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

2023-09-19 12:18許婷蘭
新教師 2023年5期
關鍵詞:樂器多媒體信息技術

許婷蘭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對音樂的興趣及懂得欣賞音樂的能力,挖掘學生自身的音樂能力為目標。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借助這一優勢,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路徑,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有效融合,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提升音樂能力。

一、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音樂教學融合的優勢

小學音樂教學中,直觀、動感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更有吸引力,能夠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然而傳統的音樂教學大多以教師單方面教學為主,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學信息的傳出渠道不寬。長此以往的沉悶教學,只會使得學生感到枯燥、無味。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聲、光、圖像與動畫融為一體,不但凸顯了教學過程的網絡化與數字化,還能展現動態化與動感化的一面,同時可以承載信息技術的工具較多,方便教師教學,例如平板電腦、多媒體、手機等都可以借助畫面提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給予學生輕松愉悅的音樂課堂體驗??傊?,現代技術手段所形成的動態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更為形象的感知,擴展學生的思維,提升教學的高效性。

二、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音樂教學融合的有效路徑

1.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于設備及視聽材料短缺,所以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講述、灌輸的方式來進行音樂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相對來說較為枯燥,而且很難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當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利用聲音、圖像以及動畫等展示音樂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天山風情》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新疆地區的民俗和風景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對新疆地區有直觀的感受;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室,為學生創設一個有助于學習的網絡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查詢,了解與新疆地區有關的作品的信息。這樣一來,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的盲點來進行查找,有助于提升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又如在對電影《橋》的主題曲《啊,朋友再見》進行賞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電影片段來讓學生體會不同階段的音樂所表達的感情。例如,在第一個階段,該主題曲的背景是戰友一起快樂地工作,在這種環境下背景音樂所展示出來的是歡快明亮的氛圍。而第二片段則是游擊隊員在執行任務時一名隊員被俘,隊友無奈只能忍痛將他同敵人一起炸死。在該片段中,歌曲通過銅管樂器,用低音低沉地演奏,悲壯的音樂氣氛也同樣渲染了畫面的悲壯慘烈,與之前輕快的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之前晦澀難懂的音樂變得更加簡潔清晰,進而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2.借助音樂模擬軟件,彌補樂器缺少的不足。

音樂教學中,器樂和聲樂所構成的表現形式,會使音樂更具完整性,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器樂教學。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樂器的感知能力與辨別能力;其次,完善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最后,促進學生形成音樂“知”“情”“意”的綜合特點。但受到經濟條件的影響,許多學校無法擁有多種樂器,從而影響到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如果教師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會增強學生的音樂能力。

現代信息化技術中的音樂模擬軟件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模擬軟件結合所講解內容中出現的樂器,使學生明確此樂器的特點,并能區分出這一樂器與其他樂器的不同之處。這樣一方面減少了學校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完善樂器的缺失。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歡樂頌》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以多種樂器形式表現的音頻,讓學生討論其中有什么樂器,并讓學生進行搶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可利用音樂模擬軟件混合彈奏《歡樂頌》,再一次讓學生進行搶答,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樂器的了解。這樣的趣味性活動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

3.采用短視頻形式,創設音樂學習情境。

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短視頻創設與教學相關的音樂情境,將傳統音樂教學中僅僅能“聽”的音樂轉變為既能“聽”又能“看”的音樂,在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同步的情況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快速領悟到音樂中所描述的場景與情感,從而強化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西湖春曉》時,教師了解到絕大部分學生都未曾到過杭州,更未了解過西湖的美景,僅僅依靠歌詞與教師講述的聯想,學生無法完全感悟到“皓皓朝陽上柳梢,淡淡輕煙漫山腰”的美麗景色。此時,教師便可以采用短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現西湖美景,引領學生“蕩舟”在西湖,欣賞如詩畫般的美妙意境。這樣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討論。

4.利用信息技術,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深挖音樂教材中的內容,并結合信息化技術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以此強化音樂同生活的聯系。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林中的鳥聲》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容易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適當向學生教授我國傳統山歌的唱法并講述山歌的來源,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音樂內涵,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我國歷史悠久且民族文化較為豐富,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歡騰的節日”這一單元時,也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潑水節以及火把節等傳統節日,進而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停留在知識層面,更能夠通過現實的體會了解我國音樂文化所特有的內涵。

5.通過多媒體塑造音樂形象,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傳統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存在音樂教學與背景知識講解無法同步的問題,這也使得音樂作品本身的完整性被打破,進而影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賞析,還削弱了藝術作品原本的魅力。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進行音樂賞析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例如教學《瑪依拉》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的剪輯能力,對原有歌曲進行重新編輯,從而實現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展現出音樂所表述的背景文化以及人文故事、形象等,確保音樂與背景內容相呼應,使瑪依拉這個形象在學生心中更加立體豐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相關問題,并為音樂教學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學生可以通過多渠道欣賞音樂,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優化音樂課堂,以此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增加對音樂學習的喜愛,真正做到音樂課堂的高效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潭澳前鎮中心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念育琛 蘇少偉)

猜你喜歡
樂器多媒體信息技術
學樂器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樂器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