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末魏晉繪畫功能論的演變

2023-09-10 13:09李想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哲學思想繪畫

摘 要:漢末魏晉時期,繪畫功能論發生了由重視繪畫的“教化”功能向重視其“暢神”功能的演變,這一演變與漢末魏晉時期的政治、文化、哲學思想息息相關。分析漢末魏晉時期哲學思想的演變,并探討繪畫功能論的演變對中國畫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對中國畫美學思想和哲學內涵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漢末魏晉;哲學思想;繪畫;功能論

中國古代繪畫功能論在漢末魏晉時期發生轉變,具體表現為由春秋兩漢時偏重繪畫對客觀對象的把握、探討繪畫與外在理性世界的聯系、宣揚繪畫的“教化”功能,演變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注重繪畫對作者心靈的主觀抒寫與對主體情感的認知,宣揚繪畫的“暢神”功能。這是一種由外向內的演變過程。漢末魏晉時期動蕩的社會變革致使該時期的哲學思想發生了變化:魏晉“清談”人物品鑒、新生老莊玄學與傳統儒學之間的平衡與拉扯、山水詩與山水畫的誕生、儒家審美向道家審美的轉變等因素,使得當時名門世家、門閥士族等在文學、美術創作與審美心態方面發生了變化,最終導致繪畫功能論由重“教化”到重“暢神”轉變。

一、漢末魏晉哲學思想的變遷

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動蕩、大分裂時期,持續了三百多年。隨著東漢的滅亡,魏、蜀、吳三國分立,隨后西晉雖實現了短暫的統一,但不久后又出現了十六國的分裂和江左的偏安,逐漸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動蕩局面。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期,文化與哲學思想因民族大融合、政治格局的變遷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在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下,此時的文學和藝術創作強調多樣性和個性解放。

從美術史發展的眼光來看,文學的演變往往早于美術的發展,卻時常對美術產生極大的影響。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哲學思想從兩漢時期的宇宙生成論上升為本體論,魏晉“清議”到“清談”的人物品鑒、老莊玄學思想的產生、道教的發展等,使儒家大一統思想局面被打破,士族階層從眼中無自然逐漸開始關注自然,注重表達個人情感??醋匀坏慕嵌劝l生轉變后,士族階層掙脫了儒家思想的束縛,開始思考如何暢達自己的人生,注重個人情感的抒發。鑒于此,哲學思想的演變成為漢末魏晉時期我國繪畫功能論由重“教化”到重“暢神”演變的根本原因。

(一)魏晉“清談”人物品鑒對論畫的影響

東漢中后期,階級矛盾日漸尖銳,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政治斗爭。因宦官制造了兩次“黨錮之禍”,所以士族階層采用了鄉里選舉時習用的“清議”形式選拔人才。東漢時期,采取征辟、察舉等制度來選拔人才,而所依據的標準就是此人在鄉閭宗黨間的社會輿論,即所謂“清議”。鑒定的重要依據是此人對儒家經典的研究,以及本人的日常作風、道德品行?!扒遄h”主要可以由兩個方面體現出來,分別為“風謠”與“題目”。

關于“清議”與“清談”之間的轉變,魯迅認為,“清談,本從漢之清議而來”。須知,二者之間的演變不是單純的發展和銜接的過程,而是交錯進行、主次互換的過程。無論是“清議”還是“清談”,都是士族階層進行的一種討論,并且都含有對人物進行的品鑒。

(二)老莊玄學思想對論畫的影響

魏晉時期的玄學家大多來自世家大族,即使老莊思想中提倡的是清心寡欲,此時的玄學家也大多沉浸于放蕩縱欲、奢侈糜爛的生活中,與老莊思想背道而馳。魏晉時期的所謂玄學“清談”,表面崇尚自然,實則是為自己奢侈糜爛的生活和腐敗假借托詞。因此,由魏晉玄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出漢末魏晉時期士族階層思想逐漸關注自我個性解放的過程。

(三)山水詩與山水畫的誕生

漢末魏晉時期,詩歌創作出現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劉勰在評述晉宋詩風轉變時說:“莊老告退,山水方滋?!鄙剿娮鳛橐淮滦偷脑姼栊螒B出現,也在漢末魏晉時期得到發展。山水詩作為魏晉文學的特色之一,將山水風光的描寫與個人感情的抒發緊密結合在一起,既有動人的自然之色,又有真摯的個人情感。謝靈運對山水詩的創作做出了巨大貢獻,開辟了山水詩的一大風氣。鐘嶸評價謝靈運為“謝客為元嘉之雄”“五言之冠冕,文詞之命世也”。

東晉至南朝,山水詩的興起與山水畫的誕生原因復雜,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士族在老莊思想的影響下開始認識自然之美,重視自然之美,致力于表現自然之美。然而,正是因為藝術家在個人情感上與自然之美產生了共鳴,所以他們開始渴望表現自然之美,這也就是山水畫誕生的真正原因。

二、漢末魏晉繪畫功能論的演變

(一)重“教化”的繪畫功能論

重“教化”的繪畫功能論指的是在論述繪畫的功能時,更重視繪畫在約束人、教導人、建構社會秩序方面的作用,偏重繪畫對客觀對象的把握,探討繪畫與外在理性世界的聯系,宣揚繪畫的“教化”功能。

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在文藝觀方面有關于繪畫功能的論述??鬃訉L畫的論述可見《論語》,如“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鬃诱J為,紅色和紫色雖都是官服的顏色,但做官服時,紅色與紫色要有所區別。結合儒家禮樂制度的相關理論可見,此時孔子討論的并非服裝色彩的問題,而是將服裝色彩的問題同是否遵守禮儀的問題相連??鬃拥摹岸Y”指的是一種社會制度,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一種思想,外在形式為“儀”。服裝色彩的區分,是禮儀存在的一種形式。

除色彩論外,孔子論畫時還提出了“繪事后素”和“明鏡察形”兩種繪畫功能理論?!墩撜Z·八佾》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薄袄L事后素”指的是先有底子,然后再作畫。子夏接著問“禮后乎”,指禮的產生的問題?!袄L事后素”看起來是理所應當的,實際上包含了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道理,即孔子認為禮樂只是“禮”的儀式,真正重要的是內在的思想。任何事物的本質都依托外在形式而存在?!袄L事后素”理論包含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美”,將“素”比喻成審美理想,包含著“文”與“質”的豐富關系,體現著以“禮”為人之本質的思想內涵。

孔子的另一則畫論“明鏡察形”是對當時壁畫的論述?!翱鬃佑^乎明堂,睹四門墉,有堯舜之容,桀紂之象,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焉?!鬃优腔捕?,謂從者曰:‘此周所以盛也。夫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于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豈不惑哉!”(《孔子家語·觀周》)孔子景仰堯舜,貶斥桀紂,稱他們為善惡兩類,在觀看描繪周公懷抱年幼的成王這一屏風畫時,崇拜之感油然而生,這就是繪畫“明鏡察形”的功用。

陸機在《士衡論畫》中寫道:“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标憴C將繪畫創作與《詩經》中的雅頌相提并論,認為繪畫可以贊美偉大的政績,使其永久流傳。在此之前,東漢王充貶低繪畫的功能,混淆了繪畫與文學的概念。到了西晉,陸機將繪畫與文學區分開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彼J為探討、宣揚萬物道理的是文學,保存形象的是繪畫,繪畫的直觀性是文學無法代替的,文學與繪畫并無高低之分。這是我國歷史上首位將繪畫的地位與文學并重的文學家,也足可見繪畫在魏晉時期得到發展。

以上為我國春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關于繪畫“教化”功能的理論總結。之后,隨著老莊玄學思想的逐漸興起,士族逐漸開始關注自我情感,希望通過繪畫來暢達自己的人生,實現老莊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繪畫的“教化”功能不再被頻繁提起,取而代之的是繪畫“暢神”功能論的不斷發展。

(二)重“暢神”的繪畫功能論

重“暢神”的繪畫功能論指的是在論述繪畫的功能時,更關注繪畫在愉悅人自身精神、暢達心靈方面的作用,注重繪畫對作者心靈的主觀抒寫與對主體情感的認知,宣揚繪畫的“暢神”功能。

1.論“形”“神”與“自然”

我國最早關于繪畫與“自然”狀態的討論是莊子的“解衣般礴”論。莊子“任自然、返質樸”的理論帶給了后世思想很大的啟發,“解衣般礴”論對重“暢神”的繪畫功能論也有極大的影響?!肚f子·田子方》中記載:“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边@段話記載的是一名畫家在作畫時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把衣服脫掉,光著身體,兩條腿自然伸開,然后再作畫,即“解衣般礴”。這樣的坐姿在當時是一種不恭敬的坐姿,然而宋元君認為如此便是“真畫者矣”?!敖庖掳沩纭北憬忉尀樽鳟嫊r的一種自由狀態,實際上是借此故事來宣揚道家“任自然、返質樸”的思想,指出了畫家在創作時應有的精神狀態,廣為后世贊同。精神受到束縛時,是畫不好的。莊子的“解衣般礴”是我國首次將繪畫與精神相連的畫論,為后世“暢神”的繪畫功能論奠定了理論基礎。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哲學思想的演變,“暢神”的繪畫功能論得到發展,“教化”功能論被逐漸替代。在此期間,中國畫的發展尤其是山水畫的誕生,早已超越了美術的范圍,達到了精神和哲學的高度統一,成為藝術門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魏晉時期最早開始論述繪畫與形神關系的是杰出的畫家和畫論家顧愷之。謝安對顧愷之推崇備至,稱“以來未有也”。相傳,顧愷之在建康瓦棺寺繪制的維摩詰像“光照一寺”,前往觀看者絡繹不絕。顧愷之的繪畫作品《女史箴圖》受到當時魏晉“清談”人物品鑒的影響,著重對人物品德的刻畫,生動傳神,大大豐富了漢末以來人物畫的創作內容,也象征著該時期人物繪畫從圣君賢臣向士大夫生活情趣的轉變,同時也開始注重女性題材的創作。雖然《女史箴圖》仍存在說教意味,但已經出現了向關注人物道德情感的轉變,更加生活化,為人物畫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進了理論家在論繪畫功能時對繪畫“暢神”功能的關注。

此外,顧愷之還提出了“以形寫神”論,對“傳神”進行了方法闡釋。顧愷之對繪畫中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也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在人物描繪時環境的重要性。不過此時的自然環境描繪仍是為了突出人物,還沒有發現自然的美。此外,顧愷之提出關注、體驗生活的“遷想妙得”論,提倡畫家觀察生活、觀察自然,達到“遷想”境界,隨后經過自己的主觀思考,實現“妙得”?!斑w想妙得”論使畫家創作時越來越注重對自然和生活的觀察。

顧愷之的畫論思想受漢末魏晉哲學思想演變的極大影響,具有鮮明的玄學意味。其思想也成為中國繪畫覺醒的標志,此后,繪畫功能論愈發重視“暢神”這一功能,也開啟了為“暢神”而創作的美學傳統。東晉后我國畫論蓬勃興起,系統化、具有影響力的畫論開始出現。謝赫《古畫品錄》以“六法”為品評繪畫的標準,這是文藝評論的一大進步,證明此時繪畫理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2.論山水畫的“暢神”功能

隨著人們對自然美的認知不斷加深,游山玩水成為士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山水畫在東晉南朝之際應運而生,迄今能夠看到的最早的山水畫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山水畫論也逐漸興起,當時代表性的理論家是宗炳和王微。宗炳和王微善畫山水,兩人皆以出世為指導思想,不好做官,嗜好暢游山水間。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是山水畫論的開端,也是漢末魏晉時期論述繪畫之“暢神”功能的代表性論述。至此,隨著山水畫“暢神”論的提出,漢末魏晉時期的繪畫功能論徹底由重視繪畫對人進行道德規范、建構社會秩序的“教化”作用演變為重視繪畫對人物精神的熏陶、自我個性的抒發和怡悅情性、暢達自我的“暢神”作用。

三、結語

漢末魏晉時期中國古代繪畫功能論由外向內發生演變,從重視繪畫的“教化”功能演變為重視其“暢神”功能。正是由于漢末魏晉時期動蕩的社會變革,所以該時期的哲學思想發生了變化:魏晉“清談”人物品鑒的演變、新生老莊玄學與傳統儒學之間的交融拉扯、山水詩與山水畫的誕生、儒家審美向道家審美的轉變等因素,使得當時士族在文學、美術創作與審美心態方面發生變化,從關注禮儀道德、倫理綱常演變為關注個人真實情感的抒發,追求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最終導致了繪畫功能論由重“教化”到重“暢神”的演變。

無論是“教化”功能還是“暢神”功能,都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交融碰撞下誕生的對中國畫創作的思考和理論總結。這兩種理論在后世得到不同程度的繼承與發展,指導著中國畫的創作實踐,賦予了中國畫獨特的美學思想和哲學內涵。

參考文獻:

[1]王仲犖.中國斷代史系列:魏晉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2]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M]//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3]湯用彤.讀《人物志》[C]//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4]劉勰.文心雕龍注[M].范文瀾,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5]李乘.魏晉南朝繪畫美學思潮的主流問題:與“玄學”說商議[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22(3):101-106.

[6]殷雙喜.高山流水:《美術研究》創刊60年優秀學術論文選集[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李想,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與書法研究。

猜你喜歡
哲學思想繪畫
“雙百”方針與毛澤東哲學思想
領袖背后的經營哲學思想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立足實踐的鄧小平哲學思想
春秋時期政治變革中的哲學思想
商鞅軍事哲學思想簡論
《學習毛澤東哲學思想》出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