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號、物質性與實踐:媒介建構現實的三個向度

2023-11-02 01:33周正
關鍵詞:物質性符號現實

摘 要:媒介可以建構現實世界已被學界一致認同。為考察媒介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文章以媒介符號、物質性及實踐三個向度為切入點,厘清媒介建構現實的具體方式、內在機制和不同特點,進而探究媒介建構現實的整體性,發現三個向度對現實世界建構的方式不同,但彼此之間有著深刻的關聯性和共時性。研究旨在為傳播認知、媒介理論的發展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關鍵詞:符號;物質性;實踐;媒介建構;現實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2-1101(2023)05-0071-06

收稿日期:2023-03-24

基金項目:2021年安徽省高??茖W研究重點項目:安徽省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研究(SK2021A0769);安徽藝術學院2021年度人文社科校級重點項目:新媒體時代地方文化與地方感的建構——以合肥“圩”文化為例(2021xjky0019)

作者簡介:周正(1979-),男,河南鹿邑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Symbol, Materiality and Practice: Three Dimensions of Media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ZHOU Zheng

(School of Media, Anhui University of Arts,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The fact that media can construct the reality has been unanimously recognized by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reality from three dimensions: symbols, materiality and practice? of? media, and clarifies the specific ways, internal mechanisms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in? constructing reality,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grity of? the? media in? constructing rea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have various ways of constructing the reality, but? there are deep correlations and synchronicities? among? them. The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cognition and media theory.

Key words:symbol;materiality;practice;media construction;reality

媒介與現實世界的關系是媒介研究的核心之一,媒介構建現實世界已經被學界一致認同。但是媒介對現實世界的建構并非天生的、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歷史性的發展過程。在前媒介時代,人類的現實世界主要依賴于直接經驗,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驗世界逐漸依靠媒介實現。有研究者認為,現實的建構可分為“以往的”和“現在的”,“以往的”現實世界建構主要受到各種社會組織和制度的影響,而“現在的”現實世界建構主要依賴于媒介[1]。 在大眾傳播時代,媒介研究主要集中在“效果”層面,即關注媒介對受眾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使其發生了什么變化,側重于符號與文本的意義傳播。此外,媒介研究仍未能脫離“信息”的范疇,媒介在整個信息傳播過程中被視為中性的傳播渠道或途徑,甚至透明物。然而,“這樣狹義地理解媒介的社會效應已不足以解釋當代社會生活借由媒介帶來的諸種轉變”[2]104。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與媒介的耦合不斷深化。自英尼斯、麥克盧漢以降,學界對媒介自身的物質性投入了很大的關注,認為媒介不止是信息的運載工具和手段,其自身的物質性對人類社會同樣具有深刻的影響,“媒介即信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隱喻。如,梅羅維茨在《消失的疆域:電子媒介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中深刻分析了電視媒介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認為電子媒介使不同的社會場景相互融合,能夠產生一種新的場景。隨著媒介“物質性轉向”不斷推進,“物”在傳播研究中的價值不斷被挖掘[3],為相關研究增加了新的可能性,致使媒介物質性對現實世界建構的深刻影響被揭示出來。20世紀下半葉,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發生了“實踐轉向”,“實踐范式”被提出,媒介研究的焦點轉向與其相關的行為規律,開始關注媒介實踐對傳播活動和現實建構的影響。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發現,無論是媒介符號、媒介物質性還是實踐轉向,媒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建構人們的現實世界,并且是同時或者混合發生影響,只是向度不同。媒介與現實的關系不是再現或者復制的關系,而是再度創造或生產的關系[4],簡而言之,是一種建構的關系。在媒介語境下,現實是被媒介過濾的現實,因此媒介建構現實關乎人類的“在世存有”。

本文運用符號學、媒介物質性及媒介實踐理論考察媒介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明確媒介建構現實的方式、內在機制和不同特點,探究媒介建構現實的整體性。

一、媒介符號:離身化的現實建構

(一)離身化建構現實的哲學基礎

對于受眾來說,媒介符號的傳播是一種離身化的感知,是純粹的所知先于體驗的傳播模式,屬于離身哲學的范疇,與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媒介感知的哲學基礎有著深刻的關聯。簡言之,媒介符號與大腦和心智發生聯系,就可實現信息和意義的傳播與溝通,并不需要身體參與,甚至和身體參與無關。這也是媒介得以傳播的基礎。正如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所言,靈魂和身體是二元的對立實體,分屬不同的世界,靈魂是人的本質,身體不是獲取知識的前提,而是障礙。笛卡爾則以“割胳膊或腳無害我思”來論證心靈可以超越身體而存在,認為“人的精神或靈魂是和肉體完全不同的”[5]82。與此同時,他的“身心二元論”還指出,思考主體不依賴于任何有形的實體,甚至不占有任何的空間,身體是“鐵鐐”,沒有身的拖累,心會走得更自由。在笛卡爾的身心對立哲學下,人變成了抽象的思維主體,不再是一個具身的自己;知覺是一種理智活動而非身體的感覺活動[6]42。無論是柏拉圖還是笛卡爾,走的都是一條揚心抑身的典型之路:他們認為思維的主體乃無身的主體,心乃先驗心[7]249。

在上述哲學基礎上,媒介符號化建構有了合法性,通過遠距離傳輸“信息”,可以實現人與人的溝通與交流,這也側面驗證了媒介“信息傳遞觀”的論述。脫離質料的符號(如語言、文字、圖像等)在完成對客觀世界表征之后,搭載媒介,與心產生勾連,進而被吸收融化,并以離散化的方式,重新勾勒、建構一個世界,所以這個世界必然受到符號的影響。此外,媒介符號的能指與所指之間充滿張力,被構建的世界樣態多種多樣。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和建構始于媒介化的表征,并由媒介引導[8]19。然而,表征過程雖參與到了世界的重構,但不可能只是一種單純的再現活動[9]。對此,哈拉維借用“衍射”這一隱喻說明了現實世界與媒介現實之間存有差異性的情況。

(二)語言:一種環境的構成

作為符號,語言是建構現實世界的重要媒介之一,它是一種表征系統,可以承載意義,是用于表現和表達的手段和工具。同時,語言又是一種制度,規定著社會意義流通的方式和機制,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社會坐標,并把有意義的事物填充進來[10]22。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認為,從表面上看,人的思維操縱了語言,但實際上人不過是語言的囚徒[11]。不同的語言構建不同的世界,它是一張巨大的過濾網,包裹在現實世界的外面,是信息進出的把關者。因此,一種語言就是一種環境。由于語言規則和語法預設,人們只有遵守才能進入同一個語言環境,實現共享意義的分享。此外,在某種意義上說,語言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一種文化的實踐。由此可以認為,語言是具有特權的媒介,人類可以通過語言“理解”事物,生產和交流意義[12]1。

作為一種離散媒介,語言對現實世界的建構是非連續的?,F代符號學的核心假設認為,交流在相互離散的單位間才能產生,即沒有離散的單位,就沒有語言。正如羅蘭·巴特所說:“語言是對現實的分割?!保?3]29因此,語言建構的現實世界是支離破碎的,沒有影像的連續性,遠不如具身化的流暢性,需要補充更多的個人體驗與經驗,才能還原一個真實的世界。也就是說,語言與現實世界之間有一定的空間距離,而這個空間需要填充更多的闡釋和意義進行磨合,才能接近真實的世界。而符號承載意義,需要與心靈進行溝通,構造了一個“虛擬世界”,并連接著真實、客觀的環境。這也是符號建構的現實世界具有虛擬性的原因之一。

當然,人們對語言的理解和解釋有一定的具身性,不僅需要語言系統的符號加工,還需要身體參與其中,和心靈、情境產生互動,從而影響語言接受的過程和效果。這意味著語言符號建構的現實世界呈現多樣性和個性化。

(三)符號互動:主體間性的建構

符號對現實世界的建構離不開互動。若是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符號難以生產意義、釋放內容,無法被互動雙方吸收,也就難以建構現實世界。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是研究媒介建構的一種范式,主張以符號為中介實現主體間的溝通與交流,這種互動關系被稱為主體間性??梢哉f,我們是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建構了我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14]7。此外,由于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本身是滑動的,并非是固定不變的,所以符號互動不僅增加了二者之間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也塑造了新的意義所指。由此可以看出,符號互動是修改所指的一種方式。而意義改變,整個世界的建構也隨之改變。所以,互動是符號建構世界的主要方式。

韋伯認為,在生活世界中,參與者當下的行動是“指向他人的行動”,即“社會互動”。從唯物主義觀點來看,“社會互動”雖然交換的是精神內容,但它是建立在人類豐富的社會實踐基礎之上的[15]44。而尼采認為,人類腦中的現實世界只是客觀世界的一種投射,具有不完善、相對性、暫時性等特點,依存于個人自身的特殊經驗,不斷被生成、建構。因此,人類的現實感并非一成不變,會受到其他因素的沖擊和挑戰,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現實感總是在不斷地調整、擴展和重新整合[16]73。

二、“媒介即信息”:媒介的物質性對現實建構的影響

(一)媒介物質性與現實建構的關系

什么是媒介的物質性?它是如何構建或影響人類的現實世界的?首先得澄清一個論斷,那就是媒介只是訊息的載體和傳輸渠道,甚至是透明的。實際上,媒介是有物質基礎的。媒介物質性主要體現在具體的社會建構活動過程中人類意圖所遭遇的一種隸屬于物本身的“固著性”[2]107上,無法還原建構過程中的人類意圖,但超越了建構活動中的社會情境,從而對建構活動的結果產生影響。換言之,媒介的物質性意味著,某類隸屬于媒介的“固著性”在當前社會語境中可以對當下的建構活動施加影響[2]107。

那么,媒介的物質性與人們的現實建構有什么關系呢?首先,媒介的物質性體現在傳播活動所憑借的“對象”上。媒介的技術特質會影響乃至改變傳播活動本身,進而對現實世界的建構產生關聯效應。其次,媒介的物質性體現在傳播行為所依賴的“身體”上。傳播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具身性實踐,身體的生物性感知和社會性慣習會限制具體傳播活動的展開,影響現實世界的建構。最后,媒介的物質性還體現在“基礎性設施”之中,媒介的基礎性設施為具體傳播活動的發生提供資源,制約或形塑媒介的可能性。

(二)“固著性”:媒介現實建構的物質基礎

目前,學界對媒介研究形成了一個共識:媒介不僅服務于信息傳達,更重要的還在于媒介自身以各種方式參與信息內容[17]64。如,麥克盧漢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論斷;梅羅維茨闡釋了媒介對場景的重組和分解;基特勒認為“媒介創造了環境”;彼得斯則認為媒介即是人們的“在世存有”??梢?,自英尼斯以降,媒介自身的物質性和技術性影響開始凸顯。

在當前媒介環境下,通過軟件打車、訂購外賣、騎行共享單車等都是媒介本身的物質性和技術體系形塑乃至改變使用者的社會意圖或行為實踐。圖書的樣式、電視的外形以及手機的演變都是它們的某種“固著性”,無法化約為人們的主觀意圖,但對現實世界的建構有著深刻的影響。在當前這個充滿各種大小屏幕的世界里,屏幕界面不僅是呈現現實圖像的一種手段,也是直接影響現實的工具[13]101。屏幕本身是一種平面化的媒介技術,將客觀現實的三維事物平面化,因此它并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人為制造出來的“虛擬世界”。平面化媒體塑造了人們的感知,以及人類與世界交互的方式,即通過屏幕感知世界,與這個世界溝通,從而建構另一種現實。

巴拉德的“能動實在論”指出了人類的認識活動以及認識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是如何參與到現象的生成的,認為實在的生成與認識活動具有不可分割性,并進一步指出世界并非是預先決定的,而是因為人與物的參與才變成了一種現實。換言之,人、媒介以及所有活動的參與物,都在決定這個世界何以成為這個世界。

(三)身體:現實建構的原初媒介

在對西方整個離身哲學傳統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海德格爾揚棄了胡塞爾的意識現象學方法。他提出的“存在于世”的概念克服了傳統二元論對立的思維方式,明確“存在”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面對一個客觀世界,也不是取決于先驗意識的意向結構,而是存在于世界之中。自此,西方的離身哲學經由康德先驗哲學的進一步強化,在黑格爾辯證法中走向瓦解,最終于海德格爾的基礎存在論中被終結。而真正實現西方傳統離身哲學“具身轉向”的是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他認為,意識是通過“身體中介”而朝向事物的存在[18]76。在他看來,身體是知覺的主體,既不是純粹意識,也不是自在物質,而是兩者之間的一個通道。知覺正是通過“身體中介”才通達了事物。也就是說,人本身在現代技術出現之前即成為其“在世存有”的原初媒介[19]。

“人類的智慧生命一定先于人類制造的技術產品而存在?!保?0]30身體是人類認知、體驗的基礎和邏輯出發點。傳統理論認為,媒介傳播是一種符號意義的互動,更多地建立在大腦與心靈之上,身體參與可有可無。但事實上,身體在社會認知、傳播過程之中起決定性作用。人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視知覺的注意力、廣延度和深度?!叭绻麤]有身體作為源泉,思想、文化生產、人類行為等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保?1]19

(四)隱而不顯:作為基礎設施的媒介

彼得斯在《奇云:媒介即存有》中專門論述了作為基礎設施型的媒介,認為此類媒介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媒介的基礎設施雖然隱而不顯,但處處發揮著推動作用。如今,網絡已經成為一個基礎資源,大至城市建設,小至房屋裝修,都將安裝互聯網接口納入到規劃范圍內。開通移動互聯網也成為智能設備必選項。城市里信號塔分布較多,信號較好,而廣大山區農村,信號塔少,影響上網信號,所以經常斷網成為農村的“社會現實”。而帶寬問題是影響網絡速度的一個關鍵因素。疫情期間,網上授課成為常態,通訊部門及時提升帶寬、布置網絡,保證了線上課堂的有效開展。此外,5G網絡的應用也極大推動了在線流媒體、無人駕駛汽車、短視頻平臺等領域的發展。而智能設備越智能、輕便,其背后的基礎設施越復雜、強大,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建構著當下的現實世界。

三、實踐轉向:行動中的現實構建

(一)從中介化到媒介化

20世紀下半葉,社會學、文化研究等領域發生“實踐轉向”,即“通過、或借助于、或依據某些實踐的概念來思考人類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的機構和運轉”[22]2。尼克·庫爾德利在中觀層面提出媒介研究的“實踐范式”轉向問題:從媒介研究應當關心與媒介相關的行為之規律[23](即“媒介是什么”)到人們應該如何依靠媒介生活(即“媒介能做什么”)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媒介已經超越作為“中介”的作用,不止于傳遞意義,還關乎實踐?!懊浇榛边@個概念的提出就是對媒介認識的深化,強調媒介在實踐中的重要影響:原先作為通道的媒介以自有的系統性規則——“媒介邏輯”開始作用于行動者之間的互動[2]105。由于傳統大眾媒介的式微與新媒體的多元化發展,媒介成為一個“行動的場域”。而意義的生產和傳播無法簡單地通過事物本身“找到”[24]11,需要通過文化實踐活動來實現,即是通過多元化的行動者在實踐中積極互動而提煉出來的。

媒介實踐是媒介嵌入社會實踐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1)媒介核心實踐,即媒介作為某一社會實踐的核心組成元素;(2)媒介參與實踐,即媒介作為次要組成元素參與到某個社會實踐中[25]。媒介不但從信息層面建構了人們的現實世界,而且更多參與到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實踐當中,成為其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在當下互聯網環境中,媒介核心實踐主要表現在短視頻使用和創作、媒體通訊、數字藝術等領域,而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機)參與的社會實踐愈發豐富,包括外賣、快遞、打車、游戲等等??梢?,整個社會實踐開始普遍且深度數字化、媒介化。

如前所述,媒介對社會現實的建構不再停留于信息層面,而且更多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如搭乘交通工具、購物付款等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手機的參與。在這種情形下,媒介與人們的關系更加密切,甚至合二為一,成為一種助手或者陪伴,使客體“主觀化”。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通過使用事物或把它們整合到日常實踐中去以賦予事物更多意義的方式[12]4。以此推演,基于媒介的實踐建構了一個媒介化的社會現實。

(二)媒介:作為非人類行動者

行動者網絡理論(ANT)認為,每一次實踐的結果都是由“人類”與“非人類”的各類異質化的行動者共同構成的一個網絡組成。以此推知,一個媒介實踐也是由傳播者、受傳者以及媒介構成的,其中媒介作為“非人類行動者”而存在。那么,媒介作為一種“物”是如何具有“能動性”并且參與實踐的呢?這就涉及到“轉譯”的問題,換言之,就是媒介不再止于傳輸信息,而是將信息(意圖性)“轉譯”(現實化)為一個行動。

公路上的減速帶就是ANT意義上的行動者,既“現實化”了城市規劃者要求減速的意愿,又“轉譯”了司機的意愿,由知曉信息(遵守減速規定)轉向了必須減速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的行動。規劃者的意愿轉化為混凝土物質,拓展了自身行動的時空范疇。如此一來,媒介作為非人類行動者與人類共同參與實踐,形成一個異質化的行動者網絡,深度影響社會現實的建構。

在當今環境下,媒介作為“非人類行動者”參與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多。共享單車是媒介參與實踐的一個典型案例。人們采用共享電動車出行,按照規定只能在一定的區域內活動,如果超出規定范圍,共享電動車就會發出警告或直接停止運行。另外,不在指定的停車點停放車輛會扣除一定調度費用。這表明服務方的要求或意圖不是以表征的方式傳達給騎行者,而是經由技術約束直接“轉譯”為其行動,使騎行者從遵守規則的意愿“轉譯”為減少自己經濟損失的行動,從而形塑人們的社會現實。

(三)“可供性”:技術環境與主體的互動互補

媒介技術在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決定著媒介的發展走向。本文引入“可供性”這個概念闡釋媒介技術與實踐之間的關系?!翱晒┬浴钡母拍钍怯杉忌谄渲鳌兑曋X的生態學進路》中提出的,這里不再對這一概念展開闡述,而是借助“可供性”這個概念來論述媒介技術環境與人類主體之間是如何互動互補引發實踐的。技術的“可供性”著眼于環境與人/生物之間的協調關系,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進一步融合,以激發、引起生物對環境的行動。舉例說明,一個錘子之所以為錘子,是因為其潛在功能或屬性遇到了使用者的能動性造就了一把錘子的存在。因此,技術的“可供性”不是簡單的屬性、性質或者功能。換言之,物體或環境的屬性、性質和功能不是固定的,而是與使用者在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流動性。

媒介的功能與作用是多元化的,充滿不確定性,這不僅取決于媒介自身屬性,還受到使用者的影響。延此論斷,技術“可供性”與使用者的能動性結合與協調決定著媒介存在的情形與實踐方式。如,智能手機的前置鏡頭使得“自拍”成為可能,讓使用者不借助外力就可以拍攝自己,成為人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另外,前置鏡頭的應用賦予了手機更多屬性,使手機成為人們手中的鏡子、視頻通話和直播的工具。這意味著當前的媒介設計增加了技術的含量和變量,為使用者提供了可以實踐和行動的屬性與工具,人們在此基礎上可以完成購物、休閑、出行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智能手機充滿著豐富的技術“可供性”。

四、結語與余論

媒介可以建構現實已經被學界所公認,《現實的社會的建構》和《社會建構:進入對話》兩本專著都闡釋了人類現實的建構性。人類生活在現實之中,“現實是某些現象的屬性,這些現象都是獨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不能憑主觀愿望使其消失)”[10]1,即人與現實相互獨立,而又相互關聯。人對現實施加影響,現實反過來塑造人類,而媒介是它們之間的核心變量,不斷調適兩者之間的力量。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環境下,隨著媒介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對社會各個層面的滲透,媒介在建構現實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綜上可知,媒介不止于文本的“話語性”,還具有高度的物質性,是實踐的重要行動者和參與者。媒介符號、物質性及實踐三個向度對現實的建構表現為共時性,而非歷時性,同時形塑著現實世界或對其施加影響,呈現出整體性、關系性和復雜性的特點。但目前,媒介的符號文本、物質性和實踐仍未被納入到彼此運轉機制和權力關系之中,這需要我們尋找一種打通、勾連三者的途徑,使其融合,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同時重視它們愈發復雜化和彌散化的現狀,從不同的維度探索媒介對現實建構復雜而深刻的影響,為人類認知自我和周邊世界提供知識參考和理論指引。

參考文獻:

[1] 鄭作彧.我們這個馬賽克照片世界:當代真實的社會建構形式[J].廣東社會科學, 2021(1):181-194.

[2] 戴宇辰.媒介化研究的“中間道路”:物質性路徑與傳播型構[J].南京社會科學,2021(7):104-112.

[3] 胡翼青,姚文苑.重新理解媒介:論界面、內容、物質的三位一體[J].新聞與寫作,2022(8):5-16.

[4] 江根源.媒介建構現實: 符號學、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范式[J].浙 江 工 業 大 學 學 報(社會科學版),2014(3):288-292.

[5]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M].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 周術.具身與離身:在現場和工具媒介中的建筑視知覺比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

[7] 陳立勝.自我與世界:以問題為中心的現象學運動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

[8] 施蒂格·夏瓦.文化與社會的媒介化[M].劉君,李鑫,漆俊邑,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9] 徐生權.媒介會甘于做一個信使么?[J].國際新聞界,2021(11):65-83.

[10] 彼得·伯格,托馬斯·盧克曼.現實的社會的建構[M].吳肅然,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11] 鄧理峰.理解媒介現實的兩種范式[J].現代傳播,2008(3):35-40.

[12] 斯圖爾特·霍爾.表征:文化表征與意指實踐[M].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13] 列夫·馬諾維奇.新媒體語言[M].車琳,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21.

[14] 肯尼斯·格根,瑪麗·格根.社會建構:進入對話[M].張學而,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15]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6] 蔣原倫.媒介與修辭[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

[17] 西皮兒·克萊默爾.傳媒、計算機、實在性——真實性表象和新傳媒[M]. 孫和平,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8] MERLEAU-PONTY M.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13.

[19] 錢佳湧.“行動的場域”:“媒介”意義的非現代解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3):26-40.

[20] 保羅·萊文森.人類歷程回放[M].鄔建中,譯.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1] W J T米歇爾,馬克·B N漢森. 媒介研究批評術語集[M].肖臘梅,胡曉華,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22] 西奧多·夏茲金,卡琳·諾爾·賽迪娜,??恕ゑT·薩維尼.當代理論的實踐轉向[M]. 柯文,石誠,譯.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

[23] 齊愛軍.尼克·庫爾德利:媒介研究的“實踐范式”轉向[J].山東社會科學,2017(1):151-155.

[24] 保羅·杜蓋伊,斯圖爾特·霍爾,琳達·簡斯.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M]. 霍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5] 顧潔.媒介研究的實踐范式:框架、路徑與啟示[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6):13-32.

[編輯:洪夢綺]

猜你喜歡
物質性符號現實
學符號,比多少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酒店非物質性激勵與員工忠誠度的關系
“+”“-”符號的由來
地理詩學的批評實踐:評《海明威的地理:親密感、物質性與記憶》
利用國際政治資源保護我國物質性海外利益的路徑探析
變符號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性”保護:基于無錫宣卷的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