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多元主體參與的對策研究

2023-09-11 14:49劉春輝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研究

劉春輝

摘 要:本文基于對內蒙古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調查,指出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對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從政府、社會、家庭、學校、留守兒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政府方面從政策支持的角度提供保障;社會方面逐漸完善各項服務體系;家庭方面要提升留守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效果;學校方面要加強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留守兒童應提升自身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控力。

關鍵詞: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多元主體參與;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D422.6;D669.69;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8-0065-04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要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本研究從內蒙古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為切入口,立足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實際,研究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及兒童自身五大參與主體參與現狀,探究多主體參與背后的行動邏輯和實踐策略。

一、政府從政策支持的角度提供保障

(一)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良性發展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推動家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明確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婦女聯合會統籌協調社會資源,協同推進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并按照職責分工承擔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務。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因一些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導致對未成年人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家庭教育中最關鍵的責任主體是家長,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因此,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教育定義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導和影響。

教育部等十三部委為有效解決職責定位不清晰、協同機制不健全、條件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更好地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規定,提出了《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簡稱《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事關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兑庖姟返膶嵤τ谕七M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良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分積極意義。

(二)培育家庭教育專業化服務機構

1.加大政府的資金扶持力度,改善農村牧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籌措資金,協調各個職能部門,建立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專項基金,不斷改善留守兒童所在學校的辦學條件、設施設備、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大師資引進和師資培訓投入,為留守兒童配備豐富的游戲器材和各類文體用品,建立形式多樣的移動圖書館,積極改善留守兒童營造豐富的學習環境,滿足留守兒童學習、生活上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2.科學整合社會資源,強化家庭教育專業化指導

為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者的理論素養,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化指導,為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政府要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在各類服務機構包括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社區、公益組織中邀請教育專業人士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政府還可以鼓勵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憑借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積極開發符合本地區留守兒童需要的家庭教育系列課程,創造條件培訓更多的有相關專業背景、有意愿從事家庭教育指導的本地人才,充實到家庭教育指導師的隊伍中來,提高該地區農村牧區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化水平。

3.協調多方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動

高質量的家庭活動有助于提高兒童對家庭的歸屬感、對父母的安全感和對自己的滿足感,從而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幸福的自我認知,增強對自己、對社會的自信心,為今后孩子步入社會培養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因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不能像正常家庭一樣享受家庭活動帶來的樂趣。因此,政府要協調各方力量,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動。一方面,政府可以號召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憑借自身優勢,組織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親子體驗活動,邀請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共同參與。另一方面,地方職能部門可以引導家長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交流活動,比如以“愛要大聲說出來”、“送給孩子的漂流瓶”等為主題開展的多種音視頻制作活動。線下可以建議父母合理安排時間,定期接孩子團聚,以此彌補父母陪伴缺失的情況。

二、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一)營造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加強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教育的宣傳力度,有利于引發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高度關注,提高全社會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有力地宣傳和動員,吸納多方力量共同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面臨的各種問題。社會各級各類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司法系統可以指派專門的工作人員深入留守兒童家庭,向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普及有關法律及安全常識;社會公益組織可以面向留守兒童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捐贈圖書、衣物等愛心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各級部門可以動員黨政機關干部入戶結對幫扶;醫療衛生服務系統可以為留守兒童提供包括身體健康檢查、心理健康援助指導等多項服務。舉社會之力營造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社會氛圍,讓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

(二)深化社區服務內容

社區是搭建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社區要營造良好的社區文化和生活氛圍,注重對留守兒童的人文關懷,整合社區資源,發揮好社區的綜合育人功能。社區內的各類教育基地和活動場館要面向留守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為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提供學習和活動的場地。鼓勵社區內的愛心組織或個人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愛心服務,積極組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服務團,指定專人輪流深入留守兒童家中開展家庭式教育服務。社區還可以聯合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請資深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定期深入社區開展各類講座及學習活動,強化家長對愛的教育、心靈溝通、快樂賞識等教育理念的認識,引導留守兒童合理宣泄情緒,促進留守兒童及其家長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著力打造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及良好網絡生態環境,積極構建以家庭教育為主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

三、提升留守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效果

(一)轉變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明確指出,各地要積極運用各類媒體,廣泛開辟宣傳途徑,向家長宣傳法律的重要意義、地位作用和核心內容,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目標,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要盡己所能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留守兒童的家長是實施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引導家長用科學的育人觀念來確保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家風,加強對留守兒童在誠實守信、熱愛勞動、獨立生活、文明交往等方面的良好品行,避免單純強調“重智輕能”的觀念。家長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留守兒童樹立學習的榜樣,主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構建和諧平等的親子關系。

(二)創造條件,高質量陪伴孩子

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給予兒童足夠的陪伴。調查顯示,目前內蒙古農村牧區家庭教育中隔代教養比例偏高。留守兒童家長需要充分衡量家庭教育與外出打工之間的關系,權衡利弊,在此基礎上做出抉擇,留出充足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密切關注留守兒童身心發展狀況。針對長期不在留守兒童身邊陪伴的家長,也要充分依托互聯網技術、手機通訊設備等媒介,保持與孩子的頻繁溝通,盡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收獲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三)積極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保持與教師密切溝通

科學的教育方法是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內蒙古農村牧區留守兒童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導致各種家庭教育問題頻繁出現。作為留守兒童的家長,要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借助互聯網、紙質媒介物等多種途徑,積極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反思并改進自己的家庭教育做法,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效果,避免出現“重物質、輕精神”的教育做法,推進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留守兒童家長還要積極與教師溝通交流,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校的學習情況、交友情況、心理動態等方面的表現及問題,并積極向教師請教解決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共同促進留守兒童學業水平的提升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四、發揮學校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用

(一)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培養留守兒童的健全人格

調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兒童會表現出性格孤僻、固執叛逆等問題行為,這與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是密切相關的。幫助留守兒童形成健全人格是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應采取多種措施來應對留守兒童性格方面形成的偏差和問題,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會。學??梢栽诮虒W活動中培養留守兒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比如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素質拓展活動等調動留守兒童的參與熱情,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與溝通,培養留守兒童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

(二)積極高效地與家長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要充分利用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家訪等形式來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和監護人的聯系,引導留守兒童家長與學校協同配合,共同對留守兒童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為避免家長因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而導致的嚴重后果,學校應定期向留守兒童家長普及正確的家庭教育內容及方式,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和實操性。學校要利用好互聯網平臺,為留守兒童家長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及時在平臺上發布與留守兒童相關的教育信息,并通過建立班級留守兒童微信群、QQ群,實現留守兒童家長與教師實時溝通,及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學業狀況和心理變化,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另外,學校還應及時追蹤留守兒童的成長狀況,通過家訪或電話咨詢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留守兒童家庭、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情況并制定詳細的成長檔案,精準掌握不同成長背景、不同需求的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給與他們精準幫扶。

(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能力

結合調查中呈現的留守兒童存在的各類心理問題,學校要發揮好教育引領作用。通過有計劃地師資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導。教師有能力根據留守兒童及家庭的具體情況,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指導他們的教育方法,引導留守兒童和家長有效溝通。另外,學校還要培訓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活動,定期與有各類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溝通、開展疏導,其他教師也應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和照顧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在集體生活中的溫暖。

五、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認知能力與自控力

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自律性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而,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控制力也是改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重點內容。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形成合力,密切關注并培養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面對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不良情緒和表現出的諸多行為問題,家長和教師要高度關注。家長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留守兒童進行交流,用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充滿善意的話語來消解留守兒童的不良情緒。針對留守兒童已經出現的不良行為問題,家長和教師要通過與留守兒童交流,教給他們正確的解決方法。班主任應通過留守兒童的成長檔案,及時追蹤觀察留守兒童各方面的發展變化,針對不同留守兒童出現的具體情況,通過談心活動讓留守兒童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他人。班主任還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明確的成長目標,引導留守兒童逐漸建立自信心和目標感。

(二)積極融入集體生活

調查顯示,大部分留守兒童融入集體生活的積極性不強。家長和教師應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文體活動,讓他們與同伴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學會與同伴交往的技能技巧。平時,家長和教師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為留守兒童樹立學習的榜樣。針對留守兒童的自身需求,家長和教師要耐心地傾聽留守兒童的心聲,鼓勵他們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樹立自信。教師應引導留守兒童與家長、同伴和諧相處,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努力改善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大膽融入集體生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黃教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2〕謝妮,申健強,陳華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3〕黃齊孝.家庭教育[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

〔4〕劉小雨.萬州區龍駒鎮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多元主體參與研究[D].重慶:三峽學院,2021.

〔5〕劉青.小組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研究[D].貴陽:貴州民族大學,2021.

〔6〕沈李利.基于多元主體參與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保障問題研究[M].寧波:寧波大學,2019.

〔7〕邵文娟,孫渝.淺析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經濟保障現狀[J].四川勞動保障,2018(01):47-49.

〔8〕楊劍,胡喬石,楊環.政府購買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服務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2018(03):106-111.

〔9〕郭方濤.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方式問題及轉變[J].教育評論,2017(10):25-29.

〔10〕劉紅升,靳小怡.西部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主體研究[J].教育評論,2017(11):50-54.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A Study on the Multiple Subject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LIU Chun-hui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It points out many problems i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and conducts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Specific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society, families, schools, and left 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guarant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support; Gradually improving various service systems in society; In terms of family,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parent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o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Left behind children should enhance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self-control.

Keywords: Rural Pastoral Areas; Left 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Multi Subject Particip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猜你喜歡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研究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