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碳普惠機制創新內蒙古林草濕碳匯價值實現路徑

2023-10-19 03:31張敬德孫天宇
北方經濟 2023年9期

張敬德 孫天宇

摘? 要: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城鄉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生活和消費、小微企業等領域正逐步成為內蒙古能源消耗、直接和間接碳排放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全區人均碳排放水平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內蒙古亟需結合林草濕碳匯發展,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社會自覺、市場運作的低碳社會建設機制,在合理控制人均碳排放水平快速增長的同時,拓寬林草濕碳匯價值實現渠道。

關鍵詞:碳普惠? ? ?林草濕? ? ?碳匯價值

碳普惠是一種通過建立碳賬戶,采取商業激勵和碳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方式,鼓勵綠色低碳行為的正向引導機制。同碳交易市場相比,碳普惠通過量化控排企業以外的減排增匯行為并予以激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碳市場的有益補充。目前,廣東、海南等省份已在建立碳普惠機制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較好成效?;诖?,內蒙古加快建立碳普惠機制,鼓勵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按照自愿原則參與碳普惠活動,既有助于充分調動全社會節能降碳積極性、形成全民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更有助于拓寬林草濕生態系統碳匯價值實現途徑、助力全區碳中和目標實現。

一、創建碳普惠制適用低碳場景

堅持試點先行,鼓勵各盟市、旗縣開展碳普惠制試點示范,量化核算小微企業、個人綠色低碳行為的具體減排量,通過相應低碳場景的積分制度賦予其一定的價值并進行相應激勵,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公眾參與、低碳惠民”的碳普惠體系。支持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地區打造具有一定公眾基礎的低碳場景。例如,以新能源公共交通、新能源出租車、新能源私家車、共享電車等推廣為重點的綠色出行場景。例如,以綠色消費為重點的低碳旅游場景等,將碳匯產品融入景區,引導游客綠色出行。再如,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將經營場所、公共場所、公共機構等打造成為低碳社區、低碳園區、低碳校園、低碳酒店、低碳餐廳、低碳商場超市等。建設全區統一的碳普惠制推廣平臺,為全區林業碳匯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交易提供碳排放量核算、備案、登記、證書頒發、價值兌換、信息披露、政策解讀等“一站式”服務功能,及時向社會展示低碳行為數據、發放積分獎勵并進行價值兌換等。結合不同類型的低碳場景,建立低碳行為相關數據收集和分析平臺。推動碳普惠制試點示范地區建設低碳場景下企業、個人減碳行為量化核證電子信息系統,并與自治區碳普惠制推廣平臺鏈接。

二、推進碳普惠制減碳行為量化核證

制定全區小微企業、公眾自愿減碳行為量化核查指南,組織開發自治區級碳普惠制量化核算辦法。鼓勵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盟市、旗縣將具有廣泛公眾基礎和數據支撐、充分體現林草濕生態公益價值的低碳領域行為開發形成林草濕生態系統碳匯碳普惠方法學。碳普惠方法學經自治區統一組織論證和審定后,在全區組織推廣,作為確定林草濕碳匯碳普惠基準線、額外性和計算減排量的方法指南。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按照國內外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要求開發林業碳匯碳普惠方法學,支持條件完備、可推廣的方法學申請自治區碳普惠方法學備案。

三、開展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交易

制定出臺《內蒙古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文件,明確頂層設計、技術規范、平臺對接等,落實社會公眾、小微企業碳普惠行為產生減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規則,規范各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關系。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自治區級核證減排量管理和交易系統。加快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核證減排量對控排企業碳排放配額的抵消補充機制,推動林草濕碳匯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作為補充抵消機制,進入自治區區域性自愿減排市場,并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鏈接。依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等平臺,通過掛牌點選、競價交易、協議轉讓等交易方式,開展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交易。積極對接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等相關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跨境碳普惠制共同合作機制,鼓勵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盟市、旗縣開展與臨近盟市、旗縣及周邊省區市碳普惠在機制設計、平臺建設、減排項目開發等方面的合作,推動碳普惠與各地互聯互通及拓展。

四、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商業激勵機制

支持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盟市、旗縣打通碳普惠與各種政策優惠、金融資源、信用體系之間的渠道,制定金融、財稅等支持碳普惠制推廣政策,并與公交優惠、共享電車優惠、地鐵優惠、出租車優惠、停車費減免等減免公共服務費用優惠政策相結合,推動全社會對碳普惠項目的支持和激勵。結合綠色低碳社會責任的履行,推動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用于抵消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在生活消費、生產經營、大型活動等方面產生的碳排放。鼓勵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盟市、旗縣依托全區碳普惠制推廣平臺,建立本地區的低碳企業商業聯盟,動員和號召本地相關企業、商家為公眾的低碳行為提供碳普惠商品消費優惠或服務。例如,支持會議、論壇、賽事、展覽、演出等大型活動主辦方,通過林草濕碳匯碳普惠管理系統,采取自愿購買林草濕碳匯、營造碳中和林等方式,抵消活動期間產生的碳排量,實現“零碳會議”“零碳論壇”“零碳賽事”“零碳演出”。再如,支持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組織的大型活動和公務會議通過林草濕碳匯碳普惠管理系統購買林草濕碳匯,用以抵消活動、會議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開發碳信用卡、碳積分等碳普惠金融產品,為公眾享受低碳權益、兌換優惠提供便利。例如,支持金融機構試點發行碳匯主題一元碳匯聯名卡,用戶既可以通過使用聯名卡進行代發工資、消費等方式享受專屬碳匯權益,還可以用客戶積點兌換碳匯;金融機構則根據客戶權益情況向“一元碳匯”項目認購相應的碳匯量,用于抵消客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產生的碳排放。再如,將低碳場景下個人低碳行為產生的減排量換算成為碳積分,制定碳積分發放規則,研究碳普惠減排量與碳積分的換算體系,明確碳積分發放與兌換普惠商品或服務規則,確保減排量與碳積分兌換的科學、公正、公平、公開。

五、形成碳普惠工作合力

自治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碳普惠監督和管理相關工作,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低碳場景創建、碳普惠方法學備案、碳普惠項目審核、碳減排量和碳積分管理等技術評估工作,評估結果作為碳普惠機制建設與運行決策的重要參考。自治區大數據中心負責建設并維護全區統一的碳普惠管理系統,搭建自治區級碳普惠制推廣平臺。鼓勵各地、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探索開發各具特點的App、微信小程序等碳普惠應用程序,科學有序納入全區碳普惠管理系統,并確保低碳行為數據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支持各碳普惠制試點示范盟市、旗縣成立林草濕碳匯碳普惠促進會(協會),搭建政府與企業溝通平臺。赤峰市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橋梁作用,協助研究制定林草濕碳匯碳普惠相關政策、標準,參與碳普惠宣傳推廣和教育培訓等工作,推動碳普惠體系不斷創新。加大碳普惠政策解讀和宣傳推廣的力度,依托各類環境教育平臺,充分利用各種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全面推廣先進案例和成熟經驗,積極打造對外展示窗口,加快建立內蒙古碳普惠品牌。

參考文獻:

[1]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 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EB/OL].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22-6-3

[2]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 內蒙古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EB/OL].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22-11-16.

[3]潘曉濱,都博洋.我國碳普惠制度立法及實踐現狀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4).

[4]邱巨龍,陳仁坦,陳霞.江蘇省碳普惠機制路徑研究[J].低碳世界,2020,(11).

[5]張艷梅,羅雯,陸莉君.基于“共同富裕示范區”視角的浙江省“碳普惠”機制建設[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21,(10).

[6]雷小寧,江小麗,范鵬飛.“雙碳”背景下碳普惠城市建設的金融探索[J].甘肅金融,2022,(6).

[7]管維佳.關于廣東碳普惠實踐的分析和探討[J].環境,2022,(10).

[8]張禾,祁慧博,陳波君.生活中碳權普惠的認知與接受情況調研[J].山西農經,2020,(5).

(作者單位:1.內蒙古大學;2.內蒙古農業大學)

責任編輯:康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