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及其當代啟示

2023-10-23 16:15湯建榮陳鵬
鄧小平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

湯建榮 陳鵬

〔摘要〕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源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植于強國富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不懈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歷史賡續。鄧小平主張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通過推動體制改革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強調分“三步走”實現跨越發展,梯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黨的領導,確保根基不動搖。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對當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啟示:在做大經濟的同時注意合理分配;循序漸進地推進共同富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建立健全相對貧困治理機制。

〔關鍵詞〕鄧小平;共同富裕;發展生產力;先富帶動后富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3)05-0091-08

〔基金項目〕2022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民族理論政策在云南的實踐及其啟示研究”(2022Y403)

〔作者〕湯建榮,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云南昆明 650500陳 鵬,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云南昆明 650500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新時代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②。2022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①,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②。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鄧小平在準確分析國內外形勢的情況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方向的科學指明,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豐富發展。新時代新征程,系統回顧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對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啟示。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源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植于強國富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共同富裕發展道路不懈探索的歷史賡續。

(一)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講話以及書信中可以找出大量與之相關的重要論述。首先,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雹?列寧也曾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全體工人,全體中農,人人都能在決不掠奪他人勞動的情況下完全達到和保證達到富足的程度?!雹?由此可見,只有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消除貧富差距,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其次,發展生產力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⑤,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必須要“通過有計劃地利用和進一步發展一切社會成員的現有的巨大生產力”⑥來實現全民的共同富裕。列寧也明確指出,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使所有勞動者過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⑦。最后,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資本主義存在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基礎上,科學闡明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真理,并提出了“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重要理論,認為推翻資本主義的腐朽統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① 他強調“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②,并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戰略。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

(二)文化根植:強國富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諸多強國富民的思想精華。道家贊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增廣賢文·上集》),認為只要是通過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都應得到承認。法家認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國》)。也就是說,治國理政的根本在于使得國家強盛、人民富裕,如此才能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墨家主張“民富國治”(《墨子·節用上》)、“富其國家,眾其人民”(《墨子·尚同中》)。言下之意,就是統治者要使人民富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強盛。

千百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小康”“大同”逐漸被廣泛認同,并隨著時代發展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過程中,鄧小平強調對待中華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往開來”③。由此可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追求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思想是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重要思想淵源。

(三)歷史賡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共同富裕道路的不懈探索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方向。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共同富裕道路。1922年黨的二大明確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是“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④。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開始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上議事日程。毛澤東在1953年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中指出,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要“逐步克服工業和農業這兩個經濟部門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并使農民能夠逐步完全擺脫貧困的狀況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①。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以“一化三改”為主要內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堅實的社會制度保障。在初步實現國民經濟公有制的基礎上,我們黨制定了通過實施工業化來促進經濟向前發展的路線方針,積極推動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基礎上,鄧小平結合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征,對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進行了全方位探索,最終形成了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

鄧小平從社會主義的最大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一判斷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實現這一發展目標的路徑方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領導全國人民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

(一)整體思路: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鄧小平主張通過先富帶動后富來實現共同富裕。他在1978年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中,嚴厲批評了長期以來收入分配上存在的平均主義問題,初步提出了“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理念。鄧小平指出:“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雹谠试S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能夠激勵其他也通過勤勞苦干走向富裕,進而使得整個國民經濟不斷良性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1984年,鄧小平在會見意大利共產黨領導機構成員、書記處書記賈恩卡洛·巴葉塔時指出:“我們黨已經決定國家和先進地區共同幫助落后地區。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然后帶動其他地區共同富裕?!雹?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不會產生貧富兩極分化。1986年8月,鄧小平在天津考察期間再次強調,要“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①,進而帶動其他地區加快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二)推進路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通過推動體制改革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要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以保證社會財富不斷增加。鄧小平指出:“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搞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進行一系列的體制改革,這個路子是對的?!雹?只有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避免貧富差距擴大,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社會所創造的財富,“第一歸國家,第二歸人民,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③,使我們始終瞄準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目標。1985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亨利·格隆瓦爾德為團長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再次談到生產力解放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就更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雹?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進而做大做強經濟總量這塊大“蛋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戰略規劃:分“三步走”實現跨越發展,梯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如何在這樣一個人口基數較大、貧困面較廣、經濟發展程度較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鄧小平自改革開放后一直在思考的重大發展問題。在鄧小平看來,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穩步推進。1979年7月,他在青島接見中共山東省委負責同志時指出:“如果我們人均收入達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錯,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可以增加外援?!雹?同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指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雹?1982年,黨的十二大正式把到20世紀末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作為一個時間段我國的經濟建設奮斗目標。1987年,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時正式闡述了分“三步走”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戰略,即“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到本世紀末,花二十年的時間,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這個基礎上,再花五十年的時間,再翻兩番,達到人均四千美元”①。鄧小平的這一主張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得到了充分體現。② 分“三步走”戰略發展規劃既考慮到目標的可實現性,即每個階段目標要契合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又考慮到目標的連續性,即每個階段目標始終瞄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總體目標。

(四)條件保障: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黨的領導,確保根基不動搖

鄧小平認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針對國內外一些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污蔑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弱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聲音,鄧小平進行了堅決回應。他說,“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③,但由此產生的后果是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加劇,中國幾億乃至十幾億人口將會陷入深度貧困之中。一旦中國放棄走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那么必將導致經濟發展的滯后,中國不可能也絕不會走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鄧小平深刻指出:“一旦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要說實現‘小康’,就連溫飽也沒有保證?!雹?鄧小平還強調,實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共同富裕,“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是不可能的”⑤。這一論述科學指明了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黨的領導不動搖,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穩步向前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既定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在新時代新征程,系統回顧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有著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在做大做強經濟的同時注重收入的合理分配

經濟總量的多少決定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有多厚,合理的分配方式則決定著貧富差距不會擴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意味著既要大力發展經濟,又要注意收入合理分配。在實踐過程中只有合理兼顧二者,才能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終實現。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雹?新時代以來,習近平也多次指出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生產力的大力提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機制保障。雖然2020年我國GDP總量已突破一百萬億元,但東西部地區之間差距較大、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某些區域內相對貧困的問題依然存在。為此,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必須要在做大經濟的同時注意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既要堅持先富裕起來的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更好地發展,不斷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又要探索建立更加符合我國實際的收入分配方式,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引導地方適度幫扶經濟困難家庭和相對貧困人口,積極宣傳“先富帶動后富”,號召大企業、致富能手投身到扶貧助弱的事業中去,以此來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穩步向前。

(二)循序漸進地推進共同富裕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衡量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調整。從其定性標準、實施路徑來看,共同富裕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①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共同富裕與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即共產主義的共同富裕,在內涵、定性、標準和層次等方面都不盡相同。我國剛剛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相對貧困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若根據城鄉一條線計算的相對貧困標準,2020年以后全國相對貧困人口約為2億人,其中農村貧困人口占到80%以上。② 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循序漸進、穩扎穩打。一方面要立足實際、實事求是,不能脫離客觀實際急躁冒進;另一方面要盡力而為,重點關注民生問題,盡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

(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新發展階段,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引領作用。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雹?首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澄清各種錯誤思想,避免貧困群眾滋生“國家幫扶就可以高枕無憂”的思想,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④ 其次,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伴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上滋生的拜金主義、攀比思想、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對廣大人民群眾精神世界造成很大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大力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最后,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公益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不斷創作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當今時代潮流相結合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堅持以文化教育人、以產品號召人、以內容感召人的正確方向,充分挖掘地方紅色資源、好人好事以及艱苦奮斗、自立自強方面的典型事例,更好地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在全社會營造以艱苦奮斗實現共同富裕為榮、以慵懶腐敗沉迷花天酒地為恥的良好風氣。

(四)建立健全相對貧困治理機制

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我國的絕對貧困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由于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相對貧困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問題。鄧小平指出:“我們的改革和開放是從經濟方面開始的,首先又是從農村開始的。為什么要從農村開始呢?因為農村人口占我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農村不穩定,整個政治局勢就不穩定,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雹?其中就蘊含著鄧小平對相對貧困問題的思考。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的貧困程度更深,更需要國家和社會投入更多關注。解決相對貧困仍是當前社會貧困治理的一項重要命題。②為此,要將主要著力點放在剛剛脫貧的地區,將相對貧困治理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第一,關注相對貧困人群。雖然在精準扶貧階段這部分人群已經實現了脫貧,但是由于缺少謀生本領和可能存在的突發狀況,返貧風險較大。第二,穩步推進和實現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避免幫扶中存在的“碎片化”“片面化”“指標化”問題。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和對口幫扶的有效機制,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以社會為補充的幫扶體系。第三,建立和完善相對貧困人群的識別標準與脫貧對象的退出機制。相對貧困人群面臨的困難不能僅僅依靠物質補償來解決,必須激發這類人群的內生動力??梢酝ㄟ^大數據平臺對相對貧困人群的各項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此外,應建立脫貧對象退出機制,將大數據平臺的后臺數據作為決策的參考,如有需要進行幫扶的則及時上報,如已經實現收入的長期穩定和無其他特殊事項,則這部分群體應該退出相對貧困人口治理名單。只有充分發揮經濟總量的兜底作用,不斷激發貧困人群的內生動力,“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③,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最終實現。

(責任編輯 梁灝)

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頁。

②《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光明日報》2021年11月17日。

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頁。

②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4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7頁。

④《列寧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0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0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26頁。

⑦《列寧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6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頁。

③中共中央宣傳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北京:學習出版社,1995年,第65頁。

④《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33頁。

①《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1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4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頁。

③《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014頁。

①《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130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3頁。

④《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090頁。

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126頁。

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139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4頁。

②《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8頁。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6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8頁。

⑥《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

①李實:《充分認識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治理研究》2022年第3期。

②周文、施炫伶:《共同富裕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政治經濟學評論》2022年第3期。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頁。

④倪良新、歐樹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精準脫貧:邏輯、困境與價值實現》,《江淮論壇》2020年第4期。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頁。

②陳岑、沈揚揚、李實、趙永生:《關于構建農村相對貧困治理長效機制的若干思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

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6頁。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國模式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2年8期)2022-11-21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與社會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與實踐
企業慈善行為、第三次分配與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繪綠色港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究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