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2023-09-27 09:21王燕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王燕

[摘 要] 近年來,閱讀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弊端凸顯,限制了學生的閱讀思維。整本書閱讀轉變了固有的閱讀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好的學習體驗,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使他們在閱讀中形成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閱讀教學;小學生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閱讀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整本書閱讀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閱讀一本書時的狀態和閱讀一篇文章時的狀態存在較大差距,前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還能讓他們有規劃地長期閱讀,并逐漸形成閱讀習慣,使學生獲得多元的閱讀體驗,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在互聯網時代,整本書閱讀教學更具有優勢,師生可以從網絡上搜集閱讀內容,找到許多合適的閱讀資源,閱讀的難度會大大降低,學生也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閱讀激情

每當教師布置閱讀任務后,學生都不知道該從何入手,毫無頭緒地閱讀,閱讀理解能力無法提升,這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還有一些學生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每次看到大量的閱讀內容就會感到厭煩,讀一會兒就失去了耐心,根本滿足不了教學要求。另外,教師沒有加入學生的閱讀中,布置完任務就成為旁觀者,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導致整本書閱讀陷入困境。

(二)教學組織隨意,缺乏系統性

部分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沒有做好備課,總是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規劃,導致很多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正確地完成閱讀,在實際閱讀的時候,沒有目標,最終的閱讀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教師沒有開發多元的閱讀活動,以理論灌輸代替學生實踐,影響了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容易偏離教學宗旨。另外,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較少,沒有給學生提供線上閱讀的指導,使學生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還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電子設備和互聯網,整堂閱讀課都在播放電子課件或者微課視頻,容易誤導學生。

(三)整本書閱讀評價效果不佳

課堂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忽視了評價,不評價學生的閱讀質量,也不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反饋,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信心,也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雖然有的教師能夠意識到閱讀評價的作用,但是他們在實施過程中總是以自己的主觀意志為依據,缺乏對學生的關注,采用統一的評價語,難以激起學生的閱讀欲望。另外,教師掌控著評價主動權,沒有為學生提供自主評價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受到影響。

二、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創設相應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整本書閱讀與單篇閱讀不同,不僅閱讀量大,而且需要的閱讀時間也較長。對于自制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閱讀完整本書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更需要閱讀興趣的支持。為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導讀階段,教師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結合整本書的內容及主題,為學生創設一定的閱讀情境,引導學生提前感知書中的悠遠意境、高遠情志及人文情懷,給學生創造自主想象的空間,喚起學生對書中內容的期盼與向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推薦的每一本書都是根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年齡特點精挑細選的,不僅語言優美,而且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對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本著“小切口,深挖掘,廣拓展”的原則,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從整本書中截取最為精彩的片段,并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講給學生聽,當學生聽得正入神時戛然而止,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心理,不由自主地對書本產生閱讀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直觀、可感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有很多經典著作都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播放相關的影視劇片段,用精彩的畫面、扣人心弦的聲音觸動學生的內心,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對書中內容產生直接而深入的感受,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整本書的主題創設情境,先把書的作者介紹給學生,為學生講述作者的人生經歷及發生在作者身上的趣事,然后概述整本書的特色,明確整本書的寫作主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對整本書的主題展開交流與討論。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欲望,促使學生與作者、與文本產生共鳴。

(二)設計有效問題,引領閱讀思維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都是以單篇、短章為主,教學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字、詞、句上,學生的認知范圍和情感體驗較為狹隘。而整本書閱讀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聽說讀寫訓練,而是轉向了閱讀興趣、思維品質、對生活和生命的體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想要讓學生一直對閱讀保持好奇心,教師要設計具有引導性的問題,用問題引領學生的閱讀思維,驅動學生的閱讀進程,從而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

由于整本書的閱讀量偏大,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將整本書閱讀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結合每一階段的閱讀內容為學生設計核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后回答問題,用問題輔助學生閱讀理解書本知識,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在整本書閱讀中采用主問題教學方式,結合整本書的內容,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或話題,通過問題的解決,突出整本書閱讀的“整”與“深”,促進學生對整本書的深入研討和思辨。問題設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從整本書的主題意蘊入手,也可以從書的結構脈絡入手,還可以從書的語言特色入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從哪個角度設計問題,都要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學生的視角審視整本書內容,使設計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問題是理解與思考的樞紐,主問題設計好后,教師還要對主問題進行細化,形成具有難度層次的問題鏈或問題群,推動整本書閱讀向縱深發展。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先解決部分問題,再解決主要問題,最后收到整合提升的效果;也可以采用漸進式的方式構建問題鏈,使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基于前面問題的解決和分析,引導學生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依次探尋,直到主問題得以解決,將問題貫穿整本書閱讀的全過程。

(三)指導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

整本書閱讀是對語文課程中不同閱讀方式的補充,讓閱讀更加多樣,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顯然,當前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鍛煉閱讀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因為閱讀的方式不對,忽略了閱讀思維過程,導致在整本書閱讀中很難真正地融入文本中,自然也無法體驗到整本書中的思想傳遞、審美創造、文化傳承,讓以整本書為基礎的閱讀方式失去價值。所以,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閱讀,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閱讀資料,還要讓學生會讀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心靈溝通的過程,多閱讀可以美化學生的心靈。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精讀與略讀,精讀自己喜歡的片段,對其中的字、詞、句展開賞析,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對于較為平淡的語段可以略讀,為的是博采,同時又能保障閱讀的連貫性。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所以,在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時,教師要讓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讀書筆記,把書中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為寫作積累素材。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養成寫讀書隨筆的好習慣,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頓悟、感想隨時記錄下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當學生再次看到自己所寫的讀書隨筆時,他們總會產生一些新的感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層次。書的內容都是分章節呈現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提綱式的摘錄,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總結每一章節的主要內容,產生提綱挈領的效果,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閱讀過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寫讀后感,或對書中的人物、事件、作者寫作手法等進行評論,不限形式,不限字數,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實現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四)借助思維導圖,厘清閱讀思路

思維導圖既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也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學生厘清閱讀思路,形成語文知識體系。小學生年齡尚小,思維還不成熟,書中復雜的人物關系、特殊的敘述方法、獨特的寫作結構等都會讓他們摸不著頭腦。為此,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將整本書的寫作架構、主要內容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產生更為詳細的認知,以提高閱讀的針對性和方向性。

學生按照自己的習慣開展閱讀,他們喜歡停留在文字表面,耗費大量時間去理解,對于學生來說,好像只有這種方式才能讓他們慢慢地理解和把握書中內容,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整本書的主旨精神。但這種方式很容易挫傷學生的閱讀自信。為此,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可以為學生設計整本書的思維導圖,從不同的角度設計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整本書的發展脈絡,概括整本書的主旨,如用氣泡圖梳理書中的人物關系,用魚骨圖展示作品主題與人物、故事情節之間的邏輯關系,用括號圖梳理整本書的寫作特色等,把整本書中的關鍵詞、主要內容、主要人物等要素有條理地呈現出來,大大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教師還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整本書閱讀之前,利用思維導圖對整本書中的生字、特殊句式、寫作手法等進行分析與匯總,讓學生敢于主動閱讀,并積極分析閱讀中遇到的各種知識,積累更多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章節地繪制思維導圖,加深理解程度,總結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當經歷了大量的思維導圖后,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分析能力,快速找到閱讀的關鍵內容,有助于語文知識的有效銜接。

(五)開展閱讀活動,豐富個性體驗

如今,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教學常態。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文本,保證他們可以在活動參與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深化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和認知。同時,還要注重閱讀活動的啟發性,使學生萌發人文意識,為傳承中華文化奠定基礎。

每一本書中都會有一些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讓學生印象深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編寫人物檔案的活動,從書中挑選自己最感興趣、最喜歡的人物形象,為其編寫簡歷,寫出人物的事跡、主要特征,還可以讓學生為其繪制畫像。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書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書中挑選一些精彩情節,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將書中的精彩情節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內涵。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在對整本書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進行劇本的編寫,并自主分配角色、自主編排語言、自主揣摩動作神態等,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此外,教師還要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相互傳看彼此的讀書筆記、讀后感、手抄報等,展示讀書成果,也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閱讀經驗、交流閱讀心得,對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與探究,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好的閱讀技巧。對于同一本書,不同的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不同的解讀。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個性解讀,開展辯論活動,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交換閱讀感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交流中篩選具有討論價值的觀點或具有爭議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辯論、研討,使學生在思辨中對書中內容產生更多新的感悟與理解,豐富閱讀體驗。

三、結語

總之,整本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開發學生的閱讀潛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通過多種途徑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引導學生積蓄閱讀能量。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合理設計活動,滿足不同學生對閱讀的需求,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書香少年,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

猜你喜歡
小學生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我是小學生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