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路徑研究

2023-10-04 00:24王林峰劉磊
鄉村論叢 2023年4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集體經濟山東

王林峰 劉磊

摘要:農村集體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彪S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山東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著挑戰,單憑一家一戶難以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從黨建、財務管理、多元化發展、政策扶持等方面出發,依靠系統的管理和合理的規劃,才能壯大集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

關鍵詞:山東 集體資產 集體經濟 共同富裕

一、山東省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一)資產總量持續增加,東西地區差距依然明顯

1.集體資產總額增長勢頭良好。截至2022年底,山東省農村集體資產總額達到7883.7億元,分別比2021年(7600.4億元)、2020(6831億元)年、2019年(6856.3億元)、2018年(6268.2億元)、2017年(5724億元),增加283.3億元、1052.7億元、1027.4億元、1615.5億元、2159.7億元,增幅分別為3.73%、15.41%、14.98%、25.77%、37.73%。

分資產類型看,固定資產4070.2億元,同比增長219.6億元,增幅5.69%,占資產總額的51.63%;流動資產3299.9億元,同比增長30.1億元,增幅0.91%,占比41.86%;長期資產386億元,同比增長34.9億元,增幅9.94%,占比4.9%;農業資產(主要是林木資產)32.1億元,同比增長1.2億元,增幅3.88%,占比0.41%;其他資產95.5億元,同比減少2.4億元,占比1.21%。

2.區域間發展不平衡。截至2022年底,資產總額超過500億元的市有6個,其中青島1315.81億元、臨沂998.78億元、濟南906.72億元,居前三位;棗莊91.58億元、聊城166.27億元、東營171.85億元,居后三位;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村集體經濟組織83054個,村均資產949.22萬元,分市看,村均超過1000萬元的有8個,分別是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泰安、威海、日照、臨沂,其中青島2483.13萬元、淄博1997.81萬元、威海1641.55萬元,居前三位;德州、聊城、濱州居后三位,分別為218.02萬元、253.73萬元、323.72萬元。

(二)負債總額有所上升,凈資產總量持續增長

1.負債總額偏大。截至2022年底,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總額達到3333.8億元,負債率42.3%,較2021(3280.4億元)增加53.5億元。從負債構成看,流動負債2926.8億元,占比87.8%,其中應付款項2499.25億元、短期借款376.18億元;長期負債406.99億元,占負債總額的12.2%,其中長期借款及應付款共計226.92億元,專項應付款173.33億元、一事一議資金6.73億元。從資產負債率看,煙臺(59.8%)、日照(49.7%)、淄博(49.5%)、臨沂(49.4%)、泰安(49.3%)5個市的農村集體資產負債率超過49%。

2.凈資產有所增加。從所有者權益看,全省集體經濟組織凈資產4549.9億元,比2021年(4320.7億元)增加229.2億元,增幅5.3%。其中,公積公益金4019.6億元,增幅5.6%,占比88.3%;資本479.9億元,增幅6.1%,占比10.5%;未分配收益50.4億元,較2021年下降10.8億元,降幅17.6%,占比1.2%。

(三)村集體收入同比略微減少,區域間差異較大

2022年,全省村集體經濟組織總收入590.4億元,村均71.09萬元,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比2021年減少10.11%。從收入來源看,經營收入191.54億元,占總收入的32.5%,村均23.06萬元,仍居各項收入之首;各級財政補助收入78.18億元,占總收入的13.24%,村均9.41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119.05億元,占總收入的20.16%,村均14.33萬元;投資收益19.39億元,占總收入的3.28%,村均2.33萬元;其他收入182.23億元,占總收入的30.87%,村均21.94萬元。分市看,村均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有3個,分別是青島136.61萬元、淄博105.36萬元、煙臺100.39萬元;菏澤、聊城、德州居后三位,分別是24萬元、28.7萬元、37.5萬元。從各地獲得財政補助收入情況看,獲得補助收入較多的市有濟寧、臨沂、濟南,分別是11億元、10.84億元、7.79億元。

(四)經營效益偏低,地區之間差異明顯

1.經營收益較低。截至2022年底,村集體經濟組織本年實現和上年結轉的可分配收益總額為209.91億元,其中,本年收益120.9億元。納入統計的83054個村中,當年無經營收益的村有18765個,占總村數的22.59%;有經營收益的村有64289個,5萬元以下的12163個,5萬~10萬元的11968個,10萬~50萬元的30407個,50萬~100萬元的5824個,100萬元以上的3927個。2.同比略微下降。2022年全省農村集體資產收益率為1.53%,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比2021年(1.97%)略微下降,其中,德州、濟寧、棗莊、聊城4市收益率超過2.5%,分別為3.56%、3.03%、2.89%、2.71%;濟南、煙臺、泰安低于1%,分別為0.52%、0.94%、0.98%。全省有18765個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收不抵支,其中煙臺、濱州、青島收不抵支的村占比最多,分別為41.93%、40.87%、39.74%;德州、菏澤、濟寧收占比最比最少,分別是0、3.13%、4.6%。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近兩年來,山東省村集體經濟持續改善,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實,得益于全省上下堅持黨建引領,開拓創新,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并探索形成了一批成功經驗和重要成果。

二、典型案例分析

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共同富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找到突破口到持續健康發展,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強有力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全省各地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進行了多方探索,對促進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黨建引領促進鄉村發展

沂水縣黃山鋪鎮蔣莊村原來是一個經濟薄弱村,村黨組織較為渙散,群眾凝聚力差。2019年初,鎮黨委對蔣莊村黨支部后進班子進行了果斷調整,選強配優了村黨支部,形成了干事創業的工作合力和濃厚氛圍。在合作社組建和運營過程中,該村堅持以黨支部為引領,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進行規?;洜I。在組建合作社初期,號召“干部帶頭入、黨員先入”,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成員、普通黨員,通過土地流轉(租賃、互換)、土地入股、資金入股三種模式率先入股,村“兩委”與合作社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村委會主任兼任監事長,其他村“兩委”成員及黨員任理事、監事,實現合作社發展與村級事務共同研究、一體推進。最終,共發動265戶村民參股入社,邁出了抱團發展、富民強村的關鍵一步。

(二)黨建聯盟助推鄉村振興

乳山市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徑依賴,研究探索建設共富黨建聯盟,引導村莊抱團發展、共同發展,推動實現群體共富、城鄉共富、區域共富、物質精神共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城區街道城中村騰甲莊村,總資產超4億元,但現有可用土地不足100畝,無法發展新的產業,而周邊5個城郊村可用耕地達2766畝,但仍沿用傳統種植方式,村集體經濟薄弱,缺乏發展后勁。組建共富黨建聯盟后,由騰甲莊村以現金方式出資1200萬元,成立山東騰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城郊村土地1100余畝,整合上級扶持資金200萬元入股,投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年收入達400萬元,城郊村每年保底分紅收入4萬元。

(三)村級共富公司搭建產業協同發展平臺

萊西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首創“鄉村公共資源+‘共富公司’”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搭建起“共富公司+村黨組織+村集體+村民”發展共同體,通過多村聯建、強村獨資、村企合作等模式整合資金資源,搭建村集體經濟利益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共富公司主要做兩個方面的事情:一是整合資源規?;\營,集中力量辦大事;二是聘請職業經理人運營,幫助村里更好地走出去。2017年,馬連莊鎮成立了萊西市首個鎮級共富公司。2022年,山東省首個“瓜果盒馬村”落地馬連莊鎮。盒馬村,是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在農產品標準化、精細化、品牌化方面打造的數字村莊。有了盒馬村這塊金字招牌,每天都有數十噸的瓜果,從馬連莊鎮的田間地頭“飛”進全國各地高端消費市場。2022年,秋月梨的收購價提高到9.6元/千克,創了歷史新高。目前,全市已成立73家村級共富公司,依法承接各類村級工程400余個,流轉土地3000余畝,預計可為村集體實現增收3800余萬元。

(四)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水平

昌邑市聚焦農村資金管理、資產資源招投標、合同規范等“三資”管理難點堵點,堅持服務與監督并重,高效與安全并行,打造智慧化數字化監管新模式,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由事后監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管轉變。與5家金融機構共同研發了農村集體“三資”網絡化監管平臺,全面推行以“零現金收支”為核心的資金管理制度,取消村級日常備用金,切實解決了農村“三資”管理中坐收坐支、白條抵庫、不規范票據入賬等難題。建立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昌邑市服務中心,通過平臺發布交易信息、進行交易鑒證、提供招投標服務。2022年,通過產權交易中心流轉土地3.91萬畝,其中龍池鎮東利漁村、瓦北村、瓦東村、瓦西村、孫家莊村流轉土地1.8萬畝。下營鎮北姜村通過線上招標流轉土地667畝,溢價28%,為村集體增收46.69萬元,是濰坊市首個線上競標交易的案例。

(五)村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昌邑市柳疃鎮北部農田的土質鹽堿化程度高,種啥啥不行,遇到年景不好經常顆粒無收。2016年以來,青阜農業綜合體通過企業注資把曾經顆粒無收的鹽堿灘變成了如今生機盎然的“噸糧田”,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青阜路徑”。青阜農業綜合體依托昌邑市阜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昌邑市豐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青阜村委、宏豐農機等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是集農業生產、服務、經營的新型現代農業發展綜合體。主要通過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兩種方式整合土地資源,進行規?;N植。依托“近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昌邑繭綢發源地”等絲綢文化底蘊,推動“產業+生態+文化+旅游”多業態融合發展,實施 “稻香漁歌”“南山森林公園”等旅游項目,實施“互聯網+”工程,創建農產品深加工品牌“豐瑞”,開發大米、小米、雜糧等系列產品,逐步打造“網絡+實體+配送”服務模式,年增收500多萬元,2022年以來實現線上銷售收入1600多萬元。目前,整村流轉土地村莊達到15個,通過經營分紅、整理土地、物業管理等多種途徑,有效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進一步擴大村民入股、分紅覆蓋面,讓更多農民享受鄉村振興發展紅利。

(六)盤活閑置資源壯大村集體收入

臨朐縣五井東大河村結合“五清強基”工作的開展,對村內荒地、荒灘、荒林等資源進行清理回收,整理土地200畝,建成40個韭菜育苗棚、4個蘑菇棚、70畝貝貝南瓜種植棚,通過黨支部引領成立了臨朐縣大河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通過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合作社的發展,取得收益后按10%比例分紅給村集體,年可增收30萬元以上。

(七)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

臨朐縣隱士人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隱士村,主要從事鄉村旅游、微霜糖心柿餅種植、收儲、加工、銷售。隱士村大力實施生態立村,產業立村,把柿產業作為重點發展,年產柿子1000萬千克,產值5000余萬元,帶動服務柿農全方位致富。隱士村有柿產業園區1.5萬畝,水果柿示范園區200畝,餅加工車間1350間,加工示范基地2.7萬平方米,500噸容量冷庫1座,高標準實驗室1處。合作社積極打造品牌柿餅交易市場,發展電商經營戶60余家,借力京東、美團等電商平臺,每千克柿餅由原來不到20元賣到了60元,全村685戶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5萬元,戶均收入增加15%以上。依托柿子資源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全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山柿打卡網紅地;通過閑置房屋發展休閑民宿,年末按效益分成,實現保值增值;與劍橋教育集團積極合作,招商引進千晨研學旅游項目,投資5000萬元建設研學基地;組織、吸引村民到合作社打工,增加群眾收入。截至目前,流轉閑置房屋30處,流轉土地300畝,通過打工、流轉土地,村民年可人均增收1萬元。

(八)龍頭企業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山東春冠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要從事朗德鵝養殖、銷售,以及鵝肥肝、鵝副產品、白條鵝、鵝肥肝醬加工等。2018年,公司聯合6家專業養殖場、78家專業養殖農戶,成立臨朐縣春冠朗德鵝養殖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入選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合作社先后帶動3000多戶村民加入朗德鵝養殖隊伍,直接為農民創收2億元,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居間服務促進共同富裕

蒙陰縣聚利果品專業合作社有千畝標準化、科技化生態果園,合作社采用統一引進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物資采購、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包裝銷售、統一現金結算的“六統一”服務模式,解決了群眾不懂技術、不會管理、沒有銷路的后顧之憂。在果品交易過程中,合作社每幫助客商收購100元的果品,提取2元錢的服務費;合作社已連續舉辦三屆果樹認養節,期間每認養一棵果樹,合作社提取10元錢,作為村集體收入。同時,提供“田間課堂”服務,每次講座按服務標準不同,收取600~1000元的服務費用。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有效促進了村集體增收。

(十)托管服務破解種地增收難題

蒙陰縣北太平村集體把土地、營業樓、果品分揀中心場地、扶貧溫暖大棚等資源折價入股,成立蒙陰縣鑫平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占比30%。合作社同山東供銷農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以合作社為平臺與農戶簽訂了果園托管協議書,托管果園面積2000余畝。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物資供應、機械作業、產品銷售等服務。2022年通過線上和線下銷售,收入2500余萬元。

(十一)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濟寧市梁山縣大路口鄉賈堌堆村是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賈堌堆村以特有的“寨文化”為空間載體,圍繞大路口鄉龍山文化、運河文化、古村落民俗等文化內核,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體驗與休閑旅游價值,以農家休閑、鄉土美食、郊野體驗為核心,整體策劃具有梁山農耕文化特色的主題性文化旅游精品項目。目前,梁山賈堌堆農家寨景區建成了陶藝體驗區、農家民宿區、農家餐飲區、戲曲體驗區、飲茶賞花區、農民藝術展賣區6個大區,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賈堌堆村年接待游客達到80萬人次以上,帶動500余人就業創業,村民收入人均增加2000元,村莊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

三、山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雖然山東省近幾年集體資產總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是同樣出現了村集體收入負增長、負債增加、集體資產增幅緩慢、后勁不足的問題,除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還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體制機制不健全。有的農經管理機構的性質與實際職責的不匹配,以及農經隊伍與實際工作的不匹配,導致農經管理體系不科學、不完善,嚴重影響到農經管理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二是農村人才資源匱乏。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持續外流帶來的優秀人才難選、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等問題日益突出。目前留在村里的農民大都沒有接受過現代經營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訓,不懂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市場意識淡薄,競爭觀念差,信息接受與反饋能力弱,適應現代化生產的管理、組織、協調能力更是薄弱。三是集體資產資源盤活不夠。部分農村可開發利用資源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薄弱,收入主要用于村公益事業或辦公,自我造血能力明顯不足。部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要素流動性不強,盤活力度不夠。一些村集體對集體資產資源的清查、盤點不及時、不到位,或因權屬認定標準模糊、資產統計標準不一等,導致了部分集體資產權屬不清,甚至處于“沉睡”“僵化”的狀態。四是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壯大村集體收入的相關政策文件,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必要的引導,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

四、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路徑探索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要因地制宜。山東省地域廣闊,地區之間農村資源稟賦、市場條件存在較大差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不能一個模式,要努力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要立足地理區位、資源要素、市場容量等確定主導產業,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向改革要動能、向市場要辦法,深挖資產資源潛力,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可發展都市農業、休閑農業;在有產業基礎但缺乏能人帶動的村莊,可以通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與農民利益緊密聯結,共同做大產業;而對于一些產業基礎薄弱的地區,則可以通過聯村抱團發展,發揮規模優勢。

(一)堅持黨建引領,加大集體資產監管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

1.加強支部引領是前提?;鶎狱h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必須加強鄉村基層班子建設。要建立以村黨支部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村級組織體系。

2.選優配強支部書記是關鍵。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執政基礎,而村黨組織書記是“班長”,要肩負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職責。調研中不難發現,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黨支部書記對工作比較上心,有想法、有思路,敢闖、敢干,不怕困難,有著帶動全體村民共同致富的決心和信心。如蒙陰縣垛莊鎮孫家峪子村黨支部書記王銘聚不僅率先垂范成立了合作社,而且建立家庭農場向群眾提供免費服務,這種做給農民看、領著村民干的示范模式,贏得了黨組織的肯定和全體村民的廣泛的贊譽,調動了村民的種植積極性。

3.建立職業化村干部隊伍是基礎。要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建立職業村干部發展機制,落實村干部社會保障,為符合條件的在職村干部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只有這樣,村干部才能踏踏實實全身心投入到村集體建設當中去。要通過干部選派、能人回村等方式,把黨性強、作風好、懂經營、善管理、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黨員充實進黨組織隊伍。要加強村干部培訓,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實用技術培訓、定期輪訓、外出參觀學習等措施,不斷提高村干部的視野和水平。

4.提升集體資產監管水平是根本。管好用好村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對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集體經濟實力、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規范財務制度建設,從管理機制上確保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保值增值;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對農村集體資金事前、事中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切實把牢村開支審核關、監督關、公開關;加大村級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推動實施農村財務審管分離,促進農村財管工作水平的提高,預防村級腐敗。

(二)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創新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

1.盤活現有集體資源。通過年度清查核資摸清家底,采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統一開發利用。對一些傳統農業村或對農業生產性服務需求迫切的村,可圍繞破解耕地撂荒和荒山、荒坡等土地資源閑置問題,結合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改造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措施,通過適度規模流轉或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特色農產品種養基地,發展規?;?、集約化經營的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對生態環境或人文資源比較豐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可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對在都市區或郊區的農村,依托城市發展機遇,發展租賃經濟、物業經濟等,既能充實村集體經濟,又能解決村民就業問題。

2.推動全產業鏈條全區域發展。探索構建縣鄉統籌發展機制,因地制宜組織引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增收途徑。一是推動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建立長效規范機制,健全財務會計制度,提升規范運營水平,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落實好“耕耘者”振興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等,鼓勵支持組建聯合社,深入推進社企對接,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條件的可探索“跨村聯營”模式,通過村村抱團、“飛地”抱團等市場化協作方式,運用社企聯合、資源撬動、扶持帶動等模式,整合土地、勞動力、機械工具資源等優勢資源,發揮規模經濟的作用,連片帶動村整體發展,解決合作社發展規模小、業態單一、經營實力弱、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實現優勢互補。二是村企合作共謀發展。村集體可將閑置的學校、廠房或集資建設廠房租給企業發展生產,或者由企業為村集體注入資金,提供技術、市場、人才等資源,村集體發揮自身土地、勞動力等優勢,雙方資源互補,開展產銷合作,共同發揮優勢疊加效應,推動產業深度融合,有效降低投入成本、提升盈利空間。三是大力發展融合經濟。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他經濟主體共同組建混合所有制經營實體,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集體經濟組織統籌利用鄉村空間資源、特色產業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鄉村功能布局,實現特色產業、休閑觀光、農創文旅、農耕體驗、康養基地等多產業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3.居間服務提質增效。居間服務即農業社會化服務,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積極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農戶集中連片接受托管服務,通過靈活多樣、技服結合的農業生產托管,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高效、便捷地使用新品種、新裝備、新農資、新技術,既能壯大集體經濟,又可以大幅提升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效益。

(三)加強政策引領,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

1.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鼓勵將集體土地、林地、水域等資源和閑置房屋、設備等,量化為股份權利入股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或進入市場交易,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有條件的地方可整合集體自有發展資金和各類涉農財政資金,在符合相關財政資金使用要求條件下,通過資金入股、資本運作等方式,推動集體資金統一經營使用,集體經濟組織按比例獲得長期穩定收益。

2.深化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充分釋放農村土地的市場價值。進一步深化農地“三權”分置改革,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經營者的土地經營權。通過農地“三權”分置改革,釋放農村勞動力,促進城鄉資本投資農業生產經營,促進農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最終使農村的土地、資金、技術、人才、人力等各種生產要素得到優化組合,實現農業現代化。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強財政扶持。創新財政扶持方式,靈活用好財政直接補助、以獎代補等措施,支持和保障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金融支持。加強涉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和季節特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利率、下放審批權限,擴大金融支農規模。

4.規范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各地可依據實際,搭建市、縣、鎮三級聯動農村集體產權交易服務網絡,健全完善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制度體系,引導各類農村產權按照依法、自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全面實現農村各類產權交易“應進必進”和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全覆蓋,促進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農民增收,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5.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鄉村治理需要發展集體經濟,村莊集體經濟不僅能支持村莊的治理,良好的村莊治理也是集體經濟發展的前提。推動出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文件,加快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鄉村治理典型,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總體設計、政策保障等。

參考文獻

[1]張蘭君,趙慶勝,于璨.鄉村振興視域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點與對策[J].濰坊學院學報,2021(3):1-6.

[2]魏建.新型集體經濟促進農村共同富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23(3)13-22.

(作者單位:山東省農村經濟管理服務總站)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集體經濟山東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山東圖片庫
逆勢上揚的山東,再出發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東艦』入列一周年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新時代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