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bD模式的舞蹈教學設計

2023-09-27 09:21龔小麗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

龔小麗

[摘 要] “舞蹈鑒賞”是普通高校的一門公共藝術類選修課程,是實施舞蹈美育的重要載體。其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理解、感知、表現和創意實踐等素養。UbD教學模式與新時期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要求高度契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基于UbD教學理念,以中國古典舞單元為例,嘗試對其教學目標、評估證據及教學活動進行逆向教學設計,以期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的舞蹈鑒賞課程教學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教學設計樣板。

[關鍵詞] 舞蹈鑒賞課程;UbD模式;教學設計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即“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基于學生“學”的邏輯,從學習結果開始思考的逆向教學設計。UbD指向的能力目標與學生核心素養不謀而合,其倡導的“大概念”教學與“明確預期學習結果—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設計教學活動”這一逆向教學設計模型主張的學習過程都能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和應用提供條件。本文聚焦藝術類課程四大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嘗試以UbD理念為指導,對高校舞蹈鑒賞課程中國古典舞單元進行教學創新設計。

一、確定舞蹈鑒賞課程單元大概念

UbD中的“大概念”強調在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的基礎上,對知識和技能目標進行概括、提煉、總結,實現從知識技能培養到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在UbD理論框架中,單元是實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最為合適的單位。因此,本文以單元為載體,運用“大概念”確定教學主題。

舞蹈鑒賞課程以“舞蹈是認識與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為課程“大概念”,以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現代舞、當代舞五個舞蹈種類為主題單元建構課程內容。依據舞蹈鑒賞課程“大概念”,可將每一單元的“大概念”依次設置為:“氣韻流貫、形神兼備”“生命的最高情調”“飄逸典雅”“個性創新”和“與時代為伍”。

二、基于UbD模式的舞蹈鑒賞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與傳統教學設計相反,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主張將教學評估置于教學活動設計之前,以學習結果為目標,在“大概念”的引領下設置理解性教學目標,明確學生要取得的學習成果,再依據學習結果確定判斷學生達到理解的學習證據,最后設計實現理解的一系列教學活動。

(一)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UbD理念,教師首先需要確定課程內容的教學優先次序,確定單元大概念與核心任務,以及學生需要掌握和熟悉的重要內容等。中國古典舞分為身韻派、敦煌派、漢唐派,其動作方法具有高度的程式性,舞蹈技巧十分規范,情感表現含蓄蘊藉,講求“氣韻流貫、形神兼備”,體現出追求人與萬物和諧統一的特點。因此,“氣韻流貫、形神兼備”是中國古典舞單元的“大概念”;單元核心任務是創作古典舞作品腳本,并完成編排和展示;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包括三種流派的中國古典舞作品的風格特征、美學理念、創作原則、動作表現形式以及人文內涵等;需要熟悉的內容是中國古典舞作品的背景性知識,如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編導創作歷程以及類似主題的其他門類藝術作品等。如表1所示,UbD從知道、理解和技能三個層面確定教學目標,根據單元“大概念”明確預期的理解和需要思考的基本問題,最后列出學生在本單元將會知道和能夠做到的內容。

(二)確定評估證據

基于UbD模式的中國古典舞單元教學設計采用表現性任務、隨堂測驗、問答、技能測試、自我評估等方式進行教學評估。其中,根據GRASPS模式——目標(Goal)、角色(Role)、對象(Audience)、情境(Situation)、表現或產品(Performance/Product)和標準(Standards)——設置表現性任務,檢驗學生在舞蹈創作中對古典舞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對單元“大概念”的遷移與應用能力(見表2)。

(三)設計教學活動

中國古典舞教學單元根據“WHERETO”設計教學活動,為了最大限度地收獲預期學習成果,對教學序列進行調整。

W(Where & Why):介紹基本問題和學習目標,明確本單元的最終表現性任務——鑒賞一部經典的中國古典舞作品和創作一部中國古典舞作品。

H(Hook & Hold):播放當代流行的身韻派、敦煌派、漢唐派的古典舞作品各一部,讓學生欣賞不同流派古典舞的審美形式,喚起學生舞蹈審美經驗。教師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形式特征與人文內涵,引導學生思考古典舞是什么,中國古典舞的風格特征有哪些,三種流派古典舞有何異同,它們與其他藝術門類表現形式有何異同,舞蹈編導是如何通過中國古典舞語言進行表達的。

E(Explore & Experience & Equip & Enable):解析《小溪·江河·大?!贰肚赝觞c兵》《踏歌》《謝公屐》《飛天》《絲路花雨》六部中國古典舞作品的創作特點,探索中國古典舞審美元素和形式美法則。

T(Tailor):學生自選一部中國古典舞經典作品進行鑒賞,自主組隊并與小組成員一起撰寫鑒賞報告,完成表現性任務1。

R(Reflect & Rethink & Revise)、E(Evaluate)、O(Organize):各小組交換鑒賞報告,相互討論對方的分析是否準確、有新意,學生互相評價對方小組的鑒賞報告,并在全班范圍內討論。

R(Reflect & Rethink & Revise):學生根據評價反饋,修改鑒賞報告。

E(Explore & Experience & Equip & Enable):教師介紹六部舞蹈作品的創作歷程及創作原理,介紹古典舞作品腳本設計、舞蹈編排與展示的方法。教師教授經典舞蹈作品中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征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其審美格調。

T(Tailor):學生自主分組,完成表現性任務2。

E(Evaluate)、O(Organize):學生互相評價對方小組的創作作品,并在全班范圍內討論,教師和同學給出建議,用評價表互評項目。

R(Reflect & Rethink & Revise):學生根據評價反饋,修改創作作品,并攝影記錄。

三、結語

本文聚焦“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目標,結合UbD以追求學生理解為最終目標的教學設計理念以及逆向教學設計模型,對舞蹈鑒賞課程中的中國古典舞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評價、教學活動進行了創新設計。從知識、技能、理解與基本問題等方面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從“GRASPS”等角度構建表現性任務評估證據;從“WHERETO”七個維度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以實現學生對中國古典舞的整體認知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并在學習任務中完成對單元“大概念”的遷移和應用??梢哉f,UbD理念與模型極大地拓寬了舞蹈鑒賞課程的教學路徑。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課程標準中關于“數的運算”的教學設計
基于電子白板的《電流和電源》教學設計
以實驗為基礎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探究如何著眼未來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