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追隨者到引領者:基于名校長基地的校長能力建設

2023-09-20 23:46周杰
中小學管理 2023年8期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摘要基于云南省昆明市“周杰名校長基地”的實踐探索,呈現助推校長能力建設的名校長基地建設和運行策略。一是基于校長專業發展的核心需求凝練價值理念,明確名校長基地建設的方向;二是在培養模式上突出共建與互助,在指導方式上強調豐富與靈活,形成名校長基地運行的特色模式;三是對標精細化管理健全運行機制,并不斷推動基地建設優化改進,由此提升名校長基地建設的效能。

關鍵詞 名校長基地;校長專業發展;合作共同體;對焦現場;考察跟崗;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84(2023)08-0028-04

作為校長孵化和培養的新載體、新模式,名校長基地在促進校長專業成長和區域教育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價值和作用。作為一名具有近40年教育管理經驗的“老兵”,筆者于2017年受邀到云南省昆明市舉辦學校,2018年建立“周杰名校長基地”,先后擔任云南省昆明市和呈貢區兩個層面的名校長基地主持人,肩負孵化和培養本地基礎教育優秀校長人才、引領昆明基礎教育提質的使命。五年來,我們先后帶領70余名學員共同研修,搭建了促進校長專業成長、管理創新的平臺,形成了名校長基地建設和運行的經驗與思考。

一、凝練核心價值,明確名校長基地的發展方向

筆者主持的基地學員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大部分學員所在學校位于昆明市各縣區,辦學條件相對有限,地方和學員都渴望辦出讓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如何依托基地建設促進校長學員的專業發展,同時助力學校辦學質量提升,成為基地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我們首先通過基地核心價值的凝練,明確了基地建設的方向。

1. 聚焦核心需求,明確培養目標

在實踐中,我們首先梳理明確了“求實創新、互助共享”的基地建設理念。我們希望聚焦校長成員的核心需求以及他們的真實工作場景,尊重校長的個性特點和其所在學校實際,為其搭建資源共享、互助共贏的發展平臺。在培養過程中,我們尤其強調校長使命感、責任感和勝任力的培養。

在此基礎上,基地進一步凝練形成“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培養目標。我們認為,追隨優秀是一種學習方式,包括追隨好校長、好老師、好同仁、先進經驗等,即將一切可以學習借鑒的人、事、物納入學習范疇。優秀的榜樣能促進學員不斷地學習提升和反思改進,使其逐漸成長為自身周圍小環境的指引者、一所學校的引領者、區域乃至全國教育的示范者。與此同時,我們希望充分發揮基地的引領示范作用,促進區域教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2. 圍繞核心問題,明確建設原則

圍繞黨的教育方針以及教育的“三個根本問題”,對標校長的成長需求,我們提出了基地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即“為誰培養校長”“培養什么樣的校長”“怎樣培養校長”,在此基礎上明確了基地建設的三項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價值導向。圍繞上述三個核心問題的解決,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基地建設的價值追求。一是為助推黨和國家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培養校長或校長后備人選;二是要培養出熱愛黨和國家,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廣闊眼界胸懷、扎實教育學識、豐富管理經驗、良好人文素養的教育家型校長;三是通過政治引領、專業示范、平臺搭建、實地指導和資源整合等方式全面培養校長的治校能力。

二是堅持系統觀念。我們強調把基地當作完整的系統,努力建構個體與整體、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場域的共生關系。首先是全面培養學員的素養能力,包括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教學專業理論深化、課題研究與實踐成長、校長領導能力提升、人文綜合素養加持等。其次是凸顯合作共同體的關系構建。良好的導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關系是基地系統良性發展的前提,基地倡導建立學習共同體、實踐共同體等,在文化建設上突出學員的獨特性、平等性、互助性。最后是關注基地建設的完整有效、動態開放,要在整體謀劃和開發整合各方資源中充分發揮基地效能。

三是堅持求同存異。我們提出,基地建設要處理好個性之美與共同價值觀和目標追求的關系,共同走向高質量發展。首先是“一校一案”各美其美,堅持立足真實工作場域,以問題為導向,為學員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其次是“共商共建”美美與共,堅持互助共享的理念,以各家之美促進共同成長。最后是靈活創新“天下大同”,將各自之美和他處之美融會貫通,在方法舉措上強調靈活運用、創新發展,最終實現個人、基地、區域的協同發展。

二、指向共建互助,形成名校長基地運行的特色模式

在基地運行過程中,我們充分整合多方資源,構建了突出共建與互助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多樣靈活的指導方式。

1. 培養模式突出共建與互助

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兼顧共建性與互助性,強調各方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與學員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其一,指向和諧關系構建的互助式成長模式?;乇帧耙蝗喝丝梢宰叩酶h”的培養理念,充分發揮每一位學員的優勢經驗,以更好地實現共建互助。一方面,名校長基地首先是主持人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主持人要在其中持續深入探索教育與管理規律,不斷完善自我、突破自我、發展自我。另一方面,基地作為人才集聚地和孵化地,主持人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是在同一場域下的學習合作共同體。主持人關注關心學員成長情況,督促并幫助學員解疑釋惑;學員之間也互學互鑒、互通有無,增強責任意識與合作精神,攜手達成成長目標。

其二,整合內外部資源的共建式培養模式。筆者所管理的學校向所有基地學員及其所在學校開放,學校的教師培訓、活動課程、教研交流,以及主持人組織的校長論壇、主題論壇等,都會邀請基地學員及其所在學校教師參加。在外部資源的拓展利用上,基地充分發揮專業人士、先進經驗以及書籍和網絡等資源的作用,同時整合主持人聯結的校際資源,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基地學校之間、基地學校與先進學校之間的互動交流和資源共享,以此助推校長專業發展。

其三,以點帶面式的引領示范培養模式。抓住重點、以點帶面,是一種有效的、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培養舉措。從基地內部來看,挖掘和培養有潛質、主動性強的學員,通過壓擔子出實效,能夠激發更多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從基地外部來看,通過發布階段性工作動態,將基地的具體活動、學員成果及時推廣,能輻射更大范圍內校長的能力提升,真正體現基地建設的引領價值。

2. 指導方式強調豐富與靈活

在培養中,基地綜合運用理論指導、對焦現場、課題研究、考察跟崗、品悟生活等多種方式,形成兼顧豐富性與靈活性的指導方式。

其一,開展理論學習,深化對教育的根本認識?;亻_展的理論學習有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兩種方式。其中,集中學習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主持人主題講座、名家專題講座、校本培訓、讀書交流、專題論壇等各類理論學習活動,帶領學員掌握教育方針政策、教育理論知識,學習現代學校管理方法和優秀實踐經驗。一方面,針對“我們要辦什么樣的學校?提供什么樣的教育?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等辦學中的根本問題,基地要求每位學員立足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探詢和構想。另一方面,我們精心設計了包括校長的文化統領能力、戰略設計能力、課程領導能力及現代學校的內涵與管理路徑、學校精細化管理體系等系列講座內容,旨在幫助校長理清思路、解決困惑。

基地還要求校長學員培養閱讀習慣進行自主學習。我們在引導校長開展專業閱讀的同時還推薦人文、科學類書單,先后為學員配備了“兒童發展問題咨詢叢書”《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等20余本書籍。通過一系列研修,校長們的理論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學員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逐漸改變了機械模仿的行為模式,能夠獨立思考、深度思考,從而使辦學目標更加明確,辦學思路更加清晰,逐步由模仿者向領跑者轉變。

其二,注重對焦現場,為學校發展“把脈問診”?;刈⒅乩碚撆c實踐的結合運用,除了強化理論學習,還強調立足真實現場,破解真實困境,并踐行互助共享理念,以團隊的力量促進共同成長。筆者組織學員到部分成員所在學校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有問必答”對學校進行“把脈問診”;針對問題,各位學員從不同視角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幫助學校形成個性化解決方案。這些做法不僅能幫助學校解決現實問題,也鍛煉了學員的洞察力、診斷力、反省力。

例如:張紅平是一所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分管初中的副校長,在基地研修期間調至大漁小學擔任校長。如何讓這所鄉村百年老校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其需要直面的關鍵性問題。為幫助其解決現實問題,筆者首先帶領學員們對大漁小學的辦學現狀進行現場診斷,為張紅平校長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和具體方案。在此基礎上,張紅平校長靈活運用培訓中學習的流程化管理等方法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同時提煉出具有學校特色的辦學理念和愿景,逐步梳理、規范了學校的管理制度,構建了“小荷幸福課程”體系,使學校在短短三年內辦學特色逐步彰顯,辦學質量不斷提升,學校和師生多次獲得不同層面的獎項。

其三,開展課題研究,溝通學術與實踐?!翱蒲?論文”式的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名校長基地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匾巹澚?項基于教育難點熱點問題的課題研究和階段性小論文撰寫等活動,發布“教師隊伍建設”“高考新政背景下學校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和行動研究”“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鄉村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實踐研究”“校園文化建設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的研究”“主體性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等課題,以此提升學員的科研能力。在推進過程中,學員分組開展課題研究,并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不斷積累發展數據、案例素材,在知行結合的錘煉中提升科研能力和辦學水平。與此同時,各位學員還帶領各自學校的教師積極參加各項課題研究,帶動了所在學校的發展。

其四,實施考察跟崗,吸納先進教育管理經驗。一方面,引導學員在“走出去”的跟崗學習中深入體悟學校管理實踐。跟崗由學員自主報名,提出跟崗學習計劃,基地根據學員的不同學段和需求安排其到主持人所管理學校的相關部門、學部,或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一體化學校進行跟崗學習。跟崗活動包括列席學校行政會議、了解學部負責人日常工作、與各部門中層干部交流研討、參加集體教研備課、進班聽課、參與校內活動、體驗歷史文化等,幫助學員快速了解先進的現代學校管理經驗,進一步提高專業水平、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員通過考察學習接軌前沿教育?;叵群蠼M織學員到北京、山東青島、廣東深圳、福建福州等地區參加研訓活動和考察學習。學員們領略了先進基礎教育的樣態,也在與時俱進中反思所在學校的困境和發展方向,力求學以致用。這種學習交流方式有助于學員及時了解現代學校管理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為其探索學校改革與發展路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其五,倡導品悟生活,打開教育者的眼界與格局。教育即生活,一位校長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對生活的規劃、品悟能力,因此基地倡導學員們熱愛生活、品味生活,擁有多姿多彩的教育人生。當學員在辦學中遇到難題,筆者喜歡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指導,不僅與他們分享解決思路,還會分享自己30多年工作生活中的事例,以情懷培育情懷,以境界提升境界。筆者在帶領學員外出考察學習時,無論到哪里,一定會帶他們去參觀當地的各類展覽館。如在參觀雅昌(深圳)藝術中心時,我們瞻仰鄧小平同志的雕塑,聲情并茂地朗誦了詩歌《春天就在我們心里—紀念鄧小平》,以表達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崇敬之情,并煥發干事創業精氣神。

三、健全運行機制,提升名校長基地的建設效能

在基地的具體建設中,我們運用精細化管理方式不斷健全運行機制,并且基于過程中的深度反思完善建設思路,從而使名校長基地建設發揮最大效能。

1. 對標精細化管理,保障基地運行效能

我們將精細化管理方法運用到基地建設中,把握事前、事中、事后各流程目標和原則的有機統一,以有效保障基地運行效能。

其一,精在事前?;亟ㄔO要聚焦頂層設計,通過制訂基地各類工作方案和活動計劃,形成理念共識,促進統一行動。包括基地工作總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優秀校長培養計劃、基地課題研究框架性方案等,所有方案和計劃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定位和實現路徑,做到以正確的方向引領前行的道路,在和諧的氛圍中凝聚發展共識。

其二,細在過程?;亟ㄔO要重視流程管理,通過制定學員成長系列追蹤制度,實現精細化管理。在培養過程中,基地要通過考勤制度、基地教研活動記錄表、實地調研指導情況記錄、培養成果記錄等業務檔案制度的建立,及時監督基地建設過程,以有效糾正偏差,引導基地良性發展。

其三,重在結果?;亟ㄔO要強調成果意識,通過制定配套的考核評價細則,注重成果的產生和運用。具體而言,考核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實踐業績等方面;要側重過程性考核,由此不斷推動實踐改進,引導成員形成成果。此外,考核中還要注重作業的完成及評價,學員論文要在主持人批閱后反饋到本人,最終由管理團隊將成果進行收集整理,統一印刷并裝訂成冊,成為學員間相互學習交流的資料。

2. 瞄準教育質量整體提升,推動基地優化建設

經過5年運行,基地校長學員的專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具體的實踐診斷中,我們發現很多學校的教育思維和教學方式還有待提升和改進,這就提醒我們要從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視角推動基地建設和運行的優化改進。

其一,向上高標準引領?;亟ㄔO要瞄準更高標準的引領。高標準是對任何層次學校校長的要求,包括高尚的情懷情操、先進的教育理念、開闊的心胸視野、扎實的學識能力、對教育根本問題的關注等,這些是校長引領建設現代化學校和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

其二,向下與實際融合?;亟ㄔO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既要尊重校長的能力特點,也要遵從學校的發展實際,需要找準校長需求與學校核心問題的平衡點,在人和學校的有效融合中真正幫助到具體學校。

其三,向精細要成效。如果基地學員人數太多,那么在個性化培養覆蓋面、問題精準對接解決上就會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基地既要聚焦發展主動性強、潛力大的學員進行重點培養,又要兼顧更多校長學員的共同發展。

其四,向內要動力。名校長是思想力、領導力、建設力、人格魅力的統一結合。名校長的產生更大程度上依靠自我的反思反省,是一種由外到內的生命自覺自省,這是名校長成長的必由之路。這種自覺和內省的思維方式培養,也是基地建設的題中之義。

從“我”到“我們”的成長,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蛻變,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需要基地全體成員主動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直面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應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真正體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未來,名校長基地建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探索,我們將繼續努力前行。

(編輯 謝建華)

猜你喜歡
精細化管理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基于精細化理念的沈陽市鄉村規劃編制與建設管理模式研究
醫院精細化管理下的預算支出控制
試論高校三公經費公開與財務精細化管理
淺談現代企業實行精細化財務管理的路徑
論醫院如何完善精細化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建設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細化管理視角,強化高職院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