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新背景下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研究

2023-09-10 13:52李杰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工業遺產城市更新洛陽

摘 要:工業遺產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后工業時代,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再利用是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對工業建筑大拆大建式的粗放改造模式被摒棄,轉而通過對工業遺產進行功能置換,實現對其保護性的再利用,進而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河南洛陽澗西工業區為例,分析了該區的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現狀,認為當前洛陽市的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工作存在規范制度缺位、改造模式同質化現象嚴重以及在對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等現實問題,因而針對所列問題給出了未來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策略。

關鍵詞:城市更新;工業遺產;保護性利用;洛陽

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新陳代謝是其基本特征,對城市建成區范圍內不適應發展的地區和出現衰敗趨勢的地段進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是一種常態。在此背景下,對失去原有生產功能的工業建筑進行更新改造也成為必然。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工業遺產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情感價值,應該對其進行保護,但在城鎮土地指標日趨緊張的當下,規避大拆大建,必然要善于對工業遺產進行合理的功能置換。只有在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的過程中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這些工業遺產才能順利從“銹帶”轉變為“秀帶”,迎來發展的新機遇,進而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一、洛陽澗西工業區概述

(一)洛陽澗西工業區簡介

洛陽澗西工業區是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城市工業區。在“一五”“二五”建設期間,洛陽的城市規劃部門采用“拋開老城建新城”的規劃布局理念,自澗河以西,自東向西依次布置了洛陽銅加工廠、軸承廠、拖拉機廠、礦山機器廠、柴油機廠和最北端的熱電廠,同時采用“南宅北廠”的模式,自北向南按照工業區、綠化隔離帶、居住區、商業區、科研教育區的排列方式建造工業新城,引來大量工業移民。廠區內部建筑風格統一,帶有鮮明的蘇聯時期建筑特點,又富含中國傳統元素,其恢弘的體量與高度計劃性的布局具有典型的時代印記。經過近70年的發展,澗西工業區保留了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初期的工業建筑與景觀,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工業遺產。2006年3月,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來洛陽時指出:“洛陽工業遺產,應該成為新中國工業遺產的典范?!?/p>

然而,進入21世紀,由于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研發迭代,澗西工業區中的許多大廠為滿足生產需要,拆除和改造了部分老舊建筑,如礦山機器廠和軸承廠的辦公樓都進行過拆除和重建,新建辦公樓風格較為現代,與原建筑群整體風格相脫離。同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原工廠區和居住區的防護綠化帶間曾被插建了許多建筑,這些建筑為按需而建,缺乏系統規劃,因此整體布局較為雜亂無序,對原建筑群風格影響較大,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重要的景觀結構體系。在廠房內部,因設備的更新升級,大量老舊設備遭淘汰,部分建筑物閑置,造成空間資源的浪費。此外,作為工業有機組成部分的工人住宅區老化嚴重,后期插建、拆除、新建等現象突出,經過各種間斷式的修修補補,原有的建筑風格和街坊格局大多已發生改變或消失??傮w而言,由于前中期在增建過程中缺乏總體籌劃,當下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必然會面臨較為復雜的“留拆改建”問題,這也要求在對工業遺產的保護過程中必須樹立一種統籌性的全局保護利用觀。

(二)洛陽澗西工業區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現狀

在政策上,2011年洛陽澗西工業遺產街區被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3年中信重工、一拖、洛軸、洛銅四大廠前廣場以及二號、十號、十一號街坊等蘇式建筑群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信重工和一拖集團部分廠區被工信部評為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這些評選體現著國家層面對洛陽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2022年,洛陽市政府出臺《洛陽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生活秀帶”工作方案》,對澗西工業區工業遺產的保護工作做出了戰略部署,旨在將澗西工業區打造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獨具特色的工業文化主題旅游目的地。

在實踐上,洛陽采用多種途徑對閑置廠房進行合理運用。里外文化創意產業園是洛陽首個工業舊廠房改造的項目,其原為中鋁洛銅的小管車間。東方文創園則在原洛陽一拖建機廠舊址上改造而成,主要引入的為文化創意產業。為了體現工業特色,該園區保留了紅磚、鋼結構等工業遺跡的鮮明特色,同時給內駐商戶留下了自主添加創意元素的空間,是洛陽澗西工業區的新地標。此外,博物館也是老舊廠房探索改造的路徑之一,位于一拖廠前廣場西側的東方紅農耕博物館,是國內首個以現代農耕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打造以“東方紅”為代表的文化IP,該博物館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除了“退二進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外,洛陽市也通過“騰籠換鳥”引入高新技術企業。利用原洛陽起重機廠的老舊廠房,老城區打造了一個大型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古都科創園,通過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產業整合孵化,形成了以高端電子、電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先進制造業為追隨,科技專利和知識產權產品交易為衍生,商業服務和人才培訓為配套的四個層次產業結構,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科技產業的發展。

二、洛陽澗西工業區工業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保護體系有待完善

從提高保護工作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發,當前洛陽市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例如,由于尚未建立配套的工業遺產分級評估體系,相關文件中未能對工業遺產進行分級,僅是對現存工業遺產進行了梳理、盤點。為了后續具體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以期為保護利用工作確定優先級,避免舍本逐末。另外,工業遺產保護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缺乏完整的系統理論和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各地方性法規是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的指導性文件,但由于部分工業遺跡年代不夠久遠,因此無法列入受保護的范圍之內。因此,進一步制定或更新相關保護文件,也可以進一步完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

(二)改造模式同質化現象突出

相比傳統的文化遺產,工業遺產有數量多、類別多、區域差異性大、體量大、空間分布廣、周邊環境復雜等突出特征,所以該如何有效保護和利用是一個難題。當前,洛陽市的工業遺產保護主要采取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主題博物館和其他綜合開發等模式,使工業遺產價值得到展示,滿足不同群體、社會城市空間的需求。但對工業遺產原狀的保護手段過于單一,很多是單純對廠房建筑的保護,文化內涵挖掘不夠,遺產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很多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模式雷同,更多是將工業遺產開發成文化創意園區,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和開展工業旅游的實踐探索相對較少,缺乏諸如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等較好結合工業遺產特性及城市環境、文旅融合等的多樣性經營運作方式,吸引力不夠,可能會導致開發后的二次衰敗,對促進城市改造、現代服務業發展影響偏弱。另外,還存在對一些工業遺產過度開發、改造過大、拆建過多的問題,導致逐步喪失了遺產本身的文化內涵和記憶傳承。

(三)人文關懷缺失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單元,在對工業遺產進行改造時不應忽視對工業遺產社區的改造。工業遺產社區是計劃經濟語境下集體生活的產物,它因工業生產而生,也因產業工人集聚而興。在經歷幾十年滄桑歲月之后,昔日欣欣向榮的住宅區也逐漸老舊,面臨著內外環境老化破敗及功能性衰退的問題。多數社區整體建筑外立面破舊,墻皮斑駁,線路雜亂無序,線路、管道老化嚴重,各類地下管網與建筑本體等基礎設施早已到了承載的極限,加之社區管理不當,居民公共意識淡薄,違章建筑與違規占道經營現象普遍,樓道空間雜物堆積,存在較大的消防隱患,人居環境遠落后于城區其他小區。從建造規劃中可以發現,當前的改造側重于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對廠區進行改造,而由于對工業遺產的改造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在改造的過程中政府傾向于對廠區進行改造,而忽視對社區內部的更新,缺乏對居住在工業遺產社區中居民的人文關懷。

三、城市更新背景下洛陽澗西工業區工業

遺產保護和再利用策略

(一)完善保護體系

首先,建立洛陽市工業遺產分級保護機制。價值評估是保護工業遺產“文化磁力”的基礎,澗西工業遺產大部分是非文物性質的工業建筑,只有全面調研、準確評估、審慎研判,才能進行科學、高效的改造,確保其再利用的成效與價值。因此,應優先通過深入調研,結合上級相關指導文件,制定科學的工業遺產價值評估標準體系,做好工業遺產價值評估工作。其次,完善工業遺產保護相關規章制度。當前我國現行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都未明確提到工業遺產的概念,且洛陽工業遺產的產權部分屬于企業或個人所有,對產權人而言,工業遺產保護和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是矛盾體,在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的前提下,企業若要拆舊建新,相關部門難以介入?;诖?,應加快制定專門的工業遺產保護文件,對工業遺產保護和開發內容進行明確。

(二)進行差異化改造

在洛陽,不同的工業遺產曾經承載著不同的功能,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工業文化特征,因此改造應合理安排,注重差異化、特色化,要認識到改造模式是分析問題的途徑,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模板,不應盲目照搬一線城市中工業遺產改造的成功模式。

首先,差異化必然要求多方聯動、共同發力。因此,政府應統籌協調,在建設方面科學規劃,立足于城市發展水平和當地人民需求,注重城市歷史風貌保護和節能環保,合理考慮城市空間布局和資源稟賦,有機結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把握全局中規避更新利用的重復和不均,實現差異化建設。同時,應建立多元化的融資體系,廣泛吸收民間資本入駐,準確定位市場需求,引進新型業態,進行多元化創新,通過創新型的保護和再利用,賦予舊工業遺產以生命力,為破解同質化打好物質基礎。其次,差異化需要突出自身特色。特色是工業遺產的核心競爭力,應將工業遺產的改造同本地文化相結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注重發掘和利用本土特色工業歷史文化資源,選擇符合自身定位的更新模式。最后,差異化改造不應忽視民眾的需求。經濟效益并不是工業遺產改造的唯一追求,在對其進行再利用的過程中,也應注重民眾對公共空間的需求,預留一部分空間用于社區活動、文化體育等,以激發工業遺產的公共空間活力。

(三)強化人文關懷

首先,應盡快推動社區內部基礎設施的更新,適度更新建筑主體,通過拆除侵占公共道路、影響建筑結構和使用安全的居民違規構筑物釋放公共空間,解除安全隱患,為社區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活動空間。其次,應注意到在工業遺產社區中居住的主要為老年人,因此在對社區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應注重對空間的適老化設計,譬如通過道路防滑及障礙提示、休憩設施適老化與老年活動空間增設等措施,滿足老年居民的使用需求。最后,在社區改造的過程中,應積極與住戶進行交流,積極聽取住戶的意見和建議。多數社區居民一生都在此地工作和生活,他們不僅是工業遺產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承者,更是工業遺產地環境的守護者。只有充分了解居民的實際需要,才能實現真正的精細化改造,實現居住環境的切實改善。

四、結語

歷史記憶是城市發展的根和魂,留存城市記憶,凸顯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是工業遺跡更新的重要基礎。傳統老工業基地的衰落和重振是時代更迭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在《北京憲章》中提到,文化“留存于城市與建筑之中,融匯在人們的生活中,對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觀念和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洛陽澗西工業區的工業文化亦可以通過工業遺產建筑的留存而彰顯,其所承載的工業記憶和集體記憶會激發年輕人奮發向上的動力。同時也應認識到,工業遺產的改造與更新利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憑一己之力能夠實現的,它是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但“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通過多方參與建設,群策群力,澗西工業區必然能夠順利實現從“銹帶”到“秀帶”的轉型,洛陽也必然能夠為其他城市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工業遺產更新利用方案。

參考文獻:

[1]楊茹萍,楊晉毅,鐘慶倫,等.“洛陽模式”述評:城市規劃與大遺址保護的經驗與教訓[J].建筑學報,2006(12):30-33.

[2]洛陽市澗西區志編纂委員會.洛陽市澗西區志:1986—2000[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3]單霽翔.我國規劃未來5年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點[J].城鄉建設,2005(12):46.

[4]王慧卿.城市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再利用[J].工業建筑,2022(3):318-319.

[5]楊志奇,金日學.工業遺產背景下老舊社區微更新研究:以洛陽市洛銅三十六號街坊為例[J].安徽建筑,2022(2):18-19.

[6]閆芳,黃明華,楊輝,等.基于集體記憶的老工業區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洛陽澗西區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22(12):19-24.

作者簡介:

李杰,中國計量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猜你喜歡
工業遺產城市更新洛陽
防止大拆大建!廣州正式發布城市更新5個指引
洛陽正大劇院
定調!廣州城市更新由國企主導!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立法為民”的洛陽實踐
TOD/城市更新
洛陽自古繁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