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資源共享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稅法課程中的應用

2023-09-22 14:23衛茜茜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

衛茜茜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擁有優質教育資源后,如何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成為教師需要關注的課題。文章結合稅法課程的特點,闡述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從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和課程考核三個方面對稅法課程進行設計。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稅法課程;教育資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衍生出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如何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成為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在傳統課堂的講授方式下,全部教學內容都是由教師線下講授,所有學生被動接受相同的知識點,而學習資源的拓展需要學生主動搜集。不僅如此,受課時限制,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受到限制,無法實現個性化教育。

近年來,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壓縮專業課的教學課時,學生缺乏時間吸收和內化各課程的知識點。對自主性較差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基本流于形式,教學效果無法得到保證。然而,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延伸教學時間和空間,以豐富的教學載體滿足學生個性化的教學需求,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一、稅法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一)課程思政建設面臨育人環境新變化

在教育資源共享背景下,學生習慣于獲取網絡化、碎片化的知識,學習方式和學習需求呈現出個性化與多元化趨勢。然而,互聯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許多錯誤知識、思想充斥其中,使得課程思政建設面臨的形勢較為復雜?;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適應互聯網技術、數字化環境下的教學新生態,因為這些要素的變革與發展將為課程思政的適應性增值賦能?;旌鲜浇虒W模式通過深度融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延伸課堂教學空間,整合共享資源,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各自優勢,實現課程思政的目標,賦能專業課程教學。

(二)課程內容較多,課時相對不足

我國現行的稅法體系主要由18個稅種的實體法體系和程序法體系構成,而且各個稅種自成體系。在稅法課程教學中,如果教師想要講清楚每個稅種的每個知識點,課時會嚴重不足。因此,為了配合課時,教師基本是在有限的課時中講解幾個大的稅種,小稅種教學基本是一帶而過。但是,在企業實務工作中,有些小稅種是每個企業都有所涉及的,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適應將來的崗位工作,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三)課程內容更新快,需借助互聯網資源保證前沿性

目前,我國稅制已經進入全面改革和深化階段。為優化營商環境,國家還在不斷出臺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對稅法課程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教材從編寫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互聯網的更新速度非???,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在線上分享最新的教學資源,保證教學的前沿性。

(四)課程實踐性較強,部分高校不具備實訓條件

稅法課程是一門實操性較強的課程,其課程目標之一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后可以獨立完成開具發票、驗證發票、認證發票、納稅申報等操作。目前,一部分高校已經購買實訓軟件,但是受到課時限制,無法講解和練習所有稅種的實操;一部分高校不具備實訓條件,不利于學生的實操能力提高?;旌鲜浇虒W模式可以結合互聯網環境,在教育資源共享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稅法課程線上資源構建

稅法課程線上資源構建除了需要配套的案例、作業、習題、討論之外,還需要線上精品課、優質資源鏈接、教師自制微課等資源。

(一)稅法課程線上精品課

通過搜索愛課程、超星爾雅、學堂在線、智慧樹等線上資源平臺可知,與稅法相關課程共有二十多門。教師應結合高校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選擇適合學生學情和特點的線上精品課。

(二)優質資源鏈接

現如今,互聯網在教育領域應用廣泛,鋪天蓋地的網絡教學資源讓學生眼花繚亂。因此,高校要對線上鏈接建立審核評價機制,保證教學資源的優質性。同時,教師有義務引導學生養成以稅收法律法規為參考依據的習慣,如在推送資源鏈接時,教師所選視頻或者案例涉及的知識點最好可以匹配對應的稅收政策鏈接。

(三)教師自制微課

線上精品課具有普適性,基本都是圍繞各個稅種的各基本稅制要素展開講解。但是,各個高校的背景和發展戰略不同,所屬專業和課程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特色,如有的高校依托行業特點明顯,大部分學生集中就業在某個領域等。線上精品課無法滿足這些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因此,各高校教師可以通過自行錄制微課進行補充,有效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三、稅法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方案設計

(一)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確定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基礎。稅法課程結合人才培養目標,以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為理論基礎,從六個層面分別進行了目標描述,如表1所示。

(二)課程實施

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時,稅法課程可以依托智慧樹、暢課等平臺開展線上教學,通過參觀、調研等形式開展線下教學活動。

在整體課程設計上,課前,第一,教師可以在線上為學生提供包括精品課、稅收政策文件、稅收視頻、微課、稅務稽查案例等相關閱讀資料。第二,教師可以安排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掌握學情。第三,教師通過在線平臺提前發布線下教學安排,讓學生提前準備線下教學活動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則需要完成精品課學習、政策文件閱讀、視頻觀看等內容,并提前收集線下教學活動需要的資料,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用于課堂分享和研討等。

課中,教師采取翻轉課堂、理實一體化、對分課堂等形式,通過講授、案例分析、辯論、小組活動、工作坊等環節,回顧線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效實踐所學知識,增強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

課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資料,作為對課上內容的補充,滿足一些學生的需求。教師也可以帶學生到稅務局、企業進行參觀和調研,通過親身體驗、與職場人士的交流,進一步認識課程在職業發展中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下面,筆者展示“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情況,如表2所示。

(三)課程考核

表3為稅法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考核細則。

課程評價體系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在設計稅法課程考核機制時,教師應遵循三個原則。第一,線上線下評價相結合。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線上評價設置四個維度,線下評價設置四個維度,豐富考核維度,從多個方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第二,評價方式和標準多元化。教師可以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評價標準采取量化與非量化相結合,這樣的評價立體可信,更為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將德育評價納入評價體系。教師可以通過課程論文等形式,展現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在促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同時,實現個性化教育。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并內化吸收知識,且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和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了學生線上學習的需求,線下課堂則能展現學習本身的意義。與此同時,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根據掌握的學情完善教學設計,進一步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淑輝,高雷虹,楊洋.高校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困境及改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3).

[2]衡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高教),2022(9).

[3]周卉,徐琳,孫云.基于BOPPPS模式的會計類課程混合式教學優化研究[J].高教學刊,2023(3).

[4]莫中順,楊紀華.高校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3(5).

[5]陳欣欣,秦佳庚.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2).

基金項目:西安歐亞學院2022年度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編號:2022KS008。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
基于OBE的軟件類課程混合教學研究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
財經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現狀與實踐探索
傳統教學模式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差異研究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基于移動學習的混合式微課教學模式初探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