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2023-09-13 11:57劉子墨
管理學家 2023年17期
關鍵詞:獨生子女生源畢業生

劉子墨

[摘 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現實需求。文章運用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對在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的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該背景下,人口學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和工作因素對就業滿意度仍有較為顯著的影響,但具體因素影響程度有所差異。在指導學生進行就業選擇時,高校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從職位認知、自我認知和崗位發展等方面加強引導。

[關鍵詞]就業滿意度;影響因素;有序Logistic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7-0069-03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促進就業的重要群體。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仍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且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期待相較于之前有較為明顯的變化,其中“期望薪酬下降”和“期望行業變化”占比較大,由此引發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產生新的變化[1]。

就業滿意度主要是指個體基于其職業選擇和就業情況的滿意程度,其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與個人的工作內容、薪資待遇、工作環境、職業發展機會、工作與生活平衡等因素有關,是客觀反映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的有力指標[2]。

研究表明,受新冠肺炎影響,“疫情下就業狀況樂觀程度”超過“就業機會充分程度”“月收入”等常規因素,分別排在當年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最重要的???、本科、碩士畢業生中的第2、3、2位,成為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3-4]。

由此可見,在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影響因素正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被改變。

一、數據說明及實證研究方法

(一)樣本說明

本研究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問卷的方式,調研北京某財經類院校同屆畢業生,共發放問卷2209份,在1272份有效問卷中,男生389人,占比30.6%,女生883人,占比69.4%;漢族學生1147人,占比90.2%,少數民族學生125人,占比9.8%;獨生子女759人,占比59.7%,非獨生子女513人,占比40.3%;本科生155人,研究生339人,博士生18人,專升本1人;北京生源530人,京外生源742人。

(二)變量說明

本研究中,以高校畢業生對其求職過程中的就業滿意度為因變量,并依據Likert五分量法,將滿意度劃分為五個等級:“非常滿意”“一般滿意”“有點滿意”“一般不滿意”及“很不滿意”。解釋變量為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的各種因素,包括人口學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工作因素等方面,具體情況詳見表1。

(三)統計方法

二、就業滿意度回歸分析

文章以就業滿意度為因變量,將人口學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工作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分別進行回歸分析[5]。其中“非常滿意”人數占27.04%、“一般滿意”占50.24%、“有點滿意”占18.00%、“一般不滿意”占4.32%、“很不滿意”占0.40%。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結果顯示(p=0.001<0.05),模型構建具有有效性。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一)人口學因素對就業滿意度的影響

在人口學因素中,性別和民族均未呈現出顯著性(p>0.05),說明性別及民族特性對就業滿意度并沒有較大影響。是否為獨生子女在模型中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z=2.039,p=0.041<0.05),表明獨生子女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即獨生子女的就業滿意度相較于非獨生子女的要高。這可能是由于,相較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家庭支持,就業壓力相對較小。

(二)人力資本因素對就業滿意度的影響

在人力資本因素中,政治面貌、學歷層次、社團經歷、獎學金和學生干部5個解釋變量均未呈現出顯著性(p>0.05),說明以上因素對就業滿意度并沒有較大影響。

生源所在地在模型中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3.771,p=0.000<0.01),表明生源所在地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京內生源的就業滿意度相較于京外生源的要高。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樣本選取院校所在地為北京,且畢業生留京人數較多,相較于京內生源學生,京外生源學生的生存資本所需更高,從而對工作質量的期望更高。

實習經歷在模型中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2.686,p=0.007<0.01),表明實習經歷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其回歸系數為-0.142,表明實習經歷越多,對最終工作滿意度反而越低。這可能是由于企業對實習生和正式員工招聘的標準及工作內容有所差異,在經歷過多段實習后,學生對自身價值認定有所提高,但并未達到相似崗位正式員工的標準,以至于最終工作落實情況與期望存在差異。

(三)工作因素對就業滿意度的影響

在工作因素中,工作地點、五險和公積金3個解釋變量均未呈現出顯著性(p>0.05),說明以上因素對就業滿意度并沒有較大影響。

專業相關度在模型中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6.361,p=0.000<0.01),表明專業相關度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匹配性越高,學生就業滿意度越高。

發展路徑在模型中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9.447,p=0.000<0.01),表明發展路徑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發展路徑越清晰,學生就業滿意度越高。

發展空間在模型中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8.170,p=0.000<0.01),表明發展空間會對就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影響;發展空間越大,學生就業滿意度越高。由此可見,相較于當前工作待遇的情況,畢業生更看重崗位的未來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

三、結論與建議

后疫情時代,畢業生求穩心態更強,基于上述對此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文章認為,及時掌握畢業生的心態變化,將求職培養前置,引導學生提早了解自身、了解市場是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點。同時,需要加強與政府、企業的深入合作,實現多方聯動,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努力。

(一)加強精準就業指導,提升學生的求職競爭力

基于調查可知,學生的人力資本經歷對求職滿意度有顯著影響,準確把握學生就業需求及網絡行為特點,及時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生涯發展需求和就業指導需求,分類別、分群體(就業、考研、出國及自主創業等)地開展職業規劃、行業探索、簡歷指導等就業指導活動,有利于提高就業指導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入挖掘社會資源,增強校政、校企合作。

(二)深入發掘社會資源,搭建良好就業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強調“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學校應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人社局部門、重點生源地區企業的合作聯系,將社會需要和適用政策引進學校,力爭在學?!肮S”中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畢業生,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二)加強追蹤調查研究,注重學生培養反饋

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精準就業指導,高校應及時掌握各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及發展趨勢。通過與畢業生保持溝通、組織問卷等手段開展追蹤調查,分析收集學生意見和建議,及時采取改進措施,充分發揮就業調研對人才培養的反饋作用。同時,學生培養的反饋機制還可以讓學校了解學生的就業意愿、發展需求和職業規劃,更準確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咨詢和輔導。

只有通過持續的研究和有效的反饋機制,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匹配度和職業發展能力,為建設更加繁榮和有競爭力的社會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春玲.疫情沖擊下的大學生就業:就業壓力、心理壓力與就業選擇變化[J].教育研究,2020(07):4-16.

[2]岳昌君.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02):84-96+189.

[3]岳昌君.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0(06):4-8.

[4]王雙煌.疫情背景下的大學生職業選擇與就業心理[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04):78-80+120.

[5]王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就業保護與社會保障[J].經濟縱橫,2020(03):7-15+2.

猜你喜歡
獨生子女生源畢業生
新形勢下提升傳統本科專業生源質量的思考和認識
農村生源不是“搖錢樹”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圖說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獨生子女不能完全繼承父母遺產?
最“叛逆”的畢業生
高校生源危機:“狼真來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