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優質稻米生產管理及綠色防控推廣應用探究

2023-11-08 22:09趙亮張瓊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關鍵詞:病蟲秧苗田間

趙亮 張瓊

優質稻米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之需,其產量與質量改善關系到國民溫飽與身體健康。病蟲危害因素對產量與質量影響最大,綠色防控技術不僅防治病蟲危害維持作物產量,還可確保其綠色安全。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和科學技術水平提升,人們對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做好病害科學預測預報,制定相應防治措施。

1 優質作物高產栽培技術

1.1 種子選擇:作物豐產與種子質量關系重大,種子對氣候環境適應性同樣重要。篩選適宜當地生長且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選種過程要調查當地溫、光條件,掌握各時期生長對光、溫需求,選用抗旱能力較強種類。選擇確保種子純度95%以上。

1.2 種子處理:選好品種后做好篩選,選顆粒飽滿,確保秧苗長勢一致。選用物理方法對種子加工,對種子晾曬加工去除雜質,確保純度。提高出芽率采用催芽處理,40℃溫水浸種40~60分鐘,置于陽光下曬干,1~2天即播種,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抗病蟲能力。

1.3 秧田整地:秧田應選在背風向陽處,確保秧田通風效果好。播前或育秧前修建灌排水設施。深翻土壤除去田間雜草及農作物殘留物。結合秧苗生長需要進行土壤消毒,防止苗期間病蟲害。

1.4 播種育苗:播種時間確定外界氣溫達5℃~10℃,氣溫較穩定即可播種。溫度不符合規定要求則選用地膜覆蓋或溫室條件育秧。若選水田直播要控制播種量和秧苗密度。移栽方式保證秧苗生長和產量。苗期管理:①水分管理:選用旱育秧技術采用噴霧方式澆灌,控制澆灌量并澆透。選用水育秧方式,苗床水位不宜過高,注意溫濕狀況,氣溫過高燒苗,氣溫過低影響秧苗生長。②施肥管理:若選用旱育秧技術苗地整理時,增施基肥。

1.5 插秧播種技術:育苗后應選擇合適時間把秧苗直接移植到大田。要做好田間管理,強化幼苗根部防護,降低運輸途中根莖損傷。插秧時應選用適宜溫度條件和晴好天氣,提高成活率。插秧深度控制1.5~2.5厘米??刂撇逖砻芏?,給秧苗創造健康生長環。

1.6 插秧機操作技術要領:選用插秧機插秧作業,應確保稻田泥碎田平和泥腳深度與常用機械設備適用范圍一致。插秧前試運行操作,以免插秧時發生故障,提高插秧效率。

1.7 田間管理:科學管理確保產量與品質。做好追肥與灌溉除草,控制氮、磷、鉀肥配比,根據實際情況對三者配比進行適當調節。移栽后7~10天內,應追醒棵肥,以尿素為主,并控制用量。

穗期用磷酸二氫鉀和腐殖酸等葉面肥加水稀釋噴霧。秧苗返青期控制秧田含水量,含水層控制5~7厘米即可,應合理灌水,并控制灌水量。利用人工防除雜草與化學藥劑防除雜草結合起來。

2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2.1 農業防控技術:科學選用品種。從根本上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根據種植地環境,因地制宜,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如在稻瘟病、紋枯病及三化螟蟲頻發地區或結合實際種植情況,定期輪換種植不同品種,增強抵抗能力,將病蟲害發生率降到最低。

種子消毒處理。種子無害化處理,播前精挑細選,將顆粒不飽滿、蟲蛀及染病種子剔除,選用健康無病種子,晾曬1~2天,再用殺螟丹可濕性粉劑搭配使用20%氰烯菌酯800倍溶液泡種48小時,提升種子成活性,消滅表面病菌,降低種子感染病蟲概率。

降低蟲源基數。一般收割后利用秸稈還田技術,于田間噴施稻稈腐殖液,也可在秋季翻耕,春季灌溉,處理好田間稻草和稻樁,以免土壤滋生細菌,降低稻田中蟲源基數。應在三化螟蟲化蛹高峰期對田地翻耕整治,有效控制越冬蟲源基數,不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深翻和灌深水過程中要及時翻耕并灌深水滅蛹。

加強田間管理。運用農業技術對病蟲害進行防控。①結合實際采取合理輪作方式,比如推行水旱輪作,種植水稻同時輪換種植玉米,或以種養結合方式,降低病蟲害發生率。②科學密植,因地制宜,選擇水稻品種并控制好種植密度。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可以采取寬窄行、寬行窄株栽培技術,有效防控稻瘟病、紋枯病害發生。③培育壯苗,保證相鄰稻田統一播種和移栽,注意生長階段不同而發生病蟲害遷移問題。④加強水肥管理,定期在田間增施有機肥,或適當加施磷鉀肥,控制肥料用量,應用“三控”施肥技術。⑤合理灌溉,避免貪青,返青期田間水層宜淺,也可采取多次輕曬方式,促進稻苗生長。

2.2 生物防控技術:采取生物藥劑控制病蟲害,減輕環境污染,保證稻米品質,實現水稻無公害化生產。國內用于水稻病蟲害防控的生物藥劑有井岡霉素、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及枯草芽孢桿菌。

2.3 稻田生態調控技術:綠色防控中也可采取稻鴨共育技術,在增加農業收入的同時,達到控蟲效果。稻鴨共育屬于生態型綜合技術,常用于有機稻生產中。植株拔節期后在田間飼養一定數量雛鴨,通過鴨群取食降低稻田內害蟲數量,減輕病蟲害發生程度。排泄物作為水稻生長所需有機肥料,滿足生長需求,提升產量。

3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策略

3.1 開展防控技術宣傳與推廣:傳統的水稻病蟲害防治以化學農藥使用為主,可以發揮明顯的防治作用,也會造成環境污染,不符合生態農業建設要求。過量使用農藥,造成農藥殘留,也會破壞水稻生長機制,影響農作物品質。

3.2 加大新技術開發支持力度:積極推廣綠色防控及植物保護方案快速落實,根據不同地區水稻種植特征和病蟲害防治具體情況,不斷探索綠色防控方案,提升技術應用效果。相關機構可建設專門推廣基地,重視綠色植物保護工作,采取科學技術手段,凸顯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價值。

3.3 重視病蟲害防控監控通報: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時,需要把握好時機,并在規范條件下處理,使病蟲害防治效果達到最佳標準。結合病蟲害發展規律,優化監控與通報體系,確保病蟲發生第一時間有效控制,降低種植損失。分析病蟲類型及發生原因,對相關資料信息整合處理,加強各部門與種植戶合作,提出綠色防控有效策略,最大限度提高病蟲害防控效果,及時落實相關措施,保護作物正常生長。

猜你喜歡
病蟲秧苗田間
春日田間
DA-6對番茄秧苗生長的影響
田間地頭“惠”果農
果園病蟲無公害防治助農提質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蟲防控技術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農民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果樹病蟲藏在哪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