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車輛行業近年來的行業成果簡述

2023-10-20 11:09供稿采編
起重運輸機械 2023年20期
關鍵詞:叉車工業車輛

供稿/張 潔 采編/高 源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指出工業車輛行業近年來整體呈現曲折向上的發展態勢,2021 年機動工業車輛突破100 萬臺大關,在世界范圍內生產量和銷售量繼續保持領先的地位,2022年,中國境內生產的機動工業車輛在世界總銷售量的占比達到51%(不含貼牌)。提前達到了工業車輛行業“十四五”預計110 萬臺的銷售目標。從2009 年開始,已經連續13 年保持世界第一大生產和銷售市場地位。主要企業安徽合力和浙江杭叉世界排名已經進入前八位,正在向前五位邁進。

因工業車輛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物料搬運過程中,由于社會老齡化、企業對搬運效率要求的不斷提升等因素,多年來一直保持較大的市場需求,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高效、節能、環保的工業車輛產品依然是主要需求對象。圍繞倉儲物流、產線物流、搬運物流的自動化、智能化是工業車輛產品主要發展方向。

近年來行業主要成果包括:

1)、電動工業車輛整機和關鍵零部件水平的提升

中國市場“油改電”加速,電動工業車輛的占比已經超過內燃車輛,機動工業車輛中電動化率快速達到了64%;而隨著鋰電池技術進步、成本下降,鋰電工業車輛在電動車輛中的占也快速提升。超過了當初預計的到2022 年左右,電動車輛占比55%的水平。電動叉車主要關鍵零部件“三電”的國產化穩步推進,目前已經擺脫依賴進口的難題,尤其是電池、電控,不僅技術要求滿足國內外市場,質量穩定,出口產品配套也已經大范圍應用。

依賴國產新能源叉車的快速發展,各大企業紛紛推出鋰電池叉車系列產品,因為車型、噸位的專業化研發車型的出現,在世界范圍內新能源車型的競爭力凸顯,出口一直保持了較好的增長。

2)、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業發展質量

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的發展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家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中國制造2025》,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結合行業和企業實際 ,實現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由制造向創造轉變,由規模向質量轉變,由產品向品牌轉變,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將是中國工業車輛行業未來的增長驅動力,“十四五”期間各企業重點圍繞整機和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還有銷售、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等,國內工業車輛行業市場正在從傳統的基本型產品,積極向根據應用場景而設計的專業化、客制化、精細化、智能化、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等差異化產品發力,雖然經濟型傳統叉車的不理性競爭依然存在,但主要企業更加注重產品技術、盈利水平。

整體來看,工業車輛行業創新的速度在加快,由原來的跟隨性模仿在向市場需求主導的自主研發方向轉化,差異化、特色化產品生產企業逐步涌現。

3)、重點關注產品安全性,通過提高安全標準、開發安全保障產品、加強操作人員培訓教育來有效降低事故率

對產品安全的重視,對使用操作人員和設備的規范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2021 年推出業內首個叉車安全監控國家標準,2022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廠(場)車技術規范,引入國家標準中對叉車安全保障的部分內容,在業內掀起了新車和在用車的安全技術升級,根據使用環境、管理水平的不同,在滿足基本安全規程要求的同時,企業通過產品技術升級,不僅安全性上得到了提升,在設備使用效率、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同樣取得了收益。

工業車輛分會圍繞叉車設備安全、人員安全,從2020 年開始組織開展“叉車安全日”活動,將安全理念、事故原因、規章制度、安全技術等直接與一線操作人員一起講解、溝通、輔導,組織了“我為叉車安全代言”、叉車安全技能競賽等活動。

4)、主機生產企業和配套件供應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工藝、生產、檢測、管理等環節的不斷改善,提升產品質量,在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要進一步與世界主要品牌縮小差距。

整機產品升級——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網聯化為產品技術發展方向,加快了產品創新和升級換代,鼓勵產品向差異化及中高端化進行發展;加大了電動車輛、新能源車輛、無人駕駛車輛、系統解決方案的發展。

關鍵部件和平臺技術攻關方面,緊盯技術趨勢和行業標桿,在“三電”特別鋰電、中高端液壓件、高效傳動、綠色動力等、車輛網聯化平臺開發與應用、物流解決方案與系統等關鍵部件和技術上,已經初步實現突破,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

5)、積極做好從增量市場逐漸向存量市場轉變的準備,大力發展后市場——基于互聯網+,發展包括經營租賃、融資租賃、配件、維修服務、二手車、再制造、電子商務等在內的后市場業務,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性,使后市場業務和盈利逐漸成為叉車制造商、經銷商、服務商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租賃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20 年后叉車后市場業務將得到了更快發展,各企業更加重視后市場業務在行業內整體銷售額占比。

6)、快速發展基于互聯網、5G 技術的應用

通過互聯網和控制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和車隊管理任務。對于叉車用戶和制造商、租賃商、服務商都能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可以達到科學管理、合理安排、實時監控、提高搬運效率的功能,同時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也將使客戶的定制化、市場渠道的扁平化成為可能。

行業內目前已經有多家為主機和客戶服務的“車隊管理系統平臺”的專業提供商。

7)、國際化、走出去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十四五”前幾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我國工業車輛行業加快國際化進程的步伐沒有改變,主要企業抓住機遇,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在主要市場設立分公司、服務網點、整機和零部件倉庫,重點建設銷售、服務網絡; 龍頭企業在加快國際化步伐的同時,加強品牌建設,提高世界主要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中小企業通過特色產品,形成競爭力優勢,在國際上細分領域占有不可替代地位。

8)、進一步加快圍繞工業車輛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一體化的全球及國內行業的并購、整合、合資合作進程。龍頭企業對關鍵零部件的安全性、把控性上越來越重視,參與度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出現了多起并購、整合、合資合作的案例。

整體來看,工業車輛行業依然面臨艱巨的轉型升級任務,主要表現在:

1)行業差異化產品結構調整和關鍵核心技術升級任務依然艱巨。

國內目前同質化導致的價格競爭依然是制約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過去集中在內燃車輛,近年來經濟型倉儲叉車又成為新的戰場,大有蔓延到電動平衡重叉車的勢頭,主機和零部件供應商盈利空間不大;高端電動及高起升堆垛倉儲車輛、智能搬運車輛、物流解決方案等雖然多家企業都有設計生產,但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技術層面還需要加強。智能化產品、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占有率較低;國內市場叉車整體配置較低,對安全操控的保證技術需要進一步提升;

2)后市場業務發展還需要加快提升。

工業車輛行業經過20 多年快速發展,目前基數已經很大,根據世界主要市場的經驗,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買進是遲早的事,業內企業也必須看到市場發展的規律,努力提升后市場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借助新技術、新模式開展設備租賃、融資租賃、電子商務、二手車和車隊管理等后市場業務,空間大、潛力足,需要加強學習,擺脫銷售單一驅動的傳統經營理念,向專業性服務上轉變。

3)國際市場開拓和境外資源利用能力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4)企業品牌知名度、綜合競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5)做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在國際標準、規則參與度等方面話語權需要提升;

6)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走出去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需要補短板。

2023-2025 行業有望進入新一輪增長,但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企業購買力恢復需要時間;產品方向:依然是電動、新能源、智能化;主要企業開始涉足系統解決方案;主要關注點在新競爭格局的形成:業內新競爭格局和圍繞物流解決方案的縱深擴展;企業越來越重視產業鏈、供應鏈的健康發展,控制能力的介入和把握體現了企業競爭實力;主要企業國際化布局加速,全球競爭融入能力正在提升;行業產品升級換代正在進行中。行業制勝關鍵主要表現在:產品競爭力;銷售、服務網絡建設、人員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歡
叉車工業車輛
永恒力叉車(上海)有限公
叉車加裝推拉器屬具的探討
工業人
車輛
基于TRIZ與可拓學的半自動手推叉車設計
冬天路滑 遠離車輛
小貼士
提高車輛響應的轉向輔助控制系統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4.0”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