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探究

2023-10-02 03:48白振華
旅游縱覽 2023年9期
關鍵詞:阜康市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白振華

摘 要: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對區域性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和規律的總結,有助于從中找尋區域性制約因素和發展的方法與思路。通過實地調查,總結出阜康市發展鄉村旅游的五個代表性案例,從中分析其發展邏輯,并通過對影響鄉村旅游發展的整體性因素進行分析,發現短板和問題,提出相應策略,推動鄉村旅游更好 更快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阜康市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發展鄉村旅游能夠有效引導和推動更多要素向鄉村地域空間流動,已經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1]。阜康市擁有世界級自然遺產地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位于北疆經濟帶核心區,屬于“烏昌石”城市圈城市,鄉村旅游發展歷史悠久,但發展還不夠平衡充分,引起全社會關注。2023年6月,阜康市被命名為第四批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如何讓阜康市鄉村旅游發揮應有作用,實現高水平全域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是本課題的主要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山坡中心村

山坡中心村位于天山天池必經之路111省道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強有力的政策、資金支持,讓山坡中心村旅游業發展非常迅速,2020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村1/3的村民從事農家樂和民宿經營,2019年共接待游客45萬余人次,人均純收入達兩萬元,旅游綜合收入近億元。近年來,阜康市政府部門累計投入4 000余萬元用于該村基礎設施建設。文旅部門還先后組織村干部、農家樂業主共30余人先后前往福建、山西、浙江等地進行旅游相關培訓學習。

(二)西樹窩子村

西樹窩子村位于阜康市西3 km處,地處交通要道113鄉道旁,216國道北側約1 km處,2021年被評為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村莊附近苗木種植面積大,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憑借優越的環境和區位優勢,全村發展農家樂22家,無明顯淡旺季,冬季“熏馬肉一條街”也備受游客青睞,本地游客占90%以上。

(三)良繁中心村

良繁中心村2022年被評為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地處阜康市以東4 km處,216國道北側,耕地資源豐富,主要種植葫蘆、蟠桃等。近年來,良繁中心村探索打造集采摘、觀光、游玩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組織舉辦賞花節、采摘節、品桃會等活動,實現旅游業與農業互動發展,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45個。

(四)六運中心村

六運中心村位于阜康市東4 km處,國道216南側,緊鄰山坡中心村,擁有1家大型農家樂——“穆王山莊”,同時建設有“王母蟠桃園”“漫享田園”等以設施農業為主的休閑農業觀光園區,風光一時。然而,“大棚房”整治過程中“王母桃園”因不符合用地要求,大部分旅游設施已被拆除?!奥硖飯@”的優勢主要在溫室栽培知識普及和錯峰采摘上,目前因經營不善、水資源限制、冬季取暖成本上升等也陷入經營困境。

(五)花兒溝村

花兒溝村位于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帶,以哈薩克族村民為主,距市區30 km,緊鄰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哈薩克族風情園,但因相關部門設限等原因通達性不高。目前,花兒溝村主要發展文冠果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方向為旅拍、采摘等,先后獲得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點、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等榮譽稱號。

旅游發展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旅游資源、區位條件、區域經濟三大方面[2]。豐富多樣、獨特的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的前提條件,是開發鄉村旅游的基礎;區位條件包括生態環境、交通基礎設施、旅游地的區位關聯性等;區域經濟表現在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和消費水平等方面。不同的優劣勢因素組合,影響了阜康市鄉村旅游發展方向的選擇。

山坡中心村實行景區依附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交通優勢明顯,受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的影響較大,市政府資金支持良好,所以該村大力發展農家樂和民宿,為游客提供吃住服務,游客滿意度較高。

西樹窩子村實行“生態環境+農家樂”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由于缺乏其他旅游資源,游客以阜康市市民為主,所以農家樂發展良好,發展前景也較為樂觀。

良繁中心村實行“特色種植+體驗采摘”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將采摘節等類似文化活動作為旅游發展載體,還與果樹認養、網絡帶貨等常見做法結合,發展前景廣闊。

六運中心村實行“設施農業+知識普及+體驗采摘+觀賞農業”綜合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如“王母蟠桃園”起初發展勢頭良好,但在“大棚房”問題整改后發展受阻;“漫享田園”制約因素顯現,發展后勁不足。

花兒溝村實行“特色種植+特色農產品”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目前正在推進文冠果種植,發展庭院經濟,舉辦具有哈薩克族特色的旅游活動,可以有效地和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銜接起來,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但是,前期資金投入不足將是影響其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基于三大制約因素的綜合分析,結合實地調查情況,對目前阜康市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如下分析并嘗試提出解決策略。

(一)綜合塑造形象,解決品牌缺乏和影響力不夠的問題

核心品牌是一個區域旅游發展的根本動力,“天山天池”作為區域內有絕對影響力的品牌,存在“只知天池不知阜康”的情況,阜康市的“冷糧”、高地食品等,沒有形成絕對影響力,調查發現大多人開發區別于“天山天池”的阜康旅游大品牌的想法迫切。要解決這一問題,阜康市可以從以下四點入手。

一是要全面地對域內旅游資源進行挖掘、調查和評估。阜康市一方面要明確各點位具體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要發現“域內”區別于“域外”的優勢,深度挖掘絲路新北道、西王母、道教神仙體系等資源,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及形象。二是統一對外宣傳口徑。阜康市素有安逸休閑之形象,其宣傳方式需要貼合安逸休閑的外在形象,并通過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擴大宣傳覆蓋面,從而提升整體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山坡中心村、花兒溝村等鄉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三是實現天池旅游和地方旅游進一步融合。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空間分布表明,幾乎所有著名的旅游名鎮名村均有依附著名旅游景區的分布特征[3]。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作為區域內的旅游極,在促進阜康市旅游發展中的作用顯著,但受核心城市烏魯木齊的影響,“景城融合”存在困難和阻力。因此,阜康市需要科學細致地研究融合措施,把天山天池旅游更好地融入全域旅游發展的大規劃中,以其超強的吸引力打造地方旅游“第二極”,實現“美美與共”的大好局面。

(二)智慧平臺加持,解決信息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智慧旅游可以加速鄉村旅游服務方式、旅游體驗創新及運營管理的全方位改善,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需求[4]。在調查中,部分游客反映阜康市鄉村旅游目的地信息獲取途徑不暢,某大型旅游服務平臺信息與現實有偏差;還發現一些有經驗的農家樂業主通過與旅行社簽約形成競爭優勢,這種客源不均的情況讓服務品質失去保障,破壞旅游形象。例如,山坡中心村2022年打造了一款智慧旅游信息服務平臺,旨在讓游客更加便捷地獲取相關信息,讓全村共享旅游發展紅利,但目前未投入運營,村干部對投入運營后的管理維護亦有所擔憂。解決以上問題,阜康市需要做好以下三點工作:一是積極鼓勵所有涉旅經營戶入駐美團、攜程等大型平臺,明碼標價,以最大限度吸引游客,拉近與游客的距離;二是建設市域智慧旅游平臺,在平臺中融入“旅游六要素”和加油站、充電樁,以及博物館、文化館等信息,還需組建專門的人才隊伍對平臺進行管理維護;三是分類建設智慧旅游小程序,考慮和美團、去哪兒、攜程等大平臺合作,或利用微信、抖音等,建設村莊智慧旅游小程序,從而滿足小范圍內的精細化服務需要。

(三)解放思想,解決鄉村旅游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激發村民的主觀能動性[5]。村干部作為村一級的“領頭雁”,其對全村鄉村旅游發展情況的了解掌握程度具有代表性。2023年4月,課題組面向全市73名村干部發放旅游相關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0份。問卷統計顯示,對鄉村旅游發展表現出一定信心的村干部,占74.29%;認為發展前景好的占61.4%;表示本村村民普遍有參與發展鄉村旅游想法的僅占15.7%。反映出村干部有發展旅游的想法,但對發展前景有所顧慮,這是其對發展鄉村旅游缺乏全面、深層次的認識,對如何發展鄉村旅游沒有明確思路、沒有人才隊伍、沒有充足精力的表現。村民更是在觀念層面存在差距。

通過與案例村村干部的訪談得知,村干部普遍存在想法多、有思路卻執行力不夠的問題。比如,山坡中心村在建成村級游客集散中心后,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運營,將集散中心出租給私人農家樂業主;良繁中心村村干部對于舉辦采摘活動的看法不夠積極。阜康市要解決以上問題,解放思想是關鍵。

一是加強旅游內部宣傳。阜康市各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應通過宣傳在村中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積極選樹典型,總結經驗;同時讓村干部了解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沿,解放思想,進而帶動村民積極投身到旅游發展大潮中。二是加強培訓。村干部的能力提升是解決村級旅游人才缺乏問題的治本之策。他們因為缺乏發展旅游的知識、技能和經營技巧,所以才會出現“有想法沒辦法”的情況。為此,各鄉村要讓村干部的想法變為現實,加強執行力提升和知識培訓是關鍵。三是培養引進專門人才。秉持“行行出狀元”的理念,分類培養領導干部、執法隊伍、宣傳隊伍、服務人員、研究人員等各層級不同崗位的人才。

(四)科學規劃,解決盲目發展的問題

調查中發現,西樹窩子村的村干部鼓勵村民發展民宿的想法強烈,但本地游客居多,民宿發展前景堪憂;花兒溝村發展特色種植,但缺乏科學規劃,盲目開發,沒有全面發揮資源優勢;六運中心村“王母蟠桃園”項目的失敗,更是和前期規劃不科學不合理有關。阜康市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考慮以下兩點。

一是市級層面的規劃要更加細致科學,結合各村特點,確定該村旅游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并進行相關指導,從全局出發明確“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其中用地規劃需要在保障耕地紅線的基礎上,明確土地利用空間,為鄉村旅游設施或旅游綜合體建設提供土地支持。近年來,水資源成為影響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阜康市政府部門要制定“差異化供水”制度,對一些效益可觀、影響面大的區域優先保障用水,支持鄉村旅游發展。二是讓法治貫穿發展全程。阜康市各鄉村應牢固樹立法律紅線底線意識,在旅游規劃、項目建設、旅游經營等方面全面普法學法用法,依法規劃建設、依法管理治理,讓法治保障旅游發展。

(五)重視基礎研究,解決支撐不足的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阜康市一些鄉村旅游從業者和基層干部對發展鄉村旅游的諸多方面只有籠統的概念,缺乏旅游發展的切實研究和數據支撐,導致鄉村旅游發展的根基不穩。阜康市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基礎研究工作:一是對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調查挖掘與評估,按照國家標準科學打分,形成對區域內部鄉村旅游發展前景的整體性把握和判斷,進而從“三大影響因素”綜合分析,避免盲目發展;二是開展游客行為學特征和人口學特征的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或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全市游客,尤其是對天山天池游客的行為學特征和人口學特征進行研究,以此打造更符合游客需求的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旅游服務,也為“景城融合”提供數據支撐;三是進行客源市場的旅游需求研究,加強對鄉村旅游主要客源地“烏昌石”地區游客的研究,更好地發現游客的實際需求,從而指導鄉村旅游發展方向的選擇和旅游產品的開發;四是開展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的耦合機制研究,旨在探索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的深度影響機制,構建符合地方鄉村發展實際的理論分析框架,制定一套標準并對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之間的影響進行評估,從而形成“以旅促興、以興促旅”的良好局面。

[1] 陸林,任以勝,朱道才,等.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振興的研究框架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2] 保繼剛,楚義芳.旅游地理學(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7.

[3] 孫楓,汪德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空間分布及發展模式[J].旅游學刊,2017(5):80-93.

[4] 賀劍武.智慧旅游對旅游型鄉村振興發展的影響作用與實現路徑[J].農業經濟,2021(3):42-44.

[5] 耿松濤,張伸陽.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61-69.

猜你喜歡
阜康市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
干旱綠洲區耕地利用經濟效益的耦合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仙居湫山鄉方宅村鄉村旅游規劃構想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阜康市城鎮基準地價時空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