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好每一步路才能引領學校發展

2023-09-19 09:40馮可超
新教師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科研校本德育

馮可超

學校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每件事,才能讓各項事業協同推進,促進學校發展。下面,筆者以任職的學校為例,就“如何引領學校發展”這一話題作如下探討。

一、黨建引領,推動發展

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學校把黨建工作與教科研工作有機融合,逐步形成“互聯網+12345”工作機制?!盎ヂ摼W+”是指搭建釘釘、微信、微論壇等平臺,不斷提升黨員干部、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科研水平,推動事業發展?!?2345”工作機制,主要體現為五個方面:一是緊緊把握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核心。學校引領教師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文化自信,把握好新時代教育的新使命,引導教師腳踏實地地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二是實施雙向培養工程。學校通過“專業素養提升”將黨員干部培養成為名優骨干教師,通過“管理能力提升”將名優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干部。學校對雙向培養實施“過五關”的模式。第一關,集體備課關。每周開展集體備課、講課活動,不定期開展基本功專項訓練、展賽等活動。第二關,聽課評課關。每位教師每周至少聽課評課一次。第三關,片段教學關。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片段教學。第四關,公開教學關。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公開教學展示課或專題報告。第五關,考核評價關。教師每學年接受一次有針對性的綜合量化考核評價。三是實現三個同步。做到黨員思想道德建設與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同步,黨組織陣地建設與學校少年宮陣地建設同步,黨員隊伍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同步。四是依靠四方力量。緊緊依靠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四方力量開展教育教學,齊抓共管,共育英才。五是打造“五心”團隊。打造具有信仰心、愛心、熱心、智慧心、進取心的優質教師團隊。

二、專業成長,聚力發展

學校要發展,質量要提升,關鍵在教師。為此,我們把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來抓,力求通過發展教師來發展學校。

一是創造條件,聚力發展。每年投入一定量的資金用來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引領廣大教師嚴謹治學、廉潔從教、扎根一線、無私奉獻,以此推動學校事業向前發展。二是搭建平臺,聚力發展。組織開展師德演講比賽、各種“教育行走”、樹立先進典型等活動,不斷提升隊伍素質,逐步形成團結協作、奮發進取、敢拼會贏的團隊精神。三是抓實研訓,聚力發展。充分發揮教科研組的校本教科研職能,實行領導掛組機制。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分別掛靠一個教科研組,深入參與教科研組的各項活動。以縣級協作片區教科研、中心小學開放周、校本教科研的“三級聯動機制”為載體,堅持“研培結合、以研促培”的培養模式,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分析并診斷問題,從中選擇對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有意義的問題展開論證,擬定研究方案,形成校本課題,逐級向上申報,進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發展。

三、德育融合,協同發展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毙@德育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我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按照《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文件的要求,制訂《師德考核實施細則》,引領廣大教師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德育教科研機構,配好配齊法制副校長、德育主任、總輔導員、心理健康教師,定期與派出所、街道、村居等開展共建活動,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網絡、班主任工作例會與評價考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成長記錄等制度。

二是滲透德育教育。首先,學校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各個過程,不斷改進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教學方法,將德育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讓學生熟記《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把培養文明素質擺在首位,加強學生思想品德評定和德育檔案管理。其次,在綜合實踐中抓德育滲透。學校編寫德育校本教材,在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等活動中引導學生做到“腦”“體”結合、“研”“行”并舉,從而提升學生道德認知水平。再次,在校園活動中抓德育滲透。通過國旗下講話、各種講座活動,對學生進行富有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各種集會、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文明守紀教育;通過上下學路隊秩序管理,對學生進行安全和習慣養成教育。最后,在重要節日中抓德育滲透。通過“校園科技節”活動,開展科普知識手抄報比賽、科技制作展等,不斷提高科普意識;利用“校園讀書節”活動,開展讀書筆記、講故事、經典誦讀、征文競賽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校園藝術節”,開展文藝匯演、書畫作品展賽等,落實好美育教育;利用“校園體育節”,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增強其體質。

三是開展德育活動。學校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并付諸實施。學校把立德樹人職責納入教師評先評優和績效考評準則,堅持每學年表彰一批優秀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為教師購買德育參考資料和學習資料,定期開展德育干部、班主任的學習培訓,定期召開德育、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研究分析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堅持通過多維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定期舉行德育教學觀摩活動,開設獨具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鼓勵教師參與德育課題研究。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德育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是直面校域實際。組織開展全校性的德育活動(如“做一個幸福、有尊嚴的教師”演講比賽等),倡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樹立師德典型,推動德育發展。

五是發揮班隊作用。圍繞“三愛三節”、養成教育等德育系列主題,分學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每班每月至少召開一次主題班隊會,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是實施美育教育。學校配齊藝術教師,按國家規定開足開好音樂、美術、書法等美育課程,開發美育校本課程,致力打造“兩香”校園。不斷挖掘當地的美育教育資源,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年宮社團活動,保證每個學生至少參加1個社團活動,保證六年級畢業時至少掌握2項藝術技能。

七是打造校園文化。學校堅持以“理念文化導向人、制度文化規范人、環境文化陶冶人、活動文化鼓舞人”為導向,打造具有濃郁地方風情的校園文化。集思廣益制定多項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通過班隊會、少年宮社團活動等方式組織開展校園讀書節、藝術節、手抄報比賽、書畫攝影展賽等活動,弘揚“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

(作者單位:福建省霞浦縣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王振輝)

猜你喜歡
教科研校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略論基礎教育期刊編輯與中小學校教科研共同體的互動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STEAM教育的立體教科研模式構建與實施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