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化市化學農業的危害及抑制路徑

2023-09-07 13:26楊旺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危害

楊旺

摘 要 化學農業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給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威脅。為了減少化學農業的危害,探討了化學農業研究的重要性,以湖南省懷化市為例,詳細闡述了我國化學農業對土壤、水體、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帶來的潛在危害,進一步從強化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提高農民科技素養、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推動農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及加強公眾宣傳和意識教育5個方面提出化學農業的抑制路徑。

關鍵詞 化學農業;危害;抑制路徑;湖南省懷化市

中圖分類號:F323.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68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我國農業生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化學農業應運而生。然而,過度依賴化學農業不僅對土壤和水源造成了嚴重污染,也為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威脅。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化學農業的過度發展,推動農業的綠色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程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1 化學農業研究意義

化學農業是指利用化學肥料、農藥、生物制劑等化學品促進農業生產的一種生產方式,它的出現和發展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瘜W肥料能夠補充土壤中的養分,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同時可以縮短作物生長周期,增加生產效益;農藥則能夠對抗病蟲害,保護作物免受損害,提高產量;生物制劑可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改善土壤質量,提高作物產量。

化學農業的普及和推廣,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過度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會導致土壤污染和環境污染,損害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成本壓力也會給小農戶和經濟不發達地區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

現代農業發展趨勢是逐漸轉向可持續農業,即減少對化學品和化石能源的依賴,采用更加環保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方式,如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精準農業等。也可通過加強農民的科技和管理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等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1]。

2 懷化市化學農業危害現狀

懷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地處湘中丘陵向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原環境保護部正式劃定的湖南省首個市級“國家生態示范區”。近年來,懷化市在農業生產中過度依賴化學肥料和農藥,已對市域范圍內的土壤、水體、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產生了一定的危害。

2.1 土壤污染

施用含有重金屬元素的化學肥料和農藥會使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明顯增高,同時化學肥料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在長期大量使用過程中易導致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失衡,影響土壤的自我修復能力。調查顯示,過度依賴化學肥料和農藥,會嚴重破壞土壤的生態平衡,如農藥的濫用會殺死有益土壤微生物,導致土壤肥力下降[2]。此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的化學物質也可進入食物鏈,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威脅人類健康。2021年生態環境部的監測數據顯示,懷化市土壤污染狀況為輕度污染占42.1%、中度污染占25.7%、重度污染占5.9%。懷化市域范圍內土壤侵蝕和退化也是化學農業導致的重要問題,限制了未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瘜W農業雖然在短期內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但長期看,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土壤退化,降低土壤生產力。

2.2 水體污染

2022年懷化市環境質量報告顯示,懷化市的水質狀況中劣Ⅴ類水體占17.2%,劣Ⅳ類水體占44.8%,總體水質偏差率為62.0%。梁娟等對太平溪上游、中游、下游3個斷面進行了水質監測,并結合歷年來水質數據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水體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含量低,氨氮(NH3-N)、總磷(TP)含量均超出國家Ⅴ類水質標準,污染程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存在明顯的水體污染。太平溪為懷化市區舞水河主要支流,溪流沿岸主要為農田、居民及商業區,水體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化學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的[3]。

2.3 生態環境破壞

化學農業還可能導致土地退化,從而破壞生態環境,主要表現為生物種類減少,如長期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酸化,使得一些有益微生物無法生存,從而降低土壤質量和生產力。懷化市是農業大市,大多數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按照科學規范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的現象十分普遍,再加上施肥施藥配套技術和器械的不完備,造成農用化學品浪費現象,破壞了土壤和環境,使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2.4 食品安全風險

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的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較為嚴重。農藥和化肥殘留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3 抑制路徑

3.1 加大法律法規執行力度,執行相關檢測管理工作

1)加強農業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標準和規范。在實踐中,懷化市通過強化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2)懷化市每日定時對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檢測,并對結果進行公示,以確保市民購買到放心的農產品。3)懷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農業農村局聯合落實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后的全程管理政策。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實施,不僅減少了當地的化學農業危害,保障了當地的食品安全,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實踐經驗和參考,促進了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3.2 提高農民科技素養

科技教育是提高農民科技素養的關鍵。通過政府組織的培訓、研討會和農業技術推廣活動,農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術,如精確施肥、生物防治、土壤管理等,從而減少對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依賴。為了提高農民科技素養,懷化市采取了以下措施。1)成立農民素質教育辦公室,主要負責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科教興農服務。2)通過廣播、電視等手段開展農民教育,開辦大專、中專學歷教育機構和實用技術培訓組織,實現農科教結合。3)制訂出臺了《懷化市科技特派員管理暫行辦法》,把科技、人才、資源、信息與農村、農業、農民緊密結合起來,對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4)市科學技術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相關單位針對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技需求,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真正把科技教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扎實有效。

3.3 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

為加大對農業生產的監督和管理力度,應做好以下工作。1)制定并執行農業生產的標準和監管體系,加強農業生產的質量監測。2)政府部門應定期對農藥和化肥生產企業進行審查,確保其生產的產品符合相關的安全和環保標準。3)對市場上的農產品定期進行抽檢,檢測農藥和化肥殘留情況,確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2020年,懷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全市“查農資、保春耕”專項護農行動,全面加強農資產品質量監管和價格監督檢查,切實維護農民合法利益,助力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懷化市農業農村局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和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制度的實施,也為推進種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加強對農業生產環節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這不僅有助于減少化學農業危害,還推動了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并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3.4 推動農業綠色化轉型升級

懷化市在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方面發展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現出多種效益和諧共生、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懷化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一個中心、四個懷化”發展戰略,將生態農業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生態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農產品的質量穩步提高。

3.4.1 加大對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

為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懷化市加強了對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積極推廣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綠色農業模式,這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還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4]。

3.4.2 實施精確農業技術

精確農業技術可以幫助農民更加合理地管理農田,減少對農藥和化肥的依賴。1)懷化市農業部門通過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提供技術咨詢、設備租賃、技術示范和后期服務等,幫助農民解決在使用綠色農業技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在當地的實踐過程中,積極推廣精確農業技術,為農民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例如,設立農業技術推廣站,組織專家對農民進行現場指導,示范新技術的應用。3)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支持農民采購精確農業技術設備,以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

3.4.3 建立綠色農業示范基地

可以建立一批綠色農業示范基地,通過示范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和管理模式,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推動農業的綠色化發展[5]。如懷化市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建立了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展示區,積極推進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綜合生產基地建設,對廣大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起示范帶動作用。

3.5 加強公眾宣傳和意識教育

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和意識教育,提高公眾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農業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意識。通過有效的公眾宣傳和意識教育,可以提高公眾對化學農業可能帶來的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從而推動社會共同參與抑制化學農業惡性發展[6]。

為了加強公眾對化學農業的理解,懷化市農業部門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向公眾宣傳化學農業可能帶來的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以增強公眾的環保和食品安全意識。同時,懷化市設立了綠色農產品認證和標簽,以幫助公眾識別和購買綠色農產品,進一步刺激了綠色農業的市場需求。

例如,懷化市已在多個社區開辟了綠色農產品市場,以向公眾展示和銷售綠色農產品。在懷化市的一些學校中,開設了有關綠色農業和綠色消費的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此外,懷化市還在各類媒體上發布綠色農業和綠色消費的信息,引導公眾進行綠色消費。

4 結語

通過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提高農民科技素養,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推動農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強公眾宣傳和意識教育,可以有效抑制化學農業的過度發展,保護環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農業生產力。然而,這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農業組織、教育機構和農民共同努力,共同推進。期待在未來,我國的農業可以實現真正的綠色化、可持續化,為后代留下一個綠色、健康、富饒的土地。

參考文獻:

[1] 可欣,周燕,張飛杰,等.污染場地修復藥劑安全利用問題及對策[J].環境科學研究,2021,34(6):

1473-1481.

[2] 周慧,文高輝,胡賢輝,等.農戶農業污染認知對耕地投入行為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11):32-41.

[3] 梁娟,徐武美,康亞雄,等.懷化市區水體污染現狀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1):253-257.

[4] 余濤,奚小環,楊忠芳,等.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服務生態農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促進發展,2021,17(10):1831-1836.

[5] 張明明.科學防治化學農藥污染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J].中國民商,2021(12):11-12.

[6] 馬恩廣,陳凱,付智楠,等.農業化工的新進展:納米農用化學品[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7(5):519-527.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危害
降低燒烤帶來的危害
肥胖危害知多少
栗紅蜘蛛的發生危害及其防治
藥+酒 危害大
孕期便秘的危害及注意事項
熱輻射的危害
網絡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
喝飲料的危害
喝飲料的危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