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高質量發展探析

2023-09-09 11:07雒軍剛
甘肅教育 2023年16期

雒軍剛

【摘要】在建設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數字技術融入中小學黨建工作是大勢所趨,已逐步顯示出數字技術賦能數字黨建、助推黨課方式變革、強化思想宣傳工作以及助推黨風廉政建設的獨特價值。但是,中小學黨建工作與數字技術的融合仍然面臨著過度依賴數字技術、黨建工作思維不夠創新、黨建信息數字化水平有待提高、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效能不高等困境,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規范管理、建強黨建綜合性人才隊伍、巧用信息資源豐富工作載體,進一步彰顯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價值。

【關鍵詞】中小學;黨建;數字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6—0463(2023)16—0015—0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笨梢哉f,高度重視加強黨對教育系統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中小學黨建高質量發展,既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新時代中小學黨的建設的現實需要。當前,一些中小學的黨建工作相關內容較多、流程較復雜,存在日常管理不完善、情況底數摸不清的問題,如何持續提高黨建質量和水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新路徑,注入新動力?!蛾P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指出,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主動適應信息時代新形勢和黨員隊伍新變化,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推進“智慧黨建”,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堅決防止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不講創新、不講活力、照搬照套的傾向[2]。在建設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緊扣中小學黨建工作的時代特點和新問題,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開展黨建工作的新載體、新路徑,用數字技術賦能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的意義

1.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借助技術手段。中小學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學校黨組織必須肩負起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貫徹落實好黨的建設的總要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載體、新路徑,著力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中小學黨建工作涉及宣傳思想、學習教育、黨員管理、黨建服務等方面,內容豐富,需要搭建系統化數字黨建管理平臺,為黨建工作提供實時、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撐和信息技術保障,從而促使黨建工作實現數字化、標準化和流程化,有效破解黨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2.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需要推進中小學黨建升級。隨著數字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愈加明顯。有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1.5%,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3],由此可見數字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吨袊伯a黨組織工作條例》也提出,注重運用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在實施創新驅動,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中小學黨組織必須從黨建工作數字化著手,構建“數字黨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

3.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需要技術手段支撐?!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指出,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得到強化和鞏固。推進中小學教育治理體系建設,需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落實黨建工作標準化要求,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面對基層黨建工作日常管理不到位、底數摸不清等難點,需要依托數字技術推動構建一體化數字黨建管理新模式,通過“電子留痕”、全周期管理、全過程聯動,以信息化促標準化,以標準化促規范化,不斷挖掘數字技術對提高黨組織治理水平的賦能潛力。

二、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的正向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在中小學黨建工作中,數字化已經成為重要趨勢。

1.數字技術支撐“數字黨建”。在數字時代,“數字黨建”已成為當前中小學開展黨建工作的新內容。黨務管理、學習考核、黨群互動、干部人事等黨建工作都需要借助數字技術,通過“數字黨建”把所有過去黨建的點性信息資源整合成互聯互通互動的網性信息資源,以數字思維、平臺思維推動黨建工作形態實現突破和創新。比如通過“數字黨建”系統積累的大數據信息,快速為每個黨組織和每位黨員精準“畫像”,為選人用人、考核激勵提供依據和支撐;可以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黨員的特點和需求開展黨建工作;可以打造網上黨校、學習空間等線上黨員學習平臺,豐富學習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2.數字技術助推黨課方式創新。傳統黨課“我講你聽”的灌輸式教育很難引起黨員的思想共鳴,難以促使黨員付諸實際行動。為了順應新時期黨員的主體性需求,尤其需要考慮青年黨員的互聯網思維,主動融入數字黨建元素,通過“數字黨?!薄拔Ⅻh課”等體驗式創新黨課,激發黨員的參與感和積極性,黨員上黨課實現了從“被要求”到“我愿意”,有效提升了黨課的吸引力、感染力。

3.數字技術賦能黨的思想宣傳工作。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以及網民數量的增長,網絡空間成了不容忽視的思想宣傳工作重要陣地。中小學黨組織應借助數字化東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持續開展思想宣傳工作內容創新。如通過“數字黨建”平臺App,把黨的最新理論、政策、成果等制作成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依托數字化平臺,搭建思想宣傳理論學習研究文獻庫、數據資源庫;綜合運用數字技術,通過平臺客戶端高速、精準推送,以數字技術賦能宣傳內容整合,提升宣傳速度,擴大宣傳廣度,增強黨的理論宣傳的吸引力。

三、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面臨的困境

當前,信息化黨建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小學黨組織先后建立或使用各類覆蓋廣、內容豐富、功能齊全的數字化平臺等,推廣應用易于操作、方便快捷的黨務管理軟件,拓展延伸黨建工作陣地,豐富黨建工作方式方法。但在具體的實踐中,中小學黨組織在將數字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制約因素。

1.關于黨建數字化的認識存在偏差。在實踐工作中,個別黨員過度依賴信息網絡技術,試圖用網絡交流完全替代傳統的線下面對面工作交流;個別黨組織試圖運用數字技術一勞永逸地解決黨務工作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忽視了系統建設后期的迭代、完善;有的黨組織過度依賴網絡信息平臺的數據信息,較少面對面主動了解黨員和群眾的實際情況、傾聽黨員和群眾聲音。另外,還有部分黨務工作者對利用信息化新手段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認識不深,對信息化給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認識不足,沒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增量,拒絕“上網”,不能放心大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黨建工作,缺乏“懂網、學網、用網”的真本領[4]。

2.黨建工作的數字信息化水平較低。面對黨建信息數據資源零散、利用低效、共享率低的情況,亟需教育工作者對黨建信息數據資源進行整合、開發。不同黨組織有不同的工作需求和特點,往往立足自身推進信息化建設,維護運營系統平臺,黨組織之間橫向聯系不足,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容易形成“信息孤島”。一些黨組織在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上存在重信息、輕數據,重存儲、輕開放的現象,導致信息無法共用、數據無法交換、資源無法共享。還有部分黨組織在信息數據存儲使用方面,仍停留在自建自營網站這種最基本的層級上,對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認識不充分、開發利用不夠,主動收集獲取社會信息、鏈接共享數據資源的意識不強。在基礎數據的分析使用上,對內部信息網站或平臺的數據信息分析研究、整合利用不夠,降低了數據使用效率,造成數據資源浪費,沒有發揮相關信息數據的應用價值。

3.黨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效能不高。一些黨組織在信息化建設上存在形式分散、內容雷同、功能受限、重復建設等現象。一些黨建網站建成后無人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量匱乏,逐漸成了只有框架而缺乏具體內容功能的“僵尸網站”。有的黨建網站雖然信息實時更新,但運營人員只是通過機械復制粘貼的方式將相關黨建工作內容呈現到網頁,缺乏生動有效的呈現,缺少新意以及特色,在形式上不接地氣,導致黨建信息平臺的影響力與吸引力不足。有的黨建信息平臺發布的內容相對枯燥且形式單一,與實際工作結合得不緊密,黨員和群眾難以有效理解相關黨建內容。有的黨建信息平臺缺乏與受眾進行互動的功能和環節,相關交流和反饋不足。有的平臺雖然開通了信箱、論壇等互動交流欄目,但是答復率較低、更新周期較長,甚至有問不答,形同虛設,導致黨建信息平臺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黨建工作數字化并不是僅僅將傳統黨建工作搬到線上,而是黨建工作與新方法、新載體、新技術的深度融合。對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緊密結合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合理運用數字技術找差距、補短板[5]。

1.牢牢把握政治建設這條主線。在黨建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小學黨組織必須堅持黨建工作的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按照黨的工作性質、原則、范圍等方面的要求,善于運用數字化思維審視新時代黨建工作,實現黨建模式與黨建方式的升級。在這樣的前提下,對傳統黨務工作流程進行結構化升級,實現黨建工作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及時更新黨組織、黨員的基本情況,記錄黨員組織生活參與情況等信息,對黨員進行實時動態、精確規范管理,為廣大黨員提供網絡學習和交流共享的平臺??梢哉f,通過政治引領與技術賦能,可以更好地優化中小學黨建工作治理,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2.建強黨建綜合性人才隊伍。做好黨建信息化工作,需要打造一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黨建的綜合性人才隊伍。首先,應著力提升學校黨務工作者的數字化能力。中小學可以通過“造血”機制,將數字化能力提升納入黨務工作者培訓體系,通過專項培訓、學習考察等途徑,促使黨務工作者掌握前沿的數字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并將其應用到工作中。其次,應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數字素養。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把提高領導干部數字治理能力作為干部培訓的重要教學內容。所以,黨員需要增強數字化意識,主動適應數字化要求和思維;還應加強黨員數字技能業務培訓,提升黨員的學網、懂網、用網水平,提升黨員的數字素養水平。最后,應構建黨建工作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機制,搭建終身學習教育平臺,從而更好地解決伴隨數字化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3.用好數字技術資源,豐富工作載體。面對數字技術不斷更新的背景,教育工作者需要結合當前黨建工作目標及要求,掌握信息技術的特點,找準結合點,根據學校實際,創新方式和手段,有效開發和利用黨建信息資源。有條件的學??梢詮V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借助VR、全景技術,搭建虛擬實踐平臺,開展黨員培訓、黨建形勢分析研判和黨建活動成效評價等[6],推動管理智能化。一些小規模學??梢杂煤脤W習強國平臺或共產黨員網等豐富的數字化資源,開展黨員教育,或組織利用好當地的黨建信息化平臺,開展相關活動。同時,學??梢猿浞滞诰蚪逃到y自身優勢,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和省市縣校各類教育平臺空間,打造學習平臺,形成互聯互通、立體互動的黨建體系。

綜上所述,實現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組織建設,推動黨建與數字技術高度融合,需要中小學從加強黨的領導出發,用好用活數字技術手段,強化數字資源與黨建工作深度整合,將黨的信息化建設優勢融入學校發展的方方面面,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增強中小學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為推動中小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02-28(01).

[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EB/OL].http://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 htm,2023-05-23.

[4]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2021-06-03(05).

[5]米全華.數字技術賦能高校黨建工作質量提升:價值功能和實踐路徑[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04).

[6]王天夫.數字時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21(12).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肅省中小學黨的建設研究課題“數字技術賦能中小學黨建工作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ZXX2022A30)

編輯:彭雪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