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讓孩子看見美麗的中國

2023-09-23 11:15黃璐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8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愛國主義傳統文化

黃璐

[摘 要]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關鍵時期,因此,通過傳統文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藝術美,提升學生的文化興趣和自豪感。為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促進小學階段傳統文化課程的發展,教師可通過適當取材知傳統、多種途徑品傳統、創新經典揚傳統等方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情感,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帶領學生走進中國之美。

[關鍵詞]小學生;傳統文化;愛國主義;傳統節日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4-0096-03

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有著密切的關系。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財富,它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價值觀和文化傳承。而愛國主義是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有深厚的情感和責任感,它體現了期盼國家繁榮和民族進步的精神追求。學習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價值觀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傳統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取材知傳統、多種途徑品傳統、創新經典揚傳統等方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情感,促進他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適當取材,知傳統

1.探尋節日文化,了解文化底蘊

探尋傳統節日文化,是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情感的重要環節。在日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文化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探索其中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實踐活動中,筆者結合學校資源,開展了主題班會——“綻放民族之花,傳揚愛國精神”。在這個活動中,筆者巧妙地運用了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了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的歷史由來、民族特色趣味活動以及民族風情,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這個節日。通過觀看視頻,學生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傳統的深遠。了解了三月三的由來,學生對這個節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知道它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節日,而是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慶活動。

同時,利用圖片展示了三月三民族特色趣味活動的豐富多彩,學生可以看到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慶場景,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在欣賞民族風情的同時,學生也意識到了傳統節日在民族凝聚力和身份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獲得了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了解,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激發了學生對歷史和文化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去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結合本地資源,開展文化體驗

結合本地區資源開展文化體驗是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傳統活動,如制作傳統美食、學習傳統舞蹈、參觀傳統節日慶典等,幫助學生加深對傳統民俗文化的理解。

例如,我校結合本地區資源,開展“三月三壯鄉情”系列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壯族三月三的傳統民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在班級舉辦趣味美食節,并邀請家長進入到各班品嘗美食,感受三月三的節日氛圍。同時,讓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廣西尼的呀》的方式,深入了解壯族三月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這樣的活動促使學生了解與體驗本地區的文化傳統,樹立起民族自信心。

通過結合本地資源,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體驗和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這樣的文化體驗活動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多種途徑,品傳統

在傳統文化教學中,采用多元主題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品味傳統文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

1.融合家庭教育,品鑒家國傳承

家庭教育可以延續學校的教學成果,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體驗。在家庭教育之中,學生能夠在更加自然、輕松的環境中接受教育,由此提升教育的效果。

(1)開展家庭閱讀活動

為了讓傳統文化融入家庭環境,教師鼓勵學生與家人一同參與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討論。例如,結合假期實踐,我校開展了“一朵九色花,快樂度寒假”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每位學生至少閱讀一本紅色讀物,并寫一篇300~500字的讀后感。每班至少推選出3篇優秀讀后感,學校在下學期以年級為單位開展紅色讀物閱讀評比活動。在家庭閱讀活動中,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可以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并引導孩子分享他們的想法、感受和理解。通過與家人交流,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在家長的引導下,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同時,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讓傳統文化在家庭中得到更全面的展現。這樣的家庭閱讀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密切,還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體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閱讀和交流,學生逐漸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對家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2)組織家庭節日活動

組織一些家庭節日活動,讓學生在家中親身體驗傳統文化。例如,在春節期間,教師要求學生收集春節傳統習俗,并把看到的好的春聯和手機拜年信息摘錄下來,也可以自己試著編寫;將自家的年夜飯拍下來,把品嘗后的感受寫下來,并制成精美的“我家的年夜飯”冊子。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家庭的凝聚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2.走進傳統節日,了解經典文化

了解經典文化活動是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興趣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走進傳統節日,深入了解經典文化。

例如,在冬至前的漢文化節上,教師精心安排學生觀賞傳統節日的相關表演,如舞蹈、音樂演奏以及傳統戲曲等。通過觀賞這些表演,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藝術的美感和獨特魅力,從而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和理解。此外,學校還通過組織“傳華夏禮儀古韻,現漢服錦繡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領悟到傳統文化中儀式感的重要性,進而更加認同和尊重傳統禮儀。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而且培養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去了解和學習更多關于傳統文化的知識。

通過走進傳統節日,了解經典文化,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體驗,學生能夠在歡樂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產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讓傳統文化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綻放出耀眼的文化之花。

三、創新經典,揚傳統

創新傳統文化是指在繼承傳統經典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進行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創新,使其能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具有新的表現形式和應用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將傳統經典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以創新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傳統文化知識。

1.開展網上祭祀,培養愛國情感

例如,在清明節,我校通過“文明廣西”微信公眾號,邀請學生參與網上祭清明活動。通過網上祭祀活動,學生能夠在線上表達對先烈的深深懷念之情。通過點擊“獻花”和“敬禮”,學生表達對英勇戰士的敬意和緬懷之情;通過點擊“鞠躬”,學生向先烈行禮致敬,表達自己對英烈無盡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在“留言寄語”的環節,學生又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用文字銘記先烈的英勇事跡和無私奉獻。這些真誠的行為和表達,讓學生在傳承優秀革命傳統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愛國主義的真摯情感。

通過參與網上祭祀活動,學生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先烈的拼搏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種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應該得到傳承。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網上祭祀全過程,能夠感受到先烈的崇高意志和偉大品質,進而激勵自己更加珍惜今天,把握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結合媒體資源,弘揚傳統文化

結合本地媒體資源,我校積極開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活動,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在線傳統文化展覽、鼓勵學生制作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網絡短視頻等方式,不斷優化傳統文化的弘揚途徑,使更多的科技元素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1)參觀在線傳統文化展覽

教師利用本地媒體資源,積極組織學生參觀在線傳統文化展覽。通過與本地博物館合作,學生可以在學?;蚣抑欣秒娔X或移動設備在線瀏覽各種傳統文化元素,如傳統陶藝、古代器物、傳統手工藝品等。這樣的參觀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歷史底蘊,還能夠通過互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為了確保學生在參觀過程中能夠充分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展品。學生可以通過虛擬展館的瀏覽系統,自由選擇參觀內容,并逐步深入了解每個展品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同時,展館中還設置了互動展示,學生可以通過點擊、拖拽等方式與展品進行互動,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和參與感。在展覽期間,教師還可以安排專業的文化講解員,通過在線直播或預錄視頻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和答疑。講解員將傳統文化的知識與故事娓娓道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師還鼓勵學生在參觀后,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撰寫參觀心得和感想。學生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或視頻等形式,展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通過參觀在線傳統文化展覽,學生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了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同時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之情。這樣的活動不僅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還培養了學生對文化遺產的珍視與保護意識,使傳統文化在當代少年心中得到發揚光大。

(2)制作網絡短視頻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制作有關傳統文化的網絡短視頻,并結合多種新媒體互動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現創意和才華的平臺。學生可以選擇傳統樂器演奏、傳統舞蹈表演、傳統手工藝制作等傳統文化內容作為創作素材,運用自己的創意和技術手段,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短視頻中。

例如,可以將傳統樂器演奏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的音樂風格?;蛘邔鹘y手工藝制作過程進行快速剪輯和特效處理,制作出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短視頻。為了保證短視頻質量,教師邀請傳統民族藝術家和新媒體從業者進行線上講座,分享他們的創作技巧和經驗。學生通過向專家請教,學習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提高視頻制作的水平。在短視頻制作完成后,教師鼓勵學生將作品發布到社交媒體平臺上,如微博、抖音、快手等。這些平臺具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可以讓短視頻更快地傳播。

通過制作網絡短視頻,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創作和表達能力,還能將傳統文化以富有創意的方式展現給更廣泛的受眾。這些短視頻將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新媒介,吸引更多人關注和了解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數字化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學生也能通過這樣的創作體驗,更深刻地認識和熱愛傳統文化,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代表了一個國家文化的特色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階段,教師應通過創新經典,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文化自信。這不僅是教育的責任,也是對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只有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們才能讓孩子看見美麗的中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 參 考 文 獻 ]

[1] 賈佳.繼承民族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小學美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探析[J].教育界,2021 (44):67-69.

[2] 楊武. 依托慕課平臺 傳承傳統文化:小學古詩意象教學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八).[出版者不詳],2020.

(責編 韋淑紅)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愛國主義傳統文化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