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及世界意義

2023-09-15 17:33李慶四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李慶四

摘 要:政治現代化是世界各國政府致力實現的發展目標。相較于西方國家,中國在政治治理上起步晚、任務重、困難大。經過不斷努力提升和完善,中國政治治理后來居上,成效卓著,不僅對自身政治進程影響深遠,而且更具有廣泛的世界意義。這種意義主要體現在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治理現代化的壟斷地位,為面臨困境的廣大非西方國家提供了不同治理思路,在西方政治治理模式一家獨大的世界政治中有助于促進東西平衡和世界和平。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治治理;政治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D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 5381(2023)04 - 0047- 07

一、引言

國家治理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其中政治治理又是整個國家治理的首要方面。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為實現中國政治現代化而努力。中國政治模式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構建起來的。在廣泛汲取世界各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成一體的政治現代化模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時代正在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開啟新的征程[1]。政治現代化包含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之中,完善和提升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國家政治現代化的核心要素。

二、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實踐

中國政治現代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探索,由自身政治實踐與他人經驗結合而貢獻給世人的政治智慧和結晶。

首先,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表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上。在短短7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從一個人口眾多、一窮二白、科技文化水平落后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快、最有增長活力、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第二大經濟體。其間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經濟發達國家,不僅極大改變了自身的經濟面貌,而且對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實踐證明,沒有一個成功的政治現代化,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經濟建設成就。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政治治理長期陷入衰敗之中。中華民國雖然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由于西方列強的長期侵略、國內軍閥混戰等,國內政治一片混亂,談不上政治現代化。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現代化是在一張白紙上開始的,取得如此成就也是中國共產黨頂著各種誘惑和壓力,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結果。

其次,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政治治理模式。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受到美蘇冷戰的影響和美國頑固奉行敵視中國的政策,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圍堵下,中國被迫采取和蘇聯一樣的中央高度集中的一體化管理模式,雖然保證了統一和效率,但卻以犧牲靈活性和多樣化為代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從價值導向、制度安排、權力配置、職能分解、機構設置等層面很好地總結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政治現代化的經驗教訓,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政治治理模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十三條顯著優勢,即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于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于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

再次,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是中國政治與中國國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果。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精華成分,被合理地融入到現代民主治理的思想內容之中[2]。盡管中國政治現代化充分吸收了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但對中國而言,在處理復雜的治理問題上,從來就沒有可以照搬的一成不變的普適性模式。一方面,中國政治現代化借鑒了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分,但西方的政治現代化同時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掠奪殖民地財富等政治手段,中國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絕不會存在掠奪他國財富以自肥的情況。另一方面,從來沒有一個非西方國家是仿照西方模式取得治理成功進而實現政治現代化的。比較成功的新加坡和韓國,要么小得不具有借鑒意義,要么就是被美國刻意扶持而不具備推廣性或普及性。只有中國立足自身國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政治治理模式,才是適合自身國情的政治現代化。

最后,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尤其體現在應對人類和自然的重大危機上。中國無論是在應對1997年和2007年席卷世界多地的金融危機上,還是在應對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2003年突發“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上,都取得了人類應對災難史上無與倫比的成就,展示出中國政府卓越的治理能力。從世界范圍內來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在應對2005年新奧爾良卡特琳娜颶風、2020年新冠疫情、2021年得州斷電事故、2023年俄亥俄化學品專列翻倒泄漏爆炸等危機上都顯得力不從心,與其政治現代化的自我認知很不相稱。而中國自進入新時代以來,政治現代化邁上了新臺階。從2019年年末至2022年,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這三年,在保證社會穩定的條件下實現了經濟健康平穩發展,保持了貿易強勁增長,成為世界抗疫物資和生活生產用品供應的大后方,這些都是中國政治現代化成功實踐的有力見證。

三、中國政治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一)中國政治現代化突破了西方對政治現代化的話語壟斷

自進入工業文明以來,特別是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和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之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如三權分立、兩黨或多黨競選輪流執政等,一度被宣傳為人類社會“普遍公認”的“制度標準”,甚至被稱為“歷史的終結”。從前殖民地獨立而來的發展中國家,要么主動效仿,要么被迫接受。像中國這樣實行一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執政體制的國家則被視為“異類”,冷戰結束后在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構架中備受孤立,內政外交屢遭干擾。所以,從世界政治的角度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度霸權激烈博弈的過程。

一方面,從政治意識形態角度講,冷戰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咄咄逼人,大發意識形態霸權淫威,迫使各國選邊站隊,凡不符合西方意識形態和制度模式的,要么被質疑,要么被拒絕而陷入孤立。盡管中美建交后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關系”,但由于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對中國的敵視態度始終不變。自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奉行公開敵視政策以來,后繼的拜登政府也持同樣的政治立場。蘇聯的解體讓美國嘗到的甜頭是:可以通過滲透順利搞垮對手。美國仍然夢想著以顛覆蘇聯的方式顛覆中國。從意識形態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極不希望社會主義國家存在,因此顛覆、肢解中國始終是它們的主要目標。中國出現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美國攻擊的借口。比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1989年的政治風波為借口,制裁、封鎖和孤立中國。在中國,他們千方百計尋找和培養“代言人”,不斷播下致亂的種子,它們的自信就是來自這些安插在中國的內應或“第五縱隊”。所以,每當美國挑釁中國的時候,中國一旦有反擊,這些“代言人”總會跳出來說要“中美友好”“不能有沖突”,不能“開啟互害模式”等。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時,甚至有人發出“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怪論。然而,在蘇聯解體后外部環境十分惡劣的情況下,中國毫不動搖地堅持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長期超過30%,是美國貢獻率的兩倍以上。2008年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到全世界,中國率先走出危機,可謂“風景這邊獨好”。2020年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全面脫貧,實現中華民族徹底擺脫貧困的千年夢想[3],在世界發展史上影響深遠。中美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成果和治理表現,更加鼓舞世人,讓世界上更多的國家敢于打破西方精心營造的思想禁錮和話語霸權,在思想認識上逐漸認可并接受中國的制度模式和政治現代化觀念。

另一方面,從政治治理操作方式上看,憑借民主話語霸權主導國際政治的西方國家自詡為治理標準的制定者和裁決者[4]。在西方長期的政治話語宣傳下,西方的政治治理模式普遍被視為應該“遵奉”的“標準”,凡是不執行這個“標準”的國家,都不會被西方認可,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在國際社會上長期遭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排斥和打擊的根本原因。而西方的政治話語宣傳也導致很多發展中國家被迫接受或順從地套用西方的制度模式。甚至在國內,也還有極少部分人在政治制度問題上,動輒以“世界多數國家都實行了西方那一套,為何中國是另類”為由而自我貶低、自我排斥、自我否定。雖然在西方國家中,在野黨對執政黨確實發揮了監督作用,至少在形式上讓選民產生這樣的印象。但是,二戰后70多年的無數實踐證明,不僅很多在政治制度上照搬西方制度的國家,其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而且西方國家自身情況也乏善可陳:經濟發展毫無起色,政治混亂司空見慣,社會道德大幅滑坡,到處出現佩洛西“美麗的風景線”。反過來看,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方面還是在社會安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卻是政治上長期被西方用“崩潰論”打壓的中國,這不能不讓世人深思!更加證明了西方制度并非唯一,也更加彰顯了中國制度模式和政治現代化的魅力!

(二)中國政治現代化給非西方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治理借鑒

對于冷戰時期處在美蘇博弈夾層中,冷戰結束后倍受西方影響、滲透和綁架的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政治制度上并沒有多少選擇余地。從非洲到拉美,大多數國家被迫走上了輪流執政的所謂多黨民主選舉制之路,但其中真正實現成功治理的并不多,而“失敗國家”則比比皆是。直至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才讓這些國家第一次有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較和選擇。

1.執政黨要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

中國政治現代化成功的基礎在于政治領導力,政治領導力成功的保證是堅強的執政黨,執政黨成功的關鍵在于領導核心的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治理成功的經驗之一。自清末以降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西方列強欺壓下的中華民族,復興的彎路之所以走了上百年之久,主要在于缺乏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執政黨,直至中國共產黨的出現,這種局面才得以扭轉。中國共產黨在執政期間,雖然也因這樣那樣原因出現過一些政策失誤,但在世界各國治理中總體表現上乘,并已實現自己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新中國成立以來,凡是在黨的核心權威明確的時期,就能在艱難險阻中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周年就爆發了對我國東北構成嚴重軍事威脅的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對于百廢待興、國力孱弱的中國而言,是否參戰,并不容易作出決策。民主集中制是我黨的政策決策精髓。毛澤東同志力排眾議,派出中國人民志愿軍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把美國及其盟軍趕回三八線,恢復了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按虻靡蝗_,免得百拳來?!闭浅r戰爭的立威之戰,使入侵越南的美軍始終不敢越過中國劃定的北緯17度線,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奠定了有利的周邊和國際環境,為中國恢復世界大國地位和聯合國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礎。

反觀世界,一些發展中國家政治混亂,執政黨地位比較孱弱,要么是執政黨領導力不足引起內訌,要么受制于反對黨寸步難行。其中很大原因在于黨的領導不夠堅強有力,無法形成領導核心。尤其是受西方分權制衡理念的影響,多黨制國家都擔心強勢政治人物崛起,以至于出現走馬燈般的政府更迭,政權極其不穩,內在制衡淪為內耗內卷。盡管也有一些強勢鐵腕人物在一些國家長期掌舵,但往往成為不受約束的極端案例,同樣妨礙了政治現代化進程。無論以上哪種情況,都不正常。事實上,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多黨政治都存在同樣問題。但與西方不同的是,發展中國家不僅內部治理缺失,而且深受外部(西方)干擾,通過在野黨制造麻煩,插手他國內政,拉一派打一派。無論是在非洲還是拉美還是亞洲,發展中國家治理失敗的案例俯拾皆是,成為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中國共產黨獨創的全過程人民民主

中國政治現代化成功的經驗之二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所作的報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盵5]習近平對人民民主的重大論斷,鮮明地指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和實踐內涵、戰略價值和時代意義,全面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正確方向、基本原則和使命任務,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譜寫了新篇章[6]。全過程人民民主概念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首創。

西方國家的政黨制度重視程序民主。程序固然重要,因為沒有合理的程序就無法保證合理的結果,但程序并非民主的全部。與程序相比,政策實施結果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西方競選制的政黨很難保證或不重視治理結果,因為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仕途和背后金主的利益。選民自以為可以通過手中選票在下次選舉中懲罰食言的執政黨,但自己其實什么也得不到,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選舉中重復體驗失落和沮喪的心情。與這種顧頭不顧尾的程序民主至上不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概念,可以確保執政黨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過程民主、結果民主,避免出現上述極端現象。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和穩定是解決很多問題的根本出路,而政治穩定和政策連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治理的這一優勢,是貢獻給人類社會的寶貴政治治理經驗和智慧。

3.中國共產黨的不斷自我革命

毛澤東曾經說:“為什么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盵7]一黨領導并不能避免黨內出現腐敗分子,其他黨的監督制約作用也不能否定;多黨競選輪流執政存在著“合法”和事實腐敗,同樣不能杜絕腐敗等問題。這就意味著,需要繼續革命、不斷革命,但革他人的命易,革自己的命難。古今中外少有革自己命的先例,對腐敗一直零容忍的中國共產黨率先垂范。習近平指出:“在新時代,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盵8]自我革命是直面問題、修正錯誤、使我們的事業轉危為安的偉大自我革命[9]。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提出不僅是政黨屬性的本質規定,更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客觀需要和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領導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正因為始終秉持“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解剖,向頑瘴痼疾開刀”的堅定態度和革命勇氣,使自我革命的內在要求和基本前提統一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才衍生出一系列政治治理原則,為實現以人民為中心提供了政治保障。

放眼世界政黨政治,多黨亂局不斷,為競選不擇手段,一方面向選民承諾無法兌現的諾言,一方面接受巨額政治捐款。由于大資本才是選舉成敗的決定因素,所以當選者上臺后就把對選民的承諾拋之腦后,而對資本的要求唯命是從。如果選民不滿,最多下次選舉失去其選票;如果金主不滿,有時難免牢獄之災。其結果就是政治進程出現選舉周期性搖擺,難以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更談不上貫徹執行。多黨選舉和監督也不能破除腐敗難題,政黨之間雖勢不兩立,但有時也狼狽為奸,甚至達成分贓貪腐共識。如美國就允許合法腐敗,官員任職期間可能廉潔,退休后進入律師事務所,通過游說前同事,就可合法索取企業提供的巨額傭金,前提條件當然是滿足幕后金主的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多黨、兩黨還是一黨,這些形式上的區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執政黨能否執政為民,廉潔自律,知錯就改,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并非完美無瑕,但與世界政壇花樣翻新的眾多黨派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能不忘初心、反躬自省、砥礪前行??傊?,凡是能從中國的政黨制度中汲取經驗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執政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執政能力。

(三)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成功深刻影響世界和平發展

中國政治現代化成功的價值不限于政治層次和經濟范疇,還對世界和平和穩定發揮深遠影響。因為大國政治底色決定著世界局勢和國際關系屬性,和平治理的國家政治必然導出和平的國際關系格局。

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一直奉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從批評到制裁,從沖突到戰爭,一貫是西方國家對外關系的主導思維。一旦遇到不喜歡或者不順從自己的國家,就小院高墻,拉幫結派,大打出手。能用上國際法懲罰的就使用國際法,用不上國際法的就使用國內法進行“長臂管轄”,甚至通過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或“證據”,公然用武力推翻他國政權。顯然,這些國家的政治現代化并不成功,但如果這些國家的政黨能通過自我革命,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實現政治現代化,贏得選民廣泛擁護,鞏固執政合法性,一定能抵御西方的武力干涉。

當然,中國是世界大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國力不可小覷,讓對手不敢隨便升級沖突,只能玩些小動作。與中國不同,很多發展中國家因國力有限而具備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國家小而弱,不能構成對美國霸權的威脅而難入其法眼,也就不會成為其打擊的目標。另一方面,這些弱小國家如果被美國視為妨礙其霸權實現的國家,就將面臨滅頂之災,比如入侵和顛覆伊拉克等就是例證。近代以來的西方發展史,其實就是西方資本主義殖民掠奪弱小落后民族的歷史。資本主義的侵略掠奪一方面成就了西方的現代文明,另一方面卻造成了被掠奪的非西方國家和地區的長期貧困,成為人類災難的根源,也是這些國家實現政治現代化的沉重歷史包袱!

近現代以來西方發展史表明,國家政治現代化與經濟建設特別是工業化進程息息相關。然而,西方國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殖民者,其工業化是在掠奪殖民地資源財富的基礎上實現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本身極其血腥,無論是殖民者對西半球印第安人實施的種族滅絕政策,對非洲大陸的血腥人口掠奪,還是對澳洲土著居民的血腥屠殺都如此。鴉片戰爭之后,西方國家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王朝的盤剝,更是罄竹難書,給中華民族造成了近乎亡國滅種的災難。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后,即便對給中國造成重大災難的各個帝國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并沒有記恨,始終承諾將來強大了決不追求霸權,不做霸權國家,并表示如果欺壓弱小,必將被世界人民打倒。這是世界大國中絕無僅有的誓言。

中國政治現代化是在以和平方式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的。與西方列強走過的殖民道路完全不同,中國經濟晉級世界第二的目標,始終沒有對外侵略剝奪,也沒有強制他國簽訂不公平貿易協議。中國政治現代化不僅沒有掠奪他人,而且還維護了世界和平。如果政治現代化是一國制度的內在氣質,包括經濟發展在內的治理成效和對外政策就是它的外觀表現。中國以自身發展踐行著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世界觀,就是在增強世界的和平力量,并在事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至少在東亞地區如此。比如,與戰火不斷的俄羅斯傳統勢力范圍不同,無論美日澳等近年來如何上躥下跳,如何花樣翻新其軍事聯盟,東亞地區始終總體保持了和平和穩定。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是人類開啟和平時代千載難逢的機遇!

建立在和平發展思維之上的中國政治現代化,既是對西方曾引以為傲的制度模式的平衡和糾錯,又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比較和借鑒,使一些不帶偏見的清醒的西方學者也承認中國道路的價值和可取之處[10]。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盡管不少發展中國家被迫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但現實中問題一個接一個。西方政治治理看起來好像很成功,如比較平穩的政權交接、公平的社會秩序、誘人的福利待遇等,更不必說外表光鮮的民主自由了。很多發展中國家全盤照抄過來,卻發現根本不靈,因為居于食物鏈頂端的西方國家可以輸出矛盾,緩解壓力,以及利用各種制度霸權隱形方式盤剝他國財富,而非西方國家卻不能。所以,西方制度模式未必適應發展中國家國情,但發展中國家卻又無力糾正,只有第三方提供的模式,才能幫助他們解套?,F在,中國模式的出現給他們提供了可以參照的選項。

與西方不同,中國向來不會以教師爺自居,也不會把自己的發展模式強加于人。畢竟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模式未必適應其他國家的具體國情。如強加于人,可能就得承擔失敗的責任,但只要有選擇,就存在競爭空間,而公平的競爭,就有利于這些國家追求自身總體利益。正如中美在非洲的存在一樣,如果中國企業不去非洲發展合作,美國根本不會對早已放棄的非洲感興趣。并且美國的目的并不純粹,從來不是為了與非洲合作[11]、為非洲國家帶來發展利益,而是為了阻止中國進入這個發展不充分的大陸。

雖然美國給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制造了麻煩,但鑒于中國已經給非洲大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步,得到了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普遍認可和支持,美國并不敢太過露骨地進行破壞,只能道貌岸然地以輿論抹黑和攻擊中國,并暗中使絆子。對此,越來越多的非洲人已自覺揭發和抵制美國的破壞行為,以保護中非雙方的合作利益??傮w而言,中國帶給非洲的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繁榮,而且還極大地緩解了當地的社會矛盾。

四、結語

中國政治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勵精圖治、治國理政的經驗總結,是立足自身國情、汲取他國經驗教訓的智慧結晶,為順利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中國政治現代化不僅有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為世界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模式,讓更多發展中國家有機會通過對中西方制度模式的比較,找到適合自己的制度模式,早日實現經濟發展繁榮、社會和諧穩定的治理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君如.國家治理和中國政治現代化[J].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6(3):6-9.

[2]王盈琪.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關系[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8(2):87-89.

[3]于運全.中華民族實現千年夢想鼓舞世界——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N].學習時報,2021-07-19(5).

[4]周亞東.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及其式微[J].江淮論壇,2017(2):99-103+116.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7.

[6]劉世軍.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評論之七[N].文匯報,2022-11-10(2).

[7]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8]姜輝.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9.

[9]董振華.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經驗與行動邏輯[N].光明日報,2022-03-28(6).

[10]馬丁·雅克.傲慢的西方哪里看得懂中國道路[EB/OL].(2021-07-05)[2023-04-11].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7/05/WS60e2de54a3101e7ce9758383.html.

[11]格特.非洲學者眼中的美國對非戰略:“發展非洲”的皮、“遏制中國”的里[EB/OL].(2022-08-31)[2023-04-11].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208/31/WS630f3a3da3101c3ee7ae68e0.html.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and Worl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Li Qingsi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s a development goal that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committed to achieving. Compared to western countries,China started late,faced heavy tasks,and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in political governance. Through continuous efforts to promote and improve,China's political governance has come from behind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t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its own political process,but also has broad global significance. This significa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breaking the long-standing monopoly of wester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providing different governance ideas for the vast number of non western countries facing difficulties,and helping to promote bala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world peace in the world politics dominated by western political governance models.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ese political governance;poltical modernization

責任編輯:李祖杰 劉有祥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四卷本)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