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主要傳承中華文脈解析(四)

2023-10-25 06:37馮新春
公關世界 2023年15期
關鍵詞:絹本趙孟頫收藏家

文/ 馮新春

一、趙孟頫,元代(1254—1322)年,浙江省湖州市人,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他既是宋皇室后裔,又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從小受良好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多方面的學養與才藝受人矚目,成為“吳興八俊”之首。是第一流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2021 年8 月《公關世界》雜志第8 期刊登本人【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探析】一文,深受廣大學者、專家老師、收藏家及社會各界有關人士的關注。

文中提到,其(絹本)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四朝,共有十八位含皇帝、大臣、親王、郡王、晉王、書法家、頂尖收藏家遞藏,傳承有序,情理相宜。

為進一步研究、深化、探討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之真實性、重要性,現將本人收藏的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的主要傳承文脈再舉證、闡述、細化、解探。

二、據(明史)和有關歷史資料記載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1328 年10 月21 日―1398 年6月24 日,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共有子女40 余人,其中兒子26 人,尤三兒子朱?(1359 年―1398 年4 月22 日)其相貌英武,不僅長得帥,聰明,且英勇善戰。因此,朱元璋特別器重寵愛他。朱?十歲時聰慧機敏、儀表堂堂,為培養這個兒子,朱元璋請來明初著名書法家杜環教授其書法,拜元末明初著名軍事大儒宋濂識字讀書。名師出高徒也,可見朱?文采不凡。

三、洪武三年(1370 年),大明江山逐漸穩固,朱元璋皇帝冊封朱 為晉王,隨后又被朱元璋冊封為藩王,朱元璋為其精挑細選了開國名將永平侯謝成之女納聘為朱 之妻。

謝成(1339―1394 年),安徽鳳陽人。與朱元璋是同事兼老鄉,明朝開國功臣。朱?與謝氏成婚不久,便前往太原上任。朱元璋又欽命永平侯謝成一同前往太原,輔佐其婿,為晉王朱?營造府第。永平侯謝成是擴建太原府城創始人,共花費八年之久,晉王宮城籌建竣工。共擴建周長12 公里,城高11 米余,池深9 米多,土砌磚包的護城,設城門、門樓、小樓、敵臺等相當大的防御作用,被后人稱為“明城”。又怕朱?到太原水土不服,吃不慣太原的食物,于是朱元璋便將跟隨自己長達二十三年之久最信賴的專職御廚徐興祖賜予朱?,跟隨其一起去太原封地。

之后,朱元璋和馬皇后(朱?之母)十分舍不得這個兒子,臨行前,諸皇子為其踐行,父皇親手送給朱?一塊隨身攜帶賜有“惟精惟一”字樣的高級玉佩,又親手佩系在兒子朱?的脖子胸前,以示到太原封地一心一意,精誠懇切把晉王之責做好,讓老父皇、皇后放心、安心。

如此精心安排,足見身為父皇的朱元璋為其“嫡三子”晉王朱?關愛有加,期望之高。

據明史《記載》明初分藩時,朱元璋曾把許多藏于皇室的古書畫作品分賜諸王,太原的晉王朱?即得到大量皇室賜予的名貴書畫。

史載朱?酷愛書畫,收藏甚富,又是頗俱文才的人物,趙孟頫《酒德頌》(絹本)是朱?就藩太原時(洪武十一年,1378 年)朱元璋將明內府的藏品賞賜給朱?的前代墨本之一。朱?歸晉府收藏數百年,并鈐有《晉府書畫之印》一枚印章,實為難得。

朱元璋對朱?幾乎到了一種溺愛的程度,比如說:朱元璋封王的時候,把西北方向重地的防守重任交給朱?,而駐守北京的任務交給了四子朱棣(永樂)。要知道,這以前北京并不是發達的要地。而且,在洪武十一年三月,朱?之國太原隨從護衛軍士人數高達3281人,可見晉王的軍事力量、財政力量都是王子中最強大的,而且“晉府”書畫的收藏數量、質量是相當可觀的。

現存山西太原晉王府藏品的出色研究證實,明初藩王們所收藏的畫作大部分來源于早期的皇家收藏(再往前,可追溯至宋元的皇家收藏)美國學者班宗華在姜一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鑒定了33 件早期書法和繪畫真品,上有晉府的各式鈐印,表明它們來自明太祖給予晉王的賞賜,很可能就是他獲封的1378 年。這批最初的賞賜中包括現存明代以前傳世之作中最有聲望和權威的一些作品,我們因此有了更多不容置疑的證據,證明明代早期的藩府收藏出自南京皇宮收藏的賞賜。

四、明代中期,在徽商、晉商、滬商崛起后,書畫成為他們爭相獵逐的對象,數百年后,許多官家藏品已流入私人收藏家手中。這其中,不得不提清初重臣,著名收藏家梁清標。

梁清標(1620―1691 年),字蒼巖,號蕉林,河北正定人,是明末清初著名藏書家、文學家,曾任《明史》總裁官,世人稱“梁閣老”。出身于官宦世家,名門望族,與清順治、康熙兩任皇帝保持著師友關系。據《吳樸堂》說:“清順治、康熙兩朝皇帝,皆師事梁清標,不時請益,有‘師恩之誼’”。

從明至清―“梁家”一堂五代,數代為官,且官位顯赫,盛極一時。梁清標歷任清朝四部尚書達四十余年,是清代最大的書畫鑒藏家。

梁清標的文化修養深厚,對歷代書畫鑒賞力很高。明代末年,內府書畫收藏被作為“折奉”(把書畫當成薪水)分散到官宦手中,從皇宮和舊臣家中流落出來的書畫珍品為梁清標的收藏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梁清標交往的官宦就有275人,其中不乏同門、官宦、同年、門人、鑒賞家、書畫家六個方面。有王崇筒、王鴻緒、沈純杫、項元汴、孫承澤、高士奇、王士禎等這樣的名士大家。

梁清標是清初書畫鑒藏史上的核心人物。無論他在詩中自詡到的“諦觀審辨析毫芒,博物多識鑒賞精”,還是清初鑒賞家、政治家、畫家宋犖稱贊他的“照代鑒賞誰第一,棠村乙歿推江村”??梢娏呵鍢说臅嬭b賞能力之高和地位之重。

從當前流傳下來的作品來看,經梁清標題鑒、鈐印和考證者最多的是兩宋時期的書畫,且大都精確得當。梁清標對元人書畫的收藏以“元六家”《趙孟頫、高克蒙、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為主。經過梁清標鑒定的絕大部分作品是可信的。古代書畫經他鑒定并蓋有收藏印章的絕大多數是真跡。他對明清書畫的鑒定,迄今發現失誤的甚少。其鑒定能力為之后的歷代大家所公認。他作為明末清初著名的收藏家,一生中收藏600 多件稀世珍品,堪稱收藏界中的“大咖”級人物。

縱觀中國書畫收藏歷史,為少走彎路,少上當,不買假,如梁清標、項元汴這樣的歷史上的收藏大家,他們獨具慧眼,眼力甚高,所收多為精品巨跡。

古代鑒藏家的印章鈐在書畫上亦較多,他們眼力高,對于用印較為講究,鈐蓋位置較為妥當。所以作品經他們之手加鈐印章后,一般都為作品錦上添花,一幅畫的收藏價值有多高,確實可以通過作品的鈐印來判斷,亦可作為鑒定的憑證。如宋徽宗的金題朱印《晉國奎章》、《晉府書畫之印》及梁清標等的騎縫印表明其流傳有緒,確定其歷史地位和價值的見“謝稚柳《鑒定雜稿》”。故現代學者、藏書家潘景鄭先生云:“舉凡法書畫,得藏家寓目審定后,加蓋印記,留珍襲之證信于后過,故印之為用更不可廢矣”。如今,經梁清標鈐印的古代書畫名品,不僅是大博物館、美術館、私人藏家等中國書畫藏品中的上等藏品,也是研究晉、唐、宋、元傳世書畫的主要內容。

據明史記載,明末清兵入關后,項元汴“天籟閣”收藏的文物散失,其一部分為梁清標收得,大多歸清宮內府。

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在明末清初經梁清標通過各種渠道收藏后,做為趙孟頫書法的上等精品、真跡,鑒賞后并連續鈐用三枚鑒藏印章,分別是《蕉林秘玩》、《蕉林收藏》、《蕉林收藏》,而《蕉林收藏》印章重復鈐兩次,可見他獨具慧眼,是他鑒賞、收藏的一件精品巨跡,不然怎么能分別親自鈐收藏鑒賞印章三枚呢?

五、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皇帝(1711 年9 月26 日—1799 年2 月7 日)清朝第六位皇帝,高宗乾隆對書法的嗜好比他的爺爺康熙更甚。所不同的是,他更欣賞元代趙孟頫的書法,心追手摹,倒也得其圓潤秀媚之姿,只是變化較少,“雖饒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約1796 年前進入清朝皇家內府,在乾隆皇帝85 歲高齡被尊稱“太上皇帝”時,被清代中期大收藏家耿嘉祚(17―18 世紀初)清康熙皇室書畫鑒定家,他及他的后人作為賀禮或進貢給乾隆皇帝的。

乾隆帝酷愛欣賞元代趙孟頫的書法,鑒審后并將其視為書法重寶。他在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上鈐有五璽鑒賞印,它們分別是“鑒古”、“鑒古”、“太上皇帝”、“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而鈐印規格以宮廷蓋印標準相符,特別加鈐“乾隆鑒賞”白文圓印,按乾隆宮廷鈐印特征,只有乾隆認為是上等的好書畫方可鈐“乾隆鑒賞”之印??梢?,乾隆皇帝把此絹鑒賞為上等之作品也。

另外,乾隆皇帝書畫用印的印泥為正紅色,與其它印色不同。故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乾隆五枚鑒藏印色與之相符,為乾隆皇帝的專用印泥。

正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金運昌專家說:乾隆皇帝所藏書畫作品,用印及印泥為“正紅色”印泥,比較突出,特別。

由此可知,此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原歸清宮收藏,或因賜出或“折奉”故未著錄于《石梁寶笈》之內。

六、從皇室士宦獨享,到人人皆藏家,中國收藏活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多次收藏熱潮,北宋、晚明、清初、晚清、民國直至當今,隨著歷史的衍進,收藏群體也在自上而下逐步擴大著。

提到皇家及貴族收藏,除了赫赫有名的宋代宣和內府之外,清初的康、雍、乾三帝引領了有清一代的皇室收藏熱潮。不僅是在宮廷中各種奇珍異寶充盈內府,宗室貴族中也不乏家蓄珍貴名跡法貼的收藏大家。

清咸豐時期的定敏親王“載銓”(1794―1854 年)愛新覺羅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玄孫。定親王愛新覺羅.永璜曾孫,愛新覺羅.奕紹長子,為第五代親王,授“御前大臣”、“初封二等輔國將軍”、“三進封輔國公”、“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步軍統領”、“襲封定郡王”,道光三年,授“顧命大臣”等。

載銓,相當喜好雅玩收藏,瓷器、書畫、紫砂、漆器等,無論實用還是賞玩,都是依其所好出樣,專門定制。至于書畫更有諸如趙孟頫《行書送秦少章序卷題跋》、元倪瓚《水竹居圖》、明文征明的《廬山飛瀑》,經其遞藏,為此他定制了數枚鑒藏印,其所用材料、鈕飾,亦極為精致。

據中國收藏雜志2019 年第六期曾介紹,他的“行有恒堂審定真跡”一印,以罕見的老坑將軍洞芙蓉石制成,又是明末壽山石雕巨擘楊玉璇所雕古曾鈕。大約也只有這樣的材、鈕、篆俱佳的收藏印,方才配得上這位清朝王爺經手的古畫名跡。

載銓收藏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之后,約在1829年前后,認為是件精品、真跡,并在此(絹本)上鈐有他的《行有恒堂審定真跡》之印?!缎杏泻闾脤彾ㄕ孥E》朱文印,為載銓書畫收藏鑒賞重要作品的常用印。

七、而在宗室之外,官宦士人也不乏大藏家,他們雖不比王室那樣巨大的財力,卻以準確的鑒定眼光、典雅的審美趣味,以及高標準的收藏品位形成了頗有文人氣的收藏體系。

清光緒年間的舉人張鳴岐(1875―1945 年9 月15 日)字堅白,山東無棣人,歷任晚清兩廣總督。1944 年張鳴岐親自指揮鎮壓黃花崗起義,血債累累,其鎮壓犧牲革命烈士達七十三名之多。1913年,袁世凱執政后掛名高級顧問等。1916年袁世凱死后,失去靠山,潛入天津租界做起了寓公,靠雄厚的資金實力,沉迷于珍貴古玩字畫之收藏。清末民初,動亂之秋,張鳴岐這種封疆大吏級人物花巨資從清末著名收藏大家戴植手中購得趙孟頫《酒德頌》(絹本)。張鳴岐位高權重,在任職期間,將大批珍貴古玩字畫據為已有。如2010年6 月3 日,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成立5 周年春季拍賣會的中國書畫黃庭堅的《砥柱銘》中鈐有“堅白所得神品”等五方印章。

張鳴岐購得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之后,又請高人鑒審,認為是真跡、精品后,故在(絹本)鈐蓋自己“堅白所得神品”之印一枚。

這里,再詳細準確的說明一點:清代的收藏家戴植,1871 年入藏了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1886 年又入藏了《酒德頌》(紙本),戴植是唯一同時藏有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紙)兩本之人。當初,社會流傳趙孟頫書絹《酒德頌》和紙本《酒德頌》共兩本,張鳴岐在戴植后人手中同時發現了(絹本)與(紙本),但張鳴岐頗具慧眼,放棄了(紙本)卻收藏了趙孟頫《酒德頌》(絹本)。因(絹本)的書法要優于(紙本),而且又是元代古絹,這應是張鳴岐購藏(絹本)而棄(紙本)之根本原因。

當年張鳴岐的購藏取舍,對我們現在確定兩者的真偽應有啟迪作用。

八、又如清光緒年間的汪士元(1877—1935 年)清光緒三十年進士,江蘇盱眙人。

1920 年至1921 年間任北洋政府(軍政府)財政部次長,1922 年任中華民國財政總長,1927 年任國務院參議。為近代著名政治家、大收藏家、書畫家,著有《麓云樓書畫記略》他的收藏室叫做《麓云樓》,他精詩文、通書畫。在京津為官多年,一生喜好收藏古代字畫、古玩,眼力獨到,所藏多為精品,選擇尤精,故少有贗跡。出自他收藏名畫―宋徽宗《晴麓橫山圖》和載銓相似,汪士元也會在他的收藏品上鈐有“麓云樓”收藏印的藏品,彰顯著他曾經這位晚清大藏家的收藏身世。

汪士元與張鳴岐均為中華民國政府著名人物,彼此相熟。汪士元財大氣粗,在張鳴岐處購藏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后,在絹面鈐有“麓云樓書畫禮”印章一枚。

他對書畫鑒賞精確,故收藏頗豐,在中華民國書畫收藏界首屈一指。然其平生嗜賭,所藏古玩字畫盡數散盡。因職務之便,常與山西晉商票號業務供事,故汪氏珍玩部分流散于山西平遙、太谷、平定一帶。

此趙孟頫《酒德頌》(絹本)自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11 月21 日作品出生,至明代1650 年左右,從明王朝南京內府到山西晉王府又到江南,約傳承330 年后,被清早期四部尚書、重臣梁清標慧眼購藏,傳承于北方共700 余年之久。

原文除錢惟善、袁中徹、周之冕、項元汴、王鴻緒、耿嘉祚等十八位大臣官員,文學家,收藏家分別為元、明、清、民國重量級人物,頂尖收藏家,它們傳承有序,遞藏分明。

以上重點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山西晉王朱?(朱元璋三兒子),清早四部尚書、重臣、最大書畫鑒藏家梁清標,清乾隆皇帝及其玄孫第五代親王載銓,晚清兩廣總督張鳴岐,中華民國財政總長、近代著名收藏家汪士元鑒藏、傳承趙孟頫《酒德頌》(絹本)之經過進行進一步研析、探討、論證。

為確實增強對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鑒藏的科學性、嚴謹性,故于2019 年7 月16 日、2019 年11 月2 日、2023 年元月6 日、2023 年2 月4 日、2023 年5 月16 日分別邀請拜訪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前秘書長,中國藝術品行業規范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正教授級文博研究館員,書畫鑒定文博專家劉建業先生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院楊凈榮先生,和國家級、省級多位鑒定專家、學者、收藏家,分別在北京、海南、石家莊分五次專題研討鑒賞,其初步達成共識,普遍認為此(絹本)是趙孟頫書法真跡,所用古絲絹為趙孟頫元末明初的宓家絹,元絹及內府絹俱與宋絹相同,其絹細而勻凈厚密,捧之為絹中上品。此絹經用顯微鏡放大,觀之此絹是單經單緯,寬緯細經。一公分約四十根經線,符合元絹規矩要求,“為趙孟頫書法專用絲綢宓家絹”。因為古代書法家寫書法常以先打底稿(草稿)再寫正稿(正本)為常規,故其書法墨體、書風遒媚,筆法圓熟(節體嚴整,藏家遞藏鈐印,印色古老、分明,應是元代趙孟頫《酒德頌》(絹本))的正本書法精品,值得鄭重保護收藏。

正如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王連起先生說的:“要推薦幾件認為最具代表性的趙孟頫真跡,那么我首先推薦趙孟頫在延祐三年也就是他六十三歲時所寫三件作品,都藏于故宮。這個時期是他創作的黃金時期,也是他創作的豐收年。這三件作品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這就是大字楷書《膽巴碑》,小字楷書《道德經》和行書《酒德頌》,其書法姿媚和筆法豐潤圓活,肥不沒骨,瘦不露筋”。

以上參考文獻《中國大百科全書》、《明史》及有關歷史資料。

猜你喜歡
絹本趙孟頫收藏家
表情包收藏家交流會
《與·游》
冉茂列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貴族
收藏家星星狐
《鹿鳴》絹本設色
小小收藏家
吉祥法螺-11 45×68cm 絹本重彩 2018年
趙孟頫《漢汲黯傳》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