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定目標縮小差距 推動內蒙古經濟總量進中游

2023-10-19 03:31趙云平司詠梅代建明
北方經濟 2023年9期
關鍵詞:經濟總量

趙云平 司詠梅 代建明

摘? 要:把內蒙古的經濟總量追趕到全國中游水平,提升內蒙古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分量和位次,對于增強內蒙古發展的內生動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稀釋各種風險具有深遠意義。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深入分析內蒙古與全國中游省份經濟總量的差距,有效發揮“三駕馬車”拉動作用、三次產業協同共進的推動作用和重點地區的引領作用,充分釋放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載體的增長潛力,以經濟跑出加速度,促進經濟增長穩中快進。

關鍵詞:晉位升級? ? ?經濟總量? ? ?提質擴量增效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來、推動內蒙古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游”是內蒙古新的戰略目標。按照這一目標要求,需要深入分析內蒙古與全國中游省份經濟總量的差距,瞄準追趕目標,合理確定年度發展目標、發展速度,細化分解未來幾年經濟發展的年度增量,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為達到全國中游水平提供路線圖和時間表。

一、內蒙古經濟總量進中游的基礎和愿景

世紀之初的前10年,內蒙古牢牢把握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政策機遇、能源礦產資源需求快速增長的市場機遇,創造了經濟增速連續 8 年全國第一的“內蒙古現象”,經濟總量在全國各省的排名由第三梯隊躍升到第15位。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礦產資源市場需求持續減弱、統計數據擠水分等多種因素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行,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下滑到目前的第21位。

從2022年各省市區經濟增長情況看,位于全國15-20位即中游水平的分別是江西、重慶、遼寧、云南、廣西、山西等省市區,內蒙古的后一位是貴州省,根據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和各省市區“十四五”規劃綱要,對內蒙古與位于全國中游的各省市區進行了對比分析,以明確發展差距,確定內蒙古的追趕目標。

(一)與第20位山西省的差距

山西省位于全國第20位,2022年內蒙古與山西省的經濟總量相差2483億元,同比增速低于山西0.2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山西1.2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山西省“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8%左右。按照內蒙古“十四五”年均增長速度5%、經濟總量達到3萬億元的目標,到2027年,內蒙古與山西省經濟總量仍有5000億元的差距。

(二)與第19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差距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全國第19位,2022年內蒙古與廣西的經濟總量相差約3142億元,同比增速高于廣西1.3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廣西0.6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廣西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為2.2萬億,“十四五”規劃預計年均增長6.5%,依此估算,2027年將達到3萬億元,內蒙古將與廣西經濟總量相當。

(三)與第18位云南省的差距

云南省位于全國第18位,2022年內蒙古與云南省的經濟總量相差5795億元,同比增速低于云南0.1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云南1.7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云南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中游水平的目標,到2025年達到3.5萬億元,“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達到7.5%-8%,依此估算,到2027年云南省經濟總量將達到4.2萬億元,內蒙古與云南省經濟總量的差距將擴大到1萬億元以上。

(四)與第17位遼寧省的差距

遼寧省位于全國第17位,2022年內蒙古與遼寧省的經濟總量相差5816億元,同比增速高于遼寧省1.6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高于遼寧0.7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遼寧“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年均增長速度為6%,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萬億元,內蒙古與遼寧省經濟總量仍有4000億元的差距。

(五)與第16位重慶市的差距

重慶市位于全國第16位,2022年內蒙古與重慶市的經濟總量相差5970億元,同比增速高于重慶市1.6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重慶1.4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重慶市“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年均增長速度為6%,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4萬億元臺階,按照內蒙古提出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的目標,與重慶市經濟總量的差距將擴大到1萬億元。

(六)與第15位江西省的差距

江西省位于全國第15位,2022年內蒙古與江西省的經濟總量相差約8916億元,同比增速低于江西0.5個百分點,近三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江西2.2個百分點。從未來發展預期看,江西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年均增長速度為7%,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3萬億元左右,內蒙古與江西省經濟總量的差距可能擴大到1.3萬億元。

二、內蒙古經濟總量進位爭先的建議

速度快是總量增的前提,內蒙古要把經濟總量做到全國中游水平,就必須讓經濟跑出加速度。這就需要內蒙古圍繞“三駕馬車”、三次產業、重點地區,充分釋放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載體的增長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穩中快進。

(一)促進“三駕馬車”各顯神通

精準有效擴投資。一是保持投資方向的精準性,解決好錢往哪里投的問題,深入挖掘投資增長潛力,圍繞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優化資金投向,把握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在現代能源經濟、先進制造業、現代農牧業、現代服務業和區域中心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領域謀劃、儲備、實施一些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夯實發展基礎,確保產業發展有后勁、要素集聚有支撐。二是推動資金來源多元化,解決好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做實項目儲備,推動更多項目獲得中央專項債券支持。發揮好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民間投資。同時,把招商引資擺在突出位置,推行“飛地”招商、“整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瞄準產業鏈、創新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資金投入擁有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千方百計促消費。消費“暖起來”,經濟才能“熱起來”,需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打好各類政策“組合拳”,使消費成為推動經濟長期向好的主要拉動力。一是切實增強消費能力,讓消費“跑起來”,關鍵是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擴大消費的核心在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消費傾向高、但受疫情影響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要多措并舉穩定就業預期,恢復消費信心。二是推動消費品提質升級,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根據不同群體消費需求的變化加強產品前瞻性功能研發,擴大優質新型消費品供給,特別是增加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消費品供給,不斷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強商業、文化、旅游、體育、健康、交通等消費跨界融合,布局發展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互動消費等新型消費。

外貿出口補短板。保持外貿出口快速增長的好勢頭,發揮好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區位優勢,促進對外貿易增量提質,持續擴大出口規模,提高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一是培育發展對外貿易新業態,促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推動傳統外貿企業轉型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組織企業走出去開展貿易對接活動。二是高質量建設對外開放平臺。發揮自治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平臺推動作用,扎實推進呼和浩特、赤峰、鄂爾多斯、滿洲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提升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國際博覽會等展會平臺影響力。

(二)推動三次產業協同共進

提升農牧業發展效益,建設農牧業產業強區。緊緊圍繞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在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強做大企業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農牧業提質增效。一是不斷夯實農牧業發展基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發展節水農牧業、設施農業,推進肉牛、肉羊現代設施養殖場建設,提高農牧業單產水平。二是延伸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鏈條,推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做大做強做優重點龍頭企業,提高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比重,加強“蒙”字標品牌打造,提升產品附加值。

推動工業提質擴量增效,建設制造業大區。一要突出強基筑優“提質”,做大做強區屬國有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著力構建“頭部企業+中小企業”生態圈。二要突出梯度培育“擴量”。聚焦內蒙古重點發展的12條產業鏈、8大產業集群,推動新能源等優勢產業超常規發展,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加快培育未來,以高質量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著力點,積極探索生態產品變現的路徑和機制,把更多自然資源轉變成經濟財富。三是突出激發動能“增效”,落實好各類創新激勵政策,用活用足增減掛鉤、占補平衡等政策,充分發揮土地指標的增資效應,利用“畝均論英雄”改革等對工業園區、城鎮建設的牽引倒逼作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推動服務業擴規模、提質量,實現鍛長補短。一要提升國內市場份額,讓內蒙古產品和服務走向全國。盡快完善支持政策,發展文化旅游、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研發設計、信息軟件、商務會展、運維服務等服務業,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內蒙古知名品牌。二要做大消費市場,吸引更多人到內蒙古消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牧業深度融合,形成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系統,打造更多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消費中心,不斷優化消費環境,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三)發揮重點地區責任擔當

開展各盟市爭先晉位考核評比。鼓勵各盟市立足自身優化特色和發展基礎,科學設定追趕目標,制定趕超計劃,細化趕超方案,完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做大經濟總量,自治區對各盟市爭先進位情況組織開展評比,對成效明顯的盟市進行表彰獎勵。

做大做強呼包鄂烏城市群。大力推進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提高城市群區域競爭力。推動鄂爾多斯、包頭超常規發展,發揮好帶動全區擴大經濟總量的“領頭雁”作用,加大對鄂爾多斯建設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全產業鏈發展新能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包頭高質量建設“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綠色硅都”,盡快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擴大產業規模。深入實施強首府工程,落實好自治區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充分挖掘和釋放首府發展潛力,提升首府城市“首位度”,更好承擔首府職能、發揮首府作用。

高質量建設蒙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牢牢把握國家在通遼和赤峰設立蒙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大機遇,大力推進赤峰、通遼“雙子星座”建設,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加快發展的動力引擎,積極推進招商引資,承接引進一批投資額度大、帶動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產業項目,盡快擴大產業規模,加快建成區域中心城市,有效提升人口吸引力和經濟承載力。

推動西部盟市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西部盟市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烏海、阿拉善盟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精準延長煤基產業鏈,實現煤化工、氯堿化工、鹽化工綠色低碳轉型。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提速發展,聚焦“清潔能源+”和“+清潔能源”,打好綠電招商牌,建設綠電成本洼地、綠能經濟高地。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張莉莉

猜你喜歡
經濟總量
大國之崛起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體育用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及貿易潛力
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能超美國?樂觀來看就在5年后
省際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西湖: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實現“雙提升”
經濟總量及經濟結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