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化設計: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探索

2023-09-22 20:23李水君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大單元實踐探索結構化

李水君

摘 要 大單元的結構化設計是把大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任務驅動、評價方案融合成一個整體,通過整合單元目標,實現學習目標結構化;整合教學內容,實現單元內容結構化;設計驅動任務,實現學習過程結構化;制定進階式評價方案,實現單元評價結構化,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 結構化? 古詩文? 大單元? 實踐探索

大單元教學中的“結構化”,是指教師本著整體性教學思想,將一組以體裁或者語言表達手法、結構類型等為主題的文章以及本組文章中能尋找到連接點的教學資源進行統整、開發和再創造,使之形成一個結構體系,以結構化的方式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一、大單元結構化設計架構

教師基于大單元教學思想,開展以目標、內容、任務、評價為內涵的結構化設計: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審美鑒賞確定學習目標;通過整合關聯、勾連比較、拓展遷移建構學習內容;通過設置情境、任務驅動、搭建支架提出學習任務;通過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生具體表現和學習的最終結果,制定進階式的評價方案,可以建立大單元結構化設計架構(見圖1),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

二、大單元結構化設計策略

1.整合單元目標,實現學習目標結構化

只有學習目標體系清晰、準確,才能結合單元古詩文特點,對完成目標所需要的內容進行重新選擇和深度整合。學習目標結構化要求對單元目標進行整合,即既要結合單元編排意圖和單篇課文的學習目標,又要關注語文學科所要培養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單元目標由單元總目標、單元階段目標和單篇課文的學習目標三個層次構成。筆者從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審美鑒賞三個維度提出目標制定結構模型(見圖2)。

例如,整合七至九年級教材中的蘇軾作品,確定單元總目標——品味蘇軾作品中的美景與情懷。在單元總目標的統領下確定單元階段目標如下:

①了解蘇軾作品大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②品味蘇軾作品獨特的言語形式,感受自然之美,領悟作者的特殊心境;

③從不同文本中探究蘇軾面對不幸遭遇時的思想狀況,增強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單元目標經過層層分解和細化,形成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體系。在單元目標體系的指導下,學生才能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2.重構教學內容,實現單元內容結構化

為了使教學內容間能形成有機聯系,教師需要厘清篇章之間、篇章與整本之間的關系,并對其進行結構化整合與重構,使其形成一張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有重點且有細節的單元教學網。對古詩文單元來說,文本整合可從整合關聯、勾連比較、拓展遷移三維度著手。

(1)整合關聯,理解作品內容。古詩文單篇教學時,由于對作品前后關聯不夠,學生往往將前后割裂開來理解,所以難以讀懂單篇古詩文,最終導致教學效果欠佳。而教師引導學生將多篇古詩文進行整合比較,前后貫通,理解文章大意,最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整合蘇軾各篇課文的內容主旨,發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對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親人的無限思念,是對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美好祝愿?!督亲印っ苤莩霁C》抒發詞人殺敵報國的豪情?!恫匪阕印S州定慧院寓居作》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些許驚慌和孤獨,但主要還是體現豁達樂觀的?!抖L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表達了詞人豁達、樂觀的積極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軾的心態漸趨平和,所以《記承天寺夜游》是澄澈明凈之美,表現出詩人那恬淡空明而隨緣自適的特殊心境[1]。

(2)勾連比較,感知表現手法。表現手法是古詩文學習的重點,其中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是作品的精髓,往往最能體現文章的特色,表明作者之志。教師可選擇這方面的內容作為教學的著力點,勾連比較,突破教學重難點。如表1中三篇都寫到了“月”這一景物,將這些句子整合、比較,可以發現蘇軾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極富特色。

(3)拓展遷移,體悟文化之蘊。古詩文蘊含大量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這些知識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和認知價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遷移,進行課內與課外文本的交互整合,并在古詩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最終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反思。

例如,學習蘇軾作品之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蘇東坡傳》拓展性閱讀,重點滲透中國古代的貶謫文化,探究蘇軾多次被貶的原因。教師指導學生梳理蘇東坡人生歷程的重要時間節點、地點、事件、人物關系、思想變化、各個時期主要文學作品等關鍵信息[2],并在閱讀前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蘇軾歷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地方官,且都為當地的老百姓做了許多實事,但為什么后來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問題二:“蘇東坡突圍”, 他突圍的是什么?他為何能夠成功突圍?

問題三:當“蘇軾”成了“蘇東坡”,他的人生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三個問題由詩文本身上升到主題情感,上升到思維視野與審美情趣的培養[3],從而讓學生感受蘇軾面對不幸遭遇時的情懷與胸襟。

3.設計驅動任務,實現學習過程結構化

大單元教學必須有一個驅動性的大任務,同時又要將大任務分為多個連續的結構化的子任務,以形成一個學習任務群,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學習活動。

例如,在蘇軾作品單元整體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學習任務:

驅動性任務:開展詞配畫手繪活動,創作并匯編蘇軾作品手繪本。

任務一:了解蘇軾,繪制其人生際遇軌跡圖。

任務二:手繪宋詞,以畫傳意。

任務三:探究“月”意象與豪放派詞的關系。

以任務二“手繪宋詞,以畫傳意”為例,教師可以做如下設計:

活動一:找出蘇軾作品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意象,揣摩詞人選擇這一意象的原因。

活動二:細讀本文,利用所學知識構想景物展現的畫面,繪制“月”意象圖,配上相關詩文。

活動三:選擇一首詞,將意象組合起來,呈現其意境,體會意象疊加所表達的情感。

通過以上設計,學生能在任務的探究過程中,運用高階思維,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這種任務的設計使大單元教學落地生根,篇與篇之間、課內與課外之間、學與做之間皆發生聯系,且任務與任務間又有內在邏輯,能夠以連續的學習活動推動學生素養的提升。

4.制定進階式評價方案,實現單元評價結構化

“過程性評價”是指學習評價不只發生在教學的開始、結束或某個階段,而貫穿于學習發生的整個過程。評價既要聚焦學生核心概念的達成情況,也要關注其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學習的最終結果,同時還要注意分類、分層,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例如,蘇軾作品大單元教學評價量表可以作如表2所示設計:

手繪宋詞評價量表中的每一個維度都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每個標準分為三個層級,由易到難,隨著得分的增加,難度不斷加大。(見表3)

以此量表為依據,將評價貫穿教學的各個階段,能讓學生學有方向、讓教師教有改善。

三、結語

實踐表明,結構化設計可以彌補單篇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古詩文的實效,激活古詩文課堂教學的活力,推進古詩文教學方式的變革,為初中古詩文教學提供新的思路,體現“教”與“學”的新樣態。

[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任務群的初中古詩文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SC29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9.

[2]王文娟.小群文閱讀教學的構建與實施——以蘇軾詩文教學為例[J],作家天地,2020(16):51-52.

[3]陳新霞.把握“三度”,精準教學——初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9):35-37.

猜你喜歡
大單元實踐探索結構化
促進知識結構化的主題式復習初探
結構化面試方法在研究生復試中的應用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基于圖模型的通用半結構化數據檢索
基于軟信息的結構化轉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