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語境下智慧圖書館建設規劃實施路徑

2023-09-07 14:49陳春燕
科技資訊 2023年15期
關鍵詞:建設規劃智慧圖書館實施路徑

陳春燕

關鍵詞: 智慧城市 智慧圖書館 建設規劃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5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91(2023)15-0218-04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要將城市的規劃和發展與當前國家的戰略方針部署、社會經濟水平、社會發展趨勢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實際需要結合在一起,既要遵循先前制定的目標和方向,又要切身服務于人民,增強人民的體驗感與幸福感,推動城市的建設與進步[1]。圖書館是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更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呈現基地,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與文化傳承使命。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在智慧城市語境下智慧圖書館應運而生。智慧圖書館是在數字化圖書館的基礎上加入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使一些機器設備的某些邏輯和服務功能等同于人,甚至啟智于人。智慧圖書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閱讀、借閱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增強了圖書館自身功能的深度與廣度[2]。以閱讀生態閉環為紐帶,在現有的圖書館基礎上,將讀者服務與后臺控制進行有機融合,從而促進閱讀服務的延伸、拓展,這在無形當中是對知識的有效利用、傳輸與傳播。在對智慧圖書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將智能建筑與高度自動化處理的數字圖書館進行有機結合與創新,讓讀者切實感知到圖書館的價值。本文將從智慧圖書館的概念、智慧圖書館的特征、建設智慧圖書館的意義以及智慧圖書館建設規劃實施路徑4 個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

1 智慧圖書館的概念

智慧圖書館是指把智能技術運用到圖書館建設中而形成的一種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與高度自動化處理的數字圖書館的有機結合和創新[3]。智慧圖書館是科技的應用,其既應用在借閱當中,也應用在管理當中。其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手段來改造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使智慧圖書館現代化、科技化、個性化。

智慧圖書館是通過物聯網來實現智慧化的服務和管理。人、機、物要通過智能的設備實現互聯互通,將圖書館的重要組成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發揮出前所未有的作用與價值,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這樣在其過程中更加便捷、高效,同時還能實現綠色方式的服務與管理。

智慧圖書館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最佳的閱讀和借閱體驗。智慧圖書館充分利用ICT 技術,使用戶全程體會到科技感和數字化,讓讀者或者用戶能夠體驗到更加貼心的服務。同時,智慧圖書館在空間和時間上不再受到限制和約束,其將真實空間與虛擬空間進行有效整合,使圖書館資源的整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真正實現“以人為本”[4]。

2 智慧圖書館的特征

2.1 讀者服務數字化、智能化

智慧圖書館即圖書館將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將用戶或者借閱者能體驗到的所有服務都整合到線上平臺,同時對服務的寬度進行了延伸,對服務的質量進行了提升。借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實際需要,通過線上的方式實現在線辦證(電子證)、圖書借還、紙電閱讀、在線預約等[5]。通過一部手機或者電子設備通過賬號登錄就可以體驗線上圖書館模式。這對于用戶或借閱者來講,在如今生活節奏較快的時代,能夠通過碎片化時間來進行專業圖書借閱是一件非常便捷、也非常高效的事情。智慧圖書館實現了服務用戶數字化與智能化。

2.2 圖書館管理數字化、智能化

圖書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其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對圖書館整體的運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在原有基礎上減少了圖書館的運營資金和人工成本,將工作重心和更多資金轉向智能數字化信息技術投入當中。例如:投入兼容高頻、超高頻的RFID 芯片,建設用戶或借閱者反饋實時后臺預警系統、24 h 線上借閱服務系統等[6]。圖書館的智能化轉型真正節約了人力和資金,使圖書館的整體運營更為流暢,從而提升圖書館整體水平和運營效果。

2.3 提升圖書館綜合場景化服務

從以書籍為核心的圖書館轉移到以讀者閱讀為核心的智慧圖書館,其融合了數字化和智能化,豐富了讀者的閱讀場景,提升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黏性。在傳統觀念中,圖書館的作用僅限于查找和借閱圖書資料、文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全民閱讀時代來臨,一些便捷的閱讀App 進入大眾視野,但一些專業性資料與書籍仍是圖書館獨有的文化資源。智慧圖書館的建立滿足了用戶與借閱者的實際需求。智能化、數字化的服務縮短了借閱者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提升了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也使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圖書館,重新走進圖書館,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思維互聯”,為圖書館和用戶搭建了一個閱讀生態閉環的綜合性場景。

3 建設智慧圖書館的意義

3.1 智慧圖書館建設提升文化教育作用

圖書館本身承載著豐富人民日常文化需要,向人們傳播歷史傳統文化,具有提升精神文明的作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其現代化、智能化的特征,吸引了更多市民的關注和喜愛,更多的人愿意在智慧圖書館平臺進行借閱、查詢等活動,感受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用戶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7]。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智慧圖書館能夠及時對知識庫以及書籍庫進行更新,充分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線上的借閱方式和豐富的閱讀模式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享受閱讀服務的需要,保障了公民平等享受閱讀權益,從而激發社會各界參與到全民閱讀活動當中來,提升整體的閱讀風氣,使閱讀全民化、文明化、智能化、先進化,切實提高文化教育作用,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3.2 智慧圖書館建設引領公共文化提升

隨著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城市乃至國家未來發展的趨勢。大數據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正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閱讀生態閉環也將對圖書館和用戶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4]。其開放性、共享性、智能性正在吸引著更多的群眾開始融入智慧圖書館建設當中,從使用者、體驗者、受益者,升級為建設者、創造者,逐步將自身的思路、想法、意見反饋到圖書館的后臺當中。智慧圖書館會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建議,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調整、變革,使其真正服務于人民群眾。當人民群眾體驗過智慧圖書館的功能后,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文化學習和傳播中,實現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創造文化,將智慧圖書館的價值真正發揮出來,從而引領公共文化提升。

3.3 智慧圖書館建設體現“以人為本”

智慧圖書館更加強調用戶的體驗感,強調服務的專業性。因此,在建設過程中以及使用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圖書館的服務作用價值最大化。智慧圖書館可以根據用戶實際需求定制專業書籍推送,也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例如:同一書類上新的通知提醒;對內容延伸借閱服務;通過線上方式選擇聽書或者讀書方式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個性化定制來完成。智慧圖書館踐行服務用戶、尊重用戶的理念,可以將用戶的反饋進行及時處理與解決,使用戶可以精準地找到自己實際所需,提升用戶對智慧圖書館的信任度。智慧圖書館可對圖書資源進行整合與有效利用,提高用戶的學習和使用價值,有助于社會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4 智慧圖書館建設規劃實施路徑

4.1 打造數字化圖書館管理系統平臺

智慧圖書館要避免系統部署分散、管理維護困難、數據標準不一、利用難度增加等問題。智慧圖書館建設是一個信息綜合體,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場景深度融合的結果,應當將圖書館無處不在的感知和資源等進行融合,由此提出“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和“跨部門、跨業務、跨系統、跨地域、跨層級”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原則,以此推動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提質增效。智慧圖書館要采用先進的智能信息采集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的組成要素,如圖書館資源、環境、人員、過程等進行全方位、可視化管制。要對圖書館內的資料信息、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內容,業務的處置規則和判優依據進行整體部署和安排。數字化管理平臺可收集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不同資源信息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提供服務于不同類型用戶的圖書館業務應用商城,從而實現數據的整體采集、傳輸與融合分析。這樣通過其平臺,工作人員可以對設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展一鍵掌握,對最后各部門直接運行與配合分析一圖呈現。其可以對圖書館的運行情況具有專業化、科學性的了解,更加清晰地將所做的工作與工作效果呈現出來,同樣將其中出現的問題也呈現出來,這樣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方便于及時、直接地去處理、解決,有助于圖書館的正常運行。與此同時,通過此平臺也可以為后期的活動與計劃提供良好的工作數據基礎,達到管理智慧化的目的。

4.2 搭建智慧RFID體系

RFID 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通過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

首先,對每本圖書資源進行RFID 電子標簽粘貼,并進行掃描和讀取,在圖書資源進行借閱過程時,實現自助借還、查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圖書資源進行借閱和歸還。

其次,預防圖書資源被盜取。智慧圖書館采用三維感應讀卡技術,當圖書通過非正常流程被帶出圖書館時,就要響起警報。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圖書被盜取的現象,同時也減少了時間和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可以非接觸式地識別粘貼在圖書上的RFID標簽,具有盤點、查找、統計等功能。數據的采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進行盤點與統計時,通過RFID 體系準確識別圖書資源的走向,對相關數據進行全面的統計。在上架圖書時,屏幕可以顯示圖書位置,讓工作人員盡快找到對應位置。同時,智能還書車的運用可以讓用戶將書放在還書車上,系統自動對圖書進行歸還操作,這樣大大縮短了操作的時間,也簡化了操作的流程。

RFID 技術的應用簡化了還書流程,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盤點和統計的工作量,有效解決了圖書資源失竊的問題,提升了用戶讀者和工作人員的滿意度。

4.3 打造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平臺

4.3.1 打造“一鍵借閱”線上服務平臺

智慧圖書館要通過數字擴容和功能優化突破單體館服務局限,聯合本地區,乃至省市內的圖書館,打造“一鍵借閱”線上服務平臺,突出借閱范圍和借閱覆蓋面。要充分利用數字賦能,“云”集市區內乃至省市級圖書館“線上借書”“書店借書”“數字閱讀”三大服務場景,實現服務全覆蓋、共享無差別、借還零距離的智慧圖書館服務。同時,智慧圖書館通過數字化技術打造線上線下通借通還,形成實體館可借、線上可借、可閱讀等多渠道智慧服務,使借閱服務,讀書服務實現全體、全域、全時段覆蓋。

4.3.2 推廣數字化閱讀,擴大線上閱讀范圍

通過后臺的大數據技術監測,智慧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用戶注冊賬戶的日常需求,對其進行個性化、專業化讀書訂閱。智慧圖書館線上業務要推廣數字化借閱、閱讀,讓用戶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和寫作,對用戶喜歡的同類型書籍進行推廣,擴大用戶的選擇范圍,使用戶更加精準地閱讀和學習。

4.3.3 創新自身圖書館線上品牌

時代的進步推動著不同領域的發展,而發展需要創新和智慧。智慧圖書館要創建專業App、網站,并在內容上突出自身優勢。例如:在線上可以瀏覽和借閱珍藏書籍,電子版的形式既是對圖書資源的保護,也可以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智慧圖書館也可與其他文化輸出平臺進行合作,實現了多終端與跨平臺的互聯互通,這樣就強大的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了跨域、跨界、跨平臺資源借閱。同時,線上程序還可以定期與社區、學校等相關部門進行線上交流與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和使用上來,了解智慧圖書館,增強群體的使用力度,使學習范圍更為廣闊,提升程序終端的學習價值。因此,智慧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好技術手段打造自身優勢品牌,實現智慧圖書館建設。

4.3.4“ 互聯網+”技術創新閱讀活動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智慧圖書館可以更加精準地定位用戶群體,對讀者群體的實際需求進行全方位解讀和服務,同時對活動的開展,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拉近了智慧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關系。當線下圖書館舉行讀書交流,收聽、收看讀書講座時,可以實時同步到線上平臺,讓線上與線下平臺的用戶以及讀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同時,在活動中建立不同的板塊,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線上進行長期活動訂閱,這樣如果線下或者線上有活動就可以設置相應的提醒模式。同時活動可以進行循環播放,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傳輸。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幫助用戶迅速找到自己想閱讀的書籍,并根據搜索系統進行知識的延伸與拓展,這是線上平臺的優勢之一,這樣能幫助用戶精準地整合知識,而不用像線下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資料?!盎ヂ摼W+”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更為優質的資源,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5 結語

在智慧城市語境下,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是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智慧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將不同技術融合在一起,實現便捷、高效的圖書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對用戶的服務中去,對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定制化、專業化服務,使人們可以深入地了解信息化、科技型的圖書館,使用戶更加方便地查詢、借閱圖書、文獻資料。在信息化技術持續發展的時代,人民群眾對文化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智慧圖書館建設要借助數字化、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管理方式,服務用戶,實現知識資源的互聯互通、共享協同,進而實現智慧圖書館高效、便捷、智慧、綠色節能的目標,讓文化資源真正服務于人民,將文化知識不斷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建設規劃智慧圖書館實施路徑
青州市東夏鎮富貴園項目風險識別研究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及其養護探討
淺談城市路燈設施規劃與施工管理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公眾滿意的影響因素研究
Beacon技術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論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
RFID技術在我館的應用及其局限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