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青春獻給大漠小城

2023-09-19 06:14高博
時代郵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且末縣支教勝利

● 高博

到西部教書去,這是河北保定學院“90后”大學畢業生孫彤彤入學時就立下的誓言。

如今29歲的她已經兌現承諾,她在新疆且末縣第一中學擔任歷史老師?!笆前駱拥牧α孔屛疫x擇了新疆?!彼f,這是她來且末的第6年,她在大學入學第一課時就被師兄師姐們為大漠奉獻的事跡所感動。

▲ 孫彤彤與學生們一起參加活動 (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00年,保定學院15名畢業生告別母校和家鄉,奔赴新疆且末教書育人。此后,保定學院每年都有畢業生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20多年來,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隊伍越來越大,他們在天山南北、于大漠深處,像戈壁紅柳、似沙漠胡楊,扎根在祖國的西部,綻放出絢爛的青春之花。

抉擇:天邊小城追夢人

回想當年,且末縣第二中學體育教師王建超戲謔著說,她是被“騙”來的。

“2000年,且末縣第二中學時任校長段軍去我們學校招聘時說,他們新建的體育館可好了,還有塑膠跑道?!蓖踅ǔf。當然,她之所以義無反顧地選擇去且末,一方面是因為她是學體育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段校長在招聘時告訴他們,那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師”。

當時的且末縣第二中學,初一7個班有6個還沒有班主任,更沒有體育老師?!拔乙幌戮捅弧畵糁小??!蓖踅ǔf。

2000年,且末縣教育局到河北來招聘教師,保定師專(保定學院前身)的應屆畢業生有200多人報名,這給了他們驚喜和感動。本來準備招聘七八個教師的,經請示,他們把招聘名額增加到15個。

“我們這15人里面,有的放棄了在河北找到的工作,有的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蓖踅ǔf。

王建超對她初到且末的場景記憶猶新。當她和14名同伴,輾轉奔波5000公里,坐了5天4夜的車來到且末時,一下傻眼了。

學校的土操場上,只有一個破舊的籃球架。當王建超問體育館在哪里時,段校長指著一張圖紙說:“別著急,我們馬上就要建?!?/p>

讓王建超更絕望的是且末的氣候。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邊緣的且末,氣候惡劣,一年有近200天沙塵天氣。王建超說,剛到且末時,不少人出現了流鼻血、嘴唇干裂、咽喉疼痛等癥狀,這時她理解了段校長的那句話——“不是沒從各地招過老師,但一場風沙過后,總會‘刮’走幾個?!?/p>

“我也有過離開的想法,但當時這里太缺老師了,1000多個學生只有40多個老師,我一個人要上7個班的體育課?!蓖踅ǔ粗⒆觽円粡垙堉赡鄣哪橗?,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拔乙亲吡?,這些孩子就真的沒法上體育課了?!?/p>

▲ 王建超正在給學生們上體育課 (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李桂枝給學生們輔導功課 (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龐勝利正在給學生們講解試卷 (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此心安處是吾鄉?!蓖踅ǔf,既然選擇了就不后悔,她把對家鄉的思念埋在心里,將青春的坐標穩穩扎在了且末。

在且末縣第一中學擔任語文教師的李桂枝回憶,來這里的第一個學期,為了提高講課水平,她在繁重工作的間隙聽課50多節,筆記記了幾大本?!澳菚r候,我們的世界里除了學生還是學生。下班后,我們一起交流教學體會,然后又埋頭于教案和作業中?!?/p>

就這樣,這些年輕人在且末安家、結婚生子,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和學生身上。2003年,他們從初一帶到初三的第一批初中畢業生,中考成績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名列前茅。且末教育“老末”的帽子摘掉了!

堅守:為學生點亮理想之燈

這么多年來,龐勝利一直在做一件事,上好思政課,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23年來,我在這座天邊小城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就是學生的需要?!鼻夷┛h第一中學高三思政課教師龐勝利說。

在高三六班的思政課上,記者見到了龐勝利,他幽默風趣的講課方式,引得孩子們不時發出笑聲。記者問孩子們:“你們知不知道龐老師是哪里人?”學生圖瑪熱·麥麥提搶著說:“我知道,他是從河北保定來我們這里支教的,很了不起!學校經常講他們的故事?!?/p>

聽到這些,龐勝利靦腆一笑,擺擺手:“這都多少年的事兒了?!?/p>

龐勝利他們可能已經忘了當年吃過的苦,但他們支教群體20多年的堅守付出,已經深深扎根且末,在學生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主持人大賽上,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畢業生、且末女孩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總決賽。比賽中,她把自己的老師在且末縣教書育人的故事帶上了央視的舞臺。

面對億萬電視觀眾,她深情地說:“我的家鄉且末縣環境惡劣,但來支教的老師們卻在這里扎下了根。他們無怨無悔,用智慧和汗水,用青春和夢想‘澆灌’著像一叢叢‘小紅柳’一樣的學生。而我,就是‘小紅柳’中的一員,所以我更能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支教的意義和價值?!?/p>

多年來,這些支教老師站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為這個邊陲小城培育了一批批優秀學生。

龐勝利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扒笆?,我總是教育孩子們要走出沙漠,到更廣闊的天地去看看。但這些年,我則是鼓勵他們走出去長見識、練本領,然后回來建設家鄉?!饼媱倮f。

“且末這些邊疆地區發展很快,這里現在更需要人才。我覺得學生在外面學業有成之后,有責任回來建設自己的家鄉?!饼媱倮f。這些年,他的大部分學生都回到了新疆。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往日學生成了今天的同行。

2016年,龐勝利的學生楊芳從新疆師范大學畢業,毅然放棄更優越的就業機會,選擇到且末縣第二中學任教,也成了一名思政課教師。她的理由很簡單:“我在龐老師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價值?!?/p>

“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痹邶媱倮磥?,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要讓他們懂得探索生活的意義。

“為學生點亮理想之燈,啟迪人生之路,這就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價值和意義?!饼媱倮f。

傳承:西部支教精神薪火相傳

201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他們為榜樣,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孫彤彤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8月,保定學院歷史學專業畢業生孫彤彤來到且末縣第一中學任教。

跟師兄師姐們當年相比,孫彤彤到來時,且末的中小學校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且末縣第一中學,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體育館等一應俱全。

見到同門師姐侯朝茹的那一刻,孫彤彤倍感親切:“侯朝茹既是我的同門師姐,也是我教學上的師父,我們都是歷史老師。師姐在管理班級、備課上課等方面都悉心傳授,讓我在最短的時間里積累了教學經驗?!?/p>

在自己的潛心研究和前輩的幫助下,孫彤彤很快獲得了學生們的認可。圖爾迪·艾尼就很喜歡她的講課方式:“歷史有點難記,孫老師就給我們舉很多例子,還講很多歷史故事。她做的PPT很精美,課后為我們輔導的時候也很耐心?!?/p>

孫彤彤坦言,最初來到且末,內心沒有歸屬感,總覺得這里就是一個工作的地方。如今,6年過去了,孫彤彤在自己用青春選擇的地方成長,同時也收獲了愛情。她說,現在對且末的人和物,甚至是風沙,都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這里像是自己的第二個家鄉。

現如今,在且末縣工作的保定學院畢業生總共26人,其中“夫妻檔”有14人,占了一半多。在且末縣第一中學擔任化學老師的周正國也是2000年來且末的那一批。他的妻子劉慶霞,當年為了和他在一起,辭掉了正式的工作來到新疆。沒想到,每到春天,沙塵暴來襲,刮得人出不了門。每每提起這事,周正國卻總是笑呵呵地說:“來之前,她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再大的困難,只要兩個人在一起,都能過去?!?/p>

20多年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成了學校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在各類教育教學大賽中屢獲佳績,為且末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畢業生。保定學院一批批西部支教畢業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互幫互學、同舟共濟,形成了“團根聚生”的紐帶式支教模式,把教書育人之根深深扎在大漠深處。

說起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且末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瑞說:“在23年的時間里,他們扎根西部,踐行著‘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青春夢想?!?/p>

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不僅僅是在且末,從2000年開始,保定學院已有340余名學生投身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建設。當西藏日喀則教育局來保定學院招聘教師時,學生們又是爭先恐后,紛紛報名到雪域高原扎根奉獻。

2023年,在且末縣第一中學召開的保定學院援疆支教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捐建儀式上,保定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韓會玲表示,從2000年護送第一批去新疆任教的15名學生開始,保定學院就以母校的視角關注、關心和記錄著西部支教畢業生的成長。

“教書育人責任重大,每個教師的崗位都承擔著育人作用,保定學院愿意助力西部教育,為西部發展盡一份責任和力量?!表n會玲說。

猜你喜歡
且末縣支教勝利
海外支教 心靜如花
堅持就是勝利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堅持
糧儲扶貧 支教圓夢
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的泰國支教之旅
新疆巴州且末縣、若羌縣南部山區地質礦產特征及找礦靶區選擇
勝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