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靶@貸”風險危害因素及防范對策研究

2023-10-30 16:28黎鑫
科學咨詢 2023年17期
關鍵詞:校園貸借貸消費

黎鑫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湖南長沙 410151)

當前,高職院校應當對“校園貸”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嚴格把控,結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措施,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借貸行為,加強監管、加強教育,實現對“校園貸”風險問題的有效防范控制。

一、“校園貸”對高職學生產生的危害

大部分高職學生身心尚未健全,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從而迷失方向。通過數據調研分析可以看出,學生一旦沾上“校園貸”,便會給其后續長遠穩定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高職學生的綜合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對“校園貸”以及外部可輕而易舉獲取的資金不具備較強的抵抗力,同時對“校園貸”的認知不充分、不全面,容易陷入相應的惡性循環[1]。部分還款能力相對較弱的大學生,在受到借貸公司的信息騷擾之后也會出現學習效率降低、學習心思不集中的情況。

部分“校園貸”背后還暗藏著黑惡勢力,會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部分高職學生家長在發現自家孩子存在借貸行為之后,也會給予其嚴厲的責備,從而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部分學生家長在發現學生沾上“校園貸”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會傾盡家里的所有資源,湊錢幫學生還款。這些欠債甚至會超出家庭支付能力,使得部分學生產生輕生的念頭。因此,“校園貸”在當前大學生生活中具備較強的危害性,會損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大學生長遠穩定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靶@貸”會進一步引發高職院校內部的攀比風氣。部分學生愛慕虛榮,會毫無節制地借“校園貸”來滿足自身的生活欲望、消費欲望,在學校內部形成不良的風氣?!靶@貸”小廣告在學校內部到處傳播,導致學校充滿金錢的味道,使得高職教學工作很難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造成整個高職校園生活中充斥著好逸惡勞的風氣,存在嚴重的拜金主義現象,使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效能大幅降低,影響高職院校正常辦學。

二、高職“校園貸”產生原因

高職“校園貸”層出不窮,通過調研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校園貸”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學生通過簡單的抵押就能輕易獲取貸款[2]。大部分“校園貸”公司大肆宣傳、虛假宣傳,發放所謂的優惠條件,導致“校園貸”被大部分學生所接受、認可。學生只需要提供簡單的身份證、學生證甚至家庭成員的信息便能夠完成借貸,還款時間、借款數目也較為隨意,導致部分自控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無法抵抗誘惑。一旦超出還款時限,他們便會受到源源不斷的騷擾,導致學生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部分手頭緊張的學生也會聽“校園貸”公司的宣傳,毫不猶豫地選擇“校園貸”。高職院校缺少對學生積極正向的消費引導,不注重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導致學生在校園生活學習過程中還無法正確高效地識別并判斷“校園貸”的危害。學校缺少監督管理,缺少對“校園貸”小廣告以及宣傳“校園貸”人員的打擊控制,導致“校園貸”在學校內部層出不窮。家庭教育的好壞也決定了學生是否具備優良的消費觀念。家長如果未給予學生良好的消費指導,就會使學生在進入到高職新環境的學習之后被身邊的人和事物所吸引,產生錯誤的消費觀念,去申請“校園貸”,透支消費,出現盲目或炫耀性消費的情況。

高職“校園貸”層出不窮也與學生個體存在密切的關系。比如,學生缺少良好的教育指導或者學生家庭條件較差,此類情況均會進一步促使學生萌發通過借貸來滿足當前消費需求的想法。部分學生借“校園貸”也是無奈之舉。在當前校園借貸體系以及金融管理體系不成熟、不完善的大環境下,不少學生不得已走上借貸的道路,在借貸過程中又由于缺少途徑、缺少有效的引導,從而陷入“校園貸”的套路。因此,學校、政府、老師應當及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狀況,實現對其良好的教學指導。

三、高職院?!靶@貸”防范對策分析

高職院?!靶@貸”防范工作涉及較多的內容。為此,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指導,輔導員、家長、學校應當在該環節開展聯合協作,明確培養學生正向消費思想、消費觀念的具體措施、具體方式。同時,學校應當進一步優化完善內部的資助系統,向部分存在生活學習困難、家庭困難的學生給予相應的扶持幫助。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校園貸”的監督管理力度,及時取締不合法的借貸機構,加強對學生的誠信培養、誠信教育,建立起社會誠信體系,規范學生的借貸行為,保證學生能夠健康生活、高效生活。

(一)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

1.輔導員教育

通過對大部分存在借貸行為的學生進行調研分析可以看出,出現借“校園貸”的情況通常與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消費觀存在密切的關聯。但是,引導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需要家長、學校以及老師共同努力,秉承全時段、全過程的教育指導思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功效。高職院校思政教師、德育教師以及心理健康教師、家庭父母需要共同努力,有效防范高職“校園貸”給學生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高職院校輔導員、班主任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思想教育指導作用,在班級管理以及學生管控活動中關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高職院校輔導員、班主任需要了解并掌握每一位學生的經濟狀況,關注學生日常消費行為、消費習慣。如果發現學生存在炫耀性消費或者盲目消費的情況,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導措施,及時聯合學生家長查看是否存在校園借貸的行為,并給予相應的批評和教育,協同家長實現對學生積極正向的引導,力求在班級管理、寢室管理以及校園管理工作中營造積極正向的消費風氣。

2.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正向消費觀念的過程中要牢牢抓住思政教育這一關鍵陣地,實現對學生良好的消費指導。思政教師應當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消費教育,培養學生正向的消費觀。同時,各科任教師也應當在課程思政教育環節實現對學生有效的消費指導,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正向的消費理念。除此之外,學校在大學生進校的那一刻便需要有效落實“校園貸”風險防范指導工作,適當地引入社會案例,聘請專業人士、專業機構或者金融主管單位開展專業化的財務教育、金融教育,使得學生能夠正確了解并掌握“校園貸”背后所蘊含的金融知識以及金融原理,從而幫助學生有效認識“校園貸”的本質面目,使學生能夠主動遠離“校園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保護觀念。

3.文化建設

學校內部應當興起一股全員抵制“校園貸”的良好風氣,及時在各個區域、角落張貼有關“校園貸”的風險告示,對“校園貸”在學校內部的傳播情況進行有效分析、評估,加強內部管控、內部治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4.家庭教育

家長也需要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向的消費觀。家長需要在教育過程中言傳身教,控制孩子沖動消費的行為,及時關注子女的消費狀況,對其實施高效率的消費引導,并與子女進行心理溝通,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在當前引導高職學生正確防范“校園貸”的工作進程中,學校、家長以及各科任教師應當開展協同合作,以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起正向的消費觀、發展觀,使學生能夠正確識別“校園貸”的風險,從而有效抵御“校園貸”,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層次。

(二)完善學校內部的資助系統

通過對部分存在借貸行為的學生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部分學生家庭困難,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還無法有效支付各項費用,從而萌發了借貸的念頭。這部分情有可原的借貸行為應當得到學校、教師以及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高職學校應當及時制定成熟完善的困難生資助管理體系,整合社會力量,借助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完成困難學生的資助,幫助學生順利高效地完成學業。比如,學??梢越⑵鸱鲐毣?、助學基金以及各類獎學金,給困難學生在學費、生活費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也可以根據后勤管理以及內部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設置多樣化的勤工儉學崗位,引導學生在課后閑余時間進行勤工儉學活動,保證困難學生得到基本的生活費用保障。

學校還應當聯合政府,資助困難家庭,面向社會完成學生資助、學生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支撐。比如,學??陕摵仙鐣鹑跈C構,為學生申請低利息、無利息、正規、合法的貸款,滿足學生學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了有效防范困難生借貸行為,學校應當聯合社會機構、社會主體單位,構建起成熟完善的扶貧機制,同時聯合金融機構為學生提供更多專項的借貸資金,及時整合國家所制定的各項大學生優惠政策,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三)加大“校園貸”業務監管力度

“校園貸”是當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一種新機制、新結構。對“校園貸”的管理控制也應當從金融監管源頭出發穩步高效地進行。通過數據調研可以看出,部分“校園貸”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健康經濟的本質概念,違背了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客觀事實,給社會、校園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干擾和影響,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金融機構、銀行、學校、政府對“校園貸”業務監管不到位,未及時出臺有效的管理措施。要想有效防范“校園貸”,政府單位,如教育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部門以及銀行機構應當進一步規范借貸管理工作,盡可能暫?!靶@貸”機構在學校內發展。各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實現過程控制、細節控制,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體系,及時對學生的借貸行為、借貸業務進行科學高效的引導,規范其正常運作。同時,學校應當積極引入社會正規金融機構,在學校內部開展合理合法合規的借貸服務。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對該過程的管理控制,建立起學生誠信體系以及信用檔案,約束學生的違法借貸行為,使學生對“校園貸”防控工作引起足夠重視,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信用習慣,從而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

因此,在落實對“校園貸”的防范、管理、控制、監督過程中,政府部門、社會機構應當積極發揮協同合作作用,高職學生也應當掌握基本的“校園貸”常識以及社會常識,不隨意借貸,不盲目借貸,做到懂法知法不違法,約束自身的道德行為,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穩步高效地開展職業學習,并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四)加強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

現階段也不乏部分在校高職學生惡意借貸、借貸不還的行為,在校園生活中存在“薅‘校園貸’羊毛”的情況。雖然“校園貸”存在灰色經營的色彩,但是學生此類知法犯法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學生欠貸不還,缺少基本的誠信意識,將無法立足于社會。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風險教育,強化學生的誠信意識,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兼顧誠信教育,實現對學生良好的教育指導,弘揚并培養學生正向精神,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學校應當將誠信教育貫穿于職業教育的方方面面,加強公德教育、心理教育、職業教育。為此,學校需要組織豐富多樣的誠信教育活動,結合更多生活實踐、生活經歷,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誠實守信行為,培養學生基本的誠信意識。學校需要將誠信教育作為高職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內容,將法治與心理健康、職業道德進行有效融合,保證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過程中不撒謊、不隱瞞、表里如一,堅定學生的信仰。因此,為了有效防范大學生惡性借貸的行為,學校應當加強誠信教育、誠信指導,規范其職業道德、行為道德,從而提高教學管理品質。

四、結束語

在新時期,高職院校需要有效防范“校園貸”所帶來的危害和影響,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革新現有的“校園貸”防范管理體系、管理機制,實現對學生更加高效的管理指導,從而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風氣。

猜你喜歡
校園貸借貸消費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40年消費流變
讓民間借貸駛入法治軌道
從眾心理對大學生“校園貸”的影響淺析
厘清“校園貸”潛在風險:大學生當心跌入人生陷阱
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二學生被“校園貸”奪命
新消費ABC
民間借貸對中小企業資本運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