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觀察

2023-10-18 12:36張素珍
當代臨床醫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院感精細化防控

張素珍

(靖江市中醫院感染管理科,江蘇 靖江 214500)

醫院感染是入院48h 后發生的感染,且潛伏期區別于一般感染,多指在平均潛伏期后發生的感染[1]。通過采取有效可行的感染控制方法,能夠保障患者安全、改善預后。為探究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在防控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我院90 例住院患者進行對比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 年8 月至2022 年12月接收的90 例住院患者。等分為兩組。對照組男32例,女13 例;年齡42~76 歲,平均:(59.8±3.5)歲。實驗組男33 例,女12 例;年齡41~75 歲,平均(59.4±2.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一般護理管理模式、給予實驗組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觀察兩種不同護理管理方法施用后的效果。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準備床單位及用物,做好新患者入院準備。填寫和辨識患者基本病況,發放床卡。對患者入院評估和指導。遵醫囑完成各項治療。執行分級護理,實施整體護理。實驗組:(1)由護理部主任授課,將病房專業細分管理,對病床進行精細化劃分。全科人員責任包干區域,細化護理部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質量。(2)“全方位”控制醫感染,深入各重點部門指導把關,強化“內、外同防”、“醫、患同防”“人、物同防”的“三防融合”防控策略,確保各項工作落地;嚴格落實各項院感制度,強化人員風險防范并就職業防護、手衛生規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療廢物、廢水管理等關鍵性項目進行重點考核,保障物資搬運、醫療廢物處理及消毒隔離舉措等。(3)“全流程”院感管理,實行內部管控“網格化”,推進院感防控各項制度措施的全面落實;如在醫患通道分離上,對門診實施雙通道管理、住院和車輛實施精準管理。做好常態化登記記錄與把關,落實物品溯源、物流追蹤、定點管理。(4)“全過程”院感追蹤上,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督查工作閉環管理機制,實現院區協同管理,并對各部門及各科室在院感防控工作中遭遇的瓶頸問題進行風險防控,開展自查自糾,確保感染防控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實現“零感染”、“零傳播”、“零漏診”。

1.3 觀察指標 (1)護理管理效果及醫院感染發生率情況(2)其他指標情況:應急能力、護理方法、操作技術、理論觀念、實操技能各項指標評分[2]。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DAS(Statis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 軟件處理,采用(%)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用t 檢驗。P<0.05 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管理效果及醫院感染發生率情況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護理管理效果和醫院感染發生率上數據對比分別為97.8%(44/45)和66.7%(30/45)、2.2%(1/45)和33.3%(15/45),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管理效果和醫院感染率比較 (n,%)

2.2 兩組預后護理相關質量指標情況 實驗組在應急能力、護理方法、操作技術、理論觀念、實操技能各項指標評分結果分別為(9.1±0.2)分、(9.5±0.4)分、(9.4±0.5)分、(9.3±0.6)分、(9.2±0.7)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0.1)分、(7.5±0.8)分、(7.4±0.2)分、(7.3±1.7)分、(7.4±0.8)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預后護理相關質量指標情況比較 [分,(±s)]

表2 兩組預后護理相關質量指標情況比較 [分,(±s)]

類別實驗組/n=45對照組/n=45應急能力評分9.1±0.27.9±0.1 t 值36.000 P 值0.000護理方法評分9.5±0.47.5±0.815.000 0.000操作技術評分9.4±0.57.4±0.224.913 0.000理論觀念評分9.3±0.67.3±1.7實操技能評分9.2±0.77.4±0.8 7.442 11.359 0.000 0.000

3 討論

醫院感染防控是醫院護理質量衡量的重要指標,以往的護理中,盡管有所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針對護理服務中的瓶頸問題,運用科學細化的管理;是一種基于以患者為中心的,按照制定的精細化流程和指引,考核及管理等規范進行優質的護理方案。因此,精細化管理是醫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績效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是創建現代化醫院的必然要求。多層次服務是指根據患者疾病診療需要及經濟狀況等,提供不同層次、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注重細節護理,除了要求護理人員重點關注患者的生理層次上,還要在醫療照護上下功夫,在注重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上,舒適度更佳[3]。

研究結果表明,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護理應用效果;實驗組在應急能力、護理方法、操作技術、理論觀念、實操技能各項指標評分結果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醫院感染監測合格率分析,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實施后,整體降低了醫院感染總發生率[4]。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通過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發生率,穩定患者生命體征。充分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為提高感染預防有效性奠定了基礎;精細化管理對醫院最大的貢獻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注重服務的規范性、全面性、差異性,將現代生物—生理—社會醫學模式較好地體現在醫療服務全過程上。通過完善的護理管理操作流程,對患者戰勝疾病,改善患者預后提供了條件。

綜上,在防控醫院感染中,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實施價值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院感精細化防控
探討市政工程的精細化管理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精細化”全方位培養好參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院感防控 警鐘長鳴
如何打造精細化立法產品
院感控制 進入大數據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