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智慧農業發展策略探究

2023-11-10 22:22朱嘉莉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智慧農業農業發展江西省

收稿日期:2023-07-08

基金項目:江西省縣域經濟競爭力軟科學研究基地課題“江西綠色農產品拓展國際市場的對策研究”(2019RKXYB003)。

作者簡介:朱嘉莉(1991-),女,江西宜春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消費者行為、渠道創新研究。E-mail:942177188@qq.com。

朱嘉莉.江西省智慧農業發展策略探究[J].南方農業,2023,17(16):-244.

摘 要 智慧農業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傳統農業生產效率并改變農業生產銷售模式的新業態,有助于推動農業產業升級。近年來,江西省在智慧農業領域穩步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然而,在推動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為了推動江西省農業發展,發揮智慧農業在江西省農業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分析了智慧農業在江西省的發展進程,提出了提升農業產業經濟效益、加大人才引進支持力度、加強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及豐富農產品的營銷手段等策略。

關鍵詞 智慧農業;農業發展;策略研究;江西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6.075

“三農”問題的解決對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23年公布的《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以科技賦能農業產業,挖掘產業發展潛力,助力農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和產業升級。江西省在近幾年也明確提出,要“實施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1]”。政府助推農業發展需要充分考慮產業在省內目前的發展現狀,利用自身發展優勢,充分挖掘發展潛力,在智慧農業科技的引領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以促進江西省農業產業的發展、開創江西省“三農”新局面。

1 發展現狀

整體發展情況方面,根據江西省統計局2022年

12月發布的《江西統計年鑒2022》,從人口分布狀況分析,2019—2021年江西省城鎮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鄉村人口數量不斷下降[2]。截至2021年末,江西省城鎮人口數量為27 763 961人,鄉村人口數量為17 410 072人。從總產值及商品率數值分析,2019—2021年,江西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不斷增加,整體商品率數值反映出產品商品化程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2019—2021年,江西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分別為

34 812 926萬元、38 207 354萬元、39 980 936萬元;農林牧漁業商品率數值分別為72.7%、72.5%、73.9%。

江西省主要農產品包括糧食、棉花、甘蔗、園林水果、生豬等。江西省是糧食生產大省,從糧食產量分析,2019—2021年糧食產量穩定,在全國名列前茅,糧食主產區地位穩定。2019—2021年,江西省糧食產量分別為2 157.45萬t、2 163.88萬t、2 192.33萬t。江西省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形成了特色的區域產品,如以贛南臍橙、南豐蜜橘、廣豐馬家柚為代表的特色水果產業,以婺源綠茶、廬山云霧茶、遂川狗牯腦茶為代表的茶葉產業,以蝦蟹、鱔鰍、龜鱉為代表的水產養殖業,這些都是代表江西省特色產業成就的重要名片[3]。

從生態農業發展的角度看,江西省作為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應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助力農業產業發展項目。綠色金融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產業生態化實現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助力企業實現綠色技術創新,這也是近年來科研人員研究的熱點。綠色金融項目的不斷推進讓更多資金流向高新技術及節能環保項目,推動了江西省生態農業的發展,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結合國家鄉村振興等政策,將普惠主體從個人和企業擴大至項目,將圍繞普惠主體實施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綠色基礎設施等綠色項目納入綠色普惠金融的服務范圍,擴大綠色普惠的群體基礎,在推動江西省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4]。江西省贛江新區在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之后,圍繞綠色金融陸續推出畜禽潔養貸、鏈養貸等金融創新產品,助力當地生態農業的發展,幫助當地農業生產者順利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贏。

江西省雖然農業發展穩中有進,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處。目前,江西省農業仍以傳統種養業為主,且多以小農戶為主體,種養主體單一,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員偏老齡化,對農業技術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較低。加上政府對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層面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工作條件、薪資待遇等均較弱,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少,懂農業、會經營的頂尖人才出去的多,進來的少,導致江西省一直以來在農業科技創新領域始終處于弱勢地位,靠農業科技支撐全省農業發展的競爭力遠遠不足[3]。

近年來,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減少,并帶來一系列衍生問題,如農業產業規?;y度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低、企業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等。除此以外,江西省還存在著農業產業政策的落地情況有待改善,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認知度較弱,農業科技人才不足等實際問題。

2 發展進程

智慧農業是集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于一體的高效、低耗、優質、高產的精準生產和經營模式[1]。智慧農業的本質是“大數據結合高運算”,農業大數據是實現智慧農業的有效手段?!笆濉币詠?,江西省按照“強化頂層設計、全省一盤棋”的思路,自2015年在全國率先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整省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探索發揮大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江西省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升級,并于2017年成為全國首批農業大數據試點省份之一[5]。

江西省積極推進智慧農業的發展,其發展主要呈現以下2個特征。1)農業大數據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江西省在智慧農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堅持科技創新理念,加強科技要素的投入。江西省智慧農業的發展主要包括啟動智慧農業PPP項目建設、構建智慧農業“123+N”體系及省級農業農村數字平臺。大數據技術不斷滲透到農業生產的領域中,顯著提升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效率。江西省農業數據云基本建成,農業農村大數據初步形成,全省信息進村入戶服務網絡形成。2)農業現代化水平逐漸提高。隨著智慧農業建設的深入推進,江西省還通過電商平臺拓展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發展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農場直供模式、C2F訂單農業及眾籌、認領、私人定制等新型電商模式,利用贛農寶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造成熟的農產品電商“江西模式”,實現“休閑農業觸網、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建設目標[6]。

江西省智慧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農戶參與度不高、科研技術人員緊缺、發展認識存在誤區等方面。江西省農業從業人員老齡人口所占比重較大,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因此難以滿足智慧農業對高科技素質、高信息技能的要求。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地區的工作條件較差、生活配套設施不全、教育和醫療水平較低,難以滿足高素質人才日常生活的實際需求[7]。因此,農村農業工作難以吸引大批技術人才,進而影響到智慧農業在農村的發展與推廣。除此之外,江西省部分政府部門在支持智慧農業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對發展的規劃與策略的實施未實現全省統籌規劃,不利于智慧農業的順利發展。

3 發展策略

江西省農業在數字化科技的引領下,立足過硬的產品質量、獨特的產品特色、智慧農業科技的賦能、政府宏觀政策的扶持及多樣化營銷推廣活動,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3.1 提升農業產業經濟效益

1)政府應積極推動農業向規?;l展,創新產業化經營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延伸農業產業鏈,建立起農業產業鏈中穩定的生產和銷售關系,并不斷完善各方利益聯結機制。隨著互聯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不斷推進,各類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網絡直播帶貨等擴寬了銷售渠道,開辟了更大的市場,提高了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力。2)政府幫助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示范園區做大做強,打造江西省現代化農業名片。以龍頭企業和示范園區為模范,帶領行業內企業齊發展,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離不開農業專家的科學指導。因此,政府需要發揮江西省現有農業類高??蒲袃瀯葙Y源的作用,提高農業產業從業人員與參與主體的業務素質和參與意愿。

3.2 加大人才引進支持力度

人才是第一資源,江西省農業發展需要改善目前資金的分配比例情況,加大農業產業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待遇、加大科研啟動資金投入等。政府部門應高效促進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解決科技人才來贛興贛的后顧之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江西省智慧農業發展團隊,在幫扶傳統農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提高農業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及生產效率,提升企業新型農產品開發能力。除此之外,江西省還可以依托省內農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等高等教育資源,制定智慧農業人才培養專項計劃,補足省內農業科技人才、復合型人才不足的短板,最終實現省內農業人才的供需平衡。

3.3 加強農產品的品牌建設

自2017年起,國家期望以品牌建設推進國內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品牌的重視程度,因此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在2022年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聲譽百強排名中,江西省僅在畜牧和蔬菜類地標品牌數量中占有些許優勢。由此可見,江西省農產品品牌建設任重道遠。1)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夠為企業產品帶來更多的附加值,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發生損害品牌形象的事件。2)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瞄準目標客戶群體,對產品及品牌有正確的定位。3)通過鮮明的產品特色、過硬的產品質量、特殊的或者創新性的生產工藝來塑造產品的品牌形象,并結合農業企業的發展歷史賦予品牌內涵及生命,以此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3.4 豐富農產品的營銷手段

隨著智慧農業模式下企業網絡銷售體系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顧客能夠接觸到企業的品牌及產品信息。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維護好老客戶、不斷發掘新客戶成為企業的必修課,企業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營銷組合策略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從營銷的角度出發,營銷組合策略一般包括產品策略、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及渠道策略。1)在產品策略方面,企業可以根據農產品的生命周期情況,適時推出新產品,不斷豐富農產品的種類及產品之間的組合類型。2)在價格策略方面,企業在對農產品進行定價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生產成本及顧客的接受程度。3)在促銷策略方面,企業需要考慮如何提高顧客在營銷活動中的參與意愿,并針對營銷活動的主題內容在目標客戶群體中進行有效傳播。4)在渠道策略方面,企業需要更好地運用線上線下等多渠道模式進行商品銷售,讓顧客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便利地獲得企業產品,順利實現產品價值的交換。

4 結語

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嶄露頭角,這不僅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有效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農業產業目前正處于智慧農業的風口,這是時代推動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必須進行的選擇。全國各個省份都在致力于探索解決智慧農業建設和發展的相關問題。江西省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制定了全省數字農業農村計劃,在新的發展階段推出數字農業農村項目計劃、創建國家級“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項目,并且憑借省內廣闊的農業資源和多樣化的產業類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產業發展潛力、塑造獨特的產品優勢和擴大產品的品牌效應,不斷探索江西省農業產業新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吳昌華,嚴志雁,陳桂鵬,等.江西智慧農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22(12):3-5.

[2] 江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江西統計年鑒2022[EB/OL].(2022-12-06)[2023-05-24].http://tjj.jiangxi.gov.cn/resource/nj/2022CD/indexch.htm.

[3] 熊淑英.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化農業,2022(9):58-60.

[4] 張瑞懷.讓綠色金融更普惠 讓普惠金融更綠色:基于江西區域金融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金融與經濟,2022(8):3-8.

[5] 鐘志宏,吳艷明,楊眉,等.江西農業大數據建設與應用探索[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5):17-19.

[6] 王輝,吳雨杰.江西省“互聯網+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10):193-196.

[7] 李云婷,盧智琴,鮑義東,等.基于SWOT分析的智慧農業發展[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10):88-89.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智慧農業農業發展江西省
模擬成真
《江西省志?審計志》順利通過驗收
考了個大的
汝南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北斗衛星對智慧農業的作用與應用探討
延邊地區“互聯網+農業”發展研究
淺議水利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聯系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實施方案分析
基于安卓的智慧農業APP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