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擦納米發電機用于人體健康監測的研究進展

2023-09-25 05:25劉文娜張正健
天津造紙 2023年1期
關鍵詞:纖維素發電機摩擦

劉文娜,張正健

(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 300457)

在后疫情時代,國民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在人體健康監測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高速發展。利用TENG 可以將人體產生的分散式機械能轉化為持續性電能[1],為可穿戴設備提供持續供電,檢測人體的生理參數和新陳代謝狀況,從而實現對人體健康的全方位監測,在人體健康監測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TENG 解決了傳統可穿戴監測設備依賴電力供應的問題,從而解決了傳感器需要連接電線或使用電池的限制。這種創新大大減少了可穿戴醫療設備的使用限制,避免了佩戴不便以及生理不適等問題[2],同時還避免了頻繁充電的困擾。TENG 可穿戴設備具有許多顯著優勢。首先,TENG 與生物相容性和可拉伸聚合物的集成提高了生物醫學傳感裝置的定位能力。其次,TENG 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隨后的患者使用依從性等,將TENG 運用到醫學架構中,可以提供許多性能優異的生物醫學傳感解決方案。因此,TENG 已被定位為生物醫學傳感技術發展的主要候選者。此外,其還具有操作簡單、易于小型化、自適應設計、靈敏度高等優點。TENG 技術可以應用于呼吸狀態監測[3]、心血管疾病治療[4]和人類康復方面監測[5]等,其載體包括起搏器[6]、神經刺激器和神經假體的可穿戴式紡織物或植入式器件,為醫學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技術支持。

將纖維素基TENG 編織成具有高舒適性、透氣性的衣物[7],實時監測人體狀態,可用于持續性生物醫學傳感監測,以滿足對慢性病等長期監控的需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柔性可穿戴電子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TENG 織物是未來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文對TENG 用于人體健康監測的研究現狀及應用進行了綜述。

1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特點及作用機制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的耦合作用,從而實現環境中機械能到電能的轉換,可以廣泛用于對環境中振動能量的收集。經過十年的發展,盡管TENG 的形狀結構千變萬化,但其基本工作模式只有4 種,分別是:接觸-分離式、水平滑動式、單電極式、獨立式,并且四種模式均具有摩擦材料層和感應電極層(圖1)。

圖1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四種模式[8]

對于接觸-分離式TENG,兩種摩擦材料以相對垂直的方式做接觸分離運動,接觸分離的過程使得整體電勢不斷變化,這種變化的電勢驅使電子通過外電路在兩感應電極間來回流動,從而產生電信號。對于滑動式TENG,兩種摩擦材料相對水平滑動,這種滑動使得整體電勢不斷變化,電子通過外電路在兩感應電極間來回流動,從而產生電信號。單電極式TENG 只有一個接地的感應電極,同時具有可移動的摩擦材料,這種工作模式的電勢變化引起電子在地和感應電極間流動,從而產生電信號。獨立式TENG 相較于單電極式,雖然也有一個可移動的摩擦材料,但是其感應電極則有兩個,并且對稱擺放。獨立摩擦層運動引起的電勢變化驅使電子在兩對稱電極之間流動,從而產生電信號[9]。

2 摩擦納米發電機用于人體健康監測的研究現狀

人體基本生理特征主要包括體溫、血壓、心率、耗氧量和血糖等。這些生理特征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能夠直觀地反映出人體內的變化,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參照指標。能夠方便、準確地采集人體信息,特別是患者的生理信息,將有助于及時發現、反饋和解決問題。人體健康監測包括對人體活動和新陳代謝等產生的各種生物電信號或非電信號及其他參數進行采集、量化、處理的過程[10],其涉及傳感、控制、生物醫學、信號分析與處理等多項技術的交叉。這樣的監測系統不僅適用于普通人和病人的日常病理監測,也適用于某些必須高度活躍且易發生危險的職業。摩擦納米發電機能有效轉化人體活動的機械能以驅動健康監測系統,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在這方面進行研究,取得了較多成果。

2.1 在睡眠監測方面的應用

睡眠質量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現在人們對于監測睡眠情況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谶@一需求,研究者致力于研發出一種既舒適且成本低的睡眠監測傳感器,以便更好地了解人們的睡眠情況。KOU 等[11]基于柔性透氣摩擦納米發電機(FBTENG)傳感器開發出一種具有壓感、舒適的智能枕(圖2(a)),可在睡眠期間實時監測頭部狀態。FBTENG 基于柔性和透氣的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氟化乙烯丙烯(FEP)粉末,通過調整多孔結構和FEP 粉末,進一步優化FB-TENG 的供電輸出能力,實現了觸摸感應和運動軌跡監測。該研究不僅為睡眠監測提供了一種可行的傳感裝置,還可以擴展到對某些疾病的實時監測,例如腦部疾病和頸椎病等。此外,DING 等[12]成功制備了碳納米管摻雜的多孔PDMS 膜,并基于此建立了一種自供電TENG 觸覺傳感器(圖2(b))。采用此碳納米管摻雜的多孔TENG 設計的睡眠監測帶可提供關于實時呼吸和心跳的準確信息。不過,該睡眠監測帶需緊緊環繞人體心肺才能得到較精確的監測信息,易引起使用者在睡眠過程發生難以呼吸等不適現象。

圖2 摩擦納米發電機在睡眠監測方面的應用[11-12]

YUE 等[13]基于TENG 制作可穿戴式自供電電子仿生皮膚,通過監測呼吸頻率和心跳信號頻率來獲取和分析睡眠狀態,實時監測及評估使用者的睡眠信息,缺點是該電子仿生皮膚的制作過程相對復雜,且成品不透氣導致使用者的舒適度較低?;诖?,PENG 等[14]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制作了全納米纖維TENG 自供電電子仿生皮膚,不僅可以實現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判斷與監測,還可以滿足用戶對舒適性的要求。

近年,基于TENG 傳感陣列的智能枕填補了通過監測頭部運動來實現睡眠監測的空白,此智能枕能夠監測睡眠時的動作信息和預警掉床行為。這種智能枕便利舒適,無需佩戴任何設備,使人們可以保持最自然舒適的睡眠狀態,是一種非侵入式的睡眠監測傳感器。另外,李若男[2]設計了一種由聚四氟乙烯(PTFE)和Fe 組成的雙通道TENG 自供電可穿戴傳感器,其具有制造工序簡單、適合批量生產、響應快速、防水穩定等突出優點,且佩戴方便,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佩戴在身上或衣服的任何地方。所開發的自供電可穿戴傳感器能夠進行跌倒事件、睡眠呼吸疾病和睡眠安全警報的實時監測,而無需外部電源供應,這對緩解能源短缺問題的意義重大。

2.2 在呼吸監測方面的應用

生理呼吸涉及吸氣和呼氣的呼吸循環,其中囊括了大量的生理相關信息及潛在疾病線索,目前尚未被充分利用。當前,已有多種傳統醫療設備用于監測呼吸狀態,并致力于開發創新的呼吸監測技術,盡管其具有很強的臨床適用性和監測精度,但操作復雜和依賴外部電源等缺點制約了其作為智能移動醫療電子設備的進一步發展,并且不適合作為家用可穿戴設備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時呼吸監測。近年來,摩擦納米發電機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佩戴舒適、成本低、對呼吸活動在低頻和輕微振幅方面的靈敏度高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于自供電呼吸監測?;赥ENG 的傳感器可以精確、持續地監測生理呼吸行為和呼出物質的信息,以實現個性化的醫療保健。

2020 年,新冠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帶來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產生了很多醫療預防技術方案。用于呼吸傳感的摩擦納米發電機(RSTENG)被設計為面罩,并賦予其呼吸監測功能。RSTENG 對呼吸流量的監測輸出可分別達到8 V 和0.8 μA 左右,可隨呼吸狀態的不同而變化,證明了RS-TENG 對呼吸監測的高靈敏度。將智能面罩與電路模塊相結合,可以構建呼吸暫停報警系統,在人停止呼吸后及時發出警報。RS-TENG 還可用于控制家電,為殘疾人帶來便利[15]。

呼吸監測是評估人體健康的有效方法,為呼吸系統疾病的預警和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然而,傳統的呼吸監測設備依賴于傳統供電模式,限制了其用于戶外探險、游牧、長跑等領域對呼吸的實時監測[16]。ZHANG 等[17]提出了一種基于側滑式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可穿戴無線呼吸傳感器,通過感知腹圍的變化來監測呼吸頻率,該裝置不僅可用于對呼吸暫停癥狀的檢測,還可用于呼吸的實時監測,其工作機理為當人呼吸時它能感知腹圍的變化,并輸出包含呼吸過程節律信息的電信號。TENG 傳感器內置在可穿戴雙層帶中,詳細結構如圖3 所示,其分別采用厚度為100 μm 的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和厚度為30 μm 的尼龍薄膜作為負極和正極摩擦材料,在摩擦層的外表面貼上兩層厚度為50 μm 的銅箔作為導電電極,利用兩個丙烯酸片作為支撐以保持介電材料平坦。通過理論分析,預測了其輸出信號,并驗證了TENG 作為呼吸傳感器的可能性。

圖3 可穿戴無線呼吸傳感器[17]

呼吸是生物醫學目的非侵入性物理傳感的重要來源之一,其最基本的物理參數包括頻率和音量,兩者都可以自主控制。最早用于呼吸監測的TENG 是2017 年報道的基于納米纖維的自供電摩擦電傳感器(SNTS),其使用靜電紡絲和絲網印刷制成,由兩層組成,聚偏氟乙烯(PVDF)納米纖維膜(NM)的拱形電紡層起摩擦材料的作用,而銀納米粒子的絲網印刷層(NPs)起電極的作用,如圖4 所示。在TENG的單電極模式下,PVDFNM 和AgNPS 在由呼吸引起的接觸分離中產生了可測量的電位差。SNTS 的透氣性很強,不受彎曲、扭曲和折疊的影響,是可以集成到口罩中的理想材料。當作為面罩佩戴時,SNTS 能夠準確地檢測與不同BR 相對應的開路電壓變化?;赥ENG 的可穿戴呼吸監測設備已被開發用于對可指示疾?。ㄈ缣悄虿。┑幕衔锏幕瘜W傳感、對呼吸模式和容量的物理傳感,以及將呼吸用作可再生能源的電源[18]。

圖4 基于納米纖維的自供電摩擦電傳感器SNTS[18]

針對失去運動能力的群體,如在重癥監護室的患者,通過監測呼吸可以實現語言表達的能力。ZHU等[19]設計出一種通過3D 打印方法制造呼吸驅動的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并用作人機交流式(HMI)傳感器,通過人類呼吸進行表達,無需語音控制或手動操作。戴口罩時,TENG 可以產生與呼吸氣流對應的響應電信號,能夠識別人類不同強度和頻率的呼吸類型。在呼吸識別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引入莫爾斯電碼作為通信協議,進一步開發了一種基于呼吸的語言表達系統。與傳統的語言表達裝置相比,該系統可以從人的呼吸行為中提取主觀信息并輸出相應的語言文本,而不依賴于聲音或身體動作。該研究首次通過3D 打印的TENG 將基于呼吸的語言表達方法引入人機界面技術領域,能夠識別具有不同強度和頻率的人類呼吸類型。

2.3 在檢測及治療重大疾病方面的研究

摩擦納米發電機可廣泛地應用于生物醫學傳感器中,用于監測人體生理參數。例如,將TENG 放置于體溫計、血壓計等設備中,可以通過人體運動等微小的能量產生電力,從而驅動設備工作,實現對生理參數的實時監測。TENG 還可以用于生物醫學植入物中,用于驅動植入物的傳感器、藥物釋放器等。例如,在人工耳蝸等植入器件中加入TENG,可以將人體運動等微小的能量轉化為電力,為植入物提供能量,從而延長植入器件的使用壽命。摩擦納米發電機在醫療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將成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3.2 被動訓練對嬰兒智力及運動發育的影響及機制 小兒神經系統在胚胎時期就開始發育了,對于新生兒出生時窒息時間及狀況,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腦損傷,且目前為止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本研究對出生窒息患兒的研究顯示,科學合理的被動訓練對0~6個月窒息患兒的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都是有利的。國外已有報道表明,早期干預包括科學的被動訓練可以改善因環境及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兒童智力落后[6]。

2.3.1 用于監測與診斷的可穿戴式醫療器件

TENG 可穿戴設備已經成功地應用于醫療領域,成為一種新型的監測和診斷工具。TENG 技術可以實現實時、連續的監測,不僅方便患者的使用,還可以為醫生提供更全面和精確的數據信息,從而更好地指導診斷和治療。

目前,可穿戴式TENG 已廣泛應用于醫療保健行業。例如,YU 等[20]設計了一款基于TENG 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可用于24 小時監測哮喘患者的呼吸信號,提供對哮喘的預防及應急功能,可降低哮喘病所導致的死亡率。該設備將呼吸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持續且穩定的電能,并通過透皮系統(transdermal system)輸送預防藥物。當患者強烈且快速地呼吸時,此裝置將自動切換到脈沖模式,從而對急性哮喘發作進行高靈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緊急警報。

DONG 等[21]發明了一種全紗線自充電針織動力紡織品,這是一種將TENG 和超級電容器(SC)結合編織于紡織物中的新型可穿戴器件,其不僅可以實現對生物力學能量的收集和存儲,而且還具有高彈性、柔韌性和伸縮性,可以適應復雜的機械變形。該針織設備能夠實現自供能,最大瞬時功率密度大約為85 mW/m2,能夠至少點亮124 個發光二極管,同時其具有質量輕、柔性高、機械性能穩定等優點,為可穿戴設備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與傳統治療相比,TENG 具有更加長效、精確和安全的優點。TENG 的電極材料可以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滿足可穿戴設備對貼合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需求,從而更好地適應人體的生理特征[22]。全紗線動力紡織品可以為治療肌肉萎縮、皮膚創傷等身體問題提供一種新的、高效的治療方法,同時不會損害鄰近的健康細胞和組織,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

2.3.2 植入式醫療器件

植入式摩擦納米發電機(I-TENG)是一種新型的治療重大疾病的方法,即利用其產生的微弱電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在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實驗驗證了I-TENG 的可行性,并對其進行了優化和改進,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心臟疾病的治療需求。此外,研究人員還對I-TENG 的材料、結構和工作原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為其進一步應用和推廣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圖5 由生理運動驅動的植入柔性TENG 示意圖[23]

ZHENG 等[24]將一頭成年豬作為實驗對象,進行植入自供能實時心臟監測TENG 的手術,該TENG采用垂直-分離模式的工作結構,將納米結構PTFE作為摩擦電層以提高輸出信號,鋁箔作為第二摩擦電層和第一電極;將Kapton 膜作為柔性基底固定在PTFE 層上,薄金層放置在Kapton 膜的背面作為第二電極;采用PTFE 作為外部封裝層來保護TENG器件免受腐蝕,使用柔性PDMS 作為外殼部分來封裝覆蓋整個器件以防止核心部分的泄漏,同時也使得器件在生物環境內維持結構穩定,并提高了生物相容性。在植入裝置后,對其進行了體內測試,心臟正常的收縮和舒張使TENG 的摩擦電層與心臟同步工作從而產生電能,測得電壓維持在14 V,短路電流為5 μA,證明該設計具有良好的輸出性能。

周圍神經損傷會導致永久性殘疾,常規的治療性電刺激可實現末神經的再生,卻不能完成神經修復。ZHOU 等[25]設計了一種植入式自調節神經電刺激(ISR-NES)系統,可以有效地促進坐骨神經再生及修復,該系統集成了由呼吸和運動驅動的接觸分離式摩擦電納米發電機(CS-TENG)和合適的坐骨神經卡膚(Cuff)電極,選擇不同摩擦極性的負極材料PDMS 和正極材料聚酰胺6(PA6)薄膜,在PDMS 和PA6 薄膜的背面分別粘貼鋁箔作為導電層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摩擦帶電效果。實驗大鼠的呼吸和活動產生的組織變形很小,常規的TENG 難以捕捉到這種生物信號,故使用間隔結構來提高裝置的靈敏度,即兩種不同材料的介質膜面對面堆疊,相互接觸時在兩個接觸面上分別形成正負電荷,分離時在中間形成氣隙,兩電極之間形成感應電位差,使其能更好地捕捉大鼠運動產生的機械能。

綜合來看,將TENG 用于可植入器件的研究為重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該領域的應用對TENG 所使用材料的要求十分嚴格,因為涉及在人體內的應用,必須具備生物相容性、耐腐蝕性、可持續性等特點。因此,進一步探索及創新其材料組分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人員可以結合最新成果,探索新型的納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以滿足TENG 在人體重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需求。此外,也可以通過改進材料制備工藝和優化材料結構等方式,提高TENG 材料的性能和穩定性,為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推廣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4 纖維素基TENG 監測設備的開發

目前,制備功能性TENG 的主流材料為一些聚合物和金屬,雖然具有優異的摩擦發電能力,但不易回收與降解,過量應用這類材料會導致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因此,用于監測人體生理信號的可生物降解摩擦納米發電機應運而生。

WANG 等[26]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再生紙和水溶性石墨電極制造了水溶性TENG(WS-TENG)。首先,提取纖維素納米晶(CNC),進一步與甲基纖維素(MC)混合形成CNC/MC 薄膜,將其作為正電極材料。然后,又以普通MC 薄膜作為負電極材料,制得了可用于繃帶傳感器的WS-TENG。低成本、質量輕且可生物降解的WS-TENG 可輕易溶解于水中,其他不溶于水的部分可被重新利用。WS-TENG 的輸出電壓在0~2 V 區間變化,可準確監測各種呼吸狀態。將這種水溶性傳感器用作實時生理信號監測傳感器,擴大了TENG 在醫療監測領域的應用。

FU 等[27]提出了一種基于呼吸驅動TENG(R-TENG)的自供電空氣過濾器,可用于高效過濾亞微米顆粒和呼吸監測。R-TENG 分別采用導電纖維素氣凝膠/MOF 復合膜和聚偏氟乙烯(PVDF)膜為正極和負極材料,采用了綠色合成方法。該空氣過濾器具有多孔網絡結構和獨特的發電特性,在持續低壓時,對PM1.0、PM0.5和PM0.3的去除效率仍然高達98.4%、97.3%和95.0%。此外,該系統無需使用外部電源即可實現對吸狀態的監測,便于實際應用。該過濾器設備設計成具有PMS 過濾和呼吸監測功能的口罩形式,在空氣凈化和醫療保健應用中具有良好的潛力。

在高濕度環境下,普通TENG 器件的摩擦電極材料的工作性能會極大程度降低,這限制了TENG作為傳感器的工作環境。為了解決此問題,ZHANG等[28]以天然纖維素為基板材料制備了親水性TENG電極材料,并將其用于高濕環境中的自供電傳感(圖6)。在基板制作過程中,纖維素與Ti3C2Tx共同構建的復雜網絡結構,為水分子提供了豐富的吸附點。在廣泛的濕度范圍內(相對濕度40%~90%),所得濕敏摩擦電材料可在150 s 內保持優異的性能與較高的靈敏度?;诶w維素基板的摩擦電極材料將電信號無線傳輸到用戶接口,從而實現了在高濕度環境中的自供電傳感。

圖6 親水性纖維素基TENG 電極[28]

除了能在高濕度下維持性能以外,纖維素基TENG 還能夠提供更高的舒適度和精確度。以纖維素納米纖維為主要材料的TENG 紡織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可穿戴設備的舒適度,其以芯層導電纖維為電極,與緊密纏繞在芯層導電纖維周圍的人造聚合物纖維或天然纖維材料組成核殼結構[29],所得的TENG 紡織品舒適,靈活且時尚,其生產過程可與工業規模的紡織品制造兼容。更重要的是,舒適的TENG 紡織品具有出色的耐洗性和可裁剪性,可以完全應用于進一步的服裝加工中。穿戴在手臂或腳下的TENG 紡織品也被證明可以監測人體的各種信息。TENG 織物有用于服裝和在不久的將來用于可穿戴電子產品或智能紡織品的巨大潛力?;卺樋椢锏腡ENG 還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從各種人體運動產生電能的適用性[30]。

目前,一項研究將碳納米管、聚吡咯與細菌纖維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水凝膠混合通過濕拉伸和濕扭轉的方法制備出直徑為0.45 mm 的纖維素基可生物降解超強導電巨纖維,并成功地用于能量采集和生物力學運動監測的可穿戴織物設計。該纖維的抗拉強度為449 MPa,電導率為5.32 S/cm,在水中也同樣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通過降解實驗可知,在纖維素酶溶液中的粗纖維可在108 h 內降解。采用纖維素基導電巨纖維作為電極的TENG,最大開路電壓為170 V,短路電流為0.8 μA,輸出功率為352 μW,可驅動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電子產品[31]。此設計可以有效地實現精準監測人體運動。同時,由可生物降解的纖維素組成的織物TENG 在可穿戴電子、自供電系統、運動員訓練等多個領域具有十分可觀的應用前景。

此外,LIN 等[32]通過混合聚環氧乙烷(PEO) 與纖維素納米纖維來制備以PEO/纖維素復合紙(CCP)為電極的TENG,如圖7 所示,氨基和PEO 復合紙使得TENG 表現出更高的輸出性能?;赑EO/CCP的TENG,其電壓、電流和功率密度分別可高達222.1 V、4.3 μA 和217.3 mW/m2。此外,基于本設備的人體健康檢測設備可以監測眼部肌肉、呼吸、心跳和脈搏等生理信號。來源廣泛的纖維素材料在TENG 器件的制備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纖維素材料制備的TENG 在人類健康保健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潛能。

圖7 基于PEC/CCP 的TENG 工作原理圖[32]

目前,對纖維素基TENG 的實際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LED 供電和自供電壓力傳感器等常見場景,還不足以體現其優勢。纖維素基TENG 具有獨特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研究人員可以進一步嘗試將其應用于臨床植入設備、體內生物醫學監測等領域。

3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TENG 器件在人體健康檢測領域的相關研究日漸成熟,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其性能仍然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有很多工作需要進一步探索。為制造一種更加輕便、舒適且耐用度高的可穿戴摩擦納米發電機(W-TENG)設備需要考慮諸多問題,例如該織物長期佩戴是否有害、是否綠色環保??苫厥?、可生物降解的纖維素材料完全滿足此方面的要求,可被用于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和可穿戴自供電設備。TENG 可以方便地為電子設備供電,為制備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全纖維素能量收集和交互裝置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這在環保電子、生物自適應人機界面和智能仿生功能裝置研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已經基于纖維素材料開發了一系列的摩擦納米發電機,但將柔性、耐用性、可折疊等多個特點同時集成于一個纖維素基摩擦納米發電機上仍是一個挑戰。當前,摩擦納米發電機在醫療保健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開發多功能、綠色健康、生態友好的摩擦納米發電機迫在眉睫,以纖維素為主要材料的可穿戴式摩擦納米發電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隨著纖維素基摩擦納米發電機結構等方面的優化,未來其在醫療行業和其他領域必將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纖維素發電機摩擦
干摩擦和濕摩擦的區別
纖維素基多孔相變復合材料研究
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神奇的摩擦起電
條分縷析 摩擦真相
大型發電機勵磁用旋轉變換器的開發和應用
解讀摩擦起電
隨身攜帶的小發電機
柴油發電機負荷計算
纖維素晶須的制備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