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營養指標及免疫水平的影響

2023-09-13 03:02黃倩倩侯亞萍韓依汝
遼寧醫學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根治性胃腸功能康復訓練

黃倩倩 侯亞萍 韓依汝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直腸癌是指位于齒狀線至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在根治性切除腫瘤的前提下,保留了肛門的控便功能,但患者術后易出現腹瀉,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致使營養不良,不利于患者預后?,F臨床上針對直腸癌術后患者常應用常規護理,可促進胃腸蠕動,但可能引起吻合口瘺的發生[1]。研究[2]表明,量化活動干預可改善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營養狀態,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營養指標及免疫水平的影響,現探索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間115例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術后干預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量化組。常規組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齡32-64(48.26±9.14)歲;腫瘤直徑2.5-8.4(5.48±1.25)cm。量化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齡32-64(47.53±9.23)歲;腫瘤直徑2.5-8.4(5.54±1.13)cm。兩組基線資料經比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經直腸指診、腹盆腔CT等檢查納入符合《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2014年,北京)》[3]中直腸癌的診斷標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腫瘤大范圍轉移、精神異常等。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并獲取批準。

1.2方法 兩組均行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依據加速康復外科(ERAS)標準患者行圍術期干預,術后給予抗感染、腸內營養等對癥支持治療。待手術結束,患者回至病房將無線智能手環戴至其腳踝處,囑患者3 d內不取下,若患者活動期間出現心慌、頭暈等,應將活動終止,確?;颊甙踩?。

1.2.1 常規組 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向患者宣傳術后康復知識,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待評估結束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依據患者自愿原則,患者下床活動2~3次/d;護士對活動相關情況進行記錄。

1.2.2 量化組 給予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剖易o士進行全員培訓,將量化活動手冊發放至患者手中,告知患者術后第1、2、3 d的活動距離分別為100m、300m、500m,若患者在活動期間無明顯不適,可將步行距離適當增加;②于術后24 h內協助患者完成首次下床活動;③術后第1d下床活動2次,術后第2d下床活動3次,術后第3d下床活動4次;④責任護士于每日下午6點前借助無線網絡同步患者手環信息至APP,動態關注患者每日活動的完成實際情況,針對未完成部分,對患者進行督促,督促其夜間繼續完成;⑤次日上午8點前借助APP,對患者前一日活動總步數及距離進行詳細查看記錄。

1.3觀察指標 (1)胃腸功能恢復:比較兩組胃腸功能恢復。包括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開始進食流質時間。

(2)營養指標:比較兩組干預前、出院時營養指標。①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 mL,3700r/min離心13 min,分離血清,取適量血清采用邁瑞BS-2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南京貝登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測定前白蛋白(PRE)、轉鐵蛋白(TRF)水平;②測量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應用皮褶厚度計測量肱三頭肌提起的皮膚與皮下組織,即為TSF;③上臂肌圍(AMC):應用卷尺對上臂腕橫紋至肘橫紋連線中點的周徑進行測量,即得出上臂中部周徑,依據AMC=上臂中部周徑減去3.14與TSF的乘積,計算AMC。

(3)免疫功能:比較兩組干預前、出院時免疫功能。取適量血清采用免疫比濁試劑盒(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濁試劑盒(浙江維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

2 結果

2.1胃腸功能恢復 量化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開始進食流質時間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胃腸功能恢復

2.2營養指標 兩組出院時TSF、AMC、PRE、TRF水平較干預前降低,量化組降低幅度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營養指標

2.3免疫功能 兩組出院時IgG、IgM、IL-6、CRP水平較干預前降低,量化組IgG、IgM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常規組,IL-6、CRP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免疫功能

3 討論

直腸癌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僅有少量便血和排便習慣改變。隨著疾病進展,出現腹部隱隱作痛、腹脹、大便變細等表現,甚至排便困難、貧血、消瘦?,F臨床上針對直腸癌術后營養不良患者,多以常規護理為主,可改善營養指標,但免疫水平的調節效果較不理想。研究[4]表明,量化康復訓練可調節直腸癌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改善患者預后。

常規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早期下床活動鼓勵,可增加胃腸動力,但部分患者依從性不高,致使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較不明顯[5]?;贏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通過量化活動手冊促使患者及其家屬對術后量化活動樹立正確認知,便于患者依據自身每日實際情況對量化活動進行合理規劃,緩解患者術后盲目及恐慌情緒,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提高臨床配合度,認真完成術后下床活動量化目標,促進胃腸蠕動,縮短術后始進食流質時間;加之規律性下床活動,患者規律性呼吸可促使膈肌得以鍛煉,對直腸推進力具有提升作用,促進患者盡快排氣排便[6]。結果顯示量化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開始進食流質時間水平低于常規組,表明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可改善胃腸功能。

結果發現兩組出院時TSF、AMC、PRE、TRF水平較干預前降低,量化組降低幅度高于常規組,表明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可調控營養指標。常規護理通過督促患者術后早日下床活動,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但患者對術后下床活動缺乏合理的規劃,在執行方面較為盲目,致使營養指標的改善程度不高[7]?;贏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促使患者術后擁有明確的康復指導標準,手機APP信息同步的應用可督促患者依據計劃行下床活動,對自身活動計劃的進展擁有清晰的認知,對自身行動執行力有精準的定位,提高患者的臨床執行力,提升患者對活動及康復的信心,利用規律性且合理化的下床活動促使胃腸功能盡快恢復,增加營養物質吸收,改善營養不良狀態[8]。

常規護理促使患者了解術后康復知識,且護士的督促可提高其依從性,但患者對運動缺乏直觀認識,致使每日下床活動量不足,導致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一般[9]?;贏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通過手機APP信息同步促使患者對之前日?;顒佑兄庇^且具體的認識,改變了以往臨床患者被動干預的方式,將干預方式轉化為主動化,提高患者臨床配合度,督促患者按計劃實行下床鍛煉,便于盡快恢復胃腸功能,促使患者早日進食,改善營養不良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免疫功能[10]。研究顯示兩組出院時IgG、IgM、IL-6、CRP水平較干預前降低,量化組IgG、IgM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常規組,IL-6、CRP水平低于常規組,表明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可調節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基于APP的量化康復訓練方案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術后患者進行干預,通過提升直腸推進力,改善胃腸功能,調節營養指標,調控免疫功能,療效優于常規護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根治性胃腸功能康復訓練
四磨湯口服液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根治性肝切除與外囊摘除治療肝包蟲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對比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腸膀胱術
后腹腔鏡下與開放式兩種腎根治性切除術療效對比
腹腔鏡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中保留膀胱頸在術后控尿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