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3-11-02 02:03宋院梅
時代商家 2023年43期
關鍵詞:研發支出

宋院梅

摘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支撐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當前其發展較快,創新程度高,研發投入力度大,然而實務中面臨著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不規范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我國對于研發支出會計核算及其管理的相關政策和規范要求,然后分析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特點,接著系統地研究了當前該類企業在研發支出會計核算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運用職業判斷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方面存在的疑難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論文對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高研發管理能力,深入推進我國制造業企業實現質量變革、動力轉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研發支出核算;研發支出管理

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制造業質量變革、動力轉變正在深入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是支撐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較快,創新程度高,研發投入力度大,然而實務中面臨著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研發活動周期中的不同節點應如何采集并留存數據形成書面文件?研發支出如何合理的在不同的成本對象間分配?等等,這些都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為此,本文系統地研究了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研發支出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在研發支出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思路和對策,旨在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高研發效率與質量,促進企業創新,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信譽與形象建言獻策。

一、研發支出會計核算與管理的相關政策要求

(一)研發活動的界定及其階段劃分

研發活動是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總稱,《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以下簡稱“無形資產準則”)中指出,研究是企業為獲取技術知識或者理解新的科學,而進行的具有獨創性的調查工作。開發是一項將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知識應用在某項計劃或者設計的過程,企業為了生產出新的或者具有實質性改變的材料、產品、裝置等需在開展商業性生產或者使用前進行,目的是的活動。

一般地,研發活動過程可以分為5個階段:項目啟動、項目計劃、項目實施、項目檢測與控制、項目收尾。研發活動需納入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會計核算應及時反應研發活動的進展與變化。企業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使得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能夠及時、充分的溝通,保證財務數據的及時性、合理性和準確性。

(二)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規定

無形資產準則按照研究開發項目階段將企業從事研發活動所產生的支出分為兩部分,一是在研發支出發生當時便應計入當期損益的研究階段;二是已經研發成功,滿足無形資產準則規定的可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研發階段所發生的支出,應予以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

(三)研發費用管理的規定

根據[財企2007第194號]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企業在產品、技術、材料、工藝、標準的研究及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應確認為研發費用。主要包括:直接投入、直接人工、折舊與攤銷、委外費用、其他費用。

建立制度規范,對研發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準進行明確,對審批程序嚴格執行,應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基礎。按照研發項目(或研發訂單)設立研發費用輔助賬。對于在取得知識產權后,發生的相關知識產權維護費、訴訟費、代理費、等支出,不屬于研發費用的列支范圍,應從管理費用據實列支。企業研發機構在進行研發活動的同時承擔生產任務的,要合理劃分研發與生產費用,發生的各項開支符合研發支出要求的應納入研發費用管理。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界定及其研發支出的特點

(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界定

根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中小企業一般是按照企業的職工人數、總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并結合行業特點來劃分的。具體地,中小企業是指從業人數較少、規模較小、營業收入較低的企業,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在特定細分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長期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創新水平,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的特點

不同于一般企業的研發支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研發支出占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較大,即具有較高的研發強度。例如,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管在研發人員的占比還是在研發強度和專利數量上都具有較高的表現,基本上研發人員占比達到25%,研發強度超過了7%,平均專利數超過50項。

第二,研發支出結構合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常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提高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也重視應用開發和技術改造,以滿足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

第三,研發支出效果顯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常能夠通過研發投入實現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等,實現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的提升,從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研發項目立項和預算審批環節控制流程流于形式

目前,多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處于業務擴張期,管理層容易以業績為唯一標準,從而忽視了管理的規范性。首先,在研發項目啟動階段,沒有重視資料的驗證與收集保存,當申報相關資質或者適用相關優惠政策時,為了滿足監管對申報資料的要求,草草立項,疲于應付,以至于研發項目周期及預算數據與財務賬面記錄的數據差距較大。對企業的嚴謹性和良好形象產生不好的影響。

(二)研發活動與非研發活動界定不清

研發活動是具有明確創新目標可能導致不確定性結果的特性。研發活動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三類。一般前期的研究階段作為研發活動是比較明確的,但是后期的試制活動屬于研發活動還是生產活動目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界定不清。二者的界定錯誤導致生產成本和研發費用的核算錯誤。例如:為了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或一般性能上的要求而進行的研發試制過程屬于生產活動,如果錯誤的分類為研發活動,試制費歸集成研發費用,則會導致研發費用虛高、產品毛利率虛高,給企業帶來稅收風險。相反的,如果將獲得實質性的改進技術、產品的研發試制活動分類為生產活動,研發試制費歸類為生產成本,會使得企業毛利率偏低、研發費用偏低,減少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金額,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

(三)研發專用設備與通用設備相關費用歸集的依據單一

實務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往往核算規則單一,比如,僅把部門作為費用歸集的依據,此情況下把與生產部門設備相關的維保費、檢測費及折舊費直接計入了制造費用,把與研發部門設備相關的維保費、檢測費、折舊費等直接計入研發費用。期末按照部門結轉費用,生產車間的費用結轉成了制造費用,而研發部門的費用結轉成了研發費用,這種核算方式下制造費用和研發費用出現交叉錯配,從而無法輸出準確的財務數據。

(四)對研發部門主管人員人工費用的成本對象歸集錯誤

實際工作中,較多的中小型企業將研發部門的人工費用直接計入研發費用,這種核算方式從企業會計準則上來說是可以的。但是對作為擁有“專精特新”稱號的中小企業,同時也是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如果直接將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人工費用計入研發費用,可能會帶來監管和稅收風險。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人工費用是否屬于研發費用,需要進一步分析判斷。需要特別注意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與研發加計扣除的要求。

(五)財務核算與研發階段脫節

目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財務核算與研發階段脫節的問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運營管理中,常出現內部控制不完善,缺乏一個全業務鏈條的內部控制系統,因此財務核算系統難以和研發活動的進展保持一貫統一,而如果研發部門和財務部門沒有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梁下,那么必然會導致財務核算與研發項目發展階段相脫節。具體表現為實際研發活動及費用早已發生,但財務人員沒有及時在財務核算系統中建立研發訂單及研發項目輔助賬,財務數據的滯后難以為研發支出的預算控制提供支持。

(六)研發項目結尾后未及時結項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研發項目結尾后未及時結項問題,導致給企業帶來一些風險,主要風險如下:

第一,財務風險。研發項目掛在財務系統中一直未結項,期末會計結賬時可能會在所有未關閉的研發訂單間分攤一些間接費用,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數據不準確、不真實,影響企業的財務分析和決策。

第二,稅收風險。項目長期掛著不結項可能導致企業的研發費用不能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或者被稅務機關查處或罰款。

第三,認定風險。研發項目不結項可能導致企業科技實力、綜合管理能力不達標,影響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或續期等。

四、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的對策

(一)嚴格立項和預算審批的流程控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遵循先計劃再實踐的原則,嚴格立項和預算審批的流程控制。研發項目開始之前應形成一套研發計劃書,包含研發目標和意義、研發各階段小目標、預計投入的資金與資源、預期產出的效果、項目運行周期等。建議每一個研發項目啟動前項目負責人應組織研發項目立項會,以確定項目的目標、范圍、預算、風險等因素并形成立項文件、研發計劃書。企業管理層應重視研發項目立項會,立項會應有相關崗位的管理層和財務參與。

(二)嚴格界定研發活動與非研發活動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嚴格界定清楚研發活動與非研發活動。在界定研發活動與生產活動時,合理運用職業判斷。為了驗證研發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為了達到預定的技術要求和標準的試制活動軍營屬于研發活動,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或者進行商業化運營的試制活動則應歸屬于生產活動。

(三)完善內部控制系統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完善內部控制系統,統一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實現數據庫共享,按照崗位與人員權限授權數據提取和查閱權限,使得相關財務人員可實時關注到業務進展,在保證數據及時性、準確性的同時,又為項目預算控制提示預警,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四)建立項目小組負責研發支出管理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建立研發項目領導小組負責研發支出管理,小組成員中應包括一名財務人員,財務人員跟蹤項目進度,實施更新財務數據,匯總分析后報告至項目領導及直屬領導。

(五)確保研發項目結尾后及時結項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項目結束后應及時組織項目結項會,評價項目的質量、效益、風險等,提煉項目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妥善保存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所有資料和結果,為后續的項目審計或知識產權管理提供支持。項目結項會形成結項文件,財務人員應根據程序及時關閉研發訂單。

(六)建立研發專用設備與通用設備相關費用歸集原則

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離不開成本費用的正確歸集。建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成本費用與其對象的相關性為歸集原則。例如:研發專用設備的維保費、折舊費等相關費用按照受益對象歸集至不同的研發項目中。生產車間的通用生產設備如果也用于研發項目的試制過程,那么與生產設備直接相關的維保費、檢測費、折舊費等,需要合理的在生產成本和研發費用間進行分攤。企業的設備管理人員可以設置固定資產使用日記賬,用于記錄每天生產線的工作時間,以此作為成本費用的分攤依據。

(七)明確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直接人工費用的歸集

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又兼顧企業會計核算效率效果的前提下,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直接人工費用是否計入研發費用應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來判斷。第一種情況:研發部門的部門主管人員除了本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服務于研發項目。此情況下的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直接人工費用應計入研發費用。另一種情況是:研發部門的主管人員兼管企業的其他部門或事業部,此時的研發部門主管人員更多的工作內容是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不應計入研發費用,可以根據受益對象計入管理費用等。

五、結束語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目前,我國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較快,創新程度高,研發投入力度大,然而實務中面臨著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特別是研發活動周期中的不同節點應如何采集并留存數據形成書面文件、研發支出如何合理的在不同的成本對象間分配等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系統地研究了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研發支出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在研發支出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嚴格立項和預算審批的流程控制、嚴格界定研發活動與非研發活動、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建立項目小組負責研發支出管理、確保研發項目結尾后及時結項、建立研發專用設備與通用設備相關費用歸集原則、明確研發部門主管人員的直接人工費用的歸集幾項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務專業管理人員應該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去規范企業的研發支出核算與管理,從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汪合黔,陳開洋.創新支持政策對企業研發投入和經營績效的影響——來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微觀證據[J].南方金融,2022 (11):22-35.

[2]羅平.中小企業研發支出會計核算問題及其改善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 (12):109-111.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0690.

[3]馬廷叢.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問題淺析[J].交通財會,2021 (09):36-38.

[4]吳麗.淺析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21 (15):138-139+164.

[5]黃潔芹.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支出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20,14 (11):50-51.

[6]楊艷.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處理及涉稅問題淺析——以海南省A市政工程公司為例[J].現代商業,2018 (19):157-159.

猜你喜歡
研發支出
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與審計師選擇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研究
非處方藥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績效壓力對家族企業研發投資行為的影響
公司治理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
對我國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探討
研發支出資本化的職業判斷探析
新會計準則下研發支出與盈余管理
企業研發支出的資本化與費用化區分研究
研發支出信息披露方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