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昆蟲種類與分布調查

2023-10-09 08:48陳炳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分布種類

陳炳

摘 要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天然原始山地寒溫性暗針葉林生態系統、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為了進一步摸清洮河保護區森林昆蟲的種類與分布,通過人工捕捉、燈誘等方式進行了昆蟲種類與分布調查。結果表明,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知昆蟲共有262種,隸屬9目73科。其中,鱗翅目昆蟲種類數量分布的最為繁多,有25科173種,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總數的66.03%;其次為鞘翅目昆蟲,有28科63種,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總數的24.05%;半翅目、同翅目、脈翅目、膜翅目、直翅目昆蟲分布也比較豐富,種類分別達8、6、3、3、3種,分別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總數的3.05%、2.29%、1.15%、1.15%、1.15%。

關鍵詞 森林昆蟲;種類;分布;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18.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3.059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地處甘肅省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形地貌獨特,既有典型的高原,也有典型的高山峽谷,下部還間有黃土分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錯綜復雜的地形條件既形成了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也孕育了種類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保護區地勢高亢,群山連綿,山巒起伏,雄偉挺拔,地理位置為東經102°46′02″~103°44′40″,北緯34°10′07″~34°42′05″。西起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西寧泥巴溝,東至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大峪溝,南延伸至迭山主脊,北至洮河南岸約200 m。海拔大部分在2 600 m2以上,包括車巴大溝、卡車溝、拉力溝、碌竹溝、鹿兒溝、博峪溝、大峪溝,總面積287 759 hm2。

1? 昆蟲種類

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昆蟲資源。根據歷年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對保護區內的昆蟲資源調查報告并結合調查可知,保護區內昆蟲共有262種,隸屬9目73科。其中以鱗翅目昆蟲種類數量分布的最為繁多,有鱗翅目種類25科173種,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總數的66.03%;其次主要類群為鞘翅目昆蟲,有28科63種,占昆蟲種類總數的24.05%;半翅目、同翅目、脈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昆蟲分布也比較豐富,分別有8、6、3、3、3種,分別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總數的3.05%、2.29%、1.15%、1.15%、1.15%。保護區昆蟲種類情況詳見表1。

2? 區系特征

保護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昆蟲區系組成上的多樣性,也是本地的氣候變遷、植物群落演替的反映。根據昆蟲地理區系,昆蟲區系分屬于古北區與東洋區,保護區處于古北區與東洋區系的分界地帶。我國的昆蟲區系有5個起源或系統,即中亞西亞區系、歐洲—西伯利亞區系、馬來西亞區系、印度區系,中國—喜馬拉雅區系范圍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向北延伸至沙漠,向東延伸至燕山以東。保護區的昆蟲區系是上述昆蟲區系交匯的產物,以古北區的種類占據優勢[1]。

3? 昆蟲食性結構

保護區昆蟲按食性分為植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腐食性、食地衣、訪花5種類型。其中植食性昆蟲159種,占保護區昆蟲總種數的60.68%;捕食性天敵昆蟲22種,占8.4%;腐食性昆蟲15種,占5.73%,食地衣昆蟲2種,占0.76%;訪花昆蟲64種,占24.43%(見表2)。

天敵昆蟲構成了保護區林木害蟲的天敵群落,常見種有黑光獵蝽Ectrychotes andreae、中華麗草蛉Chrysopa formosa、白云蟻蛉Glenuroides japonicus、碟角蛉Ascalaphidae、懸繭姬蜂Charops sp.、夜蛾廋姬蜂Ophion luteus、黃腳大牙步行蟲Harpalus sinicus、步行蟲Carabidae、中華金星步甲Calosoma chinense、中華婪步甲Harpalus sinicus、中華食蜂郭公蟲Tricohdes sinae、紅螢Lygistopterus sanguineus、紫翅麗菊虎Themus purpuratus、擬步甲Coleoptera、六條瓢蟲Menochilus sexmaculatus、變斑盤瓢蟲Coelophora inaequalis、四斑裸瓢蟲Calvia muiri、縱條瓢蟲Coccinella longifasciata、斑翅蜻蜓Libellula axilena等。

腐食性昆蟲是保護區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態垃圾”清理工,常見種有鞘翅目的糞堆糞金龜Geotrupes stercorarius、蜉金龜Aphodius pusillus,以及鍬甲類、葬甲類、犀金龜類、虻類(幼蟲)等。

4? 昆蟲分布

4.1? 垂直分布

保護區垂直海拔變化大,隨著海拔增加,植被類型與氣候條件不同,昆蟲的種類及數量呈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大體可分為3個垂直帶譜,種類均以鞘翅目和鱗翅目種類占優勢。

海拔2 100~2 700 m,原生森林破壞較重,楊、樺、櫟等闊葉次生林、楊樺與云杉組成的針闊混交林及栒子、小檗、柳灌叢分布廣泛,氣候溫暖,是保護區昆蟲的集中分布區域。集中分布昆蟲種類約有8目115種,占保護區昆蟲種數的43.7%,其中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種類合計占比86.95%。重要種類有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mendacella、松尺蛾Bupalus piniarius、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松巨瘤天牛Morimospasma paradoxum、橫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 minor、楸蠹野螟Sinomphisa plagialis、皺霜尺蛾Boarmia displiscens、櫟枯葉蛾Bhima eximia、櫟茸毒蛾Dasychira aurifera等。

海拔2 700~3 700 m,森林植被受人為干擾破壞較輕,原生的云冷杉針葉林占據優勢,局部分布有少量樺類及山楊,陽坡多為灌叢或草地,氣候較寒冷,昆蟲賴以存在的寄主植物相對單調,種類較上帶顯著減少。昆蟲種類為9目125種,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的47.7%,其中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種類占92%。重要種類有冷杉球蚜Adelges (Dreyfusia) piceae、云杉大蚜Cinara piceae、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樺尺蛾Biston betularia、蒙古小毛蟲Cosmotriche lunigera、杉茸毒蛾Dasychira abietis、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光臀八齒小蠹Ips nitidus等。

海拔3 700~4 900 m,植被以高山灌叢及草甸帶為主,氣候高寒,昆蟲種類及數量十分稀少,結構單一。分布昆蟲種類只有3目22種,僅占保護區昆蟲種類的0.08%,其中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種類占95.45%,寄主主要為草本。重要種類有西伯利亞草盲蝽Lygus sibiricus、污燈蛾Spilarctia lutea等。保護區昆蟲垂直分布種類詳見表3。

4.2? 生境分布

昆蟲群體的區域分布也與各種寄主植物分布類型及其生境類型變化程度密切相關,不同時期的各種生境條件變化及植被類型,昆蟲群落的分布種類特征及群落數量分布存在極為明顯的差異。保護區昆蟲主要分布于喬木林及灌叢中,尤其是楊樺等闊葉次生林、針闊混交林、溝谷及陽坡雜灌林,更是昆蟲的集中分布地。以保護區占優勢的植食性昆蟲為例,生境分布特征詳見表4。

1)分布于喬木林內,以取食喬木樹葉為主的昆蟲種類達57種,占保護區植食性昆蟲種數的35.85%。常見種有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黃褐天幕毛蟲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楊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素毒蛾Laelia coenosa,以及蠹蛾、天牛、小蠹蟲類等。2)分布灌叢及幼林,以灌木及苗木為寄主的昆蟲種類有27種,占保護區植食性昆蟲種數的16.98%。常見種有點尾尺蛾Ourapteryx nigrociliaris、淡黃污燈蛾Spilarctia jankowskii、楊葉甲Chrysomela populi、黃緣迷螢葉甲Mimastra limbata、榆隱頭葉甲Cryptocephalus lermniscatus等。3)分布于草叢及地下,寄生于草本植物、枯枝落葉層及土壤中的昆蟲種類分別有53種和15種,分別占保護區植食性昆蟲種數的33.33%和9.43%。

5? 資源昆蟲

昆蟲類群是動物界昆蟲綱種類數目最多的生物類群,其總種數占著整個動物界的總數比例的70%~75%,是地球上寶貴的自然資源。昆蟲不僅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為人類提供食物、藥物、工業原料,供人們觀賞娛樂等。

據初步統計,保護區具有觀賞、藥用、傳粉等開發利用價值的資源昆蟲有95種,隸屬5目23科。

5.1? 觀賞昆蟲

保護區內共有觀賞昆蟲2目17科76種,其中蝶類觀賞昆蟲最為豐富,常見種如紅珠絹蝶Parnassius bremeri、小紅珠絹蝶Parnassius nomion、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等多種。屬于鳴蟲類的昆蟲有直翅目螽斯科的日本條螽Ducetia japonica、布氏螽Gampsocleis buergeri、突灶螽Stove Grasshopper等。

5.2? 藥用昆蟲

保護區內共有藥用昆蟲2目3科14種,以芫菁科的種類最多。芫菁科昆蟲主要有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溝翅短翅芫菁Meloe autumnalis,虻類常見有雙斑黃虻Atylotus bivittateinus、麻虻Chrysozona rufipennis、甘肅瘤虻Hybomitra kansuensis等。

5.3? 傳粉昆蟲

保護區內共有傳粉昆蟲1目3科5種,主要為膜翅目昆蟲,如中華蜜蜂Apis cerana、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黑足熊蜂Bombus atripes、威氏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粗切葉蜂Megachile sculpturalis等。

6? 保護昆蟲

保護區有國家二級保護昆蟲君主絹蝶Parassius imperator,國家三有保護昆蟲以絹碟科為主。

保護區內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有重要經濟和有科學研究價值的昆蟲種類分布廣,主要有中華蜜蜂Apis cerana、黑紫蛺蝶Sasakia funebris、紅珠絹蝶Parassius bremeri、大紅珠絹蝶Parassius unwei、君主絹蝶Parassius imperator、小紅珠絹蝶甘北亞種Parnassius nomion subsp. richthofeni、珍珠絹蝶Parassius orleans、半目大蠶蛾Antheraea yamamai等。

7? 主要害蟲

害蟲是威脅保護區森林環境安全的重要生物災源之一,加強對植食性昆蟲中的害蟲的控制,對維護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安全相當重要。

7.1? 害蟲類型

保護區內共有害蟲7目69科159種,其中地下害蟲15種,食草害蟲53種,灌苗害蟲27種,食葉害蟲41種,枝梢害蟲11種,蛀干害蟲5種,種實害蟲7種,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種類并不多。

7.2? 主要害蟲

7.2.1? 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多以其成蟲越冬或利用幼蟲剝取未播完地下種子、幼苗的細根芽及小嫩苗莖,給各種苗木都帶來了很大范圍的毀滅性危害。

保護區內分布的主要地下害蟲有鱗翅目、鞘翅目為主,其中鱗翅目有皺地老虎Agrotis corticea、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等。鞘翅目的銅綠異麗金龜Anomala corpulenta、東北大黑鰓金龜Holotrichia diomphalia、棕色鰓金龜Holotrichia titanis、大云鰓金龜Polyphylla laticollis、小云鰓金龜Polyphylla gracilicornis、細胸叩甲Agriotes subvittatus、溝叩頭蟲Pleonomus canaliculatus、大灰象甲(幼蟲)Sympiezomias velatus、綠鱗象甲(幼蟲)Hypomeces squamosus等。

7.2.2? 食葉害蟲

食葉害蟲是保護區的最主要的害蟲類群,以鱗翅目昆蟲的危害最重,其次為鞘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的種類。

保護區分布的主要食葉害蟲有鱗翅目的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樺尺蛾Biston betularia、櫟枯葉蛾Bhima eximia、櫟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茸毒蛾Dasychira feminula、華茸毒蛾Dasychira chinensis、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盜毒蛾Porthesia similis等;鞘翅目的柳二十斑葉甲Chrysomela vigintipunctata、柳圓葉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柳十八斑葉甲Chrysomela salicivorax等;膜翅目的云杉阿扁葉蜂Acantholyda piceacola、黑尾藕扁葉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豐寧新松葉蜂Neodiprion fengningensis、樺三節葉蜂Arge coeruleipennis、楊錘角葉蜂Cimbex taukushi、波氏細錘角葉蜂Leptocimbex potanini、落葉松紅腹葉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大灰象甲(成蟲)Sympiezomias velatus、綠鱗象甲(成蟲)Hypomeces squamosus、云杉線小卷蛾Zeiraphera canadensis、柏小爪螨Oligonychus perditus等。

7.2.3  枝梢害蟲

枝梢害蟲為害林木枝條及幼莖。枝梢害蟲主要有2類,即鉆蛀害蟲和刺吸害蟲。鉆蛀害蟲有鱗翅目的蛾類、鞘翅目的甲類等,刺吸害蟲有同翅目的蚜蟲、葉蟬等。

保護區主要枝葉害蟲有同翅目的斑帶麗沫蟬Cosmoscarta bispecularis、柳尖胸沫蟬Aphroophora costalis、松沫蟬Aphrophora flavipes、落葉松球蚜Adelges laricis、云杉大蚜Cinara piceae、油松大蚜Cinara pinitabulaeformis等;鱗翅目的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schutzeella、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等;鞘翅目的云杉吉丁Buprestis haermrrhoidalist、冷杉梢小蠹Cryphalus sinoabietis、油松梢小蠹Cryphalus tabulaeformis等;膜翅目的板栗癭蜂Dryocosmus kuriphilus;雙翅目的板栗癭蜂Dryocosmus kuriphilus等。

7.2.4? 蛀干害蟲

林分中的被壓木、風倒木和風折木是蛀干害蟲長期維持一定數量的基本依托,當樹木受到葉部害蟲的危害造成長勢虛弱時,蛀干害蟲乘虛而入,導致樹木大面積死亡,對保護區林木的安全影響最大。

保護區主要蛀干害蟲有鱗翅目的木蠹蛾Catopta cashmirensis、四斑木蠹蛾Catopta leuconetum、六星黑點蠹蛾Zeuzera leuconotum;鞘翅目的云杉孔吉丁Chrysobothris chrysostigma、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光臀八齒小蠹Ips nitidus、六齒小蠹Ips acuminatus、云杉八齒小蠹Ips typographus、十二齒小蠹Ips sexdentatus等。

7.2.5? 種實害蟲

種實害蟲為害林木的花、果實和種子。種實害蟲多在寄主花期或幼果期產卵,隨果實的生長而逐漸發育,取食果實。種實害蟲所釀成的災害常使林木的種子產量產生重大的損失。

保護區主要種實害蟲有膜翅目的云杉種子長尾小蜂Torymus sp.;鞘翅目的腹邊豆象Kytorhinus thermopsis等;鱗翅目的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mendacella、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等。

8? 小結與討論

隨著造林綠化事業發展,森林面積、綠地面積不斷增加。通過林權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千千萬萬農民造林營林的積極性,他們成為了生態建設和林業生產的生力軍和主力軍。林業生產也成為農村、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2]。目前林業生產中,林農對林木有害生物識別知識和防治技術還知之甚少,有些幾乎是空白。因此,普及提高林木有害生物的識別知識和防治技術應是當務之急。廣大林農、護林員、基層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提高有害生物識別的能力尤為重要。

本次調查為生產、防控、科研等工作提供了珍貴的科技參考資料??傮w看,保護區面積相對較大,森林昆蟲資源的分布種類較多,在保護區內昆蟲分布區域較廣。近年來,環境污染問題和土地的大量開發利用及有害生物防治農藥的使用,使昆蟲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昆蟲資源的保護現狀堪憂。因而,加大對昆蟲資源在生態、科研、文化、觀賞等方面價值的宣傳,保護昆蟲資源多樣性等方面的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 陳學新.昆蟲生物地理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2]? 韓國生.林木有害生物識別與防治圖鑒[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分布種類
種類豐富的酒具
消防車種類知多少
鏡頭像差的種類
大葉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積累動態
28例醫療糾紛起訴案件特點分析
“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分布與挑戰應對
消防車有哪些種類
音樂教育的種類及其性能(二)
音樂教育的種類及其性能(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