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鄉村振興的卓越傳媒人才培養模式與路徑探討

2023-09-11 10:00王藝李列鋒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卓越人才模式鄉村振興

王藝 李列鋒

摘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傳媒實踐為卓越傳媒人才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徑、新載體和新平臺,有助于創新卓越傳媒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路徑。面向鄉村振興創新卓越傳媒人才的實踐育人路徑,已經成為國內新聞院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新思路,涌現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院系案例。近年來,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全面打造面向鄉村振興的實踐育人新模式,不僅贏得了國內媒體的高度關注,也收獲了系列省市教改成果。文章研究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鄉村實踐教改案例,以期為國內新聞院系的鄉村實踐育人提供啟示與思考。在研究思路上,文章以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鄉村傳媒實踐為研究案例,探討“鄉村—企業—媒體—政府”四維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從鄉村直播帶貨、鄉村品牌策劃、鄉村新聞報道、鄉村調研、鄉村推普服務、鄉村電商直播培訓六個方面,全面考察鄉村傳媒實踐育人路徑。研究發現,鄉村傳媒實踐不僅是新聞院系立德樹人的重要場域,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人格品質、職業精神的有效載體,還構建了勞動育人、藝術育人、文化育人、新聞育人的新模式,是新聞院系培養卓越傳媒人才的有效平臺,更是面向鄉村振興、培養學生全媒體素質、開放性的訓練單元,是新聞院系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的創新突破點。

關鍵詞:鄉村振興;卓越人才;四維協同;育人路徑;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4-0035-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廣東省教學改革項目“面向鄉村振興的卓越傳媒人才培育與探索”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粵教高函〔2021〕29號

一、引言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振興的傳媒場域為卓越傳媒人才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徑、新載體和新平臺[1]。國內主流新聞院系順應這一時代需求,開展了一系列鄉村傳媒實踐活動,涉及農村訪談調研、扶貧人物報道、美麗鄉村宣傳、鄉村紀錄片創作、鄉村藝術創作、助農直播帶貨等主題實踐。鄉村傳媒實踐從價值觀念培養、人格品質培育和傳媒能力培養等維度構建實踐價值,對卓越傳媒人才培養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是鄉村傳媒實踐將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勞動教育、藝術教育、新聞教育植根于鄉村主題實踐。二是鄉村傳媒實踐是思政課堂的創新性載體,有助于在鄉村調查、新聞采寫、影視藝術創作、直播帶貨等真實場域中,培育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主流意識形態,讓鄉村新聞實踐成為課堂思政的重要載體。三是鄉村傳媒實踐通過“鄉村課堂”與“傳媒課堂”融合,在教學互動、學習體驗、寫作技能培養、直播技能培養等方面構建了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

近年來,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積極圍繞鄉村實踐、創新實踐育人路徑,開展了大學生鄉村新聞官、鄉村直播帶貨、鄉村品牌策劃、鄉村推廣普通話服務和電商直播培訓等一系列暑期實踐活動,師生共創作了30余篇新聞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廣州日報等各級主流媒體,影響廣泛[2]。其中《廣州大學新傳人:又見“遠”景,助力扶貧》《廣州大學:把新聞課堂搬到扶貧一線田間地頭》《廣州大學特色思政課:走進鄉村實踐,體驗脫貧攻堅》等稿件和視頻被人民日報客戶端刊載,閱讀量總計超過20萬。學院成立的“直播帶貨扶貧小組”前往清遠、梅州等地,與聯通、禾家助農館、觸電新聞等直播平臺合作,開展了14場富有特色的直播助農活動和1場新聞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次為317 299,帶貨農產品銷售額50余萬元[3]。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上,由廣電班畢業生劉楠鑫牽頭的“畢業后公益圖書室”創業團隊2020年獲得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4]。該團隊在短短6年的公益實踐中,為國內偏遠地區鄉村小學建立了1700間圖書室、科技館等,輸送精準課外讀物超300萬冊,幫扶超過45萬留守兒童心智健康成長?!爱厴I后公益圖書室”已成為國內支持鄉村教育公益領域發展速度最快且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公益組織之一。

二、面向鄉村振興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探討

(一)在宏觀設計上,構建“鄉村—企業—媒體—政府”四維協同育人模式

面向鄉村振興的鄉村實踐,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通過2~3年的鄉村實踐探索,構建了“鄉村—企業—媒體—政府”四維協同育人模式[5],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鄉村協同(項目協同與師資協同)。團隊深入鄉村,開展新聞采訪、鄉村直播、鄉村品牌策劃、鄉村短視頻創作等鄉村實踐,鄉村為團隊提供實踐項目和鄉村導師。二是企業協同(課程協同與師資協同)。和企業合作,在校內開設鄉村振興傳媒實踐集訓營,聘請行業導師,對學生進行鄉村實踐技能培訓。三是媒體協同(師資協同與實踐協同)。和廣州電視臺等媒體合作,深入鄉村進行聯合采訪[6]。四是政府協同(資源協同與項目協同)。通過政府協調獲取鄉村傳媒實踐資源。采用四維協同育人模式,整合鄉村傳媒實踐資源,開展鄉村傳媒集訓營,為后續鄉村實踐育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7]。

(二)在具體執行上,創新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鄉村實踐育人路徑

1.師生參與鄉村直播帶貨,助力特色農產品銷售

2020年,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深入杭州市五華縣潭下鎮農電商創業產業園,組建電商直播實踐隊,精挑細選優質農產品如無花果、紅薯、絲苗米、黑糯米酒等開展電商直播,助力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發揮專業優勢,開展線上帶貨直播,廣播電視新聞、網絡與新媒體、編導專業的學生則在撰寫稿件、拍攝圖片、剪輯視頻、網絡宣傳等方面發揮所長,共同完成助農直播帶貨活動,并通過新聞宣傳提升直播助農活動的影響力。2021年學院在貴州畢節開展暑假實踐,以威寧蘋果為對象進行拍攝、剪輯和制作,創作了以“威寧紅蘋果,陽光小甜心”為主題的系列廣告,制作了威寧蘋果戶外燈箱海報,在廣州地鐵展示,乘客可以通過手機掃描燈箱海報上的二維碼下單購買威寧蘋果,促進了鄉村特色產品的推廣[8]。

2.開展鄉村品牌策劃,打造系列鄉村品牌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整合了碧桂園鄉村振興學院和該校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的資源,將鄉村致富帶頭人項目和鄉村發展項目融入課程實踐,讓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到鄉村品牌建設中,讓學生參與梅州市南方長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木耳產業基地、蕉嶺縣桃花源山莊等一系列真實項目的策劃。2022年7月,新傳學院“鄉村振興”梅州實踐團奔赴留畬村的木蠟生產基地、西山村的靈芝種植基地,以及葉田村的百香果種植基地,開展市場調研,了解產業基地的經營特色,針對農產品進行品牌策劃[9]。

3.進行鄉村新聞訪談,撰寫鄉村新聞報道

2019年,學院師生到連州市西江鎮斜磅村開展暑期新聞扶貧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策劃了大學生鄉村新聞官活動。在活動中,師生通過走訪該村貧困農戶家庭,了解國家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及幫扶情況,調研斜磅村相關產業扶貧項目創造的效益和村民受益情況,深度訪談參與扶貧的相關人物,挖掘基層扶貧的動人故事,并整合上述采訪內容、扶貧故事等,制作宣傳視頻,宣傳廣州市對口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和效果,講述鄉村致富帶頭人的故事[10]。

2022年,學院鄉村實踐隊到貴州納雍縣開展鄉村新聞報道實踐,為提升隊員的鄉村新聞寫作能力,學院邀請同行的廣州日報記者麥藹文就如何開展采訪報道進行指導,指導隊員關注各個事件之間的聯系點和邏輯點,寫出能體現當地特色和時代風貌的鄉村新聞報道。學院帶隊指導教師則分別就報道準備工作、人物事件報道點抓取方式和呈現方式等輔導隊員,鼓勵隊員用靈活、豐富的新媒體表現方式來報道此次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4.開展鄉村調研,完成調研作品創作

2020年,學院鄉村實踐團隊赴梅州市湖中村進行深度調研,并完成了調研視頻與調研報告。作品以湖中村的分紅大會為引子,記錄駐村扶貧工作隊舍小家為大家,帶領湖中村實現自我造血、幫助提升村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故事。調研報告以湖中村為例,探討總結基層扶貧經驗,探究湖中村成功脫貧對后續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了隊員對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認同[11]。

2022年,學院鄉村振興實踐團到江蘇省丹陽市司徒鎮政府調研,實地考察特色產業及農村電商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調研當地科技興農的策略與路徑。這種腳踏大地的鄉村調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人格品質[12]。

5.通過“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教師提供語言服務

2022年,學院“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畢節實踐團依托學校的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組織播音專業師生對口支援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致力于提升當地教師的語言文字能力和普通話水平,助力鄉村振興?;顒又饕槍{雍縣100名中小學教師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包括“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技能”“經典誦讀與文化素養”“即興表達與教學能力”三個模塊,培訓特別邀請知名專家開班授課,廣州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系7位國家普通話測試員講授專業課程。該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聚焦鄉村師生語言困境的實際需要,為鄉村提供優良的普通話教育資源,有助于提升偏遠鄉村師生的語言水平[13]。此次以“傳承華夏風,同講中國韻”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推普、采風報道、誦讀經典等實踐單元,讓學生對鄉村振興的內涵價值與深遠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親身體會鄉村振興給貴州納雍縣帶來的變化與發展,進一步聚焦粵黔協作的豐碩成果。

6.開展電商直播培訓,助力鄉村電商發展

為助力鄉村電商發展,由廣東省鄉村振興駐廣福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廣州大學和廣福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2022年廣福鎮鄉村振興直播電商培訓班開班,來自全鎮的農村網絡愛好者、青年創業人員、農產品電商等多人參加培訓,涉及種植、養殖、銷售等行業。為幫助村民深入了解后疫情時代的涉農電商運營策略[14],學院師生培訓團隊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運營要點,指導鄉村學員運營賬號和了解電商運營規則,并示范和演示了直播話術[15]。

三、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鄉村傳媒實踐活動,為新聞院系卓越傳媒人才的實踐培養帶來了思考與啟示:一是鄉村新聞實踐是新聞院系立德樹人的重要實踐場域,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人格品質、職業精神的載體;二是鄉村傳媒實踐為新聞院系創建了勞動育人、藝術育人、新聞育人的新模式,是新聞院系培養卓越傳媒人才的有效平臺;三是鄉村傳媒實踐是面向廣闊農村天地的,培養學生全媒體素質的開放性的訓練單元;四是鄉村傳媒實踐成為新聞院系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的創新突破點。

參考文獻:

[1] 王爍.動員與賦權:科技傳播參與鄉村振興的動力機制與實踐路徑[J].教育傳媒研究,2023(2):74-76.

[2] 走進鄉村實踐,助力脫貧攻堅: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連續三年開展“新聞扶貧”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成效顯著[DB/OL].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http://xw.gzhu.edu.cn/info/1375/3566. htm,2021-03-25.

[3] 張海欣.我院暑期社會實踐畢節隊推普小組獲得表揚[DB/OL].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http://xw.gzhu.edu.cn/info/1375/3989. htm,2021-09-01 .

[4] 林霞虹.關愛留守兒童,廣州大學畢業生發起的項目獲了金獎[DB/OL].廣州日報客戶端,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11/26/content_1431163.html,2020-11-26.

[5] 顏海波,喻季欣.馬克思主義新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解讀暨南大學“我行我動”實踐育人培養模式[J].新聞與寫作,2016(8):84-86.

[6] 劉慧.融合傳播背景下新聞節目的“速度”與“溫度”[J].新聞傳播,2022(6):47-48.

[7] 劉濤.“四維融合”:融合新聞人才培養的協同邏輯與運行機制:以暨南大學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9(6):80-86.

[8] 杜雍.“威寧蘋果”燈箱海報亮相廣州地鐵[DB/OL].威寧融媒,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610043,2021-09-22.

[9] 許俊慧,黃丹婷.專業課程助力鄉村振興,直播連線創新課程思政[DB/OL].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http://xw.gzhu.edu.cn/ info/1375/4588.htm,2022-05-27.

[10] 王珂,劉正杰.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到我市開展暑期新聞扶貧主題社會實踐活動[DB/OL].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連州新聞,http://www.lianzhou.gov.cn/xxgk/xwsp/lzxw/content/ post_894108.html,2019-07-19.

[11] 羅婧文.一個摘帽貧困村的命運變奏曲:梅州市五華縣湖中村的脫貧故事[DB/OL].新傳網-新聞頻道,http://xw.gzhu.edu. cn/info/1375/3609.htm,2021-04-14.

[12] 陳廣聰.張愛鳳教授師生團隊在第七屆廣東高校網絡媒體展示節活動中榮獲佳績[DB/OL].新傳網-新聞頻道,http:// xw.gzhu.edu.cn/info/1375/5043.htm,2022-01-12.

[13] 歐穎.我院“赴畢節納雍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隊”獲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表揚[DB/OL].新傳網-新聞頻道,http:// xw.gzhu.edu.cn/info/1375/5120.htm,2023-02-28.

[14] 張海欣.走近廣福,見證美麗鄉村建設新成果[DB/OL].廣大新傳,https://mp.weixin.qq.com/s __biz=MzkzMDQxNjE2MA==&mid= 2247523141&idx=1&sn=85f894cddab7d45f0d8c52ea11dc1359&-source=41#wechat_redirect,2022-07-25.

[15] 王煜,范瑋熠,劉洪超.高校國際傳播力提升路徑與媒體平臺育人機制研究[J].今傳媒,2022(6):141-144.

作者簡介 王藝,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媒創新創意中心主任,廣州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鄉村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健康傳播、新媒體、鄉村品牌。 李列鋒,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藝術、視覺傳達、傳統手工藝術。

猜你喜歡
卓越人才模式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卓越農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構建與實踐探索
經管類卓越人才校企培養模式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農業院校應用型“卓越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與實踐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