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園林工程中大葉黃楊栽植及病蟲害防治探析

2023-09-07 10:03鄧秀珍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葉黃楊病蟲害防治園林工程

鄧秀珍

摘 要 大葉黃楊是城市園林工程中常用的綠籬植物。受立地條件、栽植技術和養護管理等因素影響,大葉黃楊易出現病蟲害、干枯、黃葉等問題,影響園林景觀營造和工程成本控制。為保證園林景觀效果,結合山東省濟南市新東站安置四區改造項目,詳細研究并探討了大葉黃楊的栽植和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關鍵詞 園林工程;大葉黃楊;病蟲害防治;山東省濟南市

中圖分類號:S436.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05

大葉黃楊不耐澇不耐旱且易遭受病蟲害,若栽植技術和養護管理不當,容易出現植株死亡的情況,對園林景觀營造和成本控制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大葉黃楊的栽植技術和養護管理要點,為園林工程植物配置選擇和栽植養護管理提供參考。

1 工程概況

山東省濟南市新東站安置四區改造村民安置用房項目(以下簡稱該工程),位于濟南市歷城區新東站片區開源中路以南、楊家路以北、壩王路以東、龍脊河以西。工程規劃面積417 827.09 m2,工程造價約為2 043.27萬元,工期120 d。根據工程規劃,建設內容包括土方工程、景觀綠化、園建設施、綜合管線敷設、硬質鋪裝、小區道路及小區照明系統等。

結合工程設計,該工程規劃主要采用大葉黃楊作為園路隔離帶、道路兩側和園林景觀隔離帶綠化樹種。

2 工程技術難點

結合大葉黃楊的生態習性和立地條件,分析該工程技術難點主要包括立地條件差、隔離帶干旱、病蟲害防治難等,施工單位應針對技術難點制定應對措施。

2.1 立地條件差

濟南市新東站安置四區改造項目所在地段,立地條件較差,主要表現為土壤瘠薄、廢混凝土和廢磚等建筑垃圾多、土壤中有害物質含量高。同時,結合現場土壤的物理性質,受長期人為活動影響,表層土壤密實程度較高,土壤滲透性較低,難以滿足大葉黃楊植株生長要求。

2.2 隔離帶干旱

濟南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氣溫為13.6 ℃,年均日照時間為2 616.8 h,年均降水量為614.0 mm。雖然濟南市降水量高于一般北方城市,但夏季多高溫天氣,蒸發量大,其他季節降水量偏少,加之大葉黃楊根系較淺,僅30~40 cm,若養護期間水分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植株干枯黃葉或死亡,影響園林景觀效果[1]。

2.3 病蟲害防治難

大葉黃楊栽植后,易受白粉病、葉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和介殼蟲、黃楊尺蠖、二斑葉螨等蟲害威脅,嚴重時可能造成大葉黃楊大面積死亡[2]。同時,該工程地處人口密集區,農藥防治措施受限,導致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大。

3 大葉黃楊栽植技術要點

結合立地條件,施工單位對栽植床土壤進行改良處理,并加強管理,以提高大葉黃楊栽植成活率。

3.1 立地條件改良

針對施工現場土壤含有大量建筑垃圾且表層土壤緊實度較高的問題,施工單位對栽植床土壤進行翻耕,使用粉碎機對土壤中粒徑≤100 mm的廢混凝土、廢磚、大理石等物質進行破碎消納處理,將粒徑>100 mm的雜物揀出。將破碎形成的碎石、碎磚等雜物鋪設于栽植床底部,作為栽植床的透水層和過濾層,提高栽植床排水防澇性能。

針對現場土壤理化性質較差的問題,為提高土壤肥力,滿足大葉黃楊生長需求,施工單位將表層土篩分去除建筑垃圾后制備栽植土50 000 m3,在表層土中添加黏土、砂土、泥炭土和腐熟有機肥,按栽植土∶泥炭土∶砂土∶腐熟有機肥=40∶20∶10∶1的質量比例混合改良并回填。改良后,土壤pH值為7.32~7.50,可溶性鹽濃度為0.56~0.81 mS·cm-1,有機質含量為28.6~40.2 mg·L-1,土壤入滲率為7.4~8.1 mm·h-1,符合《園林綠化栽植土質量標準》(DG/TJ 08-231—2013)要求。

3.2 場地整形

栽植土改良后,施工單位根據現場地形、坡度和排水要求,對栽植床進行整形處理。根據現場道路、園路和設計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測量放線,確定場地定位控制樁,并撒白灰明確大葉黃楊栽植邊線。場地整形時,栽植床坡度為3°~10°,坡向市政排水系統方向,確保場地排水順暢。

3.3 栽植穴開挖

場地整形后即可開挖栽植穴。大葉黃楊根系較淺,深度僅為30~40 cm,因此,栽植穴深度不宜過深,避免地溫較低導致苗木不易發芽、生根,而過淺則可能損傷根系,導致大葉黃楊死亡。施工單位開挖的栽植穴深度為35~40 cm,寬度為15~20 cm,株距為50~60 cm,2排行距為50 cm,確保栽植穴間距滿足大葉黃楊生長空間需求和修剪整形要求。局部區域大葉黃楊設計為3排,按“品”字形交叉布置,相鄰

3株呈等邊三角形,以便于大葉黃楊綠籬通風透光、生長整齊,提高大葉黃楊成活率,減少養護管理期間修剪的工作量。

為避免土壤板結或排水不暢造成大葉黃葉根系無法伸展、供水供氧不足,出現淺根、死根等問題,施工單位在開挖栽植穴時,會在底部施肥的基礎上灑鋪1層30~50 mm的木屑和大粒陶?;旌衔?,以此提高土壤通透性。

3.4 苗木選擇與運輸

該工程中大葉黃楊采用裸根移植方法,移植苗為扦插苗。裸根移植運輸和栽植前苗木水分流失較多,使得苗木水分失衡,嚴重時造成苗木干枯死亡,因此,加強水分管理是保證大葉黃楊成活率的關鍵。施工單位采用捆繩綁膜法保濕(見圖1),用粗草繩綁扎苗木主干,并將草繩澆透水,草繩外部包裹塑料布保濕,防止苗木水分流失。苗木運輸至現場后,應立即栽植,若不能在4 h內及時栽植苗木,需對植株進行噴水保溫、覆蓋遮陰網或假植處理,防止苗木過分脫水影響成活率。

3.5 栽植管理

為促進苗木生新根,施工單位在栽植前使用生根粉、保水劑制備泥漿。生根粉水溶液濃度為100~400 mg·L-1,按2∶1的質量比例與栽植土混合,并在泥漿中加入適量羧甲基纖維素鈉保水劑[質量比(750~1 500)∶1]。加入生根劑和保水劑,能夠起到促進苗木生根、防止根系失水的目的。

蘸泥漿前,為便于根系舒展,施工單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除須根、側生根。修剪時,應避免修剪主根,并揀出主根顯著損傷的植株,防止主根根系損傷造成營養輸送通道斷開而出現“假活”現象。

栽植時,把苗木根部蘸取泥漿后放入栽植穴內,保證根系舒展向下,無盤根、翹根現象。同時,合理把握根系深度,栽植深度可高于原土痕3~5 cm,防止栽植過深或過淺?;靥顣r,邊填土邊踏實,確保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防止栽后澆透水時苗木倒伏、歪斜,影響大葉黃楊吸收養分。定苗栽植后及時澆水,確保澆透澆足。栽后3 d和7 d各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促進大葉黃楊苗木根系生長。在澆水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加強培土管理,做好水圈。栽后澆透水時培土1遍,扶正歪斜的苗木;栽后7 d重新培土1遍。

4 病蟲害防治及日常管理

4.1 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修剪,通風透光;施撒磷肥增強苗木抗病能力;人工刷掃患病葉并使用洗衣粉溶液沖洗[3];人工剪除受害嚴重的葉片,防止感染正常葉片、植株。葉斑病防治措施包括:人工剪除病葉,集中深埋,減少病源;發病時噴施1%波爾多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用6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間隔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褐斑病防治措施包括:

6—7月高發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15 d噴施1次,連續噴施3次。

介殼蟲防治措施:定期噴灑葉面水,沖洗葉面灰塵;大面積發病時噴灑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黃楊尺蠖防治措施:產卵期人工清除卵塊,冬季翻耕根部

5 cm深土壤,殺死越冬蟲蛹;幼蟲期噴施50%殺螟松乳油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1 000~2 000倍液,連續噴施2~3次,第1次加大噴施濃度,第2、3次適當減量,噴施間隔7~10 d;

燈光誘殺成蟲。二斑葉螨防治措施:在蟲害發生初期采取化學防治,用1.8%阿維菌素、15%掃螨凈乳油3 000倍液或43%聯苯肼酯懸浮液3 000倍液噴施防治,同一生長期內相同化學防治藥劑連續使用不超過2次,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

4.2 日常管理

4.2.1 水分管理

為提高苗木成活率,施工單位在春季栽植后每7 d澆水1次,夏季視降雨情況間隔3~5 d澆水1次,秋季15 d澆水1次,防止苗木干枯死亡。11月初澆灌防凍水,3月中旬澆灌返青水。濟南市春季風力較大且較為干燥,缺水可能影響大葉黃楊新葉萌發。

4.2.2 施肥管理

施工單位在大葉黃楊生長期(5—8月)施撒腐熟稀釋的餅肥水3~4次,并輔以少量氮肥,可加速當年新生枝條木質化,利于大葉黃楊安全越冬。冬季和春季施腐熟肥2次,作為越冬肥和返青肥。針對個別生長不良的植株,施工單位在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可噴施0.2%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2~3次。

4.2.3 修剪整形

結合該工程景觀造型要求,施工單位按綠籬帶和黃楊球造型定期修剪,生長期內15~30 d修剪1次。修剪時,以道路路緣基座為控制線,修剪大葉黃楊頂部旺盛枝和側生枝葉(見圖2),剪除多余重疊枝、平行枝、交叉枝、徒長枝、枯枝,確保大葉黃楊冠幅完整、整齊、美觀,枝條通風透光。針對株型不良的大葉黃楊,施工單位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更新復壯。春季萌發時回縮修剪嚴重脫腳或部分死亡的枝條,清理大葉黃楊根部萌蘗,防止萌蘗過密造成株型雜亂和抑制側芽生長,確保大葉黃楊枝條分布均勻,株型良好[4]。

4.2.4 防寒管理

濟南市冬季氣溫偏低,最低氣溫可達-15 ℃。大葉黃楊在-18 ℃時會出現凍害問題,導致植株大面積死亡。多年生大葉黃楊球也可能因凍害而局部或整株死亡[5]。為保證大葉黃楊順利越冬,施工單位在冬季用條紋布、塑料布覆蓋大葉黃楊,降低大葉黃楊遭受凍害的風險。

5 結語

該工程中,大葉黃楊栽植后,植株成活率為99%,死亡率僅為1%。栽后養護1年內未發生大面積病蟲害,大葉黃楊長勢良好,達到預期景觀效果。結合工程實踐,在大葉黃楊栽植中,施工單位應加強立地條件改良、栽植管理和養護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城市園林景觀植物的多樣性、觀賞性。

參考文獻:

[1] 曹紅琴.大葉黃楊病蟲害發生種類與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3(3):37-38.

[2] 張純,劉淑敏.大葉黃楊病蟲害防治探思[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65-67.

[3] 吳璐瑤,張卓,孔曉,等.白粉病對大葉黃楊葉片內生細菌群落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0(5):65-75.

[4] 李媛.觀賞大葉黃楊的修剪技巧及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農村實用技術,2020(7):121-122.

[5] 袁宗英,趙歡歡,楊銘鑫,等.自然越冬過程中大葉黃楊抗寒性生理指標的動態變化[J].現代園藝,2020,43(17):25-27.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大葉黃楊病蟲害防治園林工程
上海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銀杏“搭橋”復壯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探索與應用
觀賞大葉黃楊的修剪技巧及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持續低溫脅迫對大葉黃楊生理特性的影響
新技術、新工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探討
園林工程Ⅱ個股表現
葉面塵土量對大葉黃楊葉片圖像的影響
超聲波輔助提取大葉黃楊總黃酮的工藝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