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2016—2019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種類、分布特點和耐藥性分析

2023-09-13 03:02周錦云苗慧慧
遼寧醫學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氨芐西林革蘭頭孢

周錦云 苗慧慧 張 苗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天津310400)

在兒科中最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有兒童呼吸道感染,通常將其分為上、下呼吸道感染。鼻腔及咽喉間的急性感染炎癥稱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則是包括急性支氣管炎、肺部炎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1-2]。由于兒童的機體免疫功能較差,所以在呼吸道感染中常會出現以肺部感染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兒童出現呼吸道感染時,應及時進行治療,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等造成嚴重的影響[3]。掌握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各種病原菌的耐藥性特點,對指導兒童呼吸道感染用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男患兒50例,女患兒48例,平均年齡為(12.54±2.28)歲。所有患兒均符合中華兒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應用指南的診斷標準,在臨床的生物指標中檢測到中性粒細胞及白細胞水平明顯增高,且淋巴細胞水平出現下降的情況[4]。

1.2測定方法 采用無菌吸引管采集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留取夜間痰或晨痰,留痰前漱口并用力咳痰,對不能自行咳痰的患者則通過痰液收集器負壓無菌抽取氣管深部分泌物。使用ATBEX-pression病原菌鑒定儀對菌株進行鑒定,采用K-B法監測抗菌藥物耐藥性,結果判定依據ACCLS標準。采用VUTEK-32自動微生物分析儀(AMS)(美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鑒定菌種,嚴格根據操作說明書進行具體操作。綠假單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銅大腸埃希菌(ATCC25922)及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通過藥敏試驗檢測質控菌株。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WHONET5.4軟件對藥敏結果進行耐藥性分析。

2 結果

2.1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本研究數據發現,革蘭陽性菌中占比例最多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0.56%),其次是肺炎鏈球菌(7.22%)及表皮葡萄糖球菌(6.11%),最后為腸球菌(1.67%),革蘭陰性菌中占比最多的為肺炎克雷伯菌(28.89%),其次是大腸埃希菌(23.33%)及銅綠假單胞菌(13.89%),最后為鮑曼不動桿菌(6.11%),其他類病原菌占2.22%,見表1。

表1 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2.2革蘭陽性菌藥敏結果 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對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哌拉西林、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呋辛、紅霉素耐藥率均>50.00%,而對替考拉寧、利福平及萬可霉素的耐藥率較低,見表2。

表2 革蘭陽性菌藥敏結果

2.3革蘭陰性菌藥敏結果 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呋辛、呋喃妥因、慶大霉素、氨曲南、環丙沙星、頭孢唑林、頭孢他啶的耐藥率≥50%;銅綠假單胞菌對環丙沙星、頭孢呋辛、慶大霉素、頭孢他啶及氨芐西林的耐藥率≥50%;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均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美羅培南、亞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藥率較低,見表3。

表3 革蘭陰性菌藥敏結果

3 討論

呼吸道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在我國其已成為了大眾健康的公共問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占據了農村住院患者的16%左右及城市住院患者的12%左右,尤其是對于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其患病幾率大于成年人[5]。對于呼吸道感染患兒臨床上應予以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但由于兒童是機體各臟器功能發育并不完全,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考慮到藥物是否對患兒的肝腎等臟器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等[6]。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時,肝內酶的分泌量不能達到對霉素清除的基本標準,所以使用毒性大的藥物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不良反應情況[7]。

下呼吸道主要有支氣管肺炎、哮喘伴有感染、急性器官支氣管炎及支氣管異物伴感染等,其實導致患兒需要進行住院治療的主要原因[8]。在臨床調查中發現,一般較為常見的是以細菌感染為病原體,其占感染病原體高達80.00%以上[9-10]。致病菌中較為常見的是革蘭氏陰性桿菌,但常在后期會出現較高的耐藥率[11]。其中致病性比較強的有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及大腸埃希菌等[12-13]。研究發現當機體的防御功能下降或出現一定障礙時,侵入機體的致病菌數量會明顯增多并且增強了毒力,會導致機體出現內菌群的失調,正常的菌群變成條件致病菌,其是導致機體出現下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14]。從20世紀80年代起,當在臨床上使用了大量的廣譜抗菌藥物后,病原菌的特點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有資料稱,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總體趨勢從外源性致病菌逐漸向內源性條件致病菌轉換[15-16]。

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檢查中,痰培養是較為常見的檢測方式,通過對本院98例確診為呼吸道感染的患兒進行痰培養分析,旨在統計本院患兒感染的病原菌的類型、使用抗菌藥物以及對臨床常見抗感染藥物耐藥情況的分析,以為臨床上對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提供有力的用藥選擇依據。本研究認為對于出現呼吸道感染患兒應優先考慮為革蘭氏陰性菌所致,其原因是在本實驗中的數據顯示革蘭氏陰性菌占有72.22%的占比,而革蘭氏陽性菌則只占據了25.56%,其他類感染病原菌只占據了2.22%。本研究對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了藥敏實驗,結果中顯示革蘭陰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腸埃希菌對呋喃妥因、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呋辛、氨曲南、慶大霉素、環丙沙星、頭孢他啶的耐藥率較高,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呋辛、環丙沙星、慶大霉素、頭孢他啶的耐藥率較高。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較為復雜,其中朱啊喲包括產生了內酰胺酶、外模通透性降低及主動泵出、藥物作用靶位的改變、沒的修飾鈍化作用等。

引起兒童下呼吸道革蘭陽性菌感染的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等。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及哌拉西林的耐藥率均>80%,對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紅霉素耐藥率也較高。這與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離率較高具有相關性。另外由于兒童的免疫系統及肝腎系統發育為完全,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多,且兒童患者使用的藥物種類有限,在臨床上多使用青霉素類及大環內酯類的藥物,所以在研究中發現青霉素及大環內酯類藥物的耐藥性較高。臨床上由于對喹酮類藥物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率較低,所以數據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對于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均>50%,數據結果提示應對食物鏈中的耐藥菌問題得到重視。

猜你喜歡
氨芐西林革蘭頭孢
氨芐西林鈉合成工藝研究
氨芐西林預報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亞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腫瘤醫院感染患者革蘭陽性菌分布與耐藥性及經驗性抗MRSA的研究
淺談國產注射用氨芐西林鈉雜質譜及生產工藝
藿香正氣水和頭孢一起吃能致命 這是真的嗎
基層醫院ICU與非ICU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分布與耐藥性差異
2011—2013年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監測結果分析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靜脈滴注致肝功能損害1例
注射用頭孢甲肟致白細胞減少2例
用頭孢唑林鈉控制羔羊痢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