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故事提升高校青年“四個自信”的實踐路徑

2023-09-11 06:38李捷曹偉
今傳媒 2023年9期
關鍵詞:四個自信中國故事思政課

李捷 曹偉

摘 要:講好中國故事作為增強高校思政課感染力和說服力的創新形式,也是堅定新時代青年“四個自信”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深度聚焦中國故事,注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體系,以中國故事的敘事邏輯,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本文通過明晰提升“四個自信”與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在關聯,闡述了中國故事提升新時代青年“四個自信”的敘事結構,并據此提出高校思政課通過中國故事提升新時代青年“四個自信”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中國故事;思政課;四個自信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9-0005-05

基金項目:2022年度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思政專項課題:“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研究”(SZ202213);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度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涉農高職院校以‘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育為導向的‘大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研究”(2023NLDJ-ZD08)。

一、引 言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1]。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深度聚焦中國故事,注重把中國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思政課堂落地生根,讓新時代青年通過高校思政課提升“四個自信”。

二、提升“四個自信”與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在關聯

(一)“四個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力量之源

“四個自信”是深刻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理論升華,是在總結成功實踐經驗后形成的完整信念體系。只有堅定“四個自信”,堅信我們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新時代青年才有精氣神,才能不受各種外界噪音的干擾,才能立足于中國大地;把一時一地一人的小故事與國家民族的大故事聯系起來,才能以“親歷者”的姿態發現中國故事的豐富素材并從中汲取不竭營養。擁有“四個自信”的新時代青年,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能從中國故事中深刻把握中國的現實國情,理性思考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甚至能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投身社會實踐,關注民生熱點。在感悟“有字之書”的同時,更能融會貫通“無字之書”;在感悟時代脈動的同時,更能起而行之、勇挑重擔。

然而,“四個自信”不會憑空產生,也無法輕而易舉堅守,它既不是對歷史結論的死記硬背,也不是自說自話的盲目樂觀,而是建立在歷史事實判斷之上的情感價值判斷。從本質上來說,“四個自信”源于對“必由之路”的信念和信心,只有讓青年學生置身于歷史的坐標系中,順著中國發展的邏輯,通過自己的實踐感悟得出正確結論,才能真正堅定“四個自信”。高校大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階段已經接受了中國的發展成就,萌生了為民族和國家而驕傲的自豪感,內心已經有了一顆自信的“種子”。因此,要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成為指導思想與行動的“大樹”,還需要思政課教師為它源源不斷地澆灌精神養分,而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天然的精神養分。

(二)講好中國故事是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強調,“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2]。這一論述內涵豐富,意蘊深刻,也為我們深刻理解堅定“四個自信”與中國故事之間的內在關聯提供了指導和遵循。故事是文化的載體,故事是否具有吸引力,不僅僅取決于怎么講,更在于講述者能否選擇和組織好案例素材,把理論觀點通過案例素材翻譯或轉錄為淺顯易懂的敘事結構。因此,講好中國故事關乎誰來講故事、講什么故事和怎么講故事等一系列問題,中國故事的講述主體是思政課教師但不能只是思政教師,敘事的出發點是陳述事實但不能只是現實的呈現。

講好中國故事作為增強思想政治課感染力和親和力的主要手段,自然也是新時代青年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載體。高校思政課在承擔知識教育職能的同時,還承擔著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教育的職責。沃爾特·費舍爾認為,人的生存離不開敘事、感情和美學構成人的信仰和行為的基礎。敘事不是一種文體,而是一種社會影響方式[3]。因此,好的思政教育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青年學生是思政教育的主體,是具有創新思維意識的主體,他們可能很容易被一個精彩的故事吸引,卻很難被嚴密的理論邏輯論證所說服。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全面架構故事要素,創新敘事形式,講好中國故事,既能使知識更加生動,又能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民族百年奮斗的歷史脈絡,幫助新時代青年牢固樹立歷史自信、現實自信和未來自信。

三、中國故事提升新時代青年“四個自信”的敘事結構

(一)講大國崛起的復興之路,增強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在回顧歷史和眺望未來中確立的,是在自我反思和國際比較中確立的。關于現代化,很多大學生會把它誤解為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或者西方化。事實上,中國的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有著天壤之別。準確來說,中國的現代化是對西方“以資本為本”現代化的揚棄和超越,也是中國道路突破資本主義現代化文明的路徑依賴;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則是一個“串聯式”發展的過程。中國要實現彎道超車甚至后發制人,只能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疊加發展道路。因此,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自立自強在一些領域成為領跑者。中國太空站的全面建成,讓自古以來就對遨游宇宙有著無限暢想的中華民族,一下子走進了現實;被全球譽為中國奉獻給人類的第五大發明———雜交水稻研究,早已走出國門,為解決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缺糧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震撼全球目光的科技大橋———港珠澳大橋在克服了艱難險阻之后終于落成……這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證明了今天中國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確道路的成功開辟和偉大實踐,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的選擇。因此,在高校思政課堂上,講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和發展歷史、推進和拓展歷史,既有助于引領廣大青年將人生道路選擇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統一起來,將人生理想、職業理想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也有助于廣大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二)講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增強理論自信

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回望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和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誰都不能否認,這是一個大國的崛起,也是一個大黨的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5]。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形成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新時代青年廓清思想迷霧、堅定理論自信的思想支撐。

馬克思主義使中國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也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在一次次艱難地求索、一次次頑強地抗爭、一次次勇敢地開拓、一次次深刻地改革中,完成了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6]。千千萬萬個黨史故事是激活新時代青年賡續精神力量的細胞,通過這些故事他們可以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演進史,從黨的百年歷程中厘清和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

對百年黨史的深刻認識是新時代青年前進的不竭動力,在高校思政課堂上,通過講述百年黨史不僅可以讓青年學生深刻領悟實踐的偉大力量,堅定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信念,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也可以使他們更加堅定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

(三)講中國之治的顯著優勢,增強制度自信

舉世矚目的“中國之治”、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實現的,是中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探索、團結奮斗取得的。因此,新時代青年要深入挖掘“中國之治”背后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奧秘。當然,其中的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還需要在國與國之間的橫向比較和縱向的歷史比較中進行進一步說明。比如,在思政課堂上,思政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些國際案例進行國與國之間的橫向比較,來幫助青年學生更好地理解今天中國身處的歷史方位、面臨的發展環境以及確立的目標任務。反觀中國的全過程民主,把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結合起來,使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相互銜接,使人民的呼聲能夠最大化地被聽到,人民的愿望能夠反映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讓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緊密融合在一起[7]。

當代大學生目睹和親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是行得通的。而中國故事展現了我國在經濟、軍事、科技、教育、社會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和中國治理的顯著優勢,這正是思政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根源。

(四)講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8]。古往今來的中國故事,最能讓新時代青年引以為傲的正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昂我灾袊钡木唧w形成過程構筑了當代中國精神的重要源泉,構建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社會身份以及作為中國人的精神內涵。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植根于中華文明的價值理念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化內核的構建,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過去走來,經過風雨的洗禮,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使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有自信的理由和底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各個時代的古代文明發展成就都走在世界前列,這些成就滋養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萃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華,融合形成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傳承至今,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青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展示了一條不斷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革命文化、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化自信之路[9]。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中汲取豐富營養,有助于新時代青年在歷史發展規律基礎上沿著正確方向進行創新實踐。

新時代青年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他們成長于中華民族蓬勃發展的好時期,與祖國和時代同行。中華文明鑄成了他們的精神底色和價值自信,他們從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又以不同于前人的心態和視野為中國故事注入更豐富厚重、生動深刻的內涵。

四、高校思政課以中國故事提升“四個自信”的實踐路徑

好的故事能讓新時代青年感知偉大的黨,感知偉大的祖國,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認同,進而堅定“四個自信”。然而,如何使中國故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內容解構和敘事策略的創新表達

高校思政課是公共基礎課,面臨著眾口難調的困境,再加上思政課是理論性很強的課程,若再采用單一的理論灌輸,容易導致教學氛圍的死板沉悶。近年來,敘事教學作為思政課創新發展的新策略、新方式,以“講故事”的策略設置議題,引發課堂討論,傳遞價值觀,讓學生不自覺地接受了敘事化過程中所表達的觀點和立場,實現了“對誰講”“講什么”與“怎么講”三者的有機融合。在高校思政課堂上創新中國故事的敘事和表達方式,不僅可以激發青年學生對“果”的追問,還可以深化他們對“因”的建設。

有效的敘事不僅是對現實的呈現,更是對現實的超越。構建高校思政課中國故事的敘事模式,意味著從內容創作到敘事策略都需要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需要。首先,思政教師要根據學情分析,選擇恰當的故事切入點和落腳點,從故事文本、主要人物、焦點矛盾、場景還原、敘事層次等不同角度去研發案例素材,并與教學內容、學生專業相適配。其次,在選取恰當的故事素材之后,思政教師還要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和闡述,將宏觀敘事與個體敘事相聯系,對學生進行創造性地解讀,引導他們從接受外部信息到認知主體的躍遷,從而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轉變。最后,在敘事技巧上,思政教師還要運用多元敘事策略,依托各種生動活潑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開放性空間內基于教學內容,聚焦具體實踐,調動一切可以引發學生認知成長、思想共鳴、價值認同的因素。

(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耦合聯動

要讓中國故事的教育價值最大化,不是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引用一兩個故事就可以的。講好中國故事,應該是思政課教師團隊整體設計與協作的過程,應該是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整體設計、系統布局、有序推進的工作,應該是思政課教師團隊和專業課教師共同攜手整體設計的過程[10]。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思政課,每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各不相同,這也意味著思政課必須要有整體的設計和編排,既要有整體的思政課教學目標,也要精心挑選出思政課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說服力、最有感染力的故事,才能把故事講好、講透,講出時代感和親切感,才能把道理講深、講活,講出落地感和獲得感。

首先,收集集中反映新時代精神內涵的中國故事案例,并建立“中國故事資源數據庫”,由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度闡釋其中的新時代精神內涵和邏輯線索。其次,以中國故事為核心圈層,拓展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故事圈層,圍繞人才培養方案挖掘中國故事內容和思政育人元素。比如,人文專業的學生要挖掘中國文化故事,法學專業的學生要挖掘中國政治精神,經管專業的學生要挖掘中國經濟故事,理工科專業的學生要挖掘中國科技故事等。最后,融合“歷史、人民、社會”等價值要素和“知識、能力、素質”等專業要素,共同構成系列線性結構并進行重點歸納,細化故事要點,最終形成課程思政邏輯機制,即以中國故事為主線,以價值引領為基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聯動,同向同行。

(三)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的有機互補

中國故事內容豐富,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國精神,承載著中國價值,承載著中國理論;而思政課又是融知識性、價值性、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如果沒有百科全書式的理論功底,思政課教師將很難啟人入道。當下,中國抗疫故事已經成為各地區、各高校思政課堂的“活教材”,學生們對它的認同正是因為這些故事來自學生身邊,可感可觸的現實故事具備強大的說服力。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樹立“故事思維”,借助真實可塑、有聲有色的中國故事,深入淺出地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制度、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等,讓理論不再抽象,讓問題更加明朗,讓中國故事的光芒指引青年學生的成長之路。

中國故事不僅要引發學生的思考,還要觸動學生的行動,既要學生感悟和思考“我能做什么”,也要讓學生深入基層一線進行實踐。要達到知行合一,就要破解中國發展很精彩,但是中國故事講不好;中國發展很不易,但是學生感受并不深的教育困局。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組織思政教師講、領導干部講、教育專家講,還要讓學生自己講,自己深入社會、沉入基層,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去感知時代、感受社會、體察人間,去接觸榜樣、靠近模范、學習先進。此外,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需要進一步從敘事教學的角度出發審視思政教學實踐要素,完善學生的思政實踐教學體系,拓展中國故事的敘事空間感,帶學生去工廠車間、社區軍營、田間地頭、弄堂小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深入參與有助于他們切實地感悟和體會講好中國故事的素材,從而真正把中國故事講得引人共鳴。

(四)高校系統和外部資源的匯聚整合

中國故事本身是發生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尤其是中國大地上各地區、各行業的真人真事,并不是人為杜撰或編造的虛假故事。新時代青年對世界的認知、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認同,是一個多方位、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作用,不僅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探索實踐,還需要搭建從學校到社會,從課堂到田間的中介系統,以受教育者成長成才為落腳點,整合社會資源,為思政課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支持和保障。唯有“大資源”的匯聚,才能真正感化、感染當代青年學子。

首先,高校要開門辦思政課,提升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意識和能力,與中小學聯合打造優質的“大思政課”課程,依托各地豐富的紅色故事、民族文化故事,運用歷史進程中的感人故事、典型案例,豐富思政課故事資源系統。其次,高校要結合時代要求明晰教育目標、完善課程體系、規范教育過程,立足于學生實際和認知規律等綜合情況,以具有教育意義的中國故事為素材,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學生對中國故事的思想認識。最后,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最新成果、最鮮活案例從校內課堂帶到校外大課堂,把中國故事的敘事形式從口頭演繹轉向情境體驗、實踐鍛煉等多種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中國故事在思政教學中的鮮活性、說服力和感染力。

五、結 語

綜上所述,把學生培養成擁有“四個自信”的新時代青年,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每一個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高校思政教師應積極探索思政課程的理論知識與中國故事敘事方式緊密結合的授課方法,融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從校內延伸到校外,以中國故事的敘事邏輯提升新時代青年的“四個自信”。

參考文獻:

[1] 劉亢,蔣芳,朱筱,趙琬微,許祖華.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N].新華每日電訊,2023-03-17(05).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劉蒙之.敘事傳播:范式、理論及在新聞傳播研究中的分析策略應用[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5):63-71.

[4] 謝海軍,馬昕蔓.中國現代化“并聯式”發展道路的新特征分析———以西方發達國家“串聯式”發展道路為參照系[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8(6):34-39.

[5] 習近平.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J].新長征(黨建版),2023(3):4-13.

[6] 楊菲蓉,江傳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 王永香,李忠鵬.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五重維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7(27):1-12.

[8] 杜黎明.文化自信的底氣與根基[J].人民論壇,2018(4):127-129.

[9] 杜新宇.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

[10] 馬海燕.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講好中國故事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20(2):117-121.

[責任編輯:李婷]

猜你喜歡
四個自信中國故事思政課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黨的歷史為“四個自信”提供史鑒支撐
黨的歷史為“四個自信”提供史鑒支撐
厚植“四個自信” 不斷夯實意識形態陣地
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意識形態話語權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世界最大童書展,“中國故事”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