究
    成年豬閉胸電誘發室顫模型,將18只豬隨機分為三組,每組6只,用BSW 50-50-50 J、30-50-75 J和120-150-200 J三種能量方案分別體外除顫治療持續3 min無干預室顫。結果30 J不能體外除顫成功,50 J和120 J的首次成功比例為5/6,三組總的除顫成功率都為100%,所有動物除顫后立即恢復自主循環,存活超過24 h,低能量較高能量除顫后的心電圖損傷性ST-T改變較少,復蘇后心,功能下降,但血流動力學參數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7年9期2007-11-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