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油膩”中年不如好心態

2023-10-01 16:49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23年9期
關鍵詞:濕氣油膩中年人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油光滿面、發量稀疏、慵懶懈怠…… 如何甩掉這滿滿的“油膩感”?本期,中醫專家幫你擺脫油膩困境。

【“油膩感”多是體內痰濕在作祟】

油膩中年人多為痰濕體質

近年來,網絡中興起一個詞——中年油膩,大意是指那些看著油光光、大腹便便、禿頭謝頂、不修邊幅的中年人。比如,滿面油光、發量稀疏、腆著“啤酒肚”的中年男人;臉色蠟黃泛著油光、邋里邋遢、腰間掛著“游泳圈”的中年女人。

為什么人到中年外貌會開始變得油膩?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講解說,中醫里有句古話叫“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即濕氣的特性是黏糊糊的,感覺就像油脂混到了面團里一樣。因此,當一個人濕氣過盛,停滯于體內時,身體便會表現出油膩、黏膩的感覺,比如:頭油很重,早上才洗的頭發,到下午就油成一縷一縷的;臉上愛出油,經常泛著油光等等。

人到中年,身體陽氣開始由盛轉衰,更易受到濕氣困擾。隨著濕氣在人體內停留時間不斷加長,會慢慢凝結成痰,最終形成痰濕體質。痰隨濕氣走,無處不到:痰到了胃里,醞釀化火,就會出現口臭,酒糟鼻;痰濕蘊肺,導致肺火旺,人會經??忍?,睡覺打鼾;痰火上沖,上泛體表,還可能使人禿頂;痰濕堆積在腹部,人會變得大腹便便、慵懶懈怠……因此,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到中年表現出來的種種油膩之態往往是體內痰濕在作祟。

痰濕體質的常見表現,你占幾個?

臨床上,痰濕體質的中年人通常表現出以下幾個典型特征:

1.舌象:舌體胖大,苔滑膩,厚,舌苔顏色發白或黃,舌邊常有齒痕。

2.體形、面色:體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滿而松軟,四肢容易出現浮腫,面部皮膚油脂較多,面色淡黃而暗,眼泡微浮。

3.口中與肢體的感覺:口中粘膩,口唇色淡。身體酸乏無力,慵懶,容易困倦。胸悶,痰多,易出現耳鳴。

4.睡眠及飲食:睡覺時鼾聲如雷。容易出現腸胃不適,喜歡吃肥甘厚味。

5.大小便: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小便渾濁。

6.出汗:?,F兩極分化,要么出汗太多,要么明顯少汗無汗。

7.身體指標:在西醫體檢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指標顯著高于健康者。

【“去油”攻略一: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痰濕體質的中年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活習慣出現了問題。臨床上,不少患者每日肥甘厚味,整天以吃貨自居,同時出門就開車,從不運動,即使暫時口服湯藥把濕氣送走了,但這些生濕的習慣不改,水濕痰飲還是會再次出現?!绷_大倫明確指出,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在做補救工作。人到中年,想要擺脫油膩感,一定要先從糾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入手,這才是防病、治病的根本。

1.遠離肥甘厚味

人到中年,脾胃功能減弱,卻正是應酬最多,壓力最大的時期。思慮過度則傷脾,情志抑郁則肝木乘脾土,進一步削弱了脾的運化功能?!饵S帝內經》里指出:“脾為生痰之源”。即當脾虛不能運化水液時,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如果再加上飲食過度,則易導致濕熱中阻,繼而凝結成痰。

中醫認為,肥甘厚膩礙脾,生冷寒涼敗胃。所以,像肥肉、燒烤、油炸、甜品、水果等食物要少吃或不吃。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要暴飲暴食,少飲或不飲酒。

日常烹飪時,可多吃薏苡仁、赤小豆、芡實、山藥、冬瓜、龍須菜、茭白等食物健運脾胃,同時,還可佐以中藥代茶飲來祛濕消痰,在此給大家推薦兩款茶療方:

①薏苡仁健脾茶

【材料】炒薏苡仁6克、山藥3克、茯苓3克、陳皮3克,玫瑰花2朵。

【做法】壺中加入500毫升水,煮沸后加入薏苡仁、山藥、茯苓、陳皮;小火燜煮15分鐘后,再加入玫瑰花,晾溫后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祛濕化痰,行氣理氣。

②白術陳皮茶

【材料】白術、陳皮適量。

【做法】將白術、陳皮洗凈之后,加水約1000毫升,中火煎煮約半小時后,去渣取汁代茶飲即可。

【功效】除脾濕,清胃熱,有化除痰濕之效。

2.堅持運動

久坐、葛優癱、長期不運動是多數中年人的真實寫照。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動得少了,自然陽氣就不足,內濕無法借助陽氣排出體外。同時,體表的陽氣也不足以抵御外濕,因此,身體內就是一片濕盛的景象。

羅大倫指出,長期堅持適度的運動,是改善痰濕體質的關鍵。運動應講求循序漸進,運動量應依據自身的身體狀態和承受強度而定。體弱者可選擇一些緩和、容易堅持的運動項目,比如,散步、快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其他人群可選擇一些劇烈的運動,比如,騎自行車、游泳、跑步、武術等。

3. 少熬夜

不少中年人經常加班到深夜、酒局應酬喝到凌晨、半夜刷手機……這些都會導致人體的陽氣不能潛藏到五臟六腑中休養生息,從而出現脾陽不足,濕氣不化。羅大倫建議,每天應在23點之前入睡。一旦無法避免熬夜,一般補覺的正確做法是,第二天早睡,不要連續熬夜。晚上早睡的補覺效果優于早晨晚起。盡量在晚上22點之前上床休息,保證在晚上23點—1點進入深睡眠,是最有效的恢復身體精力的方法。

【“去油”攻略二:對癥甩掉“油膩感”】

普通痰濕者:用溫膽湯泡腳

羅大倫指出,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同為痰濕體質,但其又可細分為普通痰濕、寒痰、痰熱三類,在調理方法上也是有所不同。

普通的痰濕就是痰濕已經形成,卻沒有明顯地向寒,或者熱這兩個方向發展。此時患者的舌苔是厚膩的、白色、舌苔上面唾液比較多。這類患者可以用溫膽湯泡腳來祛濕化痰。

【藥方組成】藿香六克、佩蘭六克、茯苓三十克、陳皮九克、法半夏六克、炙甘草六克、竹茹六克、枳實六克、生姜三片。

【使用方法】上述藥材水煎,然后把藥汁倒入溫水中。用此藥湯泡腳,每天兩次,每次二十分鐘,水不必太熱,水量淹沒過腳踝即可。連續泡數日,痰濕癥狀會逐漸改善。待舌苔變薄,就不必再泡了。

痰熱人群:加味溫膽湯來調理

“現在人們的飲食條件太好了,吃多了肥甘厚味,會導致痰濕淤積。時間久了,如果體內環境又適合,本身就內火蘊積,兩個條件遇到一起,就會郁而化熱?!绷_大倫說,痰熱體質的人往往容易上火,體質偏熱,喜歡涼,怕熱。通常脾氣較大,性格急躁,容易沖動。他們的舌質往往是紅色的,舌苔厚膩,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黃色。針對這類人群,在此推薦一個泡腳方。這泡腳方是在溫膽湯的基礎上進行了加減,不用生姜,涼藥的份量有所增加,消除痰熱的效果非常好。大家將藥煎好后,兌入溫水泡腳即可。

【藥方組成】茯苓三十克、陳皮六克、法半夏六克、炙甘草六克、竹茹九克、枳實九克、全瓜蔞九克、浙貝母九克。

特別提示:溫膽湯既可泡腳,也可內服??诜r,須經專業中醫師指導,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加減。孕婦忌用。

寒痰體質:溫補陽氣,堅持艾灸

寒痰的患者,往往是自身正氣不足,脾腎陽虛,再加上感受外來之寒,導致體內陰寒內盛,寒痰凝結。寒痰之人會有所有陽虛的表現,同時,還有肢體經絡不暢的癥狀,會在某些部位有陳寒痼積,甚至凝結成痰核,阻塞經絡的運行。

有寒痰的人大便會向著不成形和便秘兩個方向發展。舌苔通常是雪白的,比較濕潤。舌質往往是淡白色,沒有血色,還有些人由于寒凝導致了瘀血而呈現淡紫色。

羅大倫指出,為什么有的人會身有寒痰?究其根本,是因為自身陽氣不足,無法化除痰濕所致,所以,溫補陽氣才是正治。這類人群可以口服附子理中丸等溫補脾腎陽氣的中成藥,同時,堅持進行艾灸調理。在此,給大家推薦六個溫陽又祛濕的艾灸要穴:

1.神闕穴。位于臍中央。艾灸神闕,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脾虛的人經常艾灸神闕可以溫補脾氣。

2.關元穴。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本穴是保健常用穴,具有很好的補陽作用。

3.中脘穴。位于臍上4寸。有散寒止痛、和胃健脾、通降腑氣的功效,能疏通經脈,振奮陽氣。

4.水分穴。在上腹部,臍中上一寸,前正中線上。經常艾灸該穴對于水腫、小便不利等水濕停聚疾患有很好的效果。

5.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該穴不僅是祛痰濕的常用穴和特效穴,還能主治腹脹、水腫等水濕疾患。

6.豐隆穴。位于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外緣,條口旁開一寸處。豐隆穴為祛痰濕要穴,常配伍陰陵泉同用。

【操作方法】

治療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治療穴位,調整艾條高度,以施灸部位溫熱舒適、無燒灼感、能耐受為度。上述穴位每次灸20分鐘,一周一次,8次為1個療程,持續3個療程后會顯效。

【“去油”攻略三:讓心靈遠離油膩】

堅持自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p>

自律和不自律的人生,真的不一樣。當一個中年人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加節制,懶散頹廢,那么他只會滿身贅肉、油膩十足。當一個中年人克制自己的貪婪,勤加鍛煉,合理飲食,那么他就會身材勻稱、體態優美。

現年55歲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保持好身材,越自律越自由?!北M管年過半百,但他依舊身材矯健,而這種體型完全得益于他長年堅持跑步。無獨有偶,人到中年依舊少女感十足的女演員劉濤、靠跑步改變了油膩形象的作家韓寒、拽而不油的中年男演員靳東等等,他們保持年輕狀態的背后,都離不開自律的管理。因此,想要打敗中年油膩,自律必不可少。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從心理角度而言,中年人的油膩也是一種自我放逐。人到中年,擁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和經驗,自我認知愈來愈膨脹。在晚輩面前容易沾沾自喜、好為人師,但自己早已失去對美好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思想也不再與時俱進。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曾說:“我覺得一個油膩的人,很明顯是放棄了對于美好前途的追求。他放棄了心中的遠方,放棄了可以提升自己的美麗的東西,他心中可能不再有崇高,他放棄了自己的進步?!?/p>

可見,中年以后,讓人變得油膩的,不僅僅是發福的身材,更是思想上的貧瘠和學習上的自我懈怠。因此,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態,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地吸收和接納新知識,才是最好的解膩良藥。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本刊記者 張昕

醫學指導/羅大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博士)

猜你喜歡
濕氣油膩中年人
防治“濕氣重”10方
健身是去濕氣的好辦法
中年人如何笑傲職場
濕氣不可怕,藥膳起居健康行
我們中年人才不過購物節
拒做中年油膩男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媽?
油膩也不錯
油膩
食療養生祛濕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