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2023-10-19 04:00黃夢珊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古詩文傳統文化高中語文

黃夢珊

摘 要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利用古詩詞、古典小說、傳統藝術等來讓學生全面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其經久不衰的魅力。教師可深度挖掘文本中潛藏的傳統文化要素,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通過經典作品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啟動任務驅動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激活課堂氛圍,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傳統文化? 古詩文? 整本書閱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傳承與國家發展的精神命脈。無論是學科核心素養,還是課程標準,都要求教師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落實相關的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在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弘揚者。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必須通過可行的教學手段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使學生在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并學會將時代精神注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使其迸發出新的活力。

一、挖掘文本,提取文化要素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諸多文本都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包括古典小說、古詩文等,全面涉及道德、藝術、民俗、文學與文字。教師應依托教材文本,有效提取其中的傳統文化要素,讓學生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久不衰、源遠流長的深層原因。

如學習《竇娥冤》一文,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通過解讀文本來明確竇娥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還要使學生加深對古代戲曲這一文化瑰寶的印象,明確元雜劇的舞臺語言與結構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對聯導入的方式,展示“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這一對聯,讓學生解讀其闡釋的道理,從而引出戲劇這一表演藝術。在前期預習階段,教師可讓學生對作者關漢卿及其《單刀會》《救風塵》等流傳較廣的作品進行了解;而后通過PPT對元雜劇的結構、角色、劇本構成等知識進行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元雜劇,激發學生對于元雜劇的興趣。在精讀文本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解讀竇娥的形象特點;也可讓學生對比其他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同時讓學生討論其成長歷程,并對竇娥為蔡婆婆頂罪這一行為進行解讀。有學生提出這是一種愚孝,而有的學生則認為竇娥深受當時封建社會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用行動踐行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但是在現代,我們對孝道的內涵進行了擴充,反對無原則的孝。

教師應當注重課堂討論視角的選擇,應圍繞作品中的文化要素進行延伸,把握課堂教學機會,更多地為學生展示傳統文化。在價值觀培養環節,教師一方面要讓學生尊重并踐行優良傳統,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以辯證、理性的方式來認識傳統文化。

二、走進經典,拓寬文化視野

教材選編的古典文學作品往往篇幅有限,尤其是古典小說,以致學生只能對作品的部分精彩內容進行了解。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在完成課內學習后,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視野。

比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影視劇版《紅樓夢》片段來導入課程。在前期閱讀環節,教師可每周為學生安排1~2課時的自主閱讀。學生還需利用自己的周末等課余時間來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記錄讀書感悟,每周展示優秀筆記。在指導閱讀環節,教師則可基于章回小說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回目對小說的主線與結構加以梳理。在精讀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圈點批注的方式對印象深刻的情節、人物以及環境等進行標注??紤]到作品篇幅較長,教師可給學生傳授一些適合此類作品的閱讀方式,如略讀章回、研讀主題、精讀細節、通讀全書等。如部分章節可跳讀,而對于“黛玉含酸”“寶玉挨打”“共讀西廂”“劉姥姥進大觀園”等重要部分則進行精讀與細讀。學生還可圍繞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如薛寶釵、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展開人物主題研讀;或者圍繞書中的詩詞展開研究,通過賞讀詩詞來分析人物形象。閱讀后,學生可展開交流、辯論等多種共讀分享活動,在經典文學作品中感悟自我、感悟生命,豐富精神世界。

教師還可結合課內的古代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嘗試閱讀《論語》《三國演義》《詩經》《聊齋志異》等,豐富學生的古代文學知識儲備,引導他們感受古人的人文精神與理念,使學生在增強古代文學閱讀能力,增加閱讀量的同時,切實體會國學經典的魅力,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喜愛。

三、任務驅動,增強自主意識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各種傳統文化要素時,教師不可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既要實現文化傳播目標,又要實現對學生語文學科學習能力的有效鍛煉。而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為學生布置探究性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引領下走進傳統文化。

比如,在學生學習《琵琶行》(并序)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走近白居易”這一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組建語文探究小組后,搜集與白居易有關的資料,閱讀其作品,編制調查報告,并撰寫人物傳記。有小組結合白居易的仕途,編寫了詩歌“初任校書郎,俸錢萬六千。二任左拾遺,愧俸三十萬,……”這一詩歌展示了古代的官職名稱,幫助其他學生補充了這部分知識;有小組對與白居易有關的典故進行了匯總,如顧況用其名字開玩笑等;也有的小組從其思想入手,明確其思想對道家、佛教與儒家思想進行了綜合,既有“獨善”之心,又有“兼濟”之志,其轉變思想的節點可能為“被貶江州司馬”;有小組以創作手法為切入點,研究了其詩歌的分類,分別為雜律、感傷、閑適與諷喻。

在探究性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他們可以圍繞教師提出的議題自選方向,并對知識進行分析與歸納、整合。在增強滿足感的同時,學生也能夠逐步增強自身的獨立學習意識與能力。

四、活躍氛圍,創新活動形式

為了使學生樂于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應當組織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輔助活動,使學生能夠形成更強的學習動力。

比如,在學生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鴻門宴》兩課后,教師可以“歷史的真實與虛假”為主題,展開辯論活動:燭之武僅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就有效化解了戰爭,而劉邦也借助自己一武一文兩個助手,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中全身而退,這究竟是真實歷史還是杜撰?而后,正方與反方選出固定辯手,其他學生也可以自由地參與辯論活動。為了在辯論中取得勝利,學生需要了解史料,并組織語言,保持清晰的邏輯思維與高度注意力。

除了組織辯論、演講,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或者舉辦詩詞大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保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語文教師應主動承擔宣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鼓勵、引導、支持學生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深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繼承優良傳統,增強文化自信。

猜你喜歡
古詩文傳統文化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對古詩文默寫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詩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